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MA 2000网络规划与优化案例教程高职 龚雄涛 全书 新.ppt
《CDMA 2000网络规划与优化案例教程高职 龚雄涛 全书 新.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DMA 2000网络规划与优化案例教程高职 龚雄涛 全书 新.ppt(23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第7章CDMA2000无线网络优化7.1CDMA2000网络优化概述7.2 和网络优化相关的参数7.3 网络优化具体步骤7.4 CDMA2000网络维护优化7.5 CDMA2000网络语音业务的评估指标和测试方法小结2 学习提示学习提示网络质量是通信企业的生命线,网络优化工作是移动通信网络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一环。当前,随着网络规模越来越大,同时用户对网络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要求我们站在新的高度认识网络优化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网络优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通过不懈、深入细致地开展日常优化工作,才能使网络质量持续保持健康,并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3本章通过CDMA2000网络优化概述、
2、CDMA2000网络优化常用工具、CDMA2000网络测试说明、网络优化具体步骤、DT测试、CQT测试等内容来介绍CDMA2000无线网络优化。4 学习目的和要求学习目的和要求了解网络优化的意义。掌握CDMA2000网络优化的常用工具和测试方法。掌握DT测试、CQT测试的具体步骤。5移动通信网络的运营效率和运营收益最终归结于网络质量与网络容量问题,这些问题直接体现在用户与运营商之间的接口上,这正是网络规划和优化所关注的领域。由于无线传播环境的复杂和多变以及3G网络本身的特性,3G网络优化工作将成为网络运营所极为关注的日常核心工作之一。7.1CDMA2000网络优化概述网络优化概述67.1.1
3、网络优化的概念网络优化的概念网络优化是CDMA2000系统实际运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CDMA2000系统在运营过程中需要对系统进行扩容和不断的网络优化,一是为了能够给系统当前的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二是为了提高系统容量,以接纳越来越多的系统未来用户。所谓网络优化,就是根据系统的实际表现、系统的实际性能,对系统进行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系统参数的调整,使系统性能得到逐步改善,达到现有的系统配置下提供最优的服务质量,即最佳的覆盖、满意的信号强度以及最佳的通话音质和最低的掉话率等。77.1.2 网络优化的原因网络优化的原因需要进行网络优化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实际环境不断变化,导致网络
4、局部区域覆盖变差。随着农村城市化、城市建设与改造的不断进行、人口迁徙等原因,原有的网络环境发生变化,造成原有良好覆盖的局部区域覆盖变差。二是语音和数据用户不断增长,导致现有网络性能下降。随着社会的发展,移动用户呈不断上涨趋势,包括语音用户、数据用户都出现快速增长,原有的网络资源已不能满足用户增长的需要。8由于上述原因,我们必须对网络进行优化,而且,通过网络优化可以优化网络规划的结果,规避由网络规划不准确带来的一些弊端,使网络性能全面提高,并且同时指导下一阶段的网络规划工作。9网络优化的主要工作是提高网络的性能指标,包括:(1)容量指标:反映容量的指标是上下行负载。(2)覆盖指标:反映覆盖的指标
5、有PCCPCH强度、接收功率、发送功率和覆盖里程比等,PCCPCH强度是反映覆盖质量的关键参数,覆盖里程比是反映网络整体覆盖状况的综合指标。覆盖的问题主要有无覆盖、越区覆盖、无主覆盖等,覆盖问题容易导致掉话和接入失败,是网络优化的重点。(3)质量指标:对于语音业务,反映业务质量的指标是误帧率;对于数据业务,反映业务质量的指标主要是吞吐率和时延。10(4)接入指标:反映接入指标的参数是业务接入完成率。移动台发起接入请求,如果在规定时间内移动台不能建立相应的业务连接,则认为接入失败,但是接入失败不包括由于基站主动拒绝而导致不能建立连接(呼叫阻塞)的情况。导致接入失败的主要原因有无覆盖、越区覆盖、临
6、区列表不合理以及协议不完善等。(5)成功率指标:反映成功率指标的参数是业务的掉话率。导致掉话的主要原因有PCCPCH污染、覆盖不良、无主PCCPCH以及临区设置不合理等。(6)切换指标:反映切换指标的参数是切换成功率。117.1.3 网络优化的一般流程网络优化的一般流程无线网络优化流程就是介绍无线网络优化需要做哪些工作,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来做,以及各个步骤的输入条件和输出结果等。首先将从总体上简要介绍网络优化的流程,然后针对每个步骤进行具体说明。121基本流程基本流程网络优化是整个无线网络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无线网络的性能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用户数量的不断增长,以及用户分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适
7、时的网络优化是网络性能满足用户要求的保障。完整的无线网络优化流程如图7-1所示,其中阴影部分的阶段包含数据业务,实际的网络优化项目需要根据客户的需求和项目的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进行裁减,去掉其中不必要的阶段。对于第三方优化,应基于网络优化合同选择必需的阶段。13图7-1 网络优化流程14网络优化的过程是首先确保无线传播环境正常,然后从小到大(单站到基站簇再到全网),逐步解决网络中的问题。网络优化各主要阶段的作用如下:(1)需求分析:明确工作目标,获取有用信息;(2)频谱扫描:确保无线环境正常(无干扰);(3)单站抽检:确保单个站点工作正常;(4)基站簇优化:确保小片区域网络工作正常;(5)全网
8、优化:确保整网工作正常。网络优化项目可以采用和规划项目类似的组织结构,如图7-2所示。15图7-2 网络优化项目的组织结构162需求分析需求分析需求分析的目的是获取项目的具体需求,包括客户对优化效果的预期、优化验收标准等。按照正常的流程,本阶段开通时网络已经开通,通过和客户交流可以收集到网络的具体信息。对于设备供应商执行的网络优化,或者规划设计单位执行的网络优化,应通过内部途径收集相关信息。17本阶段主要需要收集的信息或需确认的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了解覆盖和容量需求:包括优化区域的范围、重点覆盖区域范围、优化区域的无线传播环境等,尤其是对话音和数据容量有重点需求的区域信息,这些区域在优
9、化中应该重点保证。(2)获取现有网络站点信息,包括经纬度、站型、天线挂高、扇区朝向、下倾角、天线型号、馈线长度、小区额定发射功率、PN、邻区列表等参数。18(3)收集系统参数设置情况,包括话音和数据业务相关参数,如切换参数、搜索窗口、PCF和PDSN参数配置、网络IP地址配置方案等。(4)收集现有网络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客户投诉和其它途径反馈得到的问题,尤其是客户反映最为强烈、最不能容忍的问题,这些问题需要在优化中重点解决。(5)确认各子项目的验收标准:如果有网络优化合同,应该在规定各项目的验收标准;如果没有在合同中明确这些信息,需要在需求分析阶段明确;网络优化合同中选定的每个子项目都应该有验收
10、标准,否则难以界定网优工作是否已经达到目标。19(6)确认验收测试各项目的参数设置:包括测试过程中测试路线(路测)和测试点(定点测试)的选择标准、呼叫方式要求、测试时段设置(忙时、无载、有载)等。(7)确认与客户的分工界面:明确客户需要承担的工作及客户需要提供的资源等信息。203频谱扫描频谱扫描频谱扫描用于了解系统使用频段是否存在干扰,包括扫描和干扰查找两部分内容,一般只作扫描工作,干扰查找需要由具备相关资质的单位实施。完整的频谱扫描包括路测和定点测试:路测用于发现哪些区域可能存在干扰,比较粗略;定点测试用于从可能存在干扰的区域中,找出干扰的频段、具体的位置或方向、干扰强度等详细信息。21频谱
11、扫描(不包括干扰查找)需要执行的工作如下:(1)选择测试路线,要求包括规划区域的主要道路。(2)执行路测,包括前向频段和反向频段的测试。(3)分析路测数据,选择定点测试的测试点;如果路测发现存在干扰,在存在干扰区域选择测试点;对于路测没有发现干扰的区域,每间隔35 km选择一个测试点。(4)对选定的测试点执行测试:首先将记录方式设置为频谱实时变化的方式,用八木天线缓慢旋转一周,找出是否存在恒定干扰;然后设置为峰值保持的方式,分方向进行测试;测试过程中,分辨率带宽设置为10 kHz。22(5)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找出干扰信号,计算是否会对C网系统产生干扰。(6)提交频谱扫描报告。234单站抽
12、检单站抽检单站抽检的目的是确保单站工作正常,避免单站问题影响整体网络性能。网络优化启动之前,所有站点应该已经完成检查,应能保证工作正常,但实际项目中存在由于单站检查不严或没有检查,导致某些基站工作不正常,影响后续优化工作的开展。为了保证网优工作有序执行,有必要对单站进行抽查。24单站抽检阶段需要完成如下工作:(1)根据项目规模及网络情况,选择准备抽检的站点,一般按大约20%的比例选择,要求抽检的站点包括各种站型,包括各区域的站点。抽检站点确定后,制定计划。(2)按计划对选择的站点进行检查,对于存在问题的站点,提出需要整改的信息。(3)所有抽检站点检查完毕后,如果有20%以上存在问题,则需要对没
13、有抽检的其余站点进行复检,如果没有问题,跳过复检。25(4)如果是第三方优化,项目组给客户提交需要整改的单站信息,由客户联系相关人员执行存在问题站点的整改及其余站点的复检,也可以签署补充协议,由项目组执行复检。(5)根据单站检查情况撰写单站抽检情况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天馈系统和无线参数检查:包括经纬度、天线挂高、扇区朝向、下倾角、馈线长度、驻波比等内容。26 前后台配置及告警检查:包括单板软件版本、PN规划和邻区列表、搜索窗口参数设置、天线锁定、RSSI数值、后台告警等内容。性能检查:包括话音和数据方面的功能检查,如话音呼叫、话音切换、数据呼叫、Ping PDSN、数据业务更软切换等。27
14、5校准测试校准测试校准测试用于测试各种环境的相对损耗,以便根据一种环境下的测试数据推算出其它环境下的覆盖效果。网络优化过程中,一般包括以下几种校准测试:1)室内穿透损耗测试(1)用于测试室内相对室外的损耗,以便根据路测数据了解室内的覆盖情况。(2)通过两个手机在室内和室外同时进行测试,根据两个手机接收功率的区别得到室内的穿透损耗。282)车载天线校准测试(1)用于测试车载天线相对于车内的损耗,主要用于PN Scanner等需要车载天线的工具,根据车载天线的测试结果可以推导出车内的测试结果。(2)采用将PN Scanner的天线置于车顶和车内,根据两种情况接收到的信号强度,得到车载天线相对车内的
15、增益。293)移动台外接天线测试(1)测试移动台外接天线和置于车内正常位置的信号差别,用于根据外接天线的测试数据推导出车内的覆盖效果。(2)通过将移动台天线外接放到车顶后测试到的接收功率,和移动台放在车内正常位置的接收功率相比,得到外接天线相对正常情况的增益。304)车体平均穿透损耗测试(1)测试车内信号和车外正常通话位置的信号差别,用于根据车内的测试数据推导车外正常通话位置,如人行道的覆盖效果。(2)采用将两个手机分别置于车内和车外正常通话位置,同时进行呼叫的方式来测试,记录两种情况下的接收功率,比较可以得到车体的穿透损耗。所有的校准测试都需要用多个测试点的数据求平均,得到该项目的值。实际测
16、试数据处理时,根据车内测试结果,可得到各种环境下的覆盖效果。31如上测试设备(包括车辆)个体条件不一致时,需要在CNT1中加入校准测试得到的损耗偏移值,即确保测试工具的更改不影响测试结果精度。326优化前网络评估优化前网络评估优化前网络评估通过了解优化前网络的状况,起到两方面的作用:一是可以和优化后网络状况比较,了解优化的效果;二是可以找出现有网络存在的问题,为后续的网络优化提供指导。下面首先介绍网络评估阶段需要执行的操作。网络评估的简要过程如图7-3所示。33图7-3 网络评估的简要过程34本阶段需要执行的工作主要包括下面的内容。(1)确定是否能提供OMC数据,对于搬迁网络,确定是否需要进行
17、数据业务方面的评估;进行参数设定,参数根据合同约定或客户要求确定,如果合同没有约定且客户没有要求,采用普遍或客户其它分公司常用的参数;这部分参数包括DT(Drive Test)的测试路线、CQT(Call Qualty Test)的测试点、测试时段(负载选择)、呼叫方式等;对数据业务需要确认以何种方式进行测试,如FTP或Iperf。35(2)确定评估项目和评分标准,如果前面没有给出,需要在这个阶段由客户提供,如果客户不能或不愿意提供,按普遍的标准进行评估打分。(3)制定计划:包括时间、人员和资源的要求,其中时间安排需要客户确认,根据资源和时间需求,DT、CQT和OMC可以并行执行,也可以串行执
18、行。(4)数据采集:根据预先确定的参数,进行DT测试、CQT测试和OMC数据采集。36 DT测试包括城区DT和主要道路DT,话音业务记录前向接收功率和导频强度、反向发射功率、呼叫次数、呼叫成功参数、被呼成功次数、掉话次数等数据,数据业务记录前反向数据业务速率、SCH误帧率、SCH重传率等数据。CQT测试只在城区重点覆盖区域进行,对选定的测试点进行话音和数据的测试,话音记录前向接收功率、质差通话情况(填写CQT测试表格)等数据,数据业务记录前反向传输速率、呼叫成功率和延时、激活成功率和延时等数据。37 OMC指标为整个网络的数据,一般包括后台统计全网的呼叫成功率、掉话率、CE利用率等指标,根据客
19、户的考核指标调整。(5)数据处理:根据规范和前面采集到的数据,得到各评估项目的结果,如话音业务覆盖率、数据业务前反向传输速率等,DT、CQT和OMC分开处理。(6)评分:对DT、CQT和OMC数据分别进行评分,由此得到综合得分。存在问题分析:根据评估测试的结果,对存在问题的区域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源,如越区切换导致掉话,遮挡导致某区域覆盖比较差等。38(7)规划建议:根据评估发现的现有网络问题,给出本期网络建设的建议,解决现有网络问题是本期网络建设的首要目标。(8)撰写无线网络评估报告,提交客户确认后,网络评估结束。397基站簇优化基站簇优化基站簇优化的目的是分区域定位、解决网络中存在的问题
20、,主要解决前期网络评估、分簇测试和其它途径发现的本簇内的问题。常见问题包括:话音质量差、掉话高、呼叫接续困难、数据业务速率低、数据呼叫不成功或建立时间过长、数据切换成功率低等。对于比较大的网络,尤其是工程建设尚未完全结束,或网络中存在有故障基站的情况,有必要将整个网络分为多个规模比较小的基站簇,逐个完成所有基站簇的优化,这样可以降低网优工作的复杂度,这种优化方式称为基站簇优化。40基站簇优化主要包括以下工作:1)基站簇划分(1)优化前需要对全网进行分簇,一般每簇不超过18个BTS(标准网络拓朴结构中三层基站的数目),相邻簇之间需要有重叠。(2)基站簇主要基于以下几种标准划分:地形地貌;业务需求
21、,如对数据或话音业务有特别需求的成片区域,最好划分到同一簇,以方便同类问题的解决;前期发现的网络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存在相同问题的成片区域,可以划分到一个簇。412)基站簇优化(1)根据可提供资源情况和优化的时间需求,多个基站簇的优化可以并行或串行执行;可以分专题解决问题:如话音质量、掉话、起呼、被呼、数据业务等。(2)据优化前网络评估、簇内测试或其它途径得到的本簇存在的问题信息,优化工程师对问题进行分析定位,给出调整方案。42(3)实施调整方案后(包括站点的调整和后台参数的调整),测试工程师对存在问题区域重新测试;如果问题已经解决,进入下一个问题,否则重新分析。(4)当前基站簇所有问题解决后,
22、测试工程师对整个基站簇进行测试,收集项目验收关注的指标;如果达到验收标准,转入下一基站簇的优化,否则分析可能影响指标的因素,进一步执行优化。(5)当基站簇都达到网络优化的验收标准后,进入全网优化。438全网优化及优化后网络评估全网优化及优化后网络评估所有基站簇优化完成后,需要对全网进行优化,解决全网或跨基站簇的问题。全网优化达到指标要求后,需要通过网络评估了解优化后的网络性能。基站簇优化工作结束后,在覆盖区域的大多数地方系统应工作良好,但在局部区域,尤其是各个簇基站重叠区,可能还存在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各种性能指标,对网络进行局部调整,以达到网络优化的最终目标。本阶段工作流程如下:明确优化目标,
23、也就是要求达到的指标;44确定测试路线,应该包括所有重要覆盖区域;进行全面路测;分析测试数据,找出网络中存在的问题,形成调整方案;实施调整方案,进行验证测试;分析测试数据,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如果达到转入下一问题,否则进一步优化;如果解决了所有问题,转入优化后的网络评估,按照验收测试的标准,对优化区域执行评估测试。459项目验收和报告提交项目验收和报告提交项目验收就是根据合同或双方的约定,对验收项目执行测试,验收标准在合同中体现,或根据双方约定确定。本阶段主要包括以下工作:制定计划,得到客户负责人确认后,开始验收测试;测试任务下达后,开始确定测试路线,进行参数设置;测试路线和参数设置根据合同约定
24、确定;如果合同中没有规定,和客户协商确定;根据合同约定可能需要进行CQT测试;46执行测试并对后台数据进行统计,根据测试数据撰写验收测试报告;若网络指标达到验收标准,则撰写无线网络优化报告;若达不到验收标准,则分析并解决问题后再进行验收;测试和数据分析过程需要客户相关人员参与,以确保最终的测试结果和报告得到客户认可。报告经审核合格后,提交客户,并组织汇报交流,向客户介绍项目执行的过程、发现的问题、采取的优化措施、取得的效果等信息,客户相关负责人根据汇报情况、验收测试报告和无线网络优化报告对优化的效果进行审核确认。47网络的质量是通过相关的参数标准来衡量的,所以,要了解网络的质量情况,必须先了解
25、和网络优化相关的参数。7.2 和网络优化相关的参数和网络优化相关的参数487.2.1 导频参数导频参数(1)天线方位角(Orientation):和基站覆盖区域有关,通过调整天线的方位角可以改变基站的服务区域。(2)天线的俯仰角(Tilt):和基站的覆盖大小有关,通过调整天线的俯仰角可以改变基站服务区域的远近。(3)天线的高度(Antenna Height):和基站的覆盖大小有关。(4)基站设备发射功率调整系数(TX-atten):通过调整此参数可以改变基站服务区域的大小和信号的强弱。497.2.2 搜索窗尺寸搜索窗尺寸(1)Srch-Win-A:活动和候选集合的搜索窗口尺寸。Srch-Win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CDMA 2000网络规划与优化案例教程高职 龚雄涛 全书 2000 网络 规划 优化 案例 教程 高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