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比较不同版本的音乐课程标准在_新旧音乐课程标准对比.docx
《2022比较不同版本的音乐课程标准在_新旧音乐课程标准对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比较不同版本的音乐课程标准在_新旧音乐课程标准对比.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比较不同版本的音乐课程标准在_新旧音乐课程标准对比 比较不同版本的音乐课程标准在由我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便利,猜你可能喜爱“新旧音乐课程标准对比”。 比较不同版本的音乐课程标准在 “表现”、“创建”、“音乐与相关文化” 学习领域 的区分与差异,谈谈自己的感受与相识 2001年以前,我国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内容,包括唱歌、观赏、器乐和识谱四项。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学科的发展,为了凸显音乐课程的美育功能,强调音乐课程的人文属性和对学生创建性潜能开发的课程价值,2022标准将原有音乐课程的教学内容整合为“感受与观赏”和“表现”两个教学领域,并将原来隐含在教学中的音乐文化学问和分散的音
2、乐编创活动,加以集中并拓展为“创建”和“音乐与相关文化”两个领域。上述四个教学领域相互关联、相互渗透,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新的教学领域的划分,既体现了本学科21世纪的发展趋向及本课程性质和基本理念,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又在不增加课程实施难度的前提下,与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内容实现平稳对接。 2022版新课程标准中的“表现”、“创建”、和“音乐与相关文化”的学习领域是音乐课程标准中的主要学习部分, 一、首先表现领域,表现是学习音乐的一个基础性内容,是综合性的艺术表现。通过表现的方式,唱歌、演唱,培育孩子们的音乐表现和音乐审美实力。在音乐课上表现是最常见的、最基本的,也是最有效的一个课程内容,同时
3、,它也是培育学生音乐审美实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内容包括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和识读乐谱等四个方面。 在表现这个领域中,与试验版的课标相比有一些差异性。首先在识读乐谱方面,较之试验版的课程标准老师在教学中把识读乐谱的位置放得不是特别显著,而这一次的修订版,把识读乐谱的问题明显提到一个很重要的位置上来。这是在发展听觉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个新的提法。以前的读谱教学就是单纯从学问动身去学读谱。它脱离了音乐,脱离了音响,只是纸面上的东西。比如教学生识读音符,学生反而不会应用。所以音乐听觉基础上的读谱实力是表现内容的定论和要求。 二、其次创建、音乐与相关文化。创建和音乐与相关文化虽有各自不同的定位,但是,这
4、两个方面应融在表现领域和感受与观赏领域当中。所以,教学要求就跟表现领域不一样。它的教学要求是这两个领域应当结合着表现领域,或者是感受与观赏领域,从而进行音乐学习。 1、创建 创建领域的定位就是发散学生的创建思维和创新实力。创建领域在教材里,往往有独立的载体。在教学内容里,围围着创建设计一堂课还是很难做到的,但它往往可以体现在活动中。那么教材称之为教材,说明它不是一个歌曲集,也不是一个作品集,而是由大量的教学活动来构成的。老师们在分析教材、探讨教材的时候,可以在单元后面留有一个位置特地记录创建与实践。 课标指出:创建是艺术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艺术教化功能和价值的重要体现,音乐创建因其剧烈而清楚的特
5、性特征而充溢魅力。在音乐课中,学生通过参与生动活泼的音乐观赏、表现和创建活动,能够激活他们的表现欲望和创建冲动,在主动参加中呈现他们的特性和创建才能,树立勇于表达个人情智的信念,使学生的想象力和创建性思维得到充分发展。课标中“创建”不仅成为一种重要理念,而且被设计成包含“声音探究”、“即兴创建”、“创作实践”等内容的详细教学领域。 在关注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建性思维实力培育的同时,更要重视音乐教化方式的创新。学生创新精神的培育,首先须要一种创建性的音乐学习。那种传统的我教你学、我讲你听的师徒式的教学方式同创建性思维的培育为目的的教学原则南辕北辙。而音乐教化方式的创新,则追求一种无权威的学习机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比较 不同 版本 音乐 课程标准 新旧 对比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