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6.pptx
《信息技术6.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6.pptx(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六章第六章 通信与网络技术通信与网络技术现代通信与互联网络作为现代信息社会最根本的基础设施,是促现代通信与互联网络作为现代信息社会最根本的基础设施,是促进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快速进步的重要科技条件。现代通信进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快速进步的重要科技条件。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广泛渗透及普及,极大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广泛渗透及普及,极大地提高了人们对信息快速获取、处理与利用的水平与效率,极大地提高了人们对信息快速获取、处理与利用的水平与效率,极大地丰富了网络与通信技术及其应用的内涵,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社地丰富了网络与通信技术及其应用的内涵,深刻地改变着人类
2、社会政治、经济、军事以及人们生产、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会政治、经济、军事以及人们生产、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6.1 通信技术的发展6.1.1 信息的传递方式信息传递过程中,信息的多少如何衡量,是至关重要的。通常将信息的多少称为信息量。1948年CE香农在信息论中,对信息量作了如下定义。信息量是关于信息、选择和不确定性的度量,通常用信息熵进行定义。即,假设一个试验有几个可能的结果A1,A2,A3,An,分别具有概率P1,P2,P3,Pn满足条件:则信息熵定义为6.1.2 通信技术的发展 1.电报的发明电报的发明2.电话的发明电话的发明3.电磁波的发现电磁波的发现4.微波通信微波通信-无线电通信
3、的发明无线电通信的发明无线电通信电报的发明电话的发明5人类通信发展的里程碑人类通信发展的里程碑1906年,德福雷斯特发明了真空三极管放大器;1925年,英国发明家贝尔德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终于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有实用价值的电视机;1938年,电视广播开播;1941年,阿塔纳索夫在爱荷华州立大学发明数字计算机;1947年,贝尔实验室的莱斯给出了噪声的统计描述;1948年,贝尔实验室向公众展示了用以取代真空管的晶体管;1948年,香农发表了信息论。著名的香农公式为:其中:C为信道容量;B为信号带宽;为信号与噪声的功率之比。6.无线寻呼机的发明无线寻呼机的发明7.蜂窝电话的发明蜂窝电话的发明8.GSM
4、无线电的发明无线电的发明蜂窝无线电9.移动通信的发展轨迹移动通信的发展轨迹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1G)是指最初的模拟、仅限语音的蜂窝电话标准,制定于20世纪80年代。其容量有限、制式太多、互不兼容、保密性差、通话质量不高,不能提供数据业务,以及不能提供自动漫游等。第二代手机通信技术(2G)以数字语音传输技术为核心。一般无法直接传送如电子邮件、软件等信息;只具有通话和一些如时间日期等传送的手机通信技术规格。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G)是在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基础上发展以宽带CDMA技术为主,并能同时提供语音和数据业务的移动通信系统,是一代有能力彻底解决第一、二代移动通信系统主要弊端的先进的移动通信系统
5、。其目标是提供包括语音、数据、视频等丰富内容的移动多媒体业务。第四代(4G)移动通信技术是集3G与WLAN于一体的网络技术,能够快速传输数据、高质量、音频、视频和图像,包括TD-LTE和FDD-LTE两种制式的移动通信技术。当前移动通信正处于第四代(4G)移动通信技术发展阶段。移动通信的发展轨迹 9.卫星通信10.全球定位系统(GPS)11.北斗导航北斗导航系统卫星通信系统结构空间位置组成和分布全球定位系统GPS卫星星座空间由21颗工作卫星和3颗在轨备用卫星组成,24颗卫星均匀分布在6个轨道平面内地面监控系统地面由分布在全球的5个地面站组成(5个监控站、1个主控站和3个注入站)GPS信号接收机
6、用户导航接收机、测地型接收机、授时接收机实时计算出三维坐标速度以及时间GPS组成和分布6.1.3 未来的通信技术全光通信全光通信是指由激光器、光调制器、光探测器和传输光纤组成的一体化全光通信方式,其容量大、频带宽、效益高。量子通信量子通信(Quantum Teleportation)是指利用量子纠缠效应进行信息传递的一种新型的通信方式。量子通信是近二十年发展起来的新型交叉学科,是量子论和信息论相结合的新的研究领域。量子通信主要涉及:量子密码通信、量子远程传态和量子密集编码等。(1)瞬间转移与量子态隐形传输。(2)量子纠缠与心灵感应。6.2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6.2.1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历
7、程诞生阶段 形成阶段 互联互通阶段高速网络技术阶段 计算机网络6.2.2 三网融合三网融合是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在向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下一代互联网演进过程中,三大网络通过技术改造,其技术功能趋于一致,业务范围趋于相同,网络互联互通、资源共享,能为用户提供语音、数据和广播电视等多种服务。三网融合,在概念上从不同角度和层次上分析,可以涉及技术融合、业务融合、行业融合、终端融合及网络融合。1.数字技术2.宽带技术3.软件技术4.IP技术6.2.3 计算机网络的由来进入21世纪以来,以计算机网络迅猛发展而形成的网络化是推动信息化、数字化和全球化的基础和核心,因为计算机网络系统正是一种全球
8、开放的、数字化的综合信息系统,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各种网络应用系统通过在网络中对数字信息的综合采集、存储、传输、处理和利用而在全球范围把人类社会更紧密地联系起来,并以不可抗拒之势影响和冲击着人类社会政治、经济、军事和日常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未来的互联网络的发展特征,主要包括开放和大容量的发展方向、一体化和方便使用的发展方向、多媒体网络的发展方向、高效安全的网络管理方向、为应用服务的发展方向、智能网络的发展方向六个方面。6.3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及网络管理6.3.1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及协议1.网络协议网络协议网络协议有以下3个要素。语义(Semantics):涉及用于协调与差错处理的控制信息。语
9、法(Syntax):涉及数据及控制信息的格式、编码及信号电平等。同步(Timing):涉及速度匹配和排序等。2网络体系结构网络体系结构网络体系结构(Architecture)就是计算机网络各层次及其协议的集合。以功能作为划分层次的基础。第n层的实体在实现自身定义的功能时,只能使用第n1层提供的服务。第n层在向第n+1层提供的服务时,此服务不仅包含第n层本身的功能,还包含由下层服务提供的功能。仅在相邻层间有接口,且所提供服务的具体实现细节对上一层完全屏蔽。3.OSI基本参考模型基本参考模型(1)开放系统互连(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OSI)基本参考模型OSI的体系
10、结构定义了一个七层模型,用以进行进程间的通信,并作为一个框架来协调各层标准的制定;OSI的服务定义描述了各层所提供的服务,以及层与层之间的抽象接口和交互用的服务原语;OSI各层的协议规范,精确地定义了应当发送何种控制信息及何种过程来解释该控制信息。(2)层次结构模型中数据的实际传送过程如图所示,发送进程给接收进程发送数据,实际上是经过发送方各层从上到下传递到物理媒体;通过物理媒体传输到接收方后,再经过从下到上各层的传递,最后到达接收进程。在发送方从上到下逐层传递的过程中,每层都要加上适当的控制信息,即图所示的H7、H6、H1,统称为报头。到最底层成为由“0”或“1”组成数据比特流,然后再转换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信息技术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