淹溺-课件学习.ppt
《淹溺-课件学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淹溺-课件学习.ppt(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淹溺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杨慎启概述淹溺,又称溺水,是指人体淹没于水中,由于水吸入肺内(湿淹溺)或喉头、气管反射性痉挛(干淹溺)所致窒息与缺氧,甚至由此造成呼吸心搏停止而死亡的过程在意外伤害死亡中,淹溺居第3位,其中男性溺死者是女性的5倍;对于儿童和青少年而言,淹溺在意外伤害死亡构成比中占40%左右呼吸、心搏骤停是导致淹溺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发病机制干性淹溺淡水淹溺湿性淹溺海水淹溺发病机制干性淹溺人入水后,因受强烈刺激(惊慌、恐惧、骤然寒冷等),引起喉头痉挛,以致呼吸道完全梗阻,造成窒息死亡。当喉头痉挛时,心脏可反射性地停搏,也可因窒息、心肌缺氧而致心脏停搏(图l)所有溺死者中约10%40%可能为干性
2、淹溺(尸检发现溺死者中仅约10%吸入相当量的水)发病机制干性淹溺发病机制湿性淹溺淡水淹溺江、河、湖、池中的水一般属于低渗,统称淡水。水进人呼吸道后影响通气和气体交换;水损伤气管、支气管和肺泡壁的上皮细胞,并使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引起肺泡塌陷,进一步阻滞气体交换,造成全身严重缺氧;淡水进人血液循环,稀释血液,引起低钠、低氯和低蛋白血症;血中的红细胞在低渗血浆中破碎,引起血管内溶血,导致高钾血症,导致心室颤动而致心脏停搏;溶血后过量的游离血红蛋白堵塞肾小管,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图2)。发病机制湿性淹溺发病机制湿性淹溺海水淹溺海水含3.5%氯化钠及大量钙盐和镁盐。海水对呼吸道和肺泡有化学性刺激作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淹溺 课件 学习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