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知识讲座hcrw.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税收知识讲座hcrw.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税收知识讲座hcrw.pptx(6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税收知识讲座税收知识讲座巴南区国税局讲座内容讲座内容n n第一部分 税收和税制n n第二部分 税收优惠政策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税收和税制税收和税制n n税收是筹集财政收入的主要方式 n n税收和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区别n n税收与经济的关系n n税法层次及制定权限n n我国目前开征的税种n n我国现行的分税制一、税收是国家筹集财政收入一、税收是国家筹集财政收入的主要方式的主要方式n n税收是什么n n税收的目的n n税收的本质年份年份年份年份支出合计支出合计支出合计支出合计经济建设费经济建设费经济建设费经济建设费社会文教费社会文教费社会文教费社会文教费国防费国防费国防费国防费行政管理费行政管理费
2、行政管理费行政管理费其他支出其他支出其他支出其他支出200220022002200222053.1522053.156673.76673.75924.585924.581707.781707.784101.324101.323645.773645.77200320032003200324649.9524649.956912.056912.056469.376469.371907.871907.874691.264691.264669.44669.4200420042004200428486.8928486.897933.257933.257490.517490.512200.012200.01
3、5521.985521.985341.145341.14200520052005200533930.2833930.289316.969316.968953.368953.362474.962474.966512.346512.346672.666672.66200620062006200640422.7340422.7310734.6310734.6310846.210846.22979.382979.387571.057571.058291.478291.47年份年份年份年份支出合计支出合计支出合计支出合计200220022002200222053.1522053.1522053.1522
4、053.15200320032003200324649.9524649.9524649.9524649.95200420042004200428486.8928486.8928486.8928486.89200520052005200533930.2833930.2833930.2833930.28200620062006200640422.7340422.7340422.7340422.73年份年份年份年份收入合计收入合计收入合计收入合计其中税收其中税收其中税收其中税收占占占占%200220022002200218903.6418903.6418903.6418903.6417636.451
5、7636.4517636.4517636.4593%93%93%93%200320032003200321715.2521715.2521715.2521715.2520017.3120017.3120017.3120017.3192%92%92%92%200420042004200426396.4726396.4726396.4726396.4724165.6824165.6824165.6824165.6892%92%92%92%200520052005200531649.2931649.2931649.2931649.2928778.5428778.5428778.5428778.549
6、1%91%91%91%200620062006200638760.238760.238760.238760.234809.7234809.7234809.7234809.7290%90%90%90%满足满足满足满足需求需求需求需求结论结论n n税收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国家机器运转的需要。税收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国家机器运转的需要。税收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国家机器运转的需要。税收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国家机器运转的需要。l l“赋税是政府机器的经济基础赋税是政府机器的经济基础”,马克思认为,马克思认为,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国家政权为了行使其职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国家政权为了行使其职能,就要耗用一定的物质资财,
7、因而必须采用适能,就要耗用一定的物质资财,因而必须采用适当的方式取得财政收入,税收就是财政收入的一当的方式取得财政收入,税收就是财政收入的一种基本的、稳定的来源。种基本的、稳定的来源。l l非主流学说:公需说、利益说、交换说、义务说非主流学说:公需说、利益说、交换说、义务说n n税收是筹集财政收入的主要方式。税收是筹集财政收入的主要方式。税收是筹集财政收入的主要方式。税收是筹集财政收入的主要方式。l l我国近年来各种税收收入已经占到我国近年来各种税收收入已经占到(纳入政府预算纳入政府预算管理的管理的)财政收入总额财政收入总额90%90%以上。以上。n n税收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分配关系。税收的本
8、质是一种特殊的分配关系。税收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分配关系。税收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分配关系。l l国家以法律规定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强制地、无国家以法律规定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形成特殊的分配关系。这种偿地取得财政收入,形成特殊的分配关系。这种分配关系集中反映了国家与各阶级、各阶层的经分配关系集中反映了国家与各阶级、各阶层的经济关系、利益关系。济关系、利益关系。二、税收和其他财政收入形式二、税收和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区别的区别n n税收的特征税收的特征n n税和利的区别税和利的区别n n税和费的区别税和费的区别n n税和债的区别税和债的区别n n税和基金的区别税和基金的区别重庆
9、市统计年鉴重庆市统计年鉴重庆市统计年鉴重庆市统计年鉴单位:万元单位:万元单位:万元单位:万元项项项项 目目目目2005200520052005年年年年2006200620062006年年年年财政收入财政收入财政收入财政收入5,811,921 5,811,921 5,811,921 5,811,921 7,421,702 7,421,702 7,421,702 7,421,702 一、地方财政收入一、地方财政收入一、地方财政收入一、地方财政收入3,949,624 3,949,624 3,949,624 3,949,624 5,294,579 5,294,579 5,294,579 5,294,5
10、79(一)一般预算收入(一)一般预算收入(一)一般预算收入(一)一般预算收入2,568,072 2,568,072 2,568,072 2,568,072 3,177,165 3,177,165 3,177,165 3,177,165 1.1.1.1.工商各税工商各税工商各税工商各税1,582,655 1,582,655 1,582,655 1,582,655 1,924,483 1,924,483 1,924,483 1,924,483 其中:增值税其中:增值税其中:增值税其中:增值税336,548 336,548 336,548 336,548 387,112 387,112 387,11
11、2 387,112 2.2.2.2.农业四税农业四税农业四税农业四税187,203 187,203 187,203 187,203 228,079 228,079 228,079 228,079 3.3.3.3.非税收入非税收入非税收入非税收入798,214 798,214 798,214 798,214 1,024,603 1,024,603 1,024,603 1,024,603 其中:国有资产经营收益其中:国有资产经营收益其中:国有资产经营收益其中:国有资产经营收益96,751 96,751 96,751 96,751 149,408 149,408 149,408 149,408 行政
12、性收行政性收行政性收行政性收费费费费收入收入收入收入480,942 480,942 480,942 480,942 595,151 595,151 595,151 595,151 罚罚罚罚没收入没收入没收入没收入90,923 90,923 90,923 90,923 95,370 95,370 95,370 95,370(二)基金预算收入(二)基金预算收入(二)基金预算收入(二)基金预算收入1,381,552 1,381,552 1,381,552 1,381,552 2,117,414 2,117,414 2,117,414 2,117,414 其中:土地有偿使用收入其中:土地有偿使用收入其
13、中:土地有偿使用收入其中:土地有偿使用收入1,138,046 1,138,046 1,138,046 1,138,046 1,799,228 1,799,228 1,799,228 1,799,228 二、中央四税收入二、中央四税收入二、中央四税收入二、中央四税收入1,656,599 1,656,599 1,656,599 1,656,599 1,944,772 1,944,772 1,944,772 1,944,772 其中:增值税收入其中:增值税收入其中:增值税收入其中:增值税收入1,009,640 1,009,640 1,009,640 1,009,640 1,161,335 1,161
14、,335 1,161,335 1,161,335 三、其他中央收入三、其他中央收入三、其他中央收入三、其他中央收入205,698 205,698 205,698 205,698 182,351 182,351 182,351 182,351 n n财政收入的形式包括:税收、国有资本收益、财政收入的形式包括:税收、国有资本收益、行政性收费、基金、国债等。行政性收费、基金、国债等。税收的特征税收的特征n n税收作为政府筹集财政收入的一种规范形式,税收作为政府筹集财政收入的一种规范形式,具有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特点。税收具有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特点。税收特征可以概括为特征可以概括为“三性三性
15、”。l l强制性强制性l l无偿性无偿性l l固定性固定性n n税收的三个特征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税收的三个特征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缺一不可。无偿性是税收这种特殊分配手段缺一不可。无偿性是税收这种特殊分配手段本质的体现,强制性是实现税收无偿征收的本质的体现,强制性是实现税收无偿征收的保证,固定性是无偿性和强制性的必然要求。保证,固定性是无偿性和强制性的必然要求。三者相互配合,保证了政府财政收入的稳定。三者相互配合,保证了政府财政收入的稳定。如何理解税收的“三性”?n n税收的强制性。税收的强制性。税收的强制性。税收的强制性。指国家凭借其公共权力以法律、法令形式对税收指国家凭借其公共权力
16、以法律、法令形式对税收征纳双方的权利(权力)与义务进行制约,既不是由纳税主体按征纳双方的权利(权力)与义务进行制约,既不是由纳税主体按照个人意志自愿缴纳,也不是按照征税主体随意征税,而是依据照个人意志自愿缴纳,也不是按照征税主体随意征税,而是依据法律进行征税。我国宪法明确规定我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法律进行征税。我国宪法明确规定我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纳税人必须依法纳税,否则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税收的强务,纳税人必须依法纳税,否则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税收的强制性主要体现在征税过程中。制性主要体现在征税过程中。n n税收的无偿性。税收的无偿性。税收的无偿性。税收的无偿性。指国家征税后,税
17、款一律纳入国家财政预算,由指国家征税后,税款一律纳入国家财政预算,由财政统一分配,而不直接向具体纳税人返还或支付报酬。税收的财政统一分配,而不直接向具体纳税人返还或支付报酬。税收的无偿性是对个体纳税人而言的,其享有的公共利益与其缴纳的税无偿性是对个体纳税人而言的,其享有的公共利益与其缴纳的税款并非一对一的对等,但就纳税人的整体而言则是对等的,政府款并非一对一的对等,但就纳税人的整体而言则是对等的,政府使用税款目的是向社会全体成员包括具体纳税人提供社会需要的使用税款目的是向社会全体成员包括具体纳税人提供社会需要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因此,税收的无偿性表现为个体的无偿性、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因此,
18、税收的无偿性表现为个体的无偿性、整体的有偿性。整体的有偿性。n n税收的固定性。税收的固定性。税收的固定性。税收的固定性。指国家征税预先规定了统一的征税标准,包括纳指国家征税预先规定了统一的征税标准,包括纳税人、课税对象、税率、纳税期限、纳税地点等。这些标准一经税人、课税对象、税率、纳税期限、纳税地点等。这些标准一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是相对稳定的。税收的固定性包括两层涵义:确定,在一定时间内是相对稳定的。税收的固定性包括两层涵义:l l第一,税收征收总量的有限性。由于预先规定了征税的标准,政府在第一,税收征收总量的有限性。由于预先规定了征税的标准,政府在一定时期内的征税数量就要以此为限,从而保
19、证税收在国民经济总量一定时期内的征税数量就要以此为限,从而保证税收在国民经济总量中的适当比例。中的适当比例。l l第二,税收征收具体操作的确定性。即税法确定了课税对象及征收比第二,税收征收具体操作的确定性。即税法确定了课税对象及征收比例或数额,具有相对稳定、连续的特点。既要求纳税人必须按税法规例或数额,具有相对稳定、连续的特点。既要求纳税人必须按税法规定的标准缴纳税额,也要求税务机关只能按税法规定的标准对纳税人定的标准缴纳税额,也要求税务机关只能按税法规定的标准对纳税人征税,不能任意降低或提高。征税,不能任意降低或提高。l l税收的固定性是相对于某一个时期而言的。国家可以根据经济和社会税收的固
20、定性是相对于某一个时期而言的。国家可以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适时地修订税法,但这与税收整体的相对固定性并不矛盾。发展需要适时地修订税法,但这与税收整体的相对固定性并不矛盾。税和利的区别税和利的区别n n利,利,利,利,即利润。在即利润。在19831983年以前,企业所得税只年以前,企业所得税只对非国有经济征收,而国有企业实行上交利对非国有经济征收,而国有企业实行上交利润的办法。到润的办法。到19841984年国家年国家先后分两步实施了先后分两步实施了国营企业国营企业“利改税利改税”改革,之后改革,之后国有企业全国有企业全部由上交利润改为了缴纳企业所得税。部由上交利润改为了缴纳企业所得税。n n
21、税和利是两个不同的经济概念,在法律意义税和利是两个不同的经济概念,在法律意义上也不一样。上也不一样。l l国家依法征税,行使的是国家行政权力,在税法国家依法征税,行使的是国家行政权力,在税法面前不同所有制的企业(包括国有企业)处于同面前不同所有制的企业(包括国有企业)处于同等地位。等地位。l l利润体现企业的经济效益状况,国家参与国企利利润体现企业的经济效益状况,国家参与国企利润的分配,行使的是国有资产所有者的权益。润的分配,行使的是国有资产所有者的权益。税和费的区别税和费的区别n n费,费,费,费,即政府性收费,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执即政府性收费,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执法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
22、在向特定服务法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在向特定服务对象实施特定行政管理或提供特殊服务时,对象实施特定行政管理或提供特殊服务时,按照非盈利原则收取的费用。它分为行政性按照非盈利原则收取的费用。它分为行政性收费和事业性收费。特征:国家强制性、社收费和事业性收费。特征:国家强制性、社会管理性、稳定性、补偿性、财政预算管理会管理性、稳定性、补偿性、财政预算管理性。性。如:如:l l企业注册登记费企业注册登记费 l l城市水资源费城市水资源费l l车辆牌照费车辆牌照费 l l发票工本费发票工本费n n主要区别:主要区别:主要区别:主要区别:税具有无偿性,费通常具有补偿税具有无偿性,费通常具有补偿性,特定
23、的费与特定的服务往往具有对称性。性,特定的费与特定的服务往往具有对称性。另外税收具有固定性,费的收取更灵活另外税收具有固定性,费的收取更灵活 。税和基金的区别税和基金的区别n n基金基金基金基金,即政府性基金,指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即政府性基金,指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根据法律、国家行政法规和中共中所属部门根据法律、国家行政法规和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的规定,为支持某项事央、国务院有关文件的规定,为支持某项事业发展,按照国家规定程序批准,向公民、业发展,按照国家规定程序批准,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征收的具有专项用途的资金。法人和其他组织征收的具有专项用途的资金。包括各种基金、资金、附加和专项
24、收费(和包括各种基金、资金、附加和专项收费(和政府性收费有一些共同点)。政府性收费有一些共同点)。如:如:l l三峡工程建设基金三峡工程建设基金 l l教育费附加教育费附加 l l文化事业建设费文化事业建设费 n n主要区别:基金是政府收入的一种辅助形式,主要区别:基金是政府收入的一种辅助形式,具有具有“强制性、立法层次低、征收主体多样、强制性、立法层次低、征收主体多样、专户管理专门用途专户管理专门用途”等特性,是一种等特性,是一种“准税准税收收”。什么是“费改税”?n n据统计,到据统计,到19971997底,经国务院及有关部门批底,经国务院及有关部门批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共有准的行政事业
25、性收费项目共有371371项,其中项,其中涉及企业的有涉及企业的有217217项,还有很多地方收费项项,还有很多地方收费项目。费多税少、费强税弱、以费挤税、乱收目。费多税少、费强税弱、以费挤税、乱收费等问题比较突出,破坏了国家收入分配秩费等问题比较突出,破坏了国家收入分配秩序和格局,加重了企业和个人的负担。序和格局,加重了企业和个人的负担。n n国家逐步清理规范收费项目,区分性质,逐国家逐步清理规范收费项目,区分性质,逐步实施步实施“费改税费改税”。l l“车购附加费车购附加费”已经改为了已经改为了“车购税车购税”。l l正在酝酿的正在酝酿的“养路费养路费”改改“燃油税燃油税”。税和债的区别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税收 知识讲座 hcrw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