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人机校核(总布置)剖析.ppt
《汽车人机校核(总布置)剖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人机校核(总布置)剖析.ppt(4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人机工程学人机工程学 汽车工程研究院汽车工程研究院汽车工程研究院汽车工程研究院 总体部总体部总体部总体部目录目录概论1人体尺寸与人体模型驾驶员视野设计乘员头部空间设计234目录目录上下车方便性设计5人体坐姿舒适性和手伸及平面67三踏板校核8雨刮刮刷面积校核概论概论v汽车人机工程学汽车人机工程学 人机工程学是20 世纪70 年代初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它从人的生理和心理出发,研究人-机-环境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的规律,并使人机系统工作效能达到最佳。在汽车车身设计中应用人体工程学,就是以人(驾驶员、乘客)为中心,研究车身设计(包括布置和设备等)如何适应人的需要,创造一个舒适的、操纵轻便的、可
2、靠的驾驶环境和乘坐环境,即设计一个最佳的人车环境系统。概论概论 通过测量、统计、分析人体的尺寸,以此为依据确定车内的有效空间以及各部件、总成的布置位置和尺寸关系。通过对人体生理结构的研究,以使座椅设计以及人体坐姿符合人体乘坐舒适性的要求 根据人体操纵范围和操纵力的测定,确定各操纵装置的布置位置和作用力的大小,以使人体操纵自然、准确、轻便,并降低操纵疲劳程度。通过对人眼的视觉特性、视野效果的研究、试验,校核驾驶员的信息系统,以保证驾驶员获得正确地驾驶信息。根据人体的动力学,研究汽车碰撞时对人体的合理保护,正确确定安全带的铰接点位置和对人体的约束力;研究振动时对人体乘坐舒适性的影响;研究人体上下车
3、的方便性,以确定车门的开口部位与尺寸。研究人体的生理要求,合理确定和布置空调系统。v人机工程学的具体应用人机工程学的具体应用 人体尺寸与人体模型人体尺寸与人体模型 人体尺寸决定了人体所占据的几何空间大小和人体的活动范围,是确定车身室内有效空间和进行内饰布置的主要依据。根据人体尺寸的正态分布以人体尺寸的“百分位分布值”作为设计的尺寸依据。百分位表示人体的某项基础数据对于使用对象中有百分之几的人可适用,这是人体工程学中一条基本的设计原则。车身设计中一般采用5%、50%和95%三种百分位的人体尺寸,分别代表矮小身材、平均身材和高大身材的人体尺寸。车身设计中,常把第95%百分位的值作为设计上限,把第5
4、%的值作为下限。这样的设计结果可满足90%的使用对象。v人体尺寸人体尺寸人体尺寸与人体模型人体尺寸与人体模型汽车设计和试验中所采用的人体模型视用途不同,种类不一。常见的有H点人体模型、装车试验用人体模型(假人)、振动试验用多自由度振动人体模型。v人体模型人体模型人体尺寸与人体模型人体尺寸与人体模型 H点是人体身躯与大腿的连接点,即跨点Hp。H点人体模型是一种用来确定汽车车身的实际H点位置的人体模型。H点人体模型由背板部、座板部、小腿部及足部等构成。vH点人体模型点人体模型人体尺寸与人体模型人体尺寸与人体模型vH点人体模型点人体模型 图1 H点人体模型人体尺寸与人体模型人体尺寸与人体模型 汽车实
5、际H点是与操纵方便性极坐姿舒适性相关的车内尺寸的基准点;汽车实际H点是确定眼椭圆在车身重位置的基准点;汽车实际H点也是确定座椅参考点R(H点与R点重合)的基准;汽车实际H点的位置影响到驾驶员的手伸及界面。v汽车实际汽车实际H点点 汽车实际汽车实际H点是指当点是指当H点三维人体模型按规定的步骤安放在汽车点三维人体模型按规定的步骤安放在汽车座椅上时,人体模型上左右两座椅上时,人体模型上左右两H点标记连接线的中点。点标记连接线的中点。人体尺寸与人体模型人体尺寸与人体模型 撞车试验用的人体模型又称模拟假人,是进行车身安全性研究必不可少的设备。通过其体内的传感器测量碰撞时人体的伤害值;通过碰撞瞬间的高速
6、摄影分析人体的运动状态,借以比较撞车时成员的伤害程度和乘员保护装置等的性能;汽车平顺性试验中需要使用人体振动模型作为座椅的载荷。这种人体振动模型应能较好地反映真人人体的动态响应,并可排除人的因素差异,使试验结果有统一的比较依据。v其它人体模型其它人体模型驾驶员视野设计驾驶员视野设计驾驶员视野直接影响汽车主动安全性,是整车总布置及造型设计要始终关注的基本方面。驾驶员视野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前方视野、交通灯视野、A柱障碍角、直接后方视野及间接后方视野、仪表板视野。驾驶员视野设计驾驶员视野设计v前后视野示意图前后视野示意图 图2 驾驶员视野示意图驾驶员视野设计驾驶员视野设计 前方地面视野:从驾
7、驶员眼睛中心点作一条与发动机舱盖相切的直线,与设计地面线相交,其交点与前保险杠最前端的纵向距离越小越好,一般希望小于5m;风窗玻璃透明区视野 风窗玻璃透明区透明区至少应包括风窗玻璃基准点连线所包围的面积。这些基准点是(注意:透明区域指的是光线垂直照射的时候,透光率大于70%):基准点a,V1点水平向前偏左17;基准点b,V1点向前沿铅垂面偏上7;基准点c,V2点向前沿铅垂面偏下5;辅助基准点a、b、c,与a、b、c点关于汽车纵向对称平面对称。(V点是表征驾驶员眼睛位置的点,它与通过驾驶员乘坐位置中心线的纵向铅垂平面、R点及设计座椅靠背角有关。此点用于检查汽车视野是否符合要求。通常用V1、V2两
8、点表示V点的不同位置。)v前方视野前方视野驾驶员视野设计驾驶员视野设计 驾驶员前方180范围内直接视野:在通过V1的水平面下方和通过V2的三个平面(三个平面都和水平面向下成4夹角,其中一个平面垂直于Y基准平面,另两个平面垂直于X基准平面)上方的范围内,除了A柱、三角窗分隔条、车外无线电天线、后视镜和风窗玻璃刮水器等造成的障碍外,不得有其它障碍。v前方视野前方视野 图3 驾驶员前方180 内视野评价驾驶员视野设计驾驶员视野设计 交通灯视野:要求汽车在停车线1m以外能方便看到交通灯最上面的红灯,不能被车顶或其它零件所遮盖(内后视镜除外)。见图2 所示。v交通灯视野交通灯视野vA柱障碍角柱障碍角 按
9、GB 11562-1994的规定进行测量,每根A柱双目障碍角不得超过6。若两柱相对汽车纵向铅垂面是对称的,则右柱不需要再测量。在测量A柱障碍角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门窗密封条、门窗的上框架、遮阳带也要考虑在内。测量方法如下:驾驶员视野设计驾驶员视野设计vA柱障碍角柱障碍角 P点至驾驶员眼睛高度上的头部中心点,通常以P1、P1两点表示驾驶员水平观察物体时P点的不同位置。Pm点指通过R点的纵向铅垂面与P1、P2连线的交点。驾驶员视野设计驾驶员视野设计A柱障碍角测量方法:驾驶员视野设计驾驶员视野设计vA柱障碍角柱障碍角 图6 双目障碍角测量示意图 图5 E点和P点的相对位置驾驶员视野设计驾驶员视野设计
10、直接后方视野主要与倒车性能有关。求作方法是从驾驶员眼睛中心点作一条与后挡风玻璃透明部分最下沿(或衣帽架最上沿、行李箱盖)相切的直线,并与设计地面线相交,交点与保险杠最后段的距离越小越好(一般要求小于20m)。间接后方视野是指驾驶员通过内、外后视镜观察车后物体的视野范围。1、内后视野 驾驶员借助内后视镜必须能在水平路面上看见一段宽度至少为20m的视野区域,其中心平面为汽车纵向基准面,并从驾驶员的眼点后60m处延伸至地平线(如下图)。v后方视野后方视野 图7 内后视野示意图驾驶员视野设计驾驶员视野设计 2、驾驶员一侧外后视镜的视野 驾驶员借助外后视镜必须能在水平路面上看见一段宽度至少为2.5m的视
11、野区域,其右边与汽车纵向基准面平行。且与汽车左边最外侧点相切,并从驾驶员眼点后10 m外延伸至地平线(见下图)。3、乘客一侧外后视镜的视野 对于总质量小于2000kg的M1和N1类汽车,驾驶员借助外后视镜必须能在水平路面上看见一段宽度至少为4m的视野区域,其左边与汽车纵向基准面平行,且与汽车右边最外侧点相切,并从驾驶员的眼点后20m处延伸至地平线(见下图)。v后方视野后方视野驾驶员视野设计驾驶员视野设计 图8 外后视野示意图驾驶员视野设计驾驶员视野设计 仪表板视野指的是由于转向盘而造成的驾驶员对于仪表板上指示装置的视野障碍。根据人机工程要求,这些指示装置应该在女子5 百分位和男子95 百分位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汽车 人机 校核 布置 剖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