《论语》有效教学之我见.解读.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论语》有效教学之我见.解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有效教学之我见.解读.ppt(5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论语论语有效教学之我见有效教学之我见永嘉中学永嘉中学周康平周康平六个问题:六个问题:1、教什么?(定位)、教什么?(定位)2、怎么教?(课型)、怎么教?(课型)3、需要教师作什么?、需要教师作什么?4、论语论语全册教学流程设计建议全册教学流程设计建议5、几个补充的、几个补充的“重视重视”6、关于作文训练、关于作文训练1、教什么?、教什么?定定位位 前言前言 第一、正确理解课文内容。第二、探究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地位和作用。第三、提高个人精神品格。第四、体会并把握阅读文化论著的基本方法。第五、进一步培养文言语感,提高文言阅读能力。教师用书教师用书第一、注意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原著,进一步提高文言阅读
2、能力。第二、引导学生自觉运用联系与比较的方法,正确把握孔子思想内涵。第三、注意引导学生树立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注意观点,正确评价孔子和孔子思想。第四、注意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批判继承民族文化遗产。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文字(理解积累)文化评价文化传承方法方法2009年浙江省高考题年浙江省高考题(三)阅读(三)阅读论语论语中的两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中的两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分)子曰: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不复也。”子曰:子曰:“子欲无言。子欲无言。”子贡曰:子贡曰:“子如不言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则小子何述焉?焉
3、?”子曰: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天何言哉?”24.(1)有不少成语源于)有不少成语源于论语论语,例如,例如“不愤不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不悱不发”,请再写一个出自上述语段的成语。(,请再写一个出自上述语段的成语。(1分)分)(2)根据孔子与子贡的对话,概况出一条教学原则,并加)根据孔子与子贡的对话,概况出一条教学原则,并加以评析。(以评析。(3分)分)2010年浙江省高考卷年浙江省高考卷24.论语论语对后人的思想有深刻的对后人的思想有深刻的影响。请引用影响。请引用论语论语中与下面文字意中与下面文字意思相仿的一句话,然后分析它们所表达思相仿的一句
4、话,然后分析它们所表达的思想。的思想。(4分分)“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鱼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小人鱼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欧阳修欧阳修朋党论朋党论)(1)有不少成语源于)有不少成语源于论语论语,例如,例如“不不愤不启愤不启”“不悱不发不悱不发”,请再写一个,请再写一个出出自上述语段的成语。(自上述语段的成语。(1分)分)(2)根据孔子与子贡的对话,概况出一条)根据孔子与子贡的对话,概况出一条教学原则,并加以评析。(教学原则,并加以评析。(3分)分)请引用请引用论语论语中与下面文字意思相仿的中与下面文字意思相仿的一句话,然后分析它们所表达的
5、思想。一句话,然后分析它们所表达的思想。“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鱼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鱼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欧欧阳修阳修朋党论朋党论)20092010论语选修课的定位应该是:语言文字的理解是基础,文化内涵的探究是结果。具体化为:古汉语教学,文化名句赏析,主题内涵探究,文化思想传承。1定位:篇章教学定位:篇章教学2目标:读懂文章、积累知识;目标:读懂文章、积累知识;传承文化,提升思想。传承文化,提升思想。3重点:重点:疏通文字、诵读名句名段不少于一课时。疏通文字、诵读名句名段不少于一课时。比较准确把握主题内涵,允许多元解读。比较准确把
6、握主题内涵,允许多元解读。阐发经典在现代社会意义(社会、个人阐发经典在现代社会意义(社会、个人)。)。文字文字:1重要的实词、文言句式、文言虚词、源于重要的实词、文言句式、文言虚词、源于论论语语流传至今的成语、熟语、格言(尤其古今异义流传至今的成语、熟语、格言(尤其古今异义的成语);的成语);2有些语句的解释历来众说纷纭,不必过于讲究有些语句的解释历来众说纷纭,不必过于讲究字字落实、句句翻译;字字落实、句句翻译;3注意古今汉语的比较和沟通(关注文言练习中注意古今汉语的比较和沟通(关注文言练习中富有探究性的题目)。富有探究性的题目)。文化文化:1不追求系统和深度;不追求系统和深度;2还原孔子;还
7、原孔子;3论语论语对现实社会的作用;对现实社会的作用;4论语论语对个人精神品格的影响。对个人精神品格的影响。教教学学的的点点和和难难度度值值基本要求:联系和比较。基本要求:联系和比较。1 1内部相关材料的联系与比较,同其他文献材料的联系与比内部相关材料的联系与比较,同其他文献材料的联系与比较;较;2 2根据实际教学条件,联系的材料可多可少,探讨的问题可根据实际教学条件,联系的材料可多可少,探讨的问题可深可浅。深可浅。方方法法1 1不追求系统和深度;不追求系统和深度;2 2还原孔子;还原孔子;3 3论语论语对现实社会的作用;对现实社会的作用;4 4论语论语对个人精神品格的影响。对个人精神品格的影
8、响。文文化化1 1重要的实词(高考考纲重要的实词(高考考纲160160个实词)、文言句式、文言虚个实词)、文言句式、文言虚词、源于词、源于论语论语流传至今的成语、熟语、格言(尤其古今流传至今的成语、熟语、格言(尤其古今异义的成语);异义的成语);2 2有些语句的解释历来众说纷纭,不必过于讲究字字落实、有些语句的解释历来众说纷纭,不必过于讲究字字落实、句句翻译;句句翻译;3 3注意古今汉语的比较和沟通(关注文言练习中富有探究性注意古今汉语的比较和沟通(关注文言练习中富有探究性的题目)。的题目)。文文字字(考试说明)(考试说明)二、怎二、怎样样教?教?(课(课型)型)言语课言语课一、导入一、导入二
9、、请同学们对照注解,先自己疏通,看看二、请同学们对照注解,先自己疏通,看看还有哪几个字词不懂的。还有哪几个字词不懂的。三、大家说说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用原三、大家说说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用原文来回答我的问题。文来回答我的问题。教师总结为教师总结为“志志”,本文就是孔子要求学生,本文就是孔子要求学生谈谈谈自己的志向。谈自己的志向。四、你们结合孔子的评价来谈谈他们几位的四、你们结合孔子的评价来谈谈他们几位的志向有何不同?志向有何不同?五、曾点的什么东西让孔子心有戚戚焉?我五、曾点的什么东西让孔子心有戚戚焉?我们怎么理解曾点的观点?们怎么理解曾点的观点?六、分角色朗读。六、分角色朗读。主题探讨课
10、(文章理解课)主题探讨课(文章理解课)一、导入一、导入二、请同学们对照注解,先自己疏通,看看还有哪些字词不懂二、请同学们对照注解,先自己疏通,看看还有哪些字词不懂的。的。三、大家说说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用原文来回答我的问题。三、大家说说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用原文来回答我的问题。教师总结为教师总结为“志志”,本文就是孔子要求学生谈谈自己的志向。,本文就是孔子要求学生谈谈自己的志向。四、你们结合孔子的评价来谈谈他们几位的志向有何不同?四、你们结合孔子的评价来谈谈他们几位的志向有何不同?五、你同意孔子对曾点的赞赏吗?很多人对五、你同意孔子对曾点的赞赏吗?很多人对“孔子对曾点的赞孔子对曾点的赞赏赏
11、”不是很理解,觉得不像孔子的平常不是很理解,觉得不像孔子的平常“知其不可而为之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心的心态,老师也翻阅很多资料,许多专家对此也有不同的理解,态,老师也翻阅很多资料,许多专家对此也有不同的理解,你是怎么理解的?你是怎么理解的?(引导: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教师设问:既然欣赏同意(引导: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教师设问:既然欣赏同意曾点的观点,应该是高兴才是,正应该是曾点的观点,应该是高兴才是,正应该是“夫子欣然喜曰夫子欣然喜曰”才对,他为什么喟然而叹呢?引导学生结合孔子的生平、才对,他为什么喟然而叹呢?引导学生结合孔子的生平、社会背景、政治理想来分析孔子)社会背景、政治理想来分析
12、孔子)文文化教育化教育课课1、阅读、阅读论语论语中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中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分)“点!尔何如?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而归。”子曰:子曰:“吾与点也。吾与点也。”(1)曾点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理想生活图?)曾点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理想生活图?(2)你赞同曾点的理想吗?)你赞同曾点的理想吗?2
13、、阅读、阅读论语论语中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中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分)子路率尔而对曰: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冉有)对曰:(冉有)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礼乐,以俟君子。”(公西华)对曰:(公西华)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
14、小相焉。焉。”(曾皙)曰:(曾皙)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雩,咏而归。”(1)子路、冉有、公西华的志向都是符合儒家)子路、冉有、公西华的志向都是符合儒家(子路见荷蓧丈人后语)(子路见荷蓧丈人后语)这一入世精神的。这一入世精神的。(2)曾皙的志向似乎不符入世精神,孔子却对他大加赞赏。根据你的理解,分)曾皙的志向似乎不符入世精神,孔子却对他大加赞赏。根据你的理解,分析孔子赞赏曾皙的原因。析孔子赞赏曾皙的原因。确定教学内容的秘诀确定教学内容的秘诀学科指导意见沂水春风【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了解孔子
15、的教学风格,了解孔子的教学风格,理解孔子理解孔子“礼乐治国礼乐治国”的政治理想。的政治理想。2理解并积累文中常用的文言词语。理解并积累文中常用的文言词语。3背诵重点章句。背诵重点章句。沂水春风:1、从孔子对三人言志的态度,分析孔子“礼乐治国”的政治思想。2、孔子为何要“与点”?鼓励学生查找资料,发表不同见解,深入了解孔子的思想。3、结合今人引用本章节的不同文章和对本章节文化内涵的多元解读,感受孔子精神对现代人的积极作用。“文化教育课文化教育课”常见的课型有哪些呢?常见的课型有哪些呢?(1)串讲课 以文言文传统教读方法为主,在师生共同参以文言文传统教读方法为主,在师生共同参与下,完成语言文字的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论语 有效 教学 我见 解读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