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法律法规解读与医疗纠纷的防范和处理.ppt
《医疗法律法规解读与医疗纠纷的防范和处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疗法律法规解读与医疗纠纷的防范和处理.ppt(3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医疗法律法规解读与医疗纠纷的防范和处理1目前医疗纠纷的趋势v当前,医疗纠纷呈明显上升趋势,据有关统计,医疗纠纷每年以的速度递增。频频发生的医疗纠纷导致医患关系紧张,而紧张的医患关系又促进医疗纠纷频频发生。2产生医疗纠纷的原因产生医疗纠纷的原因一、患者和其他原因 1、人们的法律意识增强 2、提供的病史不真实 3、对医学未知性的不理解 4、新闻媒体的过多宣传炒作3v二、医方的原因v1、违反规章制度和诊疗常规v2、与病人沟通缺少语言艺术v3、对危重病人和疑难患者期望太高v4、医疗文书不规范v5、常规检查未按要求完成v6、超越职能服务v7、医德医风存在问题4低年资医务人员加强自身法制观念势在必行低年资
2、医务人员加强自身法制观念势在必行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方面立法工作的飞速进展,作为低年资医务人员。一、严格遵守医院的规章制度和诊疗常规,不断培养法制观念和意识,加强服务理念从而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二、在医疗工作实践中自觉的运用,如科学的论证每一个医疗行为的正当性、规范性,实施侵袭性较大的医疗行为前,要向患者说明告知,并有一定的文字手续,有关医疗文件记录一定要围绕医嘱做出及时、完整、准确、规范、客观和真实的说明,并能反映出病人的配合情况等。三、即将在医疗损害赔偿案件中施行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5医医 疗疗 篇篇 一一一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二二二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三三三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四四四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五五五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六六六六.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
4、法七七七七.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八八八八.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施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施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施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施行)九九九九.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十十十十.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十一十一十一十一.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十二十二十二十二.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6
5、一一一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二二二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三三三三.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四四四四.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五五五五.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报告制度的规定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报告制度的规定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报告制度的规定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报告制度的规定六六六六.医疗事故争议中尸检机构及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认医疗事故争议中尸检机构及专业技术人
6、员资格认医疗事故争议中尸检机构及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认医疗事故争议中尸检机构及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认定办法定办法定办法定办法七七七七.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八八八八.医疗事故分级标准医疗事故分级标准医疗事故分级标准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试行试行试行)事事 故故 篇篇7v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的传染病分为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的传染病分为v 甲类、乙类和丙类。甲类、乙类和丙类。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8 乙类传染病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乙类传染病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
7、染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9丙类传染病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丙类传染病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
8、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腹泻病。上述规定以外的其他传染病,根据其暴发、流上述规定以外的其他传染病,根据其暴发、流行情况和危害程度,需要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的,行情况和危害程度,需要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的,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决定并予以公布。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决定并予以公布。10(三)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三)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
9、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疗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治疗措施。医疗机构发现乙类或者丙类传染病病人,应当医疗机构发现乙类或者丙类传染病病人,应当根据病情采取必要的治疗和控制传播措施。根据病情采取必要的治疗和控制传播措施。医疗机构对本单位内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医疗机构对本单位内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以及医疗废物,必须依照法律、法规的规所、物
10、品以及医疗废物,必须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消毒和无害化处置。定实施消毒和无害化处置。11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20092009年年年年1010月月月月2727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中,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草案)提议中,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草案)提议中,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草案)提议中,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草案)提交本次会议三审。草案拟进一步对侵害人身权如何交本次会议三审。草案拟进一步对侵害人身权如何交本次会议三审。草案拟进一步对侵害人身
11、权如何交本次会议三审。草案拟进一步对侵害人身权如何赔偿作出规定。赔偿作出规定。赔偿作出规定。赔偿作出规定。20092009年年年年1212月月月月2626日,十一届全国人大日,十一届全国人大日,十一届全国人大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侵权责任法,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侵权责任法,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侵权责任法,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侵权责任法,明确规定: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他人严重精神明确规定: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他人严重精神明确规定: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他人严重精神明确规定: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他人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12、侵权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侵权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侵权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侵权责任法自责任法自责任法自责任法自20102010年年年年7 7月月月月1 1日起施行。日起施行。日起施行。日起施行。12v第七章v医疗损害责任v第五十四条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v13v第五十五条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当向患者说明病情和医疗措施。需要实施手术、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的,医务人员应当及时向患者说明医疗风险、替代医疗方案等情况,并取得其书面同意;不宜向患者说明的,应当向患者的近亲属说明,并取得其书面同意
13、。v医务人员未尽到前款义务,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14v第五十六条因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不能取得患者或者其近亲属意见的,经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授权的负责人批准,可以立即实施相应的医疗措施。15v第五十八条患者有损害,因下列情形之一的,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v(一)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以及其他有关诊疗规范的规定;v(二)隐匿或者拒绝提供与纠纷有关的病历资料;v(三)伪造、篡改或者销毁病历资料。16v第六十一条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按照规定填写并妥善保管住院志、医嘱单、检验报告、手术及麻醉记录、病理资料、护理记录、医疗费用等病历资料。v患者要求查阅、复制前款规定的病
14、历资料的,医疗机构应当提供。v第六十二条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对患者的隐私保密。泄露患者隐私或者未经患者同意公开其病历资料,造成患者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17v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18医疗事故的构成要件医疗事故的构成要件 1 1 1 1、主体必须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主体必须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主体必须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主体必须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2 2 2 2、医疗事故发生在医疗行为中、医疗事故发生在医疗行为中、医疗事故发生在医疗行为中、医疗事故发生在医疗
15、行为中3 3 3 3、该医疗行为的违法性、该医疗行为的违法性、该医疗行为的违法性、该医疗行为的违法性4 4 4 4、主观上具有过失、主观上具有过失、主观上具有过失、主观上具有过失5 5 5 5、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6 6 6 6、医疗行为和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医疗行为和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医疗行为和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医疗行为和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19条例根据对患者人身造成的直接损害程度将医条例根据对患者人身造成的直接损害程度将医条例根据对患者人身造成的直接损害程度将医条例根据对患者人身造成的直接损害程度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疗 法律法规 解读 医疗纠纷 防范 处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