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预防..ppt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预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预防..ppt(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心静脉导管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静脉输液小组静脉输液小组中心静脉导管分类n锁骨下静脉穿刺管n颈内静脉穿刺管n股静脉穿刺管nPICC导管n输液港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定义 n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atheter Related Blood Stream Infection,简称简称CRBSI)是指)是指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管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管48小时内小时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有发热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有发热(38)、寒颤或低血压等感染表现,除血)、寒颤或低血压等感染表现,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管导管外
2、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n导管相关血行感染的临床表现常包括发热、寒导管相关血行感染的临床表现常包括发热、寒颤或置管部位红肿、硬结、或有脓液渗出颤或置管部位红肿、硬结、或有脓液渗出。有关资料统计显示,静脉导管感染占医院感染的13%,仅次于尿路感染。据美国CDC的全美院内感染监控网报告:2000年-2004年中心静脉导管相关的血液感染发生率每千导管日为2-5例次。大约每年ICU有8万例病人发生中心静脉导管相关的血液感染并发症,导致35%的病例死亡,每例感染的发生估计增加医疗开支为3.4-5.6万美元。近年来,国内静脉导管的发展非常迅速,但导管相关性感染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我院2011年院感科统计发生
3、cRBSI10例。高危因素n导管类型:导管材料影响血栓的形成和微生物导管类型:导管材料影响血栓的形成和微生物的附着;与单腔导管相比,双腔和多腔的导管的附着;与单腔导管相比,双腔和多腔的导管更易引起导管的感染。更易引起导管的感染。n年龄与疾病:多项研究证明:病人的年龄、病年龄与疾病:多项研究证明:病人的年龄、病情及宿主的免疫功能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密情及宿主的免疫功能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密切相关。切相关。n穿刺部位:皮肤细菌密度是导管相关性血流感穿刺部位:皮肤细菌密度是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锁骨下置管比股静脉染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锁骨下置管比股静脉和颈内静脉置管更为理想。和颈内静
4、脉置管更为理想。高危因素n抗菌药物的使用:近年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使用:近年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不仅导致耐药菌株的增多,而且也是医院感染不仅导致耐药菌株的增多,而且也是医院感染中中CRBSI上升的一个重要原因。上升的一个重要原因。n置管时间与无菌技术:置管时间与无菌技术:CRBSI的发生与置管的发生与置管时间呈正相关;另外,医护人员在置管操作或时间呈正相关;另外,医护人员在置管操作或导管维护过程中无菌观念欠缺、操作欠规范,导管维护过程中无菌观念欠缺、操作欠规范,对手卫生重视不够,也可使病原菌通过接触传对手卫生重视不够,也可使病原菌通过接触传播致感染。播致感染。n近年研究表明,平均
5、留置近年研究表明,平均留置3周的导管污染主要周的导管污染主要来源于接头和管腔内。来源于接头和管腔内。护理对策一、加强对置管医生和导管维护的护理人一、加强对置管医生和导管维护的护理人员的培训,制定操作流程和护理指引。员的培训,制定操作流程和护理指引。CRBSI的预防应当首先考虑医护人员的的预防应当首先考虑医护人员的教育与培训。标准化和规范性的操作,教育与培训。标准化和规范性的操作,严格管理与预防措施体系的建立对降低严格管理与预防措施体系的建立对降低血管内导管感染率至关重要。(推荐级血管内导管感染率至关重要。(推荐级别别A)护理对策二、合理使用导管二、合理使用导管 1、严格掌握留置血管内导管的适应
6、症,选择合适的导、严格掌握留置血管内导管的适应症,选择合适的导管。管。2、正确选择置管部位:锁骨下置管比股静脉和颈内静、正确选择置管部位:锁骨下置管比股静脉和颈内静脉置管更为理想。尽量不选择股静脉置管。脉置管更为理想。尽量不选择股静脉置管。3、当导管不被临床所必须时,尽早拔管。缩短留置导、当导管不被临床所必须时,尽早拔管。缩短留置导管的时间是有效的护理措施。但不需要定期更换中心管的时间是有效的护理措施。但不需要定期更换中心静脉导管静脉导管。4、尽量选择导管接头和管腔最少的中心静脉导管,权、尽量选择导管接头和管腔最少的中心静脉导管,权衡利弊后,不反对使用多腔导管以满足临床治疗需要。衡利弊后,不反
7、对使用多腔导管以满足临床治疗需要。(推荐级别:(推荐级别:D)5、医务人员应当每天对保留导管的必要性进行评估,、医务人员应当每天对保留导管的必要性进行评估,不需要时应当尽早拔除导管。不需要时应当尽早拔除导管。护理对策三、严格无菌操作三、严格无菌操作1、手卫生,正确的手部消毒是减少导管相关血行感染的、手卫生,正确的手部消毒是减少导管相关血行感染的有效措施。有效措施。(推荐级别:推荐级别:A)2、在进行导管相关操作时,必须严格无菌操作。、在进行导管相关操作时,必须严格无菌操作。(推荐推荐级别:级别:A)3、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时,使用最大的无菌屏障、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时,使用最大的无菌屏障4、严格保
8、证输注液体的无菌。、严格保证输注液体的无菌。5、紧急状态下的置管,若不能保证有效的无菌原则,应、紧急状态下的置管,若不能保证有效的无菌原则,应当在当在48小时内尽快拔除导管,更换穿刺部位后重新进小时内尽快拔除导管,更换穿刺部位后重新进行置管,并作相应处理行置管,并作相应处理。护理对策四、皮肤消毒剂的选择:置管和护理时的四、皮肤消毒剂的选择:置管和护理时的皮肤消毒应选用适当消毒剂。皮肤消毒应选用适当消毒剂。2洗必泰洗必泰常作为首选常作为首选,也可选用也可选用2碘酊、以及碘酊、以及0.5-1聚维酮碘或聚维酮碘或70酒精进行消毒。酒精进行消毒。我院选择我院选择0.5%碘伏或茂康碘(含碘碘伏或茂康碘(
9、含碘0.3%)护理对策五、敷料选择及更换:使用透明敷料便于观察穿五、敷料选择及更换:使用透明敷料便于观察穿刺口情况,对于高热、出汗较多的患者或导管刺口情况,对于高热、出汗较多的患者或导管置管处血液渗出较多者置管处血液渗出较多者,宜首选纱布。敷料潮湿,宜首选纱布。敷料潮湿,松动或受到污染时应及时更换。对于成年患者,松动或受到污染时应及时更换。对于成年患者,至少至少1周更换周更换1次敷料,纱布则需次敷料,纱布则需2天更换一次。天更换一次。对于幼儿患者,考虑对于幼儿患者,考虑导管滑脱导管滑脱因素应优于换药因素应优于换药时间因素。时间因素。医务人员接触置管穿刺点或更换敷料时,应当医务人员接触置管穿刺点
10、或更换敷料时,应当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护理对策六、加强导管接头的护理,肝素锁至少六、加强导管接头的护理,肝素锁至少7天天更换一次。连接输液时应用更换一次。连接输液时应用75%酒精酒精棉签消毒,反复用力擦拭棉签消毒,反复用力擦拭15次以上。次以上。三通管、输液管接延长管应三通管、输液管接延长管应24小时更小时更换。换。如出现松脱、污染或残留血迹或输如出现松脱、污染或残留血迹或输营养液结束应及时更换。营养液结束应及时更换。护理对策七、防止血栓形成七、防止血栓形成:导管内血栓形成是发生:导管内血栓形成是发生CVC-RI的重要危险因素,它可使血流中的菌的重要危险因素,它可使血流中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导管 相关性 血流 感染 预防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