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原料与加工工艺第七章.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烹饪原料与加工工艺第七章.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烹饪原料与加工工艺第七章.pptx(7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模块7畜类原料与加工7.1畜类原料基本知识7.2猪7.3牛目录CONTENTS部门:XXX 汇报人:xxx7.4羊7.5家畜制品7.1畜类原料基本知识202畜类原料是指动物性原料中的哺乳类动物原料及其制品。畜类原料主要包括家畜、野畜(野生兽类)、畜肉制品、乳制品。家畜是以食肉或役用为主要目的的人工饲养的哺乳类动物,野畜为在自然环境中生活的、可以食用的哺乳动物,由于野畜类原料同家畜类原料无明显区别,加之大多数野畜均为保护类动物,猎杀甚至加工有可能涉及法律问题,因此不建议用野畜作为烹饪原料,本模块所讲畜类原料默认为家畜类原料。畜肉为宰杀后的畜体去除皮、毛、头、蹄、内脏所剩余的肉质部分。家畜肉在烹饪
2、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人们日常肉食的主要来源,在烹饪中有广泛的应用。尤其是猪肉、牛肉、羊肉在人们的膳食结构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任何家畜的肉,其化学组成都包括蛋白质、糖类、脂类、矿物质(灰分)、维生素、水等。这些物质的含量因家畜种类、品种、性别、年龄、畜体部位及个体营养状况而略有差异。7.1.1畜类原料的化学成分7.1畜类原料基本知识2021.蛋白质畜肉蛋白质含量约占肌肉的18%,这些蛋白质在肌肉的组织结构中参与不同的生理功能活动。从营养学的角度来说,蛋白质也是最有食用价值的部分,包括肌动蛋白、肌球蛋白、肌红蛋白、胶原蛋白、弹性蛋白、网状蛋白等。2.糖类肉中的糖类约占体重的5%,主要以糖原形
3、式存在,又称动物淀粉,此外含少量的葡萄糖和麦芽糖。畜肉中的糖原含量与宰杀前状况(包括营养、疲劳程度等)有关。营养状况良好、宰杀前运动较少的畜体含糖原量相对较高。7.1.1畜类原料的化学成分7.1畜类原料基本知识2023.脂类肉中脂类包括各种甘油三酯及少量的磷脂、固醇、游离脂肪酸、脂溶性色素等。牛、羊脂肪中饱和脂肪酸含量较多,猪脂肪中含油酸、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较多。因此,猪脂肪比牛、羊脂肪不耐藏,易氧化变质。牛、羊脂肪中还含有一些能够产生膻味的低碳链挥发性脂肪酸。磷脂对保持肉的品质与香味起着重要作用。胆固醇在动物脂肪中含量相对较少,但摄取动物脂肪过多时,人体血浆中的胆固醇含量会明显升高。4.矿
4、物质肉中的矿物质含量一般为0.8%1.2%,主要有钙、磷、硫、氯、钾、钠等常量元素及铍、锌、锰、铜、钴、镍、氟等微量元素,通常以游离形式或结合形式存在于畜体内,但脂肪组织中含量较少。畜肉中矿物质的含量及种类与畜体的部位及动物生存的土壤环境、饲料、饮水有一定关系。土壤、饲料、饮水中某种矿物质多,就会在肌肉中有积累。7.1.1畜类原料的化学成分7.1畜类原料基本知识2025.维生素畜肉中脂溶性维生素很少,几乎不含维生素C,但含有一定的B族维生素,特别是猪瘦肉中的B族维生素较丰富。6.水水分含量与脂类含量有密切关系。随着动物肥度的增加,脂肪含量增加而水分含量相应减少。肥育越好的畜体,含水量越少。幼龄
5、动物含水比老龄动物多。7.其他成分畜肉中除上述六大类物质外,还存在一些浸出物,即肉汁中所含的成分,包括一些非蛋白质含氮物质及有机酸等,这些物质可溶于盐水,在肌肉中约占1.5%,对肉的味道形成有重要意义。7.1.1畜类原料的化学成分7.1畜类原料基本知识2021.畜类原料的组织结构畜肉的组织结构决定了它在烹饪运用中的性质特点。了解畜肉的组织结构就能在烹饪运用中根据原料的组织学特点合理运用。畜肉是由多种组织构成的,烹饪中所涉及的是肌肉组织、脂肪组织、结缔组织和骨骼组织。肌肉组织富含人体所需要的优质蛋白质,是构成瘦肉的核心部分,是食用的主要部位。脂肪组织是结缔组织的变形,由退化的疏松结缔组织和大量的
6、脂肪细胞组成。结缔组织在动物体内分布很广,是构成肌腱、筋膜、韧带及肌肉内外膜的主要成分。骨骼组织包括硬骨、软骨,是动物体的支柱组织。骨骼的构造一般包括骨膜、骨质和骨髓。7.1.2畜类原料的结构与加工7.1畜类原料基本知识202畜肉的组织结构与肉质的嫩度有密切的关系。从肌肉组织看,肌纤维越细,肉质就越嫩;肌纤维越粗,肉质就越老。从结缔组织看,结缔组织越多,肉质的嫩度就越差;结缔组织越少,肌肉组织越多,肉质就越嫩。从脂肪组织看,肌间脂肪越多,肉质就越嫩;肌间脂肪越少,肉质就会较柴。骨骼中一般含有5%27%的脂肪和10%32%的骨胶原蛋白,此外还含有钙、磷、钠和水。煮熬骨骼时能产生大量的骨油和骨胶,
7、可增加肉汤的滋味,并使之具有凝固性。骨骼所占的比例越低,肉的食用价值就越大。7.1.2畜类原料的结构与加工7.1畜类原料基本知识2023.畜类原料的烹饪加工畜肉在烹饪中主要做菜肴的主料,独立成菜,表现出明显的风味特点;偶尔也做配料,并适用于和多种蔬菜合烹,也适应多种烹调方法。尤其是猪肉,一般无膻味,在调味上适应味型较广。牛肉含水量较多,但因纤维粗糙而紧密,加热后蛋白质凝固而收缩,持水能力反而降低,失水量大,使肉质变得老韧,因此炖、焖、卤是常用的烹调方法。羊肉因有较重的膻味,烹调时使用的配料及调味品要根据除膻的原则进行选择。畜肉也可做料头、馅心等。7.1.2畜类原料的结构与加工7.2猪202目前
8、市场上常见的猪的品种有以下几种。1.小香猪小香猪体小早熟,肉嫩味鲜。闻名全国的小香猪又名“迷你猪”,其中以巴马香猪最著名,还有环江香猪、从江香猪、藏香猪等品种,都属于矮小猪种。2.民猪民猪体形中等大小,全身被毛黑色,头中等大,面直长,耳大下垂,体躯扁平下垂,乳头七对,背腰狭窄,臀部倾斜,尾粗长,四肢粗壮,冬季密生绒毛。3.淮猪淮猪是原产于淮北平原的古老地方品种。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淮北平原农业已相当发达,人们因食肉和农田施肥的需要普遍养猪,逐渐培育形成体形外貌和生产性能趋于一致的淮猪品种。7.2.1猪的品种7.2猪2024.新淮猪新淮猪是用江苏省淮阴地区的淮猪与大约克夏猪杂交育成的新猪种,为肉脂
9、兼用型品种,主要分布在江苏省淮阴和淮河下游地区。它具有适应性强、生长较快、产仔多、耐粗饲、杂交效果好等特点。5.藏猪藏猪主产于青藏高原,包括云南迪庆藏猪、四川阿坝及甘孜藏猪、甘肃的合作猪及分布于西藏自治区山南、林芝、昌都等地的藏猪类群。藏猪是世界上少有的高原型猪种。6.长白猪长白猪又称为兰德瑞斯,原产于丹麦,目前世界上养猪业发达的国家均有饲养,是世界上最著名、分布最广的主导瘦肉型猪种,是养猪生产不可或缺的优秀猪种。7.2.1猪的品种7.2猪2027.金枫猪金枫猪是用金山枫泾猪(太湖猪的一个种群)、长白猪、皮特兰猪等品种,经选育选配而成的新品种猪。母猪毛色纯黑,母性好,产崽多;商品猪毛色纯白,瘦
10、肉率高,肉质优良,生长速度快。饲养证明,金枫猪不仅适应规模猪场的集约化饲养,而且适合小型猪场的传统喂养和个体农户的散养。8.苏太猪苏太猪是以太湖猪为基础培育而成的中国瘦肉型新猪种,保持了太湖猪的高繁殖性能及肉质鲜美、适应性强等优点,与外种公猪杂交,具有生长速度快、瘦肉率高、杂种优势显著等特点,是生产瘦肉型商品猪的理想母本。7.2.1猪的品种7.2猪2029.湘白猪湘白猪具有生产性能好、遗传稳定、耐粗饲、产崽多、生长快、瘦肉率高、肉质好等特点,深受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欢迎。10.荷包猪荷包猪是东北民猪的一个小型类群,因其外形酷似“荷包”而得名。荷包猪是自然形成的原始优良地方品种,已有300多年的形成
11、历史,属于肉脂兼用型品种。11.雅南猪雅南猪主产于洪雅、丹棱、邛崃、犍为和荣县,分布于峨眉、乐山、眉山、彭山、蒲江和雅安等11个县。7.2.1猪的品种7.2猪20212.莱芜猪莱芜猪是我国华北型优良猪种,具有适应性强、繁殖力高、肉质优良、配合力好等特性。莱芜猪的背毛为黑色,鬓毛比较突出,肚腹比较大,外表与野猪相似。13.梅山猪梅山猪是我国优良地方品种太湖猪的一个品系,以高繁殖力和肉质鲜美而著称于世。“世界产崽冠军”的梅山猪是遗传资源中经济杂交和培育新品种的优良亲本。14.内江猪内江猪主产于四川省内江市,以内江市东兴区一带为中心产区,历史上曾称为“东乡猪”。15.荣昌猪荣昌猪体形较大,除两眼四周
12、或头部有大小不等的黑斑外,其余皮毛均为白色,也有除少数在尾根及体躯出现黑斑外全身纯白的。7.2.1猪的品种7.2猪202在畜肉中,猪肉的蛋白质含量最低,脂肪含量最高。瘦猪肉含蛋白质较高,每100克含高达29克的蛋白质,含脂肪6克。经煮炖后,猪肉的脂肪含量会有所降低。猪肉还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可以使身体感到更有力气;还能提供人体必需的脂肪酸。猪肉性甘味咸,滋阴润燥,可提供血红素(有机铁)和促进铁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铁性贫血。猪排滋阴;猪肚补虚损,健脾胃。猪的各部分食材除猪蹄和内脏外,划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如图所示。7.2.2猪的营养与分档7.2猪2021.猪颈肉猪颈肉部分包括凤头肉、猪耳、猪
13、舌、猪脑、猪血。(1)凤头肉。这个部位肉质细嫩,微带脆,瘦中夹肥。它适宜做丁、片、碎肉末等,可用于炒、溜或做汤等。(2)猪耳。猪耳宜于酱、烧、煮、腌,多用来制作冷盘,是下酒的好菜。(3)猪舌。猪舌头肉质坚实,无骨,无筋膜、韧带,熟后无纤维质感。猪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A、烟酸、铁、硒等营养元素,有滋阴润燥的功效。猪舌可用于酱、烧、烩,如“酱猪舌”“红烧舌片”“烧杂烩”等。7.2.2猪的营养与分档7.2猪202(4)猪脑。猪脑中含的钙、磷、铁比猪肉多,但胆固醇含量高,血脂过高,动脉硬化等病人更不宜食用。猪脑宜煲汤、下火锅。(5)猪血。猪血又称猪红,味甘、苦,性温,有解毒清肠、补血美容的功效。
14、猪血富含维生素B2、维生素C、蛋白质、铁、磷、钙、尼克酸等营养成分。据本草纲目记载,猪血味咸,性平,主治瘴气、中风、跌打损伤、骨折及头痛眩晕。7.2.2猪的营养与分档7.2猪2022.猪颊肉猪颊肉是猪脸颊上的肉,较为肥腻,清热除火,化痰止咳,通便,补血益气,养阴补虚。3.梅花肉梅花肉切面瘦肉占90%,其间有数条细细的肥肉丝纵横交错(见图),口感嫩且香,一点儿也不油腻,肉质鲜美可口,久煮不老。7.2.2猪的营养与分档7.2猪2024.前排肉前排肉又称上脑肉,是背部靠近脖子的一块肉,瘦肉夹肥,肉质较嫩,适于做米粉肉、炖肉用。前排肉部分包括前排、扇骨、月亮骨、眉毛肉等。前排靠近猪颈部,骨骼相对粗大些
15、,肉质细嫩,建议煲汤、红烧等。扇骨是跟前香拐相连的一块骨头,含钙量高。其最佳用处为煲汤。月亮骨也称脆骨,是猪身上最大的一块脆骨,与扇骨相连。脆骨营养价值高,含钙量高,炖、烧、炒均可。眉毛肉是猪扇骨上面的一块重约一千克的瘦肉,肉质与里脊肉相似,只是糖醋里脊颜色深一些,其用途与里脊肉相同。7.2.2猪的营养与分档7.2猪2025.里脊肉里脊肉是脊骨下面一条与大排骨相连的瘦肉。肉中无筋,是猪肉中最嫩的肉,可切片、切丝、切丁,做炸、熘、炒、爆之用最佳。脊骨也称龙骨,脊骨便是脊椎骨,营养价值很高,最适合煲汤。6.五花肉五花肉(见图)为肋条部位肘骨的肉,是一层肥肉、一层瘦肉夹起的,适于红烧、白炖和粉蒸肉等
16、用。7.臀尖肉臀尖肉位于臀部的上面,为紧贴坐臀上的肉,呈浅红色,肉质鲜嫩,一般可代替里脊肉,多用于炸、熘、炒。臀尖肉部分包括尾骨和猪尾巴。(1)尾骨就是脊骨最尾端连接尾巴的骨头,适宜煲汤,尾骨煲出来的汤比一般的骨头煲出来的汤要鲜美。(2)猪尾巴也称“皮打皮”“节节香”。猪尾巴由皮质和骨节组成,皮多胶质重,多用于烧、卤、酱、凉拌等烹调方法。7.2.2猪的营养与分档7.2猪2028.坐臀肉坐臀肉位于后腿上方,臀尖肉的下方臀部,全为瘦肉,但肉质较老,纤维较长,一般多作为白切肉或回锅肉用。门板肉(又称梭板肉、无皮坐臀肉)肥瘦相连,肉质细嫩,颜色白,肌纤维长。其用途跟里脊肉相同。9.弹子肉弹子肉位于后腿
17、上部,均为瘦肉,肉质较嫩,可切片、切丁,能代替里脊肉。10.前腿肉和后腿肉前、后香拐是猪前、后脚杆上分割出来的,肉质紧致、骨油多,很适合煲汤,里面包裹着一根筒子骨,煲出来的汤鲜美可口。蹄膀位于前、后腿下部,后蹄膀比前蹄膀好,红烧和清炖均可。7.2.2猪的营养与分档7.2猪20211.内脏(1)猪肝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补肝明目,是最理想的补血佳品之一,适宜爆炒、煲汤。(2)猪心为猪的心脏,富含蛋白质、脂肪、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等成分,具有营养血液、养心安神的作用。猪心宜炖、拌、酱、煲汤。(3)猪肚即猪胃。猪肚在洗净滑腻污物后用,味甘,微温。本草经疏说:“猪肚,为补脾之要品。脾胃得补,则中气益,
18、利自止矣补益脾胃,则精血自生,虚劳自愈。”故补中益气的食疗方多用之。猪肚用于虚劳消瘦,脾胃虚腹泻,尿频或遗尿,小儿疳积。常将其他的食疗药物装入猪胃,扎紧,煮熟或蒸熟食。如治小儿消瘦,脾虚少食,便溏腹泻,可配伍党参、白术、薏苡仁、莲子、陈皮煮熟食。7.2.2猪的营养与分档7.2猪202(4)猪腰即猪肾,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和维生素等,有健肾补腰、和肾理气之功效。(5)猪肺含有大量人体所必需的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脂肪、钙、磷、铁、烟酸及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猪肺味甘,微寒,有止咳、补虚、补肺之功效。(6)猪肠属于猪的内脏器官,是用于输送和消化食物的,有很强的韧性,具有清热
19、、祛风、止血的功效。猪肠适宜爆炒,趁热食用非常美味。7.2.2猪的营养与分档拓展阅读202冻猪肉比鲜猪肉更有营养很多人一般都会选择新鲜的猪肉,大多数人都会觉得鲜猪肉营养价值更高。不过事实却正好相反。实际上冻猪肉相比于鲜猪肉更具有营养优势。猪肉宰杀后要经历尸僵阶段、成熟阶段、自溶阶段、腐败阶段。在一般温度下,猪肉在放血12小时就进入尸僵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肉坚硬、干燥,无自然芬芳的气味,不易煮烂,又难以消化。经过2448小时后,猪肉才进入成熟阶段。这时的猪肉柔软、多汁,具有芬芳的气味,滋味鲜美,易煮烂,也易消化,而且能分泌出大量的乳酸,杀死有害的微生物。猪肉继续变化下去,就进入自溶阶段和腐败阶段
20、,这时的猪肉即开始变质,直至最后不能食用。所以处于成熟阶段的畜肉最适合食用。7.3牛202世界肉用牛主要品种现有40余个。较著名的除短角牛和夏洛莱牛等外,还有下述品种。1.海福特牛海福特牛是最古老的中小型肉用牛品种,育成于1790年。其原产地在英国的赫里福特及牛津等地区。海福特牛早熟易肥,耐粗饲,体格结实,适应性好。全身被毛红色,仅头部、颈垂、腹下、四肢下部和尾帚为白色,具典型的肉用体形。成年公牛体重在8501 100千克,母牛体重在600700千克。一般屠宰率为60%65%。分有角和无角两种,后者是在该品种输入美国后由突变产生的,其他外形均与有角者近似。该品种现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饲养较多的
21、有美国、加拿大、墨西哥、澳大利亚、新西兰及南非等。中国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由英国引进,饲养于内蒙古、新疆、黑龙江、山西、河北等地区,并用以改良黄牛,效果明显。7.3.1牛的品种7.3牛2022.安格斯牛安格斯牛是古老的小型肉用牛品种,原产于英国阿伯丁安格斯地区。其体躯低矮,无角,全身被毛黑色,面有光泽,部分牛腹下或乳房部有少量白斑,头小额宽,额上方明显向上突起。成年公牛体重为800900千克,母牛体重为500600千克。安格斯牛早熟易肥,生长快,肉质好,泌乳力较强,但有神经质,较难管理。安格斯牛于19世纪自英国输出,现遍布全世界。7.3.1牛的品种7.3牛2023.利木赞牛利木赞牛是大型肉用
22、牛品种,原产于法国中部。本为役牛,1900年以后逐步转向肉用,1924年育成肉用牛品种。利木赞牛生长快,肌肉丰满且多瘦肉,四肢坚强,体躯结构匀称,全身被毛红黄色,四肢内侧、腹下、眼圈、口鼻周围等处毛色较淡,角白色,蹄壳红褐色。公牛角向两侧平展,母牛角向前弯曲。成年公牛体重为1 0001 100千克,母牛体重为800850千克,屠宰率为63%71%。除法国外,美国、加拿大饲养利木赞牛较多。中国于1974年开始引进,多饲养于北方地区,其杂交后代的产肉和役用能力都有提高。7.3.1牛的品种7.3牛2024.圣赫特鲁迪斯牛圣赫特鲁迪斯牛是肉用牛品种,原产于美国得克萨斯州。其育成历史较短,1940年才被
23、承认为一个新品种,含有3/8婆罗门牛血统和5/8短角牛血统。圣赫特鲁迪斯牛耐热,具有抗焦虫能力。其生长快,脂肪少,适应性强。全身被毛红色,短而光亮,耳下垂,皮肤松弛,颈部多皱褶,胸垂发达,阴鞘下垂,公牛有明显瘤峰。成年公牛体重为8501 000千克,母牛体重为500700千克,一般屠宰率为65%左右。泌乳力也较高,但繁殖力低,利用年限短。圣赫特鲁迪斯牛于1960年被引进中国。中国原来没有专用的肉用牛品种。现除利用国外引进品种改良本国黄牛的肉用性能已取得较好效果外,有些地方良种黄牛如秦川牛、南阳牛、梁山县的鲁西黄牛、晋南牛等也具有较好的肉用能力,可作为选育肉用品种的基础。7.3.1牛的品种7.3
24、牛202牛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组成等比猪肉更接近人体需要,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对生长发育及手术后、病后调养的人在补充失血和修复组织等方面特别适宜。寒冬季节食牛肉有暖胃作用,为寒冬补益佳品。中医认为,牛肉有补中益气、滋养脾胃、强健筋骨、化痰息风、止渴止涎的功能。牛肉适宜中气下陷、气短体虚、筋骨酸软和贫血久病及面黄目眩之人食用。牛肉在我国烹调中应用较广,它以瘦肉多、纤维质细嫩著称,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川菜中有水煮肉片、火边子牛肉等许多牛肉烹制的名菜。牛肉的各部分用途大致与猪肉相仿,但由于有些部位的肉质与猪肉有所不同,因此还是有所区别。7.3.2牛的营养与分档7.3牛2021.牛头牛
25、头皮、骨、筋多,肉少,一般酱制、卤制或凉拌。2.脖肉脖肉肉丝呈横竖状,宜于制作肉馅。3.上脑、短脑上脑和短脑都是背部肌肉,宽而且厚,是一条长方形肌肉。短脑是上脑前部靠近肩胛骨的一块较短且稍呈方形的肌肉,有时两块肌肉连在一起统称上脑。上脑肌肉纤维平直细嫩,肉丝里含有微薄而均匀的脂肪,断面呈现出大理石样的花纹,肉质疏松而富有弹力。短脑因靠近脖肉,耕地、拉车时承受的压力较大,故肉中含有一些筋膜,食用时应剔除。烹调时宜熘、炒。4.前夹前夹又称牛肩肉,包裹肩胛骨,筋多,宜酱、卤、焖、炖。前夹上一块双层方片形肌肉,习惯称为梅子头,体厚、纤维细、无筋;相邻的一块纹细无筋的肉叫作梅心,质地较好,适合爆、炒、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烹饪 原料 加工 工艺 第七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