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crkx.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13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crkx.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3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crkx.pptx(1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十三章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汤来香汤来香: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2011年世界年世界GDP排名排名序号序号国家国家GDP(亿美元亿美元)增长率增长率(%)人均人均GDP(亿美元亿美元)1美国美国 1509441.7483732中国中国 730119.254323日本日本 58685-0.9459124德国德国 357863.0437605法国法国 277811.7426256巴西巴西 247462.7128632012年世界各国年世界各国GDP排名排名序号序号国家国家GDP(万万亿美元亿美元)增长率增长率(%)备注备注1美国美国 15.832.
2、22中国中国 8.37.83日本日本 5.31.74德国德国 3.40.75法国法国 2.60.46英国英国 2.5-0.3黄油黄油大炮大炮生产可能性边界生产可能性边界OABCDEFGH复习复习:“大炮与黄油的矛盾大炮与黄油的矛盾”潜在的产潜在的产出水平出水平充分就业的产出充分就业的产出现现代代西西方方宏宏观观经经济济学学的的中中心心理理论论是是国国民民收收入入决决定定理理论论,研研究究国国民民收收入入(经经济济社社会会的的生生产产或或收收入入水水平)是怎样决定的。平)是怎样决定的。凯凯恩恩斯斯主主义义的的全全部部理理论论涉涉及及4 4个个市市场场:产产品品市市场场、货货币币市市场场、劳劳动动
3、市场和国际市场。市场和国际市场。关于凯恩斯理论:关于凯恩斯理论:凯恩斯模型概述:凯恩斯模型概述:AE-NI模型模型。其要点是:不考虑资本市场、其要点是:不考虑资本市场、劳动市场与国际市场对国民收入的影响,劳动市场与国际市场对国民收入的影响,只分析产品市场均衡只分析产品市场均衡。IS-LM模型模型。引入货币因素,考虑利率对。引入货币因素,考虑利率对国民收入均衡的影响。国民收入均衡的影响。AD-AS模型模型。它是在它是在IS-LM模型的基础上模型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既考虑产品市场的均衡,又考发展而来,既考虑产品市场的均衡,又考虑货币市场和劳动市场的均衡。最后说明虑货币市场和劳动市场的均衡。最后说明均
4、衡的价格和国民收入的决定。均衡的价格和国民收入的决定。本章重点:本章重点:1.均衡产出的概念、宏观经济均衡均衡产出的概念、宏观经济均衡的条件;的条件;2.凯恩斯的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凯恩斯的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3.均衡国民收入的计算;均衡国民收入的计算;4.各种乘数的概念及计算。各种乘数的概念及计算。本章主要内容本章主要内容1均衡国民收入均衡国民收入2凯恩思的消费理论凯恩思的消费理论3关于消费函数的其他理论关于消费函数的其他理论4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5乘数理论乘数理论6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7三部门经济中的各种乘数三部门
5、经济中的各种乘数8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第一节均衡国民收入第一节均衡国民收入一、一、两类宏观经济变量两类宏观经济变量二、二、总需求决定总供给总需求决定总供给三、三、最简单的经济关系最简单的经济关系四、四、均衡产出的概念均衡产出的概念五、五、投资等于储蓄投资等于储蓄一、两类宏观经济变量一、两类宏观经济变量理论概念:总供给与总需求理论概念:总供给与总需求统计概念:总产出、总收入统计概念:总产出、总收入与总支出与总支出总产出和总收入是总供给的度总产出和总收入是总供给的度量指标,总支出是总需求的度量指标,总支出是总需求的度量指标。量指标。总产出是指一个经济体在某段时期内生
6、总产出是指一个经济体在某段时期内生产出来的所有产品和劳务,这将构成经产出来的所有产品和劳务,这将构成经济中的总供给,济中的总供给,总产出是用来度量总总产出是用来度量总供给这个理论概念的统计指标供给这个理论概念的统计指标,两者,两者是同一的。是同一的。总产出是由各种要素生产出来的,产出总产出是由各种要素生产出来的,产出的价值将支付给各生产要素所有者,形的价值将支付给各生产要素所有者,形成他们的收入。总收入必然与总产出相成他们的收入。总收入必然与总产出相等,等,总收入就是从另一个角度度量总收入就是从另一个角度度量总供给的统计指标总供给的统计指标。总需求是经济中对各种产品和劳务的有总需求是经济中对各
7、种产品和劳务的有效需求之和,有效需求指既有需求的愿效需求之和,有效需求指既有需求的愿望,也有相应的支付能力。人们的需求望,也有相应的支付能力。人们的需求体现为进行各种支出,体现为进行各种支出,总支出是度量总支出是度量总需求的统计指标总需求的统计指标。二、总需求决定总供给二、总需求决定总供给对某种商品来说,如果其供给与需求相对某种商品来说,如果其供给与需求相等,则供求关系就达到了均衡,此时该等,则供求关系就达到了均衡,此时该商品的价格和产量称为均衡价格和均衡商品的价格和产量称为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这是一种微观经济均衡,宏观经产量。这是一种微观经济均衡,宏观经济均衡与此类似。济均衡与此类似。宏观经
8、济均衡是指经济中的总供给等于宏观经济均衡是指经济中的总供给等于总需求,或者说总产出、总收入等于总总需求,或者说总产出、总收入等于总支出。这些变量相等才能实现均衡价格支出。这些变量相等才能实现均衡价格水平和均衡产出水平。水平和均衡产出水平。古典学派认为,供给能够创造自身的需求,古典学派认为,供给能够创造自身的需求,总供给是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变量,价格总供给是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变量,价格水平能够灵活调整,使得总需求达到与总水平能够灵活调整,使得总需求达到与总供给相等的水平。(供给相等的水平。(萨伊定律萨伊定律)凯恩斯否认凯恩斯否认“供给创造自身的需求供给创造自身的需求”;认;认为总需求才是决定性的
9、变量,总需求决定为总需求才是决定性的变量,总需求决定总供给,从而决定国民收入水平。(总供给,从而决定国民收入水平。(凯恩凯恩斯革命斯革命)两类宏观经济变量如何相互作用两类宏观经济变量如何相互作用?哪些变量在相互作用中处于主导地位哪些变量在相互作用中处于主导地位?凯恩斯的观点是比较符合实际经济情凯恩斯的观点是比较符合实际经济情况的。仔细观察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经况的。仔细观察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经济现象,就会发现总需求是处于主导济现象,就会发现总需求是处于主导地位的经济变量。地位的经济变量。总需求决定总供给,从而决定经济活总需求决定总供给,从而决定经济活动水平,这一规律是凯恩斯主义宏观动水平,这一规律是
10、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重要命题,也是我们分析许经济学的重要命题,也是我们分析许多现实宏观经济问题的出发点。多现实宏观经济问题的出发点。存在家庭和企业部门,而不存在政府和存在家庭和企业部门,而不存在政府和国外部门,因此国外部门,因此YYd;企业投资是自发的,即投资为外生变量,企业投资是自发的,即投资为外生变量,I=I0;利率、工资和价格水平保持不变;利率、工资和价格水平保持不变;资源未充分利用;资源未充分利用;假定折旧和公司未分配利润为零,则假定折旧和公司未分配利润为零,则GDP、NDP、NI、PI、DPI都相等。都相等。三、最简单的经济关系三、最简单的经济关系 不论需求量是多少,经济制度均不论
11、需求量是多少,经济制度均能以不变的价格提供供给。社会需求变动,能以不变的价格提供供给。社会需求变动,只会引起产量变动,使供求均衡,而不会只会引起产量变动,使供求均衡,而不会引起价格变动。引起价格变动。凯恩斯定律凯恩斯定律:有大量闲置资源。有大量闲置资源。短期分析,价格不易变化,即短期分析,价格不易变化,即具有黏性。具有黏性。当需求变动时,厂商首先考虑当需求变动时,厂商首先考虑调整产量,而不是改变价格。调整产量,而不是改变价格。原因:原因:均衡国民收入均衡国民收入:又名:又名:均衡产出均衡产出,和总需,和总需求相等的产出。也就是经济社会的收入求相等的产出。也就是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
12、业的意愿支出。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的意愿支出。实际的国民收入实际的国民收入:就是我们通常所核算的:就是我们通常所核算的国民收入。国民收入。潜在的国民收入潜在的国民收入:利用社会上一切资源所利用社会上一切资源所生产出来的产品和劳务的最大值。生产出来的产品和劳务的最大值。(即实即实现了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现了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四、均衡产出的概念四、均衡产出的概念两部门经济的均衡:两部门经济的均衡:y=c+i 注注意意:这这里里c和和i是是居居民民、企企业业实实际际想想要要有有的的消消费费和和投投资资,即即意意愿愿消消费费和和意意愿愿投投资资量量,不不是是国国民民收收入入构构成成公公式式中中实
13、实际际发发生的消费和投资。生的消费和投资。由由于于我我们们给给各各个个经经济济变变量量下下了了相相应应的的定定义义,因因此此从从事事后后的的统统计计数数据据来来看看,经经济济中中的的总总产产出出一一定定等等于于总总支支出出;但但实实际际发发生生的的产产出出和和支支出出可可能能不不相相等等,即即事事后后的的必然均衡并不意味着事前也一定均衡。必然均衡并不意味着事前也一定均衡。区分事前均衡与事后均衡:区分事前均衡与事后均衡:国民收国民收入决定入决定事后均衡事后均衡:实际储蓄实际投资实际储蓄实际投资事前均衡事前均衡:计划储蓄计划投资计划储蓄计划投资意愿储蓄意愿投资意愿储蓄意愿投资预期储蓄预期投资预期储
14、蓄预期投资国民收国民收入核算入核算事前不一定均衡:事前不一定均衡:储蓄由消费者提供;储蓄由消费者提供;投资由企业进行。个人的储蓄动机和企投资由企业进行。个人的储蓄动机和企业投资动机不同,计划储蓄与计划投资业投资动机不同,计划储蓄与计划投资经常不一致,使经济产生波动。经常不一致,使经济产生波动。i=s(总需求(总需求=总供给)经济均衡总供给)经济均衡is(总需求(总需求s(总需求(总需求总供给)经济扩张总供给)经济扩张如如果果实实际际产产出出多多于于支支出出,我我们们将将其其视视为为非非意意愿愿存存货货投投资资(非非计计划划存存货货投投资资)增增加加;如如果果实实际际的的产产出出少少于于支支出出
15、,则则视视为为非非意意愿愿存存货货投投资资减减少少;只只有有实实际际的的产产出出等等于于支支出出,存存货货投投资资才才不不变变,宏宏观观经经济济才才均均衡衡。非非意意愿愿存存货货投投资资不不是是计计划划投投资资的的一一部部分分,但但它它是是国国民民收收入入核核算算中中投投资支出的一部分。在国民收入核算中:资支出的一部分。在国民收入核算中:非意愿存货投资(非意愿存货投资(IU):):实际产出计划支出实际产出计划支出(需求需求)非计划存货投资非计划存货投资在均衡产出水平上,是否计划存在均衡产出水平上,是否计划存货投资和非计划存货投资都必然货投资和非计划存货投资都必然为零?为零?(P407第第5题题
16、)答:答:不是不是。当处于均衡产出水平时,计。当处于均衡产出水平时,计划存货投资一般不为零,而非计划存货投资划存货投资一般不为零,而非计划存货投资必然为零。因为符合生产经营所需要的存货必然为零。因为符合生产经营所需要的存货变动就是计划存货投资,超过生产经营所需变动就是计划存货投资,超过生产经营所需要的存货变动就是非计划存货投资。要的存货变动就是非计划存货投资。在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中,计划存货投资在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中,计划存货投资是计划投资的一部分,均衡产出在二部门经是计划投资的一部分,均衡产出在二部门经济中就等于消费加计划投资的产出,计划存济中就等于消费加计划投资的产出,计划存货增加时,计划存货
17、投资就大于零;计划存货增加时,计划存货投资就大于零;计划存货减少时,计划存货投资就小于零。因此,货减少时,计划存货投资就小于零。因此,均衡产出水平上,计划存货投资不一定是零。均衡产出水平上,计划存货投资不一定是零。而在国民收入核算中,而在国民收入核算中,实际产出就等于计划实际产出就等于计划支出(或称计划需求)加非计划存货投资支出(或称计划需求)加非计划存货投资。均衡产出指与计划需求相一致的产出,因此,均衡产出指与计划需求相一致的产出,因此,在均衡产出水平上,计划支出和计划产出正在均衡产出水平上,计划支出和计划产出正好相等。非计划存货投资为零。好相等。非计划存货投资为零。总支出和总产出之间不是单
18、纯的总支出和总产出之间不是单纯的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而是相互作用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而是相互作用的。取得收入是进行支出的前提条件,的。取得收入是进行支出的前提条件,只有经济能够生产可供消费、投资或只有经济能够生产可供消费、投资或出口的商品才能够谈总需求的满足,出口的商品才能够谈总需求的满足,经济的总产出水平决定了总支出能够经济的总产出水平决定了总支出能够得到多大程度的实现。得到多大程度的实现。注意:注意:支出支出=收入的收入的45线:线:yE45E=y支出决定收入图示:支出决定收入图示:E=y200IU045EyO O200均衡条件:总支出总收入均衡条件:总支出总收入(AE=y),即非计划存货
19、投资为零即非计划存货投资为零(IU=0)E=y即即 IU=0A五、投资等于储蓄五、投资等于储蓄计划支出等于计划消费加计划计划支出等于计划消费加计划投资,也就是投资,也就是E=c+i。生产中所创。生产中所创造的收入也等于计划消费加计划储造的收入也等于计划消费加计划储蓄,即蓄,即y=c+s,从而可以得到,从而可以得到i=s。i=sE=c+iy=c+sE=y如果总产出分别为如果总产出分别为120亿元,请问该国亿元,请问该国2011年的非意愿存货投资为多少?年的非意愿存货投资为多少?如果总产出为如果总产出为80亿元,则该国亿元,则该国2011年年的非意愿存货投资又为多少?的非意愿存货投资又为多少?如果
20、如果A国国2011年的经济处于均衡水平,年的经济处于均衡水平,其中计划消费为其中计划消费为80亿元,请问该国这亿元,请问该国这年的计划投资、计划储蓄是多少?年的计划投资、计划储蓄是多少?假定假定A国国2011年的总支出年的总支出(总需求)为(总需求)为100亿元,亿元,即问即问即答即答第二节第二节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凯恩斯的消费理论1 1消费函数消费函数2 2储蓄函数储蓄函数3 3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4 4家户消费函数与社会消费函数家户消费函数与社会消费函数一、一、消费函数消费函数思思路路:均均衡衡产产出出是是指指与与总总需需求求相相一一致致的的产产出出。分分析析均均
21、衡衡产产出出的的决决定定,就就需需要要分分析析总总需需求的各个组成部分是如何决定的。求的各个组成部分是如何决定的。首先分析消费如何决定。首先分析消费如何决定。因为:因为:(1)消费是总需求中最主要的部分;消费是总需求中最主要的部分;(2)经经济济均均衡衡条条件件是是计计划划投投资资等等于于计计划划储储蓄蓄。要要找找出出储储蓄蓄量量的的大大小小,必须先找出消费量的大小。必须先找出消费量的大小。消费函数消费函数:指消费支出与决定消费的各种:指消费支出与决定消费的各种因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素之间的依存关系。消费的影响因素有:收入水平、价格水消费的影响因素有:收入水平、价格水平、偏好、预期、消费信贷、
22、利率、收平、偏好、预期、消费信贷、利率、收入分配和消费习惯等。入分配和消费习惯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居民个人或家庭的收入其中最重要的是居民个人或家庭的收入水平。水平。c=c(y)或者或者c=+y 线性消费函数的解释:线性消费函数的解释:自发性消费自发性消费:居民个人或家庭的消:居民个人或家庭的消费中有一个相对稳定的部分,其变化费中有一个相对稳定的部分,其变化不受收入水平的影响。不受收入水平的影响。引致性消费引致性消费y:居民个人或家庭的:居民个人或家庭的消费中受收入水平影响的部分。消费中受收入水平影响的部分。边际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该函数的斜率,该函数的斜率,增增加的消费在增加的收入中占的比重。
23、加的消费在增加的收入中占的比重。线性消费函数图示:线性消费函数图示:yc450c=+y边际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指增加的消费在增加的指增加的消费在增加的收入中所占的比例。收入中所占的比例。是消费曲线上任一点切线的斜率。是消费曲线上任一点切线的斜率。不论不论MPC是常数还是变数,总有:是常数还是变数,总有:0MPCMPCBc=c(y)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的意义: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的意义:凯恩斯把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看成是经济危机凯恩斯把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看成是经济危机的根源之一。由于收入增加时增加的消费所的根源之一。由于收入增加时增加的消费所占比例逐步减少,故经济扩张会带
24、来消费需占比例逐步减少,故经济扩张会带来消费需求不足,从而形成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求不足,从而形成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一些西方学者利用该规律为资本主义制度辩一些西方学者利用该规律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他们认为,既然收入增加时增加的消费护。他们认为,既然收入增加时增加的消费所占比例减少,表明高收入的资本家会比工所占比例减少,表明高收入的资本家会比工人拿出更大比例的收入用于储蓄。他们的结人拿出更大比例的收入用于储蓄。他们的结论是,分配有利于资本家是合理的,可以促论是,分配有利于资本家是合理的,可以促进资本循环,促进经济发展。进资本循环,促进经济发展。还有一些西方学者认为,边际消费倾向还有一些西方学者
25、认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体现出经济制度的稳定性功能。经递减体现出经济制度的稳定性功能。经济衰退时人们收入水平较低,在增加的济衰退时人们收入水平较低,在增加的收入中将较大的比例用于消费。经济繁收入中将较大的比例用于消费。经济繁荣时人们收入水平较高,在增加的收入荣时人们收入水平较高,在增加的收入中将较小的比例用于消费。这样,该规中将较小的比例用于消费。这样,该规律在衰退时有利于扩大总需求,在繁荣律在衰退时有利于扩大总需求,在繁荣时有利于缩小总需求,具有使经济自动时有利于缩小总需求,具有使经济自动趋向稳定的作用。趋向稳定的作用。中美边际消费倾向的比较中美边际消费倾向的比较据估算,美国据估算,美国MPC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3 简单 国民收入 决定 理论 crkx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