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天津市高考历史试卷.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4年天津市高考历史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天津市高考历史试卷.doc(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 1 页(共 21 页)2014 年天津市高考历史试卷年天津市高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共一、选择题(共 11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4 分,满分分,满分 44 分)分)1 (4 分)从秦至清的两千多年里,许多皇帝 X 由于年幼庸弱,或由于当时的形势和力量对比的变化,因而受制于母后、外戚、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等,导致了权力的萎缩或丧失,这种现象实质上是( )A君主专制被颠覆B中央集权体制遭到破坏C君权至上的后果 D君主权利受到制约2 (4 分) 齐民要术自序:“盖神农为耒耜,以利天下,尧命四子,敬授民时,降命后稷,食为政首,殷周之盛, 诗 书所述,要在安民,富而教之。 ”这段话主要强调
2、( )A儒家对农业的重视B改进生产工具的意义C历法与农业的关系D农业技术和重要性3 (4 分)1500 年,欧洲航海家卡布拉尔率远征队准备东去印度,但途中在赤道海流冲击下离开了航道,结果漂流到南美洲东部,他登陆后宣布该地为本国领地,这位航海家应属于( )A西班牙 B葡萄牙 C荷兰D英国4 (4 分)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说:“美国的联邦宪法,好像能工巧匠创造的一件只能使发明人成名发财,而落到他人之手就变成一无用处的美丽艺术品。 ”这句话着重强调美国联邦宪法( )A创造了新的宪法体制B不具有普适性C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D具有借鉴意义5 (4 分)达尔文物种起源一出版,英国社会学家斯
3、宾塞马上将达尔文的学说运用到社会历史领域,创立了社会达尔文主义。他认为,人类社会也像自然界一样,存在着生存竞争。在竞争中,强者生存了下来,而弱者则被淘汰。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才能进步。这种观点( )A正确。社会科学可以借鉴自然科学理论B错误。社会科学不可以借鉴自然科学理论C正确。自然科学理论可以移植到社会科学领域第 2 页(共 21 页)D错误。自然科学理论不可以移植到社会科学领域6 (4 分)19 世纪八九十年代,李鸿章在为格致书院所出考题中,曾问到西方测温、测热、测电的方法,问到西方平弧三角与周髀算经的关系,问到西方关于 64 种化学物质在中国语言为何物这说明当时中国人( )A开始开眼看世界
4、B坚持“中体西用”C普遍接受西式教育D关注西方科技7 (4 分) 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被迫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合约上签字;1943 年 1 月,中国分别与美英两国签署新约,取消美、英在华治外法权及辛丑条约所给予它们的一切权利。从这些变化中可以看出( )A中国近代主权丧失B中国逐步成为世界强国C中国外交逐渐自强D中国摆脱帝国主义压迫8 (4 分)中国大地从南到北,从珠江三角洲到长江三角洲,处处燃烧着革命的火焰,使“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一”革命的火焰“( )A促进了国共两党进一步合作B完成了民主革
5、命任务C实现了孙中山的革命目标D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9 (4 分)1952 年我国高校进行院系调整,如调整后的天津大学下设土木建筑、电信、机械等 7 个工科系、20 个专业和 13 个专修科,从综合型大学转变为多科性工业大学。这种调整主要是为了( )A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B培养经济建设专门人才C提升国民的科技素养D推动天津经济建设发展10 (4 分)1981 年中共中央 27 号文件指出,经济特区的“特”字主要在于实行国家规定的特殊经济政策和特殊经济管理体制,它主要包括( )较大的经济管理权限 独立的管理体制 社会主义经济领导下的多种经济成分并 第 3 页(共 21 页)市场调节为主。A
6、 B C D11 (4 分)下列四幅图所反映的国际局势,与联合国大会决议相关的是( )ABCD二、解答题(共二、解答题(共 3 小题,满分小题,满分 56 分)分)12 (19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孟子对于农商一列平视,从无重农抑商之主张。孟子以前之政治家,大多亦无重农抑商之主张。持此主张并实行此政策者,始自商鞅自此视农为“本富”,商为“末富”。所谓“崇本抑末”之思想,渐成为中国流行的经济思想。摘编自李剑农中国古代经济史稿(1)指出材料一中孟子和商鞅对“农商”的态度。商鞅持此主张是基于什么认识?有何具体背景?材料二 随着西汉社会经济的发展,商人势力迅速膨胀,严重影响中央财政收入。公
7、元前 119 年汉武帝令“初算缗钱”,向工商业主、高利贷者征收资产税,并处罚隐瞒资产或申报不实者后又下令“告缗”,鼓励民众告发不如实申报的商人,结果“商贾中家以上大氏破”。摘编自邱树森、陈振江新编中国通史(2)指出材料二中汉武帝采取的措施及其目的。为实现这一目的,汉武帝还有第 4 页(共 21 页)哪些举措?材料三 (宋)太宗淳化二年诏曰:“关市之租,其来旧矣征算之条,当从宽简,宜令诸路转运使市征所算之名品,共参酌裁减,以利细民”。又诏:“除商旅货币外,其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算”。宋代的“州郡财除民租之外,全赖商税”。马端临文献通考等北宋商税简表年代年商税额指数995998 年400
8、万贯10010041008年450 万贯1131058 年700 万贯17510641068年846 万贯2121077 年879 万贯220来源:漆侠中国经济通史。宋代经济卷(3)分析材料三,说明宋代的商业状况和商业政策。(4)依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政府调整商业政策的认识。13 (18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明清时期,形成了一个积累大量财富的商人群体淮扬盐商。康乾年间, “奢靡风习创于盐商,而操他业以致富者群慕效之”,扬州地区物质繁荣、名流荟萃,周边乃至全国都追慕扬州,以至“作事轩昂,向曰扬气尽事奢华也”。摘编自孙燕京晚清社会风尚研究(1)阅读材料一,回答何谓“扬气”。它的出
9、现对思想观念有何影响?材料二天津通商后不出十年,租界里中国人的时髦打扮已变成“短衫窄裤,头戴小草帽,第 5 页(共 21 页)口衔烟卷,时辰表链,特挂胸前”。甲午战争前,即使是内地甚至某些乡村,日用洋货也有所流行。洋货成为某些人生活的必需品,原先的“扬气”“今则竟曰洋气了”。摘编自孙燕京晚清社会风尚研究材料三20 世纪末,中国百姓生活中,电话从“摇着打”到“走着打”,汽车从奢侈品到代步工具,世界名牌服饰逐渐走进寻常百姓家,可供选择的服饰多了,将服饰产品打造成国内甚至国际品牌,成了众多服饰厂家的经营诉求。世界服饰艺术中的中国元素也得到更多体现。摘编自严昌宏20 世纪中国社会生活变迁史等(3)对比
10、材料二与材料三,分析中国人在对外态度上有何进步。(4)综上,你认为影响社会生活风尚的因素有哪些?14 (19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36 年,当希特勒主张重占莱茵河非军事化地区时,德军将领们对于他的决定和可能挑起的法国反应感到十分忧惧。由于他们的抗议,结果, (希特勒)最初只派遣了少数象征性的部队来作为一种试探但是在 1938 年 3 月,当希特勒决心向奥地利进军时,他却年不理会那些将领们的反对。哈特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1)材料一希特勒采取了哪些行动?反映了希特勒怎样的心理变化?指出这些行动对国际格局的影响。材料二正当独裁者们兴风作浪之际,西方民主国家正在严重的和平主义支配下摇来摆去
11、,没有定见。所谓和平主义,大体可以说是不顾后果而硬要坚特和平。英美两国许多人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实在是个错误,根本没有带来任何好处对德国(的制裁)过于苛刻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大约 140 万法国人死亡;在法国人看来,再重复这样的人类灾难实在是不可思议在大不列颠和美国,情形也差不多。人们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流血与损失念念不忘,既悲第 6 页(共 21 页)伤又恼怒。帕尔默现代世界史(2)材料二反映了当时英法等国一种什么思潮?为何出现这一思潮?材辩三张伯伦与达拉第接受了希特勒的条件,然后对捷克政府施加极大压力,要它屈服,即签署它自己的死亡证书。在英国纵容下,法国政府宣告放弃所承担的保护捷克斯洛伐克
12、的条约义务张伯伦和达拉第各自回到国内,受到人们的欢呼。张伯伦向国人报告说,他带采了“我们时代的和平。 ”帕尔默现代世界史(3)材料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与英法推行什么政策有关?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其推行这一政策的原因。指出这一策导致的最终后果。(4)根据上述材料和和所学知识,你能得出哪些历史启示?第 7 页(共 21 页)2014 年天津市高考历史试卷年天津市高考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一、选择题(共 11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4 分,满分分,满分 44 分)分)1 (4 分)从秦至清的两千多年里,许多皇帝 X 由于年幼庸弱,或由于当时的形势和力量
13、对比的变化,因而受制于母后、外戚、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等,导致了权力的萎缩或丧失,这种现象实质上是( )A君主专制被颠覆B中央集权体制遭到破坏C君权至上的后果 D君主权利受到制约【分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考查君主专制制度的相关知识,学生调用所学知识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解答】君主专制被颠覆,说法错误。故 A 项错误。宦官的专权与中央集权体制遭到破坏无直接关系,故 B 项错误。皇帝权力的萎缩或丧失,表面上君主权力受到制约,但两千多年中无法杜绝,根源在于君权至上,君权缺乏监督控制,这实际上是君主专制的变态形式,故C 项正确。皇权至高无上,D 项表述不符合史实,应排除。故选:C。【点评
14、】皇帝权力的萎缩或丧失,实际上是君主专制的变式,君权转移到母后、外戚、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等手中,君主专制没有被颠覆,也并不是中央集权遭到破坏,和君主权力受到制约,相反却是君主至上的灾难的后果。2 (4 分) 齐民要术自序:“盖神农为耒耜,以利天下,尧命四子,敬授民时,降命后稷,食为政首,殷周之盛, 诗 书所述,要在安民,富而教之。 ”这段话主要强调( )A儒家对农业的重视B改进生产工具的意义C历法与农业的关系D农业技术和重要性【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和我国古代经济上的农本思想。【解答】题干中“盖神农为耒耜,以利天下,尧命四子,敬授民时,降命后稷,第 8 页(共 21 页)食为政
15、首”的信息表明神农、尧等对农业的重视, “诗 、 书所述,要在安民,富而教之”的信息体现了儒学的农本思想,故 A 项正确;BCD 三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我国古代封建社会农本思想。要求学生掌握古代统治者推行农本思想的原因、目的、影响。同时要注意提高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3 (4 分)1500 年,欧洲航海家卡布拉尔率远征队准备东去印度,但途中在赤道海流冲击下离开了航道,结果漂流到南美洲东部,他登陆后宣布该地为本国领地,这位航海家应属于( )A西班牙 B葡萄牙 C荷兰D英国【分析】本题考查新航开辟和殖民扩张。考查葡萄牙的早期殖民扩张,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
16、力。【解答】抓住题干关键信息“1500 年,欧洲航海家卡布拉尔率远征队准备东去印度”,结合所学知识,14971498 年葡萄牙人达伽马开辟了通往印度的新航路,这条航线在当时被葡萄牙控制,再结合葡萄牙殖民扩张的方向主要在亚洲和非洲,因此 B 项正确。西班牙殖民扩张的方向主要在美洲,故 A 项错误。新航路开辟后,率先走上殖民扩张道路的是西班牙和葡萄牙,CD 两项与题干时间不符,应排除。故选:B。【点评】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扩张的比较:1、相同点:两国的海外探险和殖民扩张都是在封建王室的控制下,以贵族为主体,利用商人的贪婪和航海人才的技术而进行的。两国都在殖民扩张中举起“传播基督文明”的旗帜,以取得
17、教皇的支持。两国都是采用暴力征服,诈骗土著,离间分化,利用土著内奸以掠夺土地、黄金和其它财富等手段来进行殖民征服。两国都设立了总揽殖民事务而由王室直接领导的机构,按照宗主国的政治、经济制度,结合殖民需要进行扩张的。2、不同点:两国的殖民扩张各有特点。它们不但在时间上有先后之别,在空间第 9 页(共 21 页)的战略布局上也有很大差异:一个是由东向西,一个是由西向东;一个是建立海上霸权,一个是建立陆上帝国。4 (4 分)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说:“美国的联邦宪法,好像能工巧匠创造的一件只能使发明人成名发财,而落到他人之手就变成一无用处的美丽艺术品。 ”这句话着重强调美国联邦宪法(
18、 )A创造了新的宪法体制B不具有普适性C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D具有借鉴意义【分析】依据题干中的“美国的联邦宪法”,可以看出本题的考点是美国邦联制和联邦制。【解答】材料内容反映的是美国的联邦宪法的独特的适应性,A美国的联邦宪法创造了新的宪法体制,但根据“而落到他人之手就变成一无用处的美丽艺术品”,A 项不符题意。B材料内容中的“好像能工巧匠创造的一件只能使发明人成名发财,而落到他人之手就变成一无用处的美丽艺术品”表明了 B 项内容正确。 C本则材料着重强调美国联邦宪法的独特的适应性,而不是强调它促进美国经济发展的作用,所以 C 项不正确。D “而落到他人之手就变成一无用处的美丽艺术品。 ”说明美国
19、的联邦宪法不具有借鉴意义。故选:B。【点评】本题以材料的形式考查了美国邦联制和联邦制,解题的关键在于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与所学知识的有效结合。5 (4 分)达尔文物种起源一出版,英国社会学家斯宾塞马上将达尔文的学说运用到社会历史领域,创立了社会达尔文主义。他认为,人类社会也像自然界一样,存在着生存竞争。在竞争中,强者生存了下来,而弱者则被淘汰。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才能进步。这种观点( )A正确。社会科学可以借鉴自然科学理论B错误。社会科学不可以借鉴自然科学理论第 10 页(共 21 页)C正确。自然科学理论可以移植到社会科学领域D错误。自然科学理论不可以移植到社会科学领域【分析】从题干来看本题
20、考查的知识点是进化论。【解答】题干中的社会达尔文主义主张国家、民族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弱肉强食”“优胜劣汰”,公然将以强凌弱的强权主义宣称为“社会伦理”。这不仅论证了社会压迫、社会剥削的合理性,而且反对被剥削阶级的任何反抗,为资本主义、殖民主义、法西斯的侵略扩张起到了辩护作用,故 D 项正确,AC 两项错误;社会科学可以借鉴但不能移植自然科学理论,故 B 项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探讨历史问题的能力。6 (4 分)19 世纪八九十年代,李鸿章在为格致书院所出考题中,曾问到西方测温、测热、测电的方法,问到西方平弧三角与周髀算经的关系,问到西方关于 64 种化学物质在中国
21、语言为何物这说明当时中国人( )A开始开眼看世界B坚持“中体西用”C普遍接受西式教育D关注西方科技【分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考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学生解读、分析理解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题干“测温、测热、测电”“平弧三角”“化学物质”等属于西方科技范畴,故 D 项符合题意。19 世纪 40 年代林则徐开始开眼看世界,故排除 A 项。“中体西用”虽为洋务派的主张,但材料没有体现出“中体”,故排除 B 项。C 项中普遍的表述不符合史实,应排除。故选:D。【点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外国经济侵略加剧,国内有太平天国运动,政局岌岌可危。洋
22、务派看到西方船坚炮利,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来改变现状。中学指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的纲常名教;西学指西方文化,主要指近代科学技术。 “中学为体”,是以中国的纲常名教作为决定国家命运的根本;“西学为用”是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近代科技,仿效西方第 11 页(共 21 页)国家在教育、赋税、武备等方面的一些具体措施,举办洋务新政,来挽救江河日下的清王朝。7 (4 分) 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被迫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合约上签字;1943 年 1 月,中国分别与美英两国签署新约,取消美、英在华治外法权及辛丑条约所给予它们的一切权利。从这些变化中可以看出( )A中国
23、近代主权丧失B中国逐步成为世界强国C中国外交逐渐自强D中国摆脱帝国主义压迫【分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外交的变化历程。考查巴黎和会的相关知识,学生解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从题干中“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到“拒绝在合约上签字”再到“取消美、英在华治外法权及辛丑条约所给予它们的一切权利”可以看出,近代中国的外交由遭受列强的欺凌到逐渐有自己的主张,再到与列强平等签约、取消不平等条约的约束,中国逐渐取得独立自主的外交地位。故 C 项正确。依据所学可知,中国近代主权丧失早在 1840 就已开始了,故 A 项错误。B 项表述错误,不合史实,应排除。中国摆脱帝国主义压迫是在 1949 年新中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天津市 高考 历史 试卷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