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教学(上).ppt
《第八章--教学(上).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章--教学(上).ppt(4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教 育 学 2 2 Contents Page目录页第八章 教学(上)第一节 教学概述第二节 教学过程第三节 教学原则第四节 教学方法3 3 Transition Page过渡页第一节 教学概述第二节 教学过程第三节 教学原则第四节 教学方法4 第一节 教学概述一、教学的概念教学是指教师和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活动。通过这个交往过程和活动,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形成一定的能力态度,获得一定的发展。5 第一节 教学概述二、教学的意义6 第一节 教学概述三、教学的任务(一)教学任务的确定(一)教学任务的确定1促进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发展基本能力,学会发展促进
2、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发展基本能力,奠定学生终身发展和持续成长的基础,这是学校教学要确定和完成的首要任务。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是指学校培养目标和课程总目标中规定的以及学生在生活和学习情境中获得的未来发展所需的预备性知识和能力。7 第一节 教学概述2引导学生经历学习过程,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学习学习过程是指为达到学习目的而必须经历的活动程序。学习方法是指为达到学习目的,在经历学习过程中所采用的活动方式和方法。3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学会做人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和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养成,是奠定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科学的世界观的基础。8 第一节 教学概述(二)教学任务的具体化(二)教
3、学任务的具体化第一步:教学的一般任务具体化为课程教学目标。这一步的具体化主要是在设计课程标准的过程中实现的。第二步:课程教学目标向具体的教学目标转化。不管是一个学期的教学目标,还是一个单元的教学目标,或者是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一般都是按照目标选择任务分析起点确定目标表述的程序进行转化和设计的。9 第一节 教学概述四、教学理论(一)行为主义教学理论(一)行为主义教学理论20世纪初,以美国心理学家华生为首发起的行为革命对心理学的发展影响很大,行为主义把学习看成行为方式或频率的改变,提出学习就是“刺激反应”之间联结的加强。程序教学是基于斯金纳(B.F.Skinner)的操作条件反射理论建立起来的一种行
4、为主义教学形式。有效的程序教学依赖于以下基本的教学原则:(1)小步骤呈现。(2)积极反应。(3)即时反馈。(4)自定步调。(5)低错误率。10 第一节 教学概述(二)认知主义教学理论(二)认知主义教学理论认知主义教学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奥苏伯尔等人。他们认为,行为主义研究的是“空洞的有机体”,外界的刺激能否有用,取决于学生内部的心理结构。布鲁纳主张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学科基本结构的理解,即对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公式、基本原则的理解。布鲁纳还提出了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四个教学原则:(1)动机原则。(2)结构原则。(3)程序原则。(4)强化原则。11 第一节
5、 教学概述(三)人本主义教学理论(三)人本主义教学理论人本主义教学理论强调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认为教育就是要激发和满足学生的自我实现和自我拥有。教学的目标是促进学生认知素质和情意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和自我实现,即全人教育理念。教学的本质是“促进”,促进学生成为一个完善的人。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的非指导性教学是这一教学理论的典型代表。罗杰斯认为,教育理想是要培养“躯体、心智、情感、心力融会一体”的人,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充分发挥作用的人”“自我发展的人”“自我实现的人”。罗杰斯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提出非指导性教学模式,他认为,真正有价值的教学是激发学生的自我实现、自我拥有,而不是
6、教师的教导。12 12 Transition Page过渡页第一节 教学概述第二节 教学过程第三节 教学原则第四节 教学方法13 第二节 教学过程一、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学生教师课程内容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要素,是教学过程中的学习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导要素,是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课程内容即教与学的内容,是教学过程中的客体要素,是师生多元互动的重要介质。14 第二节 教学过程二、教学过程的特点(一)双边性存在着人与人的关系,是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组成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双边活动过程,是以人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过程。(三)多样性在教学过程中,作为主导要素的教师和主体要素的学生都处在发展变化之中。(二)
7、实践性教学过程作为人的实践活动形式之一,其目的、过程、环境、方式方法等都不同于人的一般实践活动。(四)整体性教学过程的有效运行和质量的提高是各要素、各维度、各环节相互关联、整体作用发挥的结果。教学过程的特点15 第二节 教学过程三、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16 第二节 教学过程四、教学过程中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一)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一)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学生认知分为两方面:一是获取直接经验,即学生通过自身检验、探索获得的经验;二是获取间接经验,即他人的认识成果及以各种形式表现的知识与信息。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主要是以学习书本知识、间接经验为主,并且是间接地去体验,这是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
8、一条捷径。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防止出现忽视系统知识学习或忽视直接经验的片面做法。17 第二节 教学过程(二)掌握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的关系(二)掌握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的关系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指出,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或者品格教育),只是没有一种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掌握知识是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基础,而拥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又有助于推动知识的学习。在教学中,要防止单纯传授知识或脱离知识教学的思想教育的偏向。18 第二节 教学过程(三)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三)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是互为因果、互相促进的辩证统一
9、过程。现代教学不仅关注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更关注学生智力和能力的发展。在教学中,要防止单纯抓知识教学或只重智力发展的片面性。19 第二节 教学过程(四)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四)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智力因素是指学生在认识活动中的观察、注意、思维、记忆和想象等心理因素,是进行学习和认识世界的工具、手段;非智力因素是指学生在认识活动中的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心理因素,是进行学习和认识世界的动力。教学过程中要将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协调统一起来,使之相互配合、相互促进。20 第二节 教学过程(五)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五)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求知的过程,不仅包括教师的教,还
10、包括学生的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组成的相统一的双边活动。只有在教与学的积极相互作用中,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教师的教必须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发展规律,激起学生学习的内部诱因,才能变“教学目的”为“学的需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实现教与学的转化。21 21 Transition Page过渡页第一节 教学概述第二节 教学过程第三节 教学原则第四节 教学方法22 第三节 教学原则一、教学原则的概念教学原则是指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任务,遵循教学过程的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教学原则不是人们随意提出的,而是在一定的客观依据的基础上提出来的。23 第三节 教学原则二、
11、教学原则的作用教学原则作为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总调节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活动的组织和教学效果的评价。因此,学习和掌握教学原则,能确保教师按照教学过程科学地组织教学活动,正确解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活动组织、教学评价和教学质量监控等一系列理论与实践问题。24 第三节 教学原则三、教学中应遵循的教学原则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原则是指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符合科学要求的教学内容、方法、组织形式传授学生以知识和技能,并结合教学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在教学中贯彻这一原则,对教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八 教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