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审计程序gfaz.pptx
《企业内部审计程序gfaz.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内部审计程序gfaz.ppt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n n内部审计程序 n n一、审计一、审计 (一)审计工作计划(见辅导书(一)审计工作计划(见辅导书P2P2、实务标准、实务标准P5 P5;P6772 P6772 )1 1、编制主体:首席审计执行官、编制主体:首席审计执行官 2 2、重点关注:根据审计风险编制、重点关注:根据审计风险编制 3 3、编制要求:与内部审计部门的章程和机构的目标相一致、编制要求:与内部审计部门的章程和机构的目标相一致 4 4、时间要求:至少一年一次、时间要求:至少一年一次 5 5、确定是否接受所提议开展的咨询工作应考虑的因素:、确定是否接受所提议开展的咨询工作应考虑的因素:该工作在改善风险管理、增加价值、改善机构的
2、经营方面的作用,该工作在改善风险管理、增加价值、改善机构的经营方面的作用,并应在计划中罗列出已经接受的咨询工作。并应在计划中罗列出已经接受的咨询工作。6 6、审计工作计划的内容:、审计工作计划的内容:(1 1)目标)目标 (2 2)业务工作安排)业务工作安排 (3 3)人员配备和财务预算)人员配备和财务预算 (4 4)部门报告)部门报告 7 7、计划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计划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审计执行主管应把内部审计活动的计划与资源要求提交高级审计执行主管应把内部审计活动的计划与资源要求提交高级管理层和会报告、审议、通过。管理层和会报告、审议、通过。n n(二)审计实施(见内部审计原理与技术上
3、册(二)审计实施(见内部审计原理与技术上册P182P182)n n 1 1、实施过程(审计程序)、实施过程(审计程序)n n (1 1)选择被审计单位)选择被审计单位n n 1 1)选择的方法)选择的方法n n 2 2)应考虑的因素)应考虑的因素n n 3 3)选择的主体)选择的主体n n (2 2)制定审计项目计划)制定审计项目计划n n 1 1)初步确定审计目标和范围(总体目标与具体目标的区别、)初步确定审计目标和范围(总体目标与具体目标的区别、具体目标的内容及特点、影响审计范围大小的因素)具体目标的内容及特点、影响审计范围大小的因素)n n 2 2)研究背景信息(查阅以前的审计报告及有关
4、内容、座谈)研究背景信息(查阅以前的审计报告及有关内容、座谈)n n 3 3)成立审计小组()成立审计小组(1818人,人员分工)人,人员分工)n n 4 4)初步联系被审者以及其他有关当事人(下达审计通知给被)初步联系被审者以及其他有关当事人(下达审计通知给被审者、审计委员会和被审者的上级主管)审者、审计委员会和被审者的上级主管)n n 5 5)制定初步审计方案(具体内容、编制要求、调整的要求)制定初步审计方案(具体内容、编制要求、调整的要求)n n 6 6)计划审计报告(文件内容、要求)计划审计报告(文件内容、要求)n n 7 7)取得对审计方案的批准(主体:审计经理)取得对审计方案的批准
5、(主体:审计经理)n n (3 3)初步调查)初步调查n n 1 1)开始审计工作)开始审计工作n n 2 2)实地观察)实地观察n n 3 3)研究资料)研究资料n n 4 4)书面描述)书面描述n n 5 5)分析性审计程序(重点掌握内容及运用)分析性审计程序(重点掌握内容及运用)n n (4 4)描述、分析和评价内部控制制度)描述、分析和评价内部控制制度n n 1 1)描述内部控制的方式)描述内部控制的方式n n 2 2)穿)穿行测试的含义:是审查内部控制实施的第一个层次行测试的含义:是审查内部控制实施的第一个层次的测试,主要是针对关键控制点,选取一定的交易和活动来进行测试。的测试,主要
6、是针对关键控制点,选取一定的交易和活动来进行测试。n n 3 3)小样本测试:审计人员选择少量的交易进行测试,检查)小样本测试:审计人员选择少量的交易进行测试,检查这些交易如何进行处理。这些交易如何进行处理。n n 4 4)信息系统内部控制测试)信息系统内部控制测试n n 5 5)评价内部控制(内容、方式)评价内部控制(内容、方式)n n 6 6)重估风险(目的、与第一次评估风险的区别)重估风险(目的、与第一次评估风险的区别)n n (5 5)扩大性测试)扩大性测试n n 1 1)对审计方案进行适当的补充)对审计方案进行适当的补充n n 2 2)编制书面审计报告的初步框架)编制书面审计报告的初
7、步框架n n 3 3)实施扩大性审计测试)实施扩大性审计测试n n (6 6)提出审计发现和审计建议)提出审计发现和审计建议n n 1 1)审计发现的内容)审计发现的内容n n 2 2)审计建议的类型)审计建议的类型n n (7 7)作出审计报告)作出审计报告n n 1 1)审计报告的编制主体)审计报告的编制主体n n 2 2)审计报告的内容)审计报告的内容n n 3 3)审计报告的报送者)审计报告的报送者n n (8 8)后续审计)后续审计n n 1 1)后续审计的方式)后续审计的方式n n 2 2)后续审计的主体(注意独立性的争论)后续审计的主体(注意独立性的争论)n n (9 9)审计评
8、价)审计评价n n 1 1)评价审计工作的方法、技术等)评价审计工作的方法、技术等n n 2 2)评价审计人员的工作情况)评价审计人员的工作情况 n n2 2、需要注意的问题、需要注意的问题n n在实施每一步骤的审计时,应注意工作的主体、应承担的责任、工作在实施每一步骤的审计时,应注意工作的主体、应承担的责任、工作要求等相关内容要求等相关内容 n n(三)风险(三)风险/范围范围确认和区分审计业务中确认和区分审计业务中的经营目标和风险的经营目标和风险(审计原理与技术审计原理与技术P1518P1518、P227P227;辅导书;辅导书P28P28;实务标准;实务标准P7P7、P67P67、P93
9、P93、P104P104、P125P125)n n 1 1、风险的概念:是指可能对目标的实现产生影响的事情发生的不确、风险的概念:是指可能对目标的实现产生影响的事情发生的不确定性。风险的衡量标准是后果与可能性。定性。风险的衡量标准是后果与可能性。n n 2 2、风险管理过程结果对整个审计过程的影响。、风险管理过程结果对整个审计过程的影响。n n(1 1)制定审计计划时:应该在评估风险的优先次序的基础上安排审计工)制定审计计划时:应该在评估风险的优先次序的基础上安排审计工作。之后,才能根据风险的重要性分配相关的资源。风险模式有多种,作。之后,才能根据风险的重要性分配相关的资源。风险模式有多种,他
10、们可以帮助审计行政主观排列出潜在审计目标的优先次序。他们可以帮助审计行政主观排列出潜在审计目标的优先次序。n n(2 2)在开展审计业务时:用于检测、证实风险的技术与方法应该能够反)在开展审计业务时:用于检测、证实风险的技术与方法应该能够反映出风险的重大性与发生的可能性。在向管理层的报告中应该传达对风映出风险的重大性与发生的可能性。在向管理层的报告中应该传达对风险管理的结论和建议,以降低风险。审计行政主管应该至少每年准备一险管理的结论和建议,以降低风险。审计行政主管应该至少每年准备一份内部控制的充分性声明,以减少风险。份内部控制的充分性声明,以减少风险。n n3 3、风险的影响(见辅导书、风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企业内部 审计 程序 gfaz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