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文化第2讲中国古建筑主要特征.ppt





《建筑文化第2讲中国古建筑主要特征.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文化第2讲中国古建筑主要特征.ppt(4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建筑文化第建筑文化第2讲中国古讲中国古建筑主要特征建筑主要特征【学习目标学习目标】了解中国古代建筑木构架结构体系的优势,掌握木构建结构的主要形式及其特点,理解古构架中主要结构构件的功能作用;掌握古代单体建筑和群体组合的典型特征,掌握门窗、屋顶、天花和藻井、彩画等建筑装饰的主要特征。【学习要求学习要求】能力目标知识要点相关知识能够简要分析中国古代建筑的木构架结构体系、单体建筑、群体组合和装饰艺术特征中国古代建筑的木构特征木建筑的优势和木构架结构体系(叠梁式、穿斗式、井干式)中国古代建筑的建筑特征单体建筑特征、建筑群体特征、建筑与环境的关系中国古代建筑的装饰特征门窗、屋顶装饰、天花和藻井、色彩、彩
2、画等【引言引言】中国古代建筑经过漫长的发展过程,创作出了自己独特的建筑结构体系、形式及装饰样式,仿佛一首美丽的诗歌,涓涓流淌,历久不衰。我们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把这种美丽传承和发展。这里所谓特征,是指从现存中国古代建筑实例中所概括出来的、普遍存在的、不同于西方建筑的独特之处。那么到底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体现在哪里呢?n2.1木构特征n2.2建筑特征n2.3装饰特征建筑文化第2讲中国古建筑主要特征建筑文化第2讲中国古建筑主要特征n2.1.1木构架的优点n2.1.2木构架结构体系建筑文化第建筑文化第2讲中国古建筑主要特征讲中国古建筑主要特征n承重与围护结构分工明确。木构架承重;墙壁不承重,起围护、分
3、隔等作用。n木构架的适应性强,便于维修。n在一定限度内可减少地震所引起的危害。n缺点:木材耗用多;不利防火,易受到虫蛀,很难很好得保留;难以适应更大的空间需求。【特别提示特别提示】“墙倒屋不塌”形象地表达了中国木构架的结构特点。建筑文化第建筑文化第2讲中国古建筑主要特征讲中国古建筑主要特征1、叠梁式n 亦称枱梁式,是木构架的主要形式,使用范围最广。至迟在春秋时已经有了,唐代已发展成熟。用于我国北方地区以及宫殿、坛庙、寺院等大型建筑物。叠梁式构架示意图n特点是在柱顶或柱网上的水平铺作层上,沿房屋进深方向架数层叠架的梁,梁逐层缩短,层间垫短柱,最上层梁中间立小柱或三角撑,形成三角形屋架。各层梁上架
4、檩,檩上架椽,构成空间骨架。n优点是室内少柱,可获得较大的室内空间;缺点是柱梁等用材较多且施工相对复杂。2、穿斗式n在汉代画像石中就已看到穿斗式构架房屋的形象。多用于南方地区民居和较小的建筑物。穿斗式构架示意图 n其特点是沿房屋的进深方向按檩数立一排柱,柱上架檩,檩上布椽,屋面荷载直接由檩传至柱,不用梁。每排柱子以穿枋横向贯穿,并以挑枋承托出檐。两榀构架之间用斗枋连接。n优点是用料较小,山墙面抗风性能好;缺点是室内空间不够开阔,柱子较密。3、井干式n井干式以圆木或矩形、六角形木料平行向上层层叠置,在转角处木料端部交叉咬合,形成房屋四壁,形如古代井上的木围栏,再在左右两侧壁上立矮柱承脊檩构成房屋
5、。n商代墓椁中已有应用,目前所见最早的井干式房屋的形象及文献都属汉代。n井干式结构耗用木材多,绝对尺度和门窗开设都受限制,因此仅用于少数森林地区。建筑文化第2讲中国古建筑主要特征n大木作是指木构架建筑的主要结构部分,是木建筑形体和比例尺度的决定因素。柱子枋梁椽檩n大木作由柱、梁、枋、檩、斗拱等组成,各个构件的作用如下:柱直立承受上部重量的构件。梁是承受屋顶重量的主要水平构件;上一梁较下一梁短,层层相叠,构成屋架。枋连接柱与柱的水平构件,起辅助和稳定柱梁的作用。檩直接承受屋面荷载,并将荷载传到梁和枋上。椽垂直搁置在檩上,直接承受屋面荷载的构件。斗拱斗拱是中国传统木构架建筑中特有的构件。用于柱顶、
6、额枋、屋檐或构架间,宋营造法式中称为铺作,清工部工程做法中称斗科,通称为斗拱。n斗拱的组成与作用斗拱由方形的斗、升,矩形的拱,斜的昂组成。斗拱既有承重作用,又有装饰作用。【特别提示特别提示】斗拱在我国古代建筑中不仅在结构和装饰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在制定建筑各部分和各种构件的大小尺寸时,都以它做度量的基本单位。n斗拱的演变早期的斗拱比较大,孤立地置于柱上或挑梁外端,分别起传递梁的荷载于柱身和支承屋檐重量以增加出檐深度的作用,主要作为结构构件。唐、宋时期,斗拱的结构作用依然突出,同梁、枋结合为一体,成为保持木构架整体性的结构层的一部分。明、清时期,斗拱的结构功能逐渐减少,成了主要起装饰作用的构件
7、,变得纤细而又丛密。太和殿檐下斗拱n斗拱的类型宋营造法式中,一组斗拱称为“一朵”,用于柱上的称柱头铺作,角柱上的称转角铺作,二柱之间阑额上的称补间铺作。清代,一组斗拱称为“一攒”,用于柱上的称柱头科,角柱上的称角科,二柱之间阑额上的称平身科。柱头科 平身科 角科 【知识链接知识链接】柱子的构造:1、侧脚古典建筑中,柱子沿正侧两个方向微向内倾斜,而且越靠边的柱子倾斜得越明显,这种做法叫做侧脚。宋时檐柱在前后檐向内倾斜10/1000,在山墙出向内倾斜8/1000。2、升起即柱列自中间柱向角柱逐渐加高。每向外多一间,檐柱升高2寸。侧脚和升起都对建筑结构起了稳定的作用。建筑文化第2讲中国古建筑主要特征
8、n2.2.1单体建筑特征n2.2.2建筑群体特征建筑文化第建筑文化第2讲中国古建筑主要特征讲中国古建筑主要特征 1、外形上的特征三段式构图 单体建筑由台基、屋身、屋顶三部分组成。三段式构图示意(1)台基n台基在下部,由砖石砌筑,承托着整座房屋。n台基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普通台基;另一类是须弥座台基,多用在较大和较重要的建筑物上。普通台基 须弥座台基 须弥座台基 普通台基 【知识链接知识链接】台基处辅以踏道和栏杆。踏道是用于解决高差的交通设施,有阶梯形踏步和坡道两种形式。辇道是坡度平缓用于行车的坡道,常与踏跺组合在一起,后逐渐被雕刻上云龙水浪,成为装饰构件。栏杆,也称勾阑,一般有望柱、寻杖、阑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筑 文化 中国古 主要特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