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汽车运用工程第一章汽车运用基础.ppt
《1汽车运用工程第一章汽车运用基础.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汽车运用工程第一章汽车运用基础.ppt(3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3/9汽车运用工程 潘公宇李冠峰 雷利利 王志强 许洪国教育部高等学校道路运输与工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道路运输与工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十三五十三五”规划教材规划教材主 编副 主 编主 审2023/3/9汽车运用基础汽车主要性能汽车的环保性和安全性汽车运行材料及合理使用汽车在特殊条件下的使用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汽车技术管理汽车性能试验电动汽车的运用技术 第一章 汽车运用基础概述汽车运用条件汽车运行工况汽车使用性能的评价指标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 汽车是由动力装置驱动、具有四个或四个以上车轮的非轨道、无架线的车辆,主要用于 包括运输货物和载送人员
2、,以及其他特殊用途。历经百余年的发展,汽车已成为重要的运输工具,是社会物质生活发展水平的标志,汽车在我国现已普及千家万户,促使人们的社会生 活方式发生着日益深刻的变化。汽车是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一个标志,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无一不在汽车上采用和体现,汽车工业是资金密集、技术密集、人才密集、综合性强、经济效益高的产业,世界各工业发达国家都把汽车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汽车工业及其相关产业与国民经济各部门息息相关,对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及各项事业的发展起着巨大推动作用。第一节、概述 汽车给人们带来了极大便利。科学技术的进步使汽车比以往更安全、更节能、更舒适和更环保,能够更加满足人们对汽车动力性
3、、燃料经济性、安全性和环保性、智能化的要求。现代汽车的安全设备,如防抱死制动系统(ABS)、辅助约束系统(SRS)等已经成为汽车的基本配置;舒适的空调系统、音响系统、导航系统、网络系统等给人们在驾乘过程中提供了更加舒适的乘坐环境,有利于提高驾驶人的工作效率和驾驶安全性。但汽车性能的发挥受到外界条件的限制,即使汽车的性能相同,但由于它的使用者素质及外界条件的不同,使用效果也不尽相同。气候条件和道路条件等运用条件、汽车自身的运行工况。驾驶人驾驶水平等对汽车使用效果都有很大影响。第一节、概述 汽车是全天候的载运工具,汽车的工作环境十分复杂。在寒冷地区,发动机起动困难,运行油耗增加,机件磨损量增大,易
4、发生交通事故。在炎热地区,发动机容易过热,工作效率低,燃料消耗增加,系统元件易发生故障。在气候潮湿地区,电气系统零件易被锈蚀。雨季行车视线不清,高速行驶容易发生水滑,常遇地质灾害危险。大气湿度过高会降低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燃料经济性。风力和风向不仅影响行驶阻力和油耗,侧向风还影响行驶稳定性。在气候干燥、风沙大的地区,汽车及其各总成的运动副易因风沙侵入而加剧磨损。在高原地区,还易引起驾驶人体力下降。一、气候条件第二节、汽车运用条件 道路条件是指由道路状况决定的,并影响汽车运用的因素。它直接影响汽车的各项使用指标和使用寿命。道路条件主要指来自公路等级和道路养护水平等因素,对汽车运行速度、行驶平顺性及装
5、载质量利用程度都有重要影响。行驶在高等级或者良好路面上,可获得较高车速和良好燃料经济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对公路分级、速度、路线中的车道宽度等参数、服务水平、路基路面、桥涵、汽车和人群荷载、隧道、路线交叉、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等都作了规定。二、道路条件第二节、汽车运用条件.公路分级公路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及四级公路五个技术等级。高速公路为专供汽车分方向、分车道行驶,全部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年平均日设计交通量宜在15000辆小客车以上。一级公路为供汽车分方向、分车道行驶,可根据需要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年平均日设计交通量宜在15000辆小客车以上。
6、二级公路为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年平均日设计交通量宜为5000 15000辆小客车。三级公路为供汽车、非汽车交通混合行驶的双车道公路,年平均日设计交通量宜为2000 6000辆小客车。四级公路为供汽车、非汽车交通混合行驶的双车道公路或单车道公路。双车道四级公路年平均日设计交通量宜在2000辆小客车以下,单车道四级公路年平均日设计交通量宜在400辆小客车以下。二、道路条件第二节、汽车运用条件公路技术等级选用应遵循下列原则:(1)公路技术等级的选用应根据路网规划、公路功能,并结合交通量论证确定。(2)主要干线公路应选用高速公路。(3)次要干线公路应选用二级及二级以上公路。(4)主要集散公路宜选用
7、一、二级公路;次要集散公路宜选用二、三级公路。(5)支线公路宜选用三、四级公路。.公路分级二、道路条件第二节、汽车运用条件公路等级高速一级二级三级四级设计车速(km/h)120 100801008060806040303020表1-1 设计速度 各级公路设计速度应符合表1-1的规定。设计速度的选用应根据公路的功能与技术等级,结合地形、工程经济、预期的运行速度和沿线土地利用性质等因素综合论证确定。2.速度二、道路条件第二节、汽车运用条件)车道宽度 车道宽度应符合表1-2的规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八车道及以上公路在内侧车道(内侧第1、2车道)仅限小客车通行 时,其车道宽度可采用3.5m;以通行中、
8、小型客运车辆为主且设计速度为80km/h及以上的公路,经论证车道宽度可采用3.5m;四级公路采用单车道时,车道宽度应采用3.5m;设置慢车道的二级公路,慢车道宽度应采用3.5m;需要设置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的公路,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等的宽度,宜视实际情况确定。设计车速(km/h)1201008060403020车道宽度(m)3.753.753.753.503.503.253.00表1-2 车道宽度3.线路二、道路条件第二节、汽车运用条件2)车道数 各级公路车道数应符合表1-3的规定。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各路段车道数应根据设计交通量、设计通行能力确定,当车道数为双车道以上时应按双数增加。公路等级高速
9、、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车道数4222(1)表1-3 各级公路车道数3.线路二、道路条件第二节、汽车运用条件3)视距 视距应符合下列规定: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停车视距应不小于表1-4的规定;二、三、四级公路的停车视距、会车视距与超车视距应不小于表1-5的规定;互通式立交、服务区、停车区、公共汽车停靠站等各类出、入口应满足识别视距要求;双车道公路应间隔设置满足超车视距的路段;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以及大型车比例较高的二、三级公路,应采用货车停车视距对相关路段进行检验;积雪冰冻地区的停车视距应适当增长。设计车速(km/h)1201008060停车视距(m)21016011075表1-4 高速
10、公路、一级公路停车视距3.线路二、道路条件第二节、汽车运用条件设计车速(km/h)8060403020停车视距(m)11075403020会车视距(m)220150806040超车视距(m)550350200150100表1-5 三、四级公路停车、会车与超车视距3)视距3.线路二、道路条件第二节、汽车运用条件4)圆曲线最小半径 公路圆曲线半径小于表1-6“不设超高最小半径”时,最大超高应符合下列规定:(1)一般地区,圆曲线最大超高应采用8%;(2)积雪冰冻地区,最大超高值应采取6%;(3)以通行中、小型客车为主的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最大超高可采用10%;(4)城镇区域公路,最大超高值可采取4%
11、。3.线路二、道路条件第二节、汽车运用条件2.汽车运用条件4)圆曲线最小半径设计车速(km/h)1201008060403020最大超高10%5703602201158%6504002501256030156%7104402701356035154%810500300150654020不设超高最小半径(m)路拱2.0%5500400025001500600350150路拱2.0%7500525033501900800450200 表1-6 圆曲线最小半径3.线路二、道路条件第二节、汽车运用条件5)最大坡度 最大纵坡应符合表1-7的规定。设计车速(km/h)1201008060403020最大纵
12、坡(%)3456789表1-7 最大纵坡第二节、汽车运用条件3.线路二、道路条件5)最大坡度 不同纵坡的最大坡长应符合表1-8的规定。纵坡坡度(%)设计车速(km/h)120100806040302039001000110012004700800900100011001100120056007008009009001000650060070070080075005006008300300400920030010200表1-8不同纵坡的最大坡长(m)第二节、汽车运用条件3.线路二、道路条件5)最大坡度 公路纵坡变更处应设置竖曲线。竖曲线最小半径和最小长度不应小于表1-9的规定值。设计车速(km/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汽车 运用 工程 第一章 基础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