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ppt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ppt(7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基本概念二、第一语言学习三、第二语言学习基本过程的理论解释四、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学习的对比五、第二语言教学跟第一语言教学比较一、基本概念 母语 是本族语,是从亲属关系的角度命名的,相对于外国语或外族语。外语 是母语以外的外国语言,是从国别的角度命名的,相对于本国语言。第一语言 是人们出生后首先习得的语言,是从学习的先后顺序的角度命名的。多数人的第一语言是母语。第二语言 是在第一语言之后学习和使用的其他语言。在习得第一语言以后学习和使用的本民族语言、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和外国语言都叫做第二语言。目的语 是被教授的语言。二、第一语言学习语言习得&第二语言学习儿童第一语言习得的基本过程的理论解
2、释(第一)语言“习得”(第一)语言“习得”通常指的是儿童不自觉地自然地掌握/获得第一语言(通常是母语)的过程和方法。所谓不自觉地自然地,是指儿童有一种内在的语言学习能力,他是在潜意识地、不知不觉地过程中获得一种语言,对语言规则的掌握是无意识的;他在自然的语言环境中(不是在课堂里),为了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去学习并运用一种语言交际,他不注意语言形式(不自觉地掌握),只注重意义的沟通:获得语言的过程是由不自觉到自觉(比如入学后)。第二语言“学习”第二语言“学习”通常指的是在学校环境(即课堂)中有意识地掌握第二语言的过程和方式,比如成人在学校学习第二语言。所谓有意识地,是指为了某种目的,自觉地去学习第二
3、语言,掌握第二语言的规则系统并加以运用,尤其注重 语言形式的学习。其过程是从自觉到不自觉(指熟能生巧、自动化后)。学习与习得的区别是相对的,不能截然分开。习得 高级 中级 学习 初级(一)儿童母语的习得过程(二)理论解释(一)儿童母语的习得过程儿童母语的习得过程大体上分5个阶段喃语阶段喃语阶段:又叫语前阶段,6个月到1岁,牙牙学语,模仿大人的话,能听懂一些词和句子,能用特定的声音来表示一定的意义。单词句阶段单词句阶段:1岁至1岁半,真正学话,一个词、单词话语。双词句阶段双词句阶段:1岁半,两个词语在一起(一为轴心词,一为开放词)。电报句阶段电报句阶段:2岁半左右,实词句阶段,只用实词,不用虚词
4、。逐渐开始使用代词、介词、连词、动词词尾、助动词等。成人句阶段成人句阶段:3岁半至5岁,初级阶段基本完成。能意识到有一个规则体系,并能重复使用。开始了解并掌握语言的社会功能。(二)理论解释语言习得理论Nature or Nurture?有不同的理论和假说,争论的焦点是:儿童快速并高质量地习得母语,是先天的能力还是后天的语言环境在发挥决定性的作用。1、刺激-反应论(后天环境论)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华生,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这是一种行为主义的理论。(1)理论内容:1)华生华生的主要观点:心理学必须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个体的行为,而不是意识。研究动物行为的结果,可以用来解释人的行为。人类一切行
5、为的构成要素都只是反应,或多种反应的组合。反应多数是在环境中由刺激反应的联结形成的。2)斯金纳斯金纳指出:人类语言行为只是刺激和反应。看见、听见和感觉到的东西是刺激,说出的话是反应。3)刺激反应的哲学基础是洛克的白板论,强调后天经验的重要性。认为语言也是一种行为行为,学会某种语言就是在后天环境中养成某种习惯习惯,儿童的语言能力来自一系列的刺激刺激(成人语言)他们通过模仿模仿做出反应反应,如果反应正确就会得到强化强化,一定的刺激和相应的反应多次重复就成为习惯从而学会语言。(2)评价 “刺激-反应论”虽然受到很多批评,但并非一无是处,有很多合理得成分。它所说的儿童学习语言的模仿、强化,都是有道理的
6、。要掌握语言也的确必须养成一定的习惯。总的说来,刺激-反应论可以解释儿童语言习得过程中的某些现象。但用这种理论不能全部解释儿童母语的习得过程。1)刺激刺激反应论积极意义:反应论积极意义:儿童最先学会接触最多的那种语言(假定他处于多语环境)。儿童常因观察、模仿成人和同伴的话语而获得快乐。模仿确实是儿童习得语言的重要手段。词语与反复出现的语境之间的联系确实能使儿童理解语义。儿童最初习得的词语很可能就是通过刺激反应强化的过程建立的。在语言教育中,巧妙地使用示范、练习与评价(强化)等方法,对儿童达到语言目标有积极的意义。家庭和幼儿园语言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儿童的语言水平(缺乏语言交际环境的儿童,语言发展
7、的进程要比正常儿童推迟一年多)。2)刺激刺激反应论反应论的不足:言语行为十分复杂,既有可观察可测量的外部因素,也很多难于观察、测量心理因素,不同于一般的动物行为,不能只用“刺激-反应”来解释。外因论的理论根据不充分,他们只承认言语行为,不承认有复杂的符号系统的存在,把言语混同于语言。他们看不到语言有复杂的内部结构体系,言语行为受规则支配,而是把言语行为简单地等同于其他行为,甚至认为与动物的行为毫无差别,将动物在实验室中的刺激-强化-反应的实验结果简单地推广到儿童的语言学习,强调刺激与反应在直接情境中的固定的、机械的联系,否定了人的语言潜能和言语行为的特殊性,否定大脑加工外部信息的能动性,把主体
8、当作被动消极的语言训练对象,这不符合儿童习得语言的基本事实,因而不能解释实际存在的许多问题。语言中的句子是近乎语言中的句子是近乎无穷的,儿童无穷的,儿童不可能也没必不可能也没必要通过模仿强化去学会每个要通过模仿强化去学会每个句子,然后句子,然后再使用。再使用。不能解释儿童言语行为中的创造性,只有掌握话语的规则体系才能创造性的运用。人们能说出无限多的包括从未听过和说过的句子的能力。儿童刚开始说话时就基本具备了这种能力。他们会创造出新的词组、句型和符合特定情境的恰当的表达方式。不能解释语言学习关键期的存在以及过了关键期后,学习和强化效果急剧下降的事实。儿童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得到的强化是有限的,并往往
9、是在意义方面得到强化,那么儿童是如何习得语法规则的?儿童在语言习得过程中,他的反应不一定都能得到强化,而且成人所关注并给予强化的往往是句子的内容(意义),而不是它的形式。2、先天论(先天性决定论)(1)理论内容1)代表人物是语言学家乔姆斯基乔姆斯基、卡茨,心理学家米勒与马克奈尔。2)它认为语言是一种规则体系,是一种以规则为基础的复杂系统而并非习惯的总和,儿童之所以能掌握,是因为人类有天生的、具有受遗传因素决定的掌握语言规则的能力,即“语言能力”。乔姆斯基还提出了“语言运用”的概念,即说话人和听话人对语言规则的具体运用(言语活动)。语言运用以语言能力为基础。3)语言能力的体现机制是语言能力的体现
10、机制是“语言习得机制语言习得机制”(LanguageAcquisitionDevice LAD)它有两个特点:人类独有,正常人从出生到12岁左右,该机制发生作用。语言习得机制可以离开人类的其他功能而存在,甚至与智力都没有什么关系。它包括两个部分:人类语言普遍具有的特征(语言共项),共有的规则,又称为普遍语法。存在于所有人类语言的深层结构中。这些语言普遍原则是以参数形式出现的,处于待定状态。先天的判断、评价语言信息的能力先天的判断、评价语言信息的能力 儿童能对他所接触的语言参数定值。儿童听到一些具体的话语,首先根据语言的普遍特征,对某一语言的结构提出假设,接着运用评价能力对假设进行验证和评价,从
11、而确定母语的具体结构。即为语言的普遍范畴和规则赋予具体数值,婴儿就获得了母语的能力。此外,先天论还从儿童习得语言的顺序性和阶段性来强调说明语言能力是天生的,不是强化和归纳的结果。另外语言习得关键期的存在也具备先天的基础,有赖于遗传控制的生理基础。先天论它不完全否认后天语言环境的作用,但把语言环境的作用看得非常小,只是起着激发LAD工作的作用,是第二性的。总之先天论把儿童获得语言描绘为积极主动,充满创造性的过程,儿童获得的不是一句、一句的具体话语,而是关于语言的一系列规则。(2)对先天论的评价对先天论的评价:1)先天论注重儿童获得语言的先天因素和儿童的主动性、创造性,改变行为主义儿童被动模仿的观
12、点,能解释为什么任何一个发育正常的儿童,不需要任何系统的教育都能在35年的时间内掌握第一语言复杂的规则体系的主要方面,能听懂他从未听过的话,说出他从未听过的句子,能解释儿童为什么产生“过度概括”的错误。2)先天论也受到不少批评:首先这一理论是思辨的产物,无法证明儿童头脑中是否存在语言习得机制,这只是一种假说。有人说这是一个天才的假说,人们既无法证明它,也无法否定它。是否存在着普遍语法,这也是一个争论的问题,如果说儿童一生下来头脑中就有普遍语法的范畴和规则,很难解释儿童后来学习语法要花那么多时间。很多人接受先天学习语言能力,但不同意有普遍语法。先天论把语言习得机制与人类的其它功能分开,认为语言能
13、力与智力没有直接的关系,语言能力的发展不受智力和认知能力的制约,可以先于智力的发展。这一点也不能令人信服。儿童4、5岁以后仍在学习较复杂的语法(如定语从句)词汇学习也是一辈子的事。先天论过于低估后天环境的作用。语言是约定俗成的,儿童离开社会,即使生来就有某种机制,但也无法识别或运用语法规则。3、认知论(先天与后天相互作论)(1)理论基础1)认知论以瑞士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皮亚杰的“认知论”为理论基础,认为儿童的语言发展是天生的能力与客观的经验相互作用的结果。儿童的语言学习是建立在儿童认知能力发展的基础上的。2)这种理论认为人类有一种先天的认知能力认知能力(功能不变式),这种能力随着躯体内部
14、组织的成熟,决定人怎样与环境相互作用,并向环境学习,作为向环境学习的结果,形成了一定的“认知结构认知结构”。3)儿童总是与环境相互作用,向环境吸取对他有用的东西,逐渐适应他所处的环境。“适应”的本质在于主体能取得自身与环境之间的平衡。4)自身与环境达到平衡的具体途径是同化同化与顺应顺应。孩子遇到新的东西时,总是试图用原有的认知结构去“同化”它。如果同化不成功,他就要调整自己的认知结构或创立新的结构,即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来适应环境,这叫“顺应”,才能进一步同化新事物,这就意味着原有的认知结构需要调整,这样他的认知结构就有了发展。5)皮亚杰关于儿童习得语言的观点皮亚杰关于儿童习得语言的观点:人类有
15、一种先天的认知人类有一种先天的认知机制,机制,但它不是乔姆斯基所说的语言习得机制。皮亚杰认为它是人类的一般性的加工能力。它不仅适用于人类的语言活动,也适用于人类其他的认知活动。儿童并没有特殊的语言儿童并没有特殊的语言学习能力,儿童学习能力,儿童的语言学习能力的语言学习能力只是一般人类认知能力的组成部分。只是一般人类认知能力的组成部分。语言是个体认知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语言的发展以最初的认知发展为前提。儿童的语言发展能力不是先天就有的,也不是后天学习得来的。它是儿童的认知能力与现实的语言环境和非语它是儿童的认知能力与现实的语言环境和非语言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言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4、语言功能论
16、语言功能论的代表人物是英国语言学家韩礼德韩礼德。语言是交际工具,儿童习得语言就是学会如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达到自己的交际目的,因此儿童首先习得的是语言的功能,儿童在单词句阶段所说的每一个词,都有其功能,都是为了表达一种意思或要求。因此儿童习得语言的过程,是逐步掌握语言用来表示功能、表达意义的各种方式(结构)的过程。三、第二语言学习基本过程的理论解释第二语言学习是指人们在获得第一语言以后,学习其它语言,一般是指在学校或其它教学机构中,在教师的指导下,按一定的教学计划和课本进行的正规学习。1、对比分析法(1)理论内容美国语言学家罗罗伯伯特特 拉拉多多在1957年提出的。它的语言学基础是结结构构
17、主主义义,对语言进行静态分析。它的心理学基础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迁移理论迁移理论。拉多认为,第二语言的获得也是通过刺激、反应、强化而形成习惯。但与第一语言习得不同得是:第二语言和第一语言不同时,学习者会借助第一语言的一些规则,这会产生负迁移作用,而且他认为两种语言最不同的地方,学生最难掌握,相同的、类似的地方则比较容易掌握。因此他主张对第一语言和目的语进行语音、语法等方面的共时的对比,从而确定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预测学生有可能出现的错误(强式假说)。(2)对对比分析假说的评价:1)肯定 对比分析可以为语言教学提供必要 的信息,预测教学中可能产生的困难,有利于教师更有针对性地更有效地制订 教学大
18、纲,设计课程,编写教材,改进 课堂教学。2)批评对比分析不研究学生,抛开学习的主体,不通过分析学生对第二语言的实际使用来分析学习中的难点,而是单纯从两种语言本身进行对比。因而预测就不一定准确,真正的难点不一定能抓到。事实上很多预测的错误学生并没有出现。语言看成封闭的结构系统,采用静态的形式分析,不分析语言的功能和意义。简单地将“不同”等同于“困难”。语言教学的实际表明,并非不同点即是难点。有时两种语言的相近之处反而是学生最大的难点,另外学习中的困难也不完全是来自第一语言的干扰。2、中介语理论和偏误分析60年代末以来,研究者不再只是注意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的比较,而是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学生自己产生的
19、言语形式上。很多学者认为,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所使用的实际上是一套独立的语言体系,既不同于学生的第一语言。也不同于第二语言的目的语。70年代初期,美国学者塞林格塞林格提出了中介语理论。其语言学基础是转换生成语法转换生成语法,心理学基础是认认知心理学知心理学。有的学者认为中介语理论的出现标志标志着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研究的真正开始。鲁健骥鲁健骥是我国中介语研究的第一人。他将国外中介语理论的思想、流派、观点及方法翻译成中文,引入我国,如:他以L.Selinker的思想为基础,首次引入了“中介语”、“偏误”、“化石化”三个概念,并介绍了中介语的性质、产生偏误的5个主要原因等知识,为我国语言学界和世界进行沟通
20、起到了桥梁作用。吕必松吕必松在论汉语中介语的研究一文中提出了一些新的设想:发现汉语中介语系统并进行描写;揭示汉语中介语的发展规律;提出对外汉语教学和学习中应优化的因素及方法等。(1)中介语的定义中介语的定义:中介语指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学习者通过一定的学习策略,在目的语输入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既不同于其第一语言也不同于目的语,而是一种介于第一语言和目的语之间的、随着学习的进展向目的语逐渐过渡的动态的语言系统。(2)中介语的特点:中介语的特点:中介语是一种语言系统,它在语音、词汇、语法和文化上都有所表现。它具有人类语言所有的一般特征和功能,学习者能运用这套规则系统去生成他们没有接触过的话语。可
21、以作为人们交际的工具。中介语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学习水平的提高和交际需要的增加而不断变化,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逐渐离开母语向目的语靠拢。中介语的存在是偏误产生的根源,要掌握目的语就要不断克服中介语的倾向,但中介语不都是错误的,有正确的部分。中介语的偏误有反复性,不是一条直线向目的语靠拢,而是有曲折的,纠正了的错误,可能有规律地再现。中介语的偏误有顽固性。语言中的某一部分停滞不前,不再发展了,产生“僵化”或“化石化”现象。特别是语音方面,其原因是多方面的。(3)中介语的偏误产生的来源:语际负迁移:目的语知识的负迁移(过度概括):文化因素负迁移:交际策略的影响:回避、套用模式、认知风格、性
22、格、求助权威、语码转换。学习环境的影响:课堂、教材、教师、社会环境(方言区)。对第二语言学习者中介语研究一般集中在以下两方面:母语和目的语的对比分析;学习者外语的错误分析(也叫偏误分析)。偏误分析 偏误分析偏误分析(error analysis)是通过对学习者在第二语言学习得过程中的偏误现象的分析,揭示第二语言的习得规律,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步骤和学习策略。它是论证中介语理论的重要方法。外国人学汉语的偏误,从形式上说有四大类型:遗漏(少成分),例如:*打球(打)了三个钟头。*他有照相机也(有)收音机。*你不(要)做那件事。误加(多成分),例如:*他非常(很)高兴。*从前我每星期都看(了)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汉语 作为 第二语言 习得 研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