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企业所得税法》解读hvgq.pptx





《新《企业所得税法》解读hvgq.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企业所得税法》解读hvgq.pptx(17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新企业所得税法核心政策变化及新企业所得税法核心政策变化及热点问题解读热点问题解读 马秀卿马秀卿 l我要讲的问题我要讲的问题:l1、新企业所得税法核心政策变化及热点新企业所得税法核心政策变化及热点 问题解读问题解读l2、最新税收政策、最新税收政策l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l新企业所得税法核心政策变化及热点新企业所得税法核心政策变化及热点 问题解读问题解读一、前言(一)目前我国正在经济转型重要时期,内外资企业适用两套税法,全球几乎没有,也不符合WTO国民待遇原则。二者之间的差异直接带来了内外资企业实际税负的不公平,影响了国家宏观经济的发展。在中国已进入WTO后的情形下,两法合并是我国政府宏观经济调控一
2、重要举措。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简称新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于2007年3月16日通过,现予公布。一、前言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也已经2007年11月28日发布。l自2007年至今已经陆续出台2007年国法38号、2007年国法39号、2007年国法40号、2008年国税发23号、2008财税1号、2008财预10号等18个文件及配套文件(见下一页)。其他一些配套文件也正在陆续制定即将出台,我将介绍这些新税收政策和一些正在研讨的草案.l企业及早了解这些前沿政策,应采取那些应对措施,规避风险,减少纳税成本,是企
3、业财务人员近期要掌握的重要问题。所得税及已出台的配套文件所得税及已出台的配套文件l1、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7年第63号)l2、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公布后企业适用税收法律问题的通知(财税2007115号)l3、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2007)(国务院令2007年第512号)l4、国务院关于实施企业所得税过渡优惠政策的通知(国发200739号)l5、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预缴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817号)l所得税及已出台的配套文件所得税及已出台的配套文件l6、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
4、预缴纳税申报表等报表的通知(国税函200844号)l7、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跨省市总分机构企业所得税分配及预算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预200810号)l8、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做好2007年度内、外资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的通知(国税函200885号)l9、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新企业所得税法精神宣传提纲的通知(国税函2008159号)l所得税及已出台的配套文件所得税及已出台的配套文件l10、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实施企业所得税过渡优惠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21号)l11、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81号)l12、
5、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原有若干税收优惠政策取消后有关事项处理的通知(国税发200823号l13、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审批事项有关办理时限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8213号)所得税及已出台的配套文件所得税及已出台的配套文件l14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所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得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国税发200828号20l15、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企业所得税月(季)度纳税申报业务需求的通知(国税函2008126号)l16、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
6、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828号)l17、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预缴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8251号)l18、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做好2007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的补充通知(国税函2008264号)2008-03-24(不是新所得税法配套文件)新税法及实施细则及配套新税法及实施细则及配套 文件主要解决的问题及未写入问题文件主要解决的问题及未写入问题1、纳税人的认定;2、法人汇总纳税问题;财预财预200810号号国税发200828号、国税发200817号(预交)国税函200844号(报表)3、有关收入、费用扣除问题;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问题通知(
7、讨论稿)干问题通知(讨论稿)4、资产的税务处理;(选择性写入)5、企业清算;(原则写入)6、企业重组的税基核算;(另行明确)7、税收抵免;(原则性写入)8、税收优惠政策;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81号9、特别纳税调整;10、税收征管;11、优惠政策衔接;、优惠政策衔接;国务院关于实施企业所得税过渡优惠政策的国务院关于实施企业所得税过渡优惠政策的 通知通知 国发国发200739号号国务院关于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新设立高新技术企国务院关于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新设立高新技术企业实行过渡性税收优惠的通知业实行过渡性税收优惠的通知国发国发200740号号财政部、
8、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实施企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实施企业所得税过渡优惠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业所得税过渡优惠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 财税财税200821号号l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原有若干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原有若干税收优惠政策取消后有关事项处理的通知税收优惠政策取消后有关事项处理的通知l国税发国税发200823号号 新税法及实施细则及配套新税法及实施细则及配套 文件主要解决的问题及未写入问题文件主要解决的问题及未写入问题l12.一季度企业所得税预缴问题一季度企业所得税预缴问题l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预缴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
9、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预缴问题的通知题的通知2008-03-21发文字号:国税函2008251号说明:大量技术问题未写入,条例法律层次较高,原则性较强,这样处理,有利于条例的稳定和执行。此外,很多技术性操作目录还需进一步研究制定,例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等等。凡已发行配套文件已有文件或讨论稿,均加在课件中。二、正文二、正文(一)、新法划分居民纳税人与非居民纳税人,(一)、新法划分居民纳税人与非居民纳税人,纳税义务有哪些不同纳税义务有哪些不同l一般国家所得税的划分分别按属人属地原则划一般国家所得税的划分分别按属人属地原则划分,我国新法同样采取了即按属人也按属地原分,我国新法同样采取了即按属人也按属地原则
10、划分则划分l属人原则即划分居民纳税人与非居民纳税人属人原则即划分居民纳税人与非居民纳税人l属地原则即收入按来源地划分属地原则即收入按来源地划分(一)怎样划分居民纳税人与非居民怎样划分居民纳税人与非居民纳税人,纳税义务有哪些不同纳税人,纳税义务有哪些不同l居民企业,是指依法在中国境内成立,或者依居民企业,是指依法在中国境内成立,或者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但实际管理机构在中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但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内的企业国境内的企业。l所称实际管理机构,是指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实所称实际管理机构,是指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实施实质性全面管理和控制的机构。施实质性全面管理和控制的机构。l居民企业应当就其
11、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所居民企业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得缴纳企业所得税。l称为无限纳税义务。称为无限纳税义务。l非居民企业非居民企业,是指依照外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且实际管理机构不构不在中国境内,但在中国境内国境内设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在中国境内未设内未设立机构、场所,但有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国境内所得的企业。l所称依照外国照外国(地区地区)法律成立的企法律成立的企业,是指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的具有企业性有企业性质的组织。l所称机构、场所是机构、场所是指在中国境内从事生产经营活生产经营活动动的机构、场所,包括:l(一)管理机构、营业机构、办事机构;l如如 外国企
12、业常驻代表机构 在中国进行了解市场情况、提供商情资料、联络、投标、市场调研、及其他准备性、辅助性活动。l(二)农场、工厂、开采自然资源的场所;(三)提供劳务的场所;非居民企业纳税原则非居民企业纳税原则 l非非居民企业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设立机构、场所的,应当就其所设机构、场所取得的来源于中国境内的境内的所得,以及发生在中国境外境外但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实际联系的所得,缴纳缴纳企业所得税。l所称实际联系,实际联系,是指拥有、管理、控制据以取得所得的股权、债权、财产等。l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应当就其来源
13、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l非居民非居民企业一般只有对来源于境内的所得境内的所得征税,即其只履行就境内所得向居住国政府纳税的义务,称为有限纳税义有限纳税义务务非居民企业境内、境外的所得划非居民企业境内、境外的所得划分原则分原则 l销售货物和提供劳务的所得,按经营活动发生地发生地确定;l企业从事经营活动企业从事经营活动是指企业利用一定的场地、设施、设备、技术等,通过劳动进行种植、养殖、采掘、制造、加工或从事科技开发、技术转让、组织商品购购销销活动以及为生产、变换、分配、消费提供各种服务服务取得收益的营利性行为行为。l转让财产所得,不动产不动产按不动产所在地所在地确定,动产按转让动产的企业所
14、在地所在地确定;l股息红利所得,按分配分配股息、红利的企业所在地确定;l利息所得,按实际负担或支付负担或支付利息的企业企业或机构、场所机构、场所所在地确定;l租金所得,按实际负担或支付负担或支付租金的企业企业或机构、场所机构、场所所在地确定;l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按实际负担或支付负担或支付特许权使用费的企业或机构、场所所在地确定;(二)、新税法(二)、新税法税率基本税率与特殊税率有哪些变化l1、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为25%;l2、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应当就其所设机构、场所取得的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以及发生在中国境外但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税率25%l
15、3、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1)未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2)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税率20%减按10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即源泉扣缴,属地管理原则。4、符合条件的的小型微利企业,减按企业,减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所称符合规定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是指从事国家非限制非限制行业并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企业:l(一)工业企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1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3000万元;l(二)其他企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80人,资产
16、总额不超过1000万元。5、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技术企业减按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l所称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是指拥有国家自主知识产权,并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企业:l(一)符合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范围;范围;l国家重点支持九大九大领域的高技术领域:节能环保、集成电路和软件、通信、数字音视频、新型元器件、汽车电子、信息增值服务和数字内容服务、新型药物、新材料这九大领域的高技术创业投资项目将获国家重点支持。(等配套文件)l(二)用于高新技术产品和技术的研究开发费研究开发费用近三年占企业销售收入收入的比例不低于规定的比例。(以下实施细
17、则没有)l(1)销售收入2亿元以上以上的,不低于3,l(2)销售收入5000万元至2亿元的,不低于4,l(3)销售收入5000万元以下的,不低于6。l(三)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企业总收入的比例不低与规定比率(60):l(四)科技人员占企业职工总数不低与规定比率l(30)。l其中,从事高新技术产品和技术研究开发的科技人员占企业职职工总数工总数30以上。l(四)、权利人近年通过受让、研发拥有5年以上独立产权五、应纳税所得额五、应纳税所得额1、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收入总额,减除(减除(四部分)不征不征税收入(财政拨款、行政事业收费)、免税免税收入(国库券利息收入居民企业间红利收入等)、各项扣
18、除扣除允许弥补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亏损后的余额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所得额l应纳税所得额所得额X适用税率等于应缴所得税适用税率等于应缴所得税2、权责发生制原则。(与会计有所不同)3、亏损的认定。l与原来相比有所变化:企业将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和各项扣除后小于零的数额。六、六、收入l(一)、收入形式收入形式l包括包括:l企业取得收入的货币形式货币形式,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以及债务的豁免等。l所称企业取得收入的非货币形式非货币形式,包括存货、固定资产、生物资产、无形资产、股权投资、劳务、不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等资产以及其他权益。
19、l所称企业以非货币形式非货币形式取得的收入,应当按公允价值公允价值确定收入额。l所称公允价值,公允价值,是指按照资产的市场价格。公允价值与会计(如偏低价格)概念有所出入.(二)、收入包括内容(二)、收入包括内容l销售货物收入l提供劳务收入l转让财产收入l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l利息收入l租金收入l特许权使用费收入l接受捐赠收入l其他收入:(二)、收入确定原则(二)、收入确定原则l部分来自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政策问题的通知讨论稿l1、关于销售商品收入的确认除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另有规定外,企业销售商品收入的确认必须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企业销售商品收入同时
20、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确认:.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有效控制;.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二)、收入确定原则(二)、收入确定原则l2、下列商品销售,通常按规定的时点确认为收入,有证据表明不满足收入确认条件的除外:.销售商品采用托收承付方式的,在办妥托收手续时确认收入;.销售商品采取预收款方式的,在发出商品时确认收入;.销售商品需要安装和检验的,在购买方接受商品以及安装和检验完毕时确认收入,如果安装程序比较简单,可在发出商品时
21、确认收入;.销售商品以旧换新的,销售商品应当按照销售商品收入确认条件确认收入,回收的商品作为购进商品处理;.销售商品采用支付手续费方式委托代销的,在收到代销清单时确认收入,(二)、收入确定原则(二)、收入确定原则l3、采用售后回购方式销售商品的,收到款项应确认为负债;回购价格大于原售价的,差额应在回购期间按期计提利息,计入财务费用。有确凿证明表明售后回购交易满足销售商品收入确认条件的,销售的商品售价确认收入,回购的商品作为购进商品处理。采用售后租回方式销售商品的,收到款项应确认为负债;售价与资产原计税基础的差额,应当采用合理方式分摊,调整折旧或租金费用。有确凿证明认定属于经营租赁的售后租回交易
22、是按公允价值达成的,销售的商品应按售价确认收入。4、企业为促进商品销售而在商品价格上给的价格扣除属于商业折扣,商品销售涉及商业折扣的,应当按照扣除商业折扣后的金额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二)、收入确定原则(二)、收入确定原则l5、债权人为鼓励债务人在规定的期限内付款而向债务人提供的债务扣除属于现金折扣,销售商品涉及现金折扣的,应当按扣除现金折扣前的金额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现金折扣在实际发生时作为财务费用扣除。企业因售出商品的质量不合格等原因而在售价上给的减让属于销售折让;企业因售出商品质量、品种不符合要求等原因而发生的退货属于销售退回,企业已经确认销售收入的售出商品发生销售折让和销售退回,应
23、当在发生当期冲减当期销售商品收入。(二)、收入确定原则(二)、收入确定原则l6、关于提供劳务收入的确认企业在各个纳税期末提供劳务交易的结果能够可靠估计的,应采用完工进度(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提供劳务收入确认收入。.提供劳务交易的结果能够可靠估计,是指同时满足下列条件:(1)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2)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3)交易的完工进度能够可靠地确定(4)交易中已发生和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二)、收入确定原则(二)、收入确定原则l.企业提供劳务完工进度的确定,可选用下列方法:(1)已完工作的测量。(2)已提供劳务占劳务总量的比例。(3)发生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l本期确认的
24、收入=劳务总收入本期末止劳务的完工进度-以前期间已确认的收入l本期确认的费用=劳务总成本本期末止劳务的完工进度-以前期间已确认的费用l(二)、收入确定原则(二)、收入确定原则l下列提供劳务满足收入确认条件的,应按规定确认收入:.安装费,在纳税期间末按安装完工进度确认收入,安装工作是商品销售附带条件的,安装费在确认商品销售实现时确认收入。.广告制作费,在纳税期间末根据制作广告的完工进度确认收入,宣传媒介收费,在相关的广告或商业行为出现于公众面前时确认收入。.为特定客户开发软件的收费,在纳税期间末根据开发的完工进度确认收入。.包括在商品售价内可区分的服务费,在提供服务的期间分期确认收入。(二)、收
25、入确定原则(二)、收入确定原则l.艺术表演、招待宴会和其他特殊活动的收费,在相关活动发生时确认收入。.申请入会费和会员费只允许取得会籍,所有其他服务或商品都要另行收费的,在款项收回不存在重大不确定性时确认收入;申请入会费和会员费能使会员在会员期内得到各种服务或商品,或者以低于非会员的价格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的,应在整个受益期内分期确认收入。.属于提供设备和其他有形资产的特许权费,在交付资产或转移资产所有权时确认收入;属于提供初始及后续服务的特许权费,在提供服务时确认收入。.长期为客户提供重复的劳务收取的劳务费,在相关劳务活动发生时确认收入。(二)、收入确定原则(二)、收入确定原则l其他收入确定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企业所得税法 企业 所得税法 解读 hvgq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