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和报告文学单元知能整合课件必修1_图 (2).ppt
《新闻和报告文学单元知能整合课件必修1_图 (2).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闻和报告文学单元知能整合课件必修1_图 (2).ppt(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新新闻和和报告文学告文学单元元知能整合知能整合课件必修件必修1_图考点直击真题演练解答新闻类题目不要忽略文体特征新闻虽然可分为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等,但其内容或结构一般不外乎标题、导语、主体、结语、背景等几方面。标题能帮助我们理解报道的事实,作用是概括说明新闻的主要事实和思想内容;导语是用简明生动的文字,写出新闻中最主要、最新鲜的事实;背景指事件的历史背景、周围环境及与其他方面的联系等,目的在于帮助读者深刻理解新闻的内容和价值。背景一般可起到下列作用:说明新闻事件的起因,显示或帮助读者理解新闻事件的重要性,突出新闻稿件的新闻价值,衬托、深化主题,表明记者的观点。以本单元四篇新闻为例:考点直击真
2、题演练考点直击真题演练考点直击真题演练新闻属于记叙类文体,虽然包含了记叙文的基本特点,但解读时不可完全按照记叙文的答题方法,要关注文体特征,可以按照如下六步走。第一步:看标题信息。即通过对标题的揣摩,辨出该文的记叙对象,是人物新闻还是事件新闻,是消息、通讯还是报告文学。第二步:抓记叙要素。因为无论哪种类型的新闻,一般都离不开人物、时间、地点和事情的起因、发展、结果这六要素。第三步:理行文线索。即领悟文章的脉络、顺序,目的是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借此准确划分全文的段落层次,以便能“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第四步:辨叙述方式。消息一般都是采用“倒金字塔”式,通讯的叙述方式则比较灵
3、活多变,有顺叙、倒叙,中间或许还会有插叙、补叙等叙述方法。考点直击真题演练第五步:挖中心主旨。这是阅读新闻的目的,也是针对试题中常有的“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和“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这几个考点而言的。第六步:析表现手法。从写作特点方面分析新闻的基本要求,落实考试说明中“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对文本的某种特色做深度的思考和判断”“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要求。考点直击真题演练(2014福建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九天神眼从起初遥远的一点,到依稀模糊的轮廓,再到清晰可见的机身,减速、
4、放下起落架、稳稳在某军用机场降落。“奖状”飞机又一次执行特殊任务凯旋了。考点直击真题演练走近它,“小”是给人最直观的印象。机身长、宽不过数米,差不多一人多高。而让人很难想到的是,眼前这小小的“个头”,竟能在13 000米的高空飞行,最大巡航速度0.72马赫,可连续飞行6个小时。一进入机舱,才发现这小小的“身板”还着实能“装货”:在直径不足1.5米、高只有1.45米的狭窄机舱内,就装有3个固定座椅,两个座椅在驾驶舱,1个长椅在后舱,各型电子设备占据了舱内大半个空间。而这也给驾驶“奖状”飞机的机组成员带来了麻烦,狭小的舱内空间,使得除两名驾驶员外,机组其他人员只能挤坐在一尺见方的小长椅上,蜷缩着直
5、不起腰、伸不开腿,时间一长,腰酸背疼不说,想方便也找不着地方。但就是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他们每次执行任务都要连续飞行四五个小时。考点直击真题演练谈及飞行经历,机长张凯如数家珍,“自1986年配备奖状号,我们中队已先后7次入藏,20余次进疆,飞行面积超过250万平方公里,协助完成10余项重大科研攻关,完成抢险救灾任务160余架次。”多年的飞行,让“奖状”中队满载殊荣,也使他们不少人患上了“职业病”。副教导员孙文奎说,“每晚7点半要准时守在电视机前看天气预报,不管有没有任务,早晨起来第一件事就是看天。”“一有灾情,无论天气如何,我们都会自发处于待命状态。在那种情况下,灾情就是命令,我们有条件要上,
6、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一次,张凯机组飞往重灾区北川遥感航拍,电瓶温度指示灯突然报警,温度直线上升。如果处理不好,就有可能造成空中断电的危险。千钧一发之时,机长张凯脑海中掠过了一个个特情处置预案,一个个处置口令也脱口而出:考点直击真题演练“下降高度!”“跳开X号保险丝!”终于,飞机从7 000余米下降到6 000米,故障被机组成员镇服。让机组成员终身难忘的是2011年7月的西藏航拍任务。当时,西藏正值雨季,动辄狂风骤雨,天气变化无常,气象条件非常恶劣;每个成员都出现了较强的高原反应,为了保证有足够的体力飞行,大家只好边吸氧、边打点滴、边研究飞行计划,最后圆满完成了既定任务。飞险区、闯禁空、测
7、山河、赴震区一次次的枕戈待旦,一次次的受命飞行,这支“奖状”中队屡建奇功,满载殊勋。在这光环的背后,蕴含着的是一份大爱。考点直击真题演练除日常的训练外,“奖状”飞行团队每年有半年以上的时间在外执行飞行任务,陪同家人的时间自然也就少了许多,有时接到紧急任务,还会和事先安排好的“家事”“撞车”。或许在有些人的眼里,他们不是合格的父亲、丈夫和儿子,但在家人的心目中,却有着不同的答案。一位飞行员家属说道:“选择了飞行员,就是选择了寂寞,为了大家,一点牺牲不算啥。”一个轻松的回答,一个灿烂的微笑,折射出的是一份包容与关爱。“总觉得平时亏欠他们的太多,在家的时候就多给老婆孩子弥补一点。”一机组成员轻描淡写
8、的一句话,道出了这位飞行30多年、6 000余小时飞行员的氤氲柔情。(摘编自苏银成等探空测地的“九天神眼”)考点直击真题演练1.下列对文章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奖状”飞机虽“小”,但“装货”能力不小;它的本领也不小,飞行高度高,航速不低,续航能力强。B.“奖状”飞机舱内空间逼仄狭窄,机组成员的活动空间不到机舱的一半,这给机组成员带来了诸多不便。C.“奖状”号机组1986年成立以来,飞行架次多,作业面积广;多次参与导航工作,为社会做出了贡献。D.文章写2011年7月西藏航拍一事,突出了“奖状”号机组不怕苦不怕累、勇于克服困难的优良作风。E.这篇通讯点面结合、以小见大,主要通过动作
9、、语言、心理等描写,来表现中国当代军人的阳刚之美。解析:C项,“多次参与导航工作”有误,是“航拍”;E项,文中没有心理描写。答案:CE考点直击真题演练2.文中写北川航拍时排除险情一事,突出了机组群像的什么特征?请简要说明。解析:要注意题干中的“群像”一词,不是特定的某人,而是由一个个个体组合成的一个群体,分析特征需从此入手。答案要点:技术精湛,临危不乱;团结协作,配合密切。3.请根据文本,探析“蕴含着的是一份大爱”这句话的含义。解析:解题需从全文出发,回答时要从机组成员及其家属的责任感、奉献精神入手分析。答案要点:机组成员高度的使命感,对国家对人民高度的责任感;家属对机组成员的理解,对国家事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闻和报告文学单元知能整合课件必修1_图 2 新闻 报告文学 单元 知能 整合 课件 必修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