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财政学-第01章--财政与财政学的产生与发展ppt课件.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本科)财政学-第01章--财政与财政学的产生与发展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本科)财政学-第01章--财政与财政学的产生与发展ppt课件.ppt(5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章第一章 财政与财政学的产生与发展财政与财政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三节第三节 财政学研究的内容、视角与方法财政学研究的内容、视角与方法 第二节第二节 财政学说的形成与发展财政学说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第一节 财政的起源与发展财政的起源与发展 2023/3/72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掌握财政的产生、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掌握财政的产生、发展及财政的性质、特征、概念,了解中发展及财政的性质、特征、概念,了解中西方财政学说的演变过程,熟悉财政学研西方财政学说的演变过程,熟悉财政学研究的内容、角度与方法究的内容、角度与方法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2023/3/73第一节第一节 财政的起源与发展财
2、政的起源与发展 v一、财政的起源一、财政的起源u(一一)财政产生的过程财政产生的过程财政是一个古老的历史范畴,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财政是一个古老的历史范畴,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原始社会初期,人类所处的环境很恶劣,为抵御外界的侵原始社会初期,人类所处的环境很恶劣,为抵御外界的侵袭,人们只能聚集在一起,运用最原始的生产工具共同劳袭,人们只能聚集在一起,运用最原始的生产工具共同劳动,生产极少的劳动产品并归全体成员共同占有。随着生动,生产极少的劳动产品并归全体成员共同占有。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畜牧业与手工业开始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产力水平的提高,畜牧业与
3、手工业开始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且单纯的从事商品交换的商人也出现了,于是,整个社会且单纯的从事商品交换的商人也出现了,于是,整个社会生产的产品除了满足人们最低生活需要之外,还出现了剩生产的产品除了满足人们最低生活需要之外,还出现了剩余,私有制也因此而产生。余,私有制也因此而产生。2023/3/74第一节第一节 财政的起源与发展财政的起源与发展 v一、财政的起源一、财政的起源u(一一)财政产生的过程财政产生的过程此后,因人们所占有的私有财产多寡不均,贫富此后,因人们所占有的私有财产多寡不均,贫富分化逐渐加剧,社会分裂为奴隶和奴隶主两大根分化逐渐加剧,社会分裂为奴隶和奴隶主两大根本对立的阶级。奴隶主阶
4、级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本对立的阶级。奴隶主阶级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镇压奴隶的反抗,地位,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镇压奴隶的反抗,建立起了军队、警察、法庭及监狱等暴力统治机建立起了军队、警察、法庭及监狱等暴力统治机构,这就标志着奴隶制国家的诞生。构,这就标志着奴隶制国家的诞生。2023/3/75第一节第一节 财政的起源与发展财政的起源与发展 v一、财政的起源一、财政的起源u(一一)财政产生的过程财政产生的过程国家作为一种管理机构,虽然它本身并不从事物国家作为一种管理机构,虽然它本身并不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不直接创造财富,但是为了维持质资料的生产,不直接创造财富,但是为了维持其自
5、身的存在并履行其职能,却需要消耗一定的其自身的存在并履行其职能,却需要消耗一定的物质资料。于是,国家就依靠它所拥有的政治权物质资料。于是,国家就依靠它所拥有的政治权力,采用赋税等形式,强制、无偿地占有一部分力,采用赋税等形式,强制、无偿地占有一部分社会产品来满足其需要。这样,在整个社会产品社会产品来满足其需要。这样,在整个社会产品的分配中,就独立出来一种由国家凭借政治权力的分配中,就独立出来一种由国家凭借政治权力来参与的社会产品的分配,而这就是财政分配。来参与的社会产品的分配,而这就是财政分配。2023/3/76第一节第一节 财政的起源与发展财政的起源与发展 v一、财政的起源一、财政的起源u(
6、二二)财政产生的条件财政产生的条件 从上述过程可以看出,财政的产生需要满足两个从上述过程可以看出,财政的产生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个是经济条件,一个是政治条件。条件:一个是经济条件,一个是政治条件。经济条件是指财政产生的物质基础。如果一个社经济条件是指财政产生的物质基础。如果一个社会的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没有剩余产品,也就会的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没有剩余产品,也就不存在财政产生的可能性。只有当生产力发到一不存在财政产生的可能性。只有当生产力发到一定水平,社会出现剩余产品时,才能具备财政产定水平,社会出现剩余产品时,才能具备财政产生的物质基础。生的物质基础。2023/3/77第一节第一节 财政的起
7、源与发展财政的起源与发展 v一、财政的起源一、财政的起源u(二二)财政产生的条件财政产生的条件 政治条件是指财政产生的权力保证。只有当社会政治条件是指财政产生的权力保证。只有当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贫富两大对立阶级的矛盾变得发展到一定阶段,贫富两大对立阶级的矛盾变得不可调和时,才会是出现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权不可调和时,才会是出现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权力机关力机关国家。国家的产生以及暴力统治机构国家。国家的产生以及暴力统治机构的设置就为国家无偿占有一部分社会产品提供了的设置就为国家无偿占有一部分社会产品提供了权利保证,同时,国家的出现也就意味着财政的权利保证,同时,国家的出现也就意味着财政的产生。产
8、生。2023/3/78第一节第一节 财政的起源与发展财政的起源与发展 v一、财政的起源一、财政的起源u(二二)财政产生的条件财政产生的条件 可见,财政不仅是一个历史范畴,同时也是一个可见,财政不仅是一个历史范畴,同时也是一个经济范畴,更是一个政治范畴。经济范畴,更是一个政治范畴。2023/3/79第一节第一节 财政的起源与发展财政的起源与发展 v二、财政的发展二、财政的发展 财政随国家的出现而出现,也随国家的发展而发财政随国家的出现而出现,也随国家的发展而发展。它依次经历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展。它依次经历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并相应地形成了为各社义社会、社会
9、主义社会,并相应地形成了为各社会形态的国家政权提供服务的奴隶制财政、封建会形态的国家政权提供服务的奴隶制财政、封建制财政、资本主义财政和社会主义财政。制财政、资本主义财政和社会主义财政。2023/3/710第一节第一节 财政的起源与发展财政的起源与发展 v二、财政的发展二、财政的发展 在不同历史时期,财政作为国家的分配,伴随着在不同历史时期,财政作为国家的分配,伴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其分配的形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其分配的形态经历了实物形态向货币形态的转化。其收入形态经历了实物形态向货币形态的转化。其收入形式由贡赋、租税、官产收人为主过渡到了以税收、式由贡赋、租税、官
10、产收人为主过渡到了以税收、公债、甚至货币发行为主;其支出重点也从祭祀、公债、甚至货币发行为主;其支出重点也从祭祀、战争、王室、官俸等为主转向以政权建设、经济战争、王室、官俸等为主转向以政权建设、经济发展、文教科技、社会保障为主。发展、文教科技、社会保障为主。2023/3/711第一节第一节 财政的起源与发展财政的起源与发展 v二、财政的发展二、财政的发展 此外,新的财政范畴也不断出现,如封建社会末此外,新的财政范畴也不断出现,如封建社会末期出现了公债,资本主义时期出现了国家预算、期出现了公债,资本主义时期出现了国家预算、赤字财政、社会保障等;财政活动的范围和领域赤字财政、社会保障等;财政活动的
11、范围和领域也不断地得以拓展,由简单的政府收支发展成为也不断地得以拓展,由简单的政府收支发展成为政府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广泛地服务于政府实政府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广泛地服务于政府实现其职能的各个方面。现其职能的各个方面。2023/3/712第一节第一节 财政的起源与发展财政的起源与发展 v三、财政的性质与特征三、财政的性质与特征u(一一)财政分配的主体是国家或政府财政分配的主体是国家或政府 财政分配是以国家的存在为前提的,是由国家组财政分配是以国家的存在为前提的,是由国家组织在全社会进行的集中性分配,是凭借国家的政织在全社会进行的集中性分配,是凭借国家的政治强制力进行的分配,因此国家是财政分配的
12、主治强制力进行的分配,因此国家是财政分配的主体。而其他分配形式如银行信用分配、企业财务体。而其他分配形式如银行信用分配、企业财务分配及价格分配的主体要么是银行,要么是企业,分配及价格分配的主体要么是银行,要么是企业,要么是交换双方的买者或卖者,只有以国家为主要么是交换双方的买者或卖者,只有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才是财政分配。体的分配才是财政分配。2023/3/713第一节第一节 财政的起源与发展财政的起源与发展 v三、财政的性质与特征三、财政的性质与特征u(二)财政分配的客体(二)财政分配的客体(即对象即对象)是社会产品是社会产品 社会产品是一个国家的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社会产品是一个国家的劳动者在
13、一定时期内(通常通常是是1年年)所生产出来的产品和劳务的总和,其价格总所生产出来的产品和劳务的总和,其价格总和即为社会产品价值。和即为社会产品价值。2023/3/714第一节第一节 财政的起源与发展财政的起源与发展 v三、财政的性质与特征三、财政的性质与特征u(二)财政分配的客体(二)财政分配的客体(即对象即对象)是社会产品是社会产品 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任何一件社会产品均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任何一件社会产品均由三部分价值形态组成,分别是:用来补偿生产由三部分价值形态组成,分别是:用来补偿生产过程中已经消耗掉的生产资料价值部分过程中已经消耗掉的生产资料价值部分(c);劳动;劳动者为自己
14、创造的价值部分者为自己创造的价值部分(v);劳动者为社会创造;劳动者为社会创造的价值部分的价值部分(M)。其中,消耗掉的生产资料价值又。其中,消耗掉的生产资料价值又包括流动资产价值和固定资产价值两部分,消耗包括流动资产价值和固定资产价值两部分,消耗掉的固定资产价值以提取固定资产折旧体现出来。掉的固定资产价值以提取固定资产折旧体现出来。2023/3/715第一节第一节 财政的起源与发展财政的起源与发展 v三、财政的性质与特征三、财政的性质与特征u(二)财政分配的客体(二)财政分配的客体(即对象即对象)是社会产品是社会产品 在不同时期,国家对社会产品或社会产品价值三个组成部在不同时期,国家对社会产
15、品或社会产品价值三个组成部分的分配政策各不相同。一般来说,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于分的分配政策各不相同。一般来说,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于社会产品社会产品(价值价值)中的中的“v”和和“M”部分,这两部分作为劳部分,这两部分作为劳动者新创造的价值,合在一起被称为国民收入。其中,作动者新创造的价值,合在一起被称为国民收入。其中,作为劳动者为社会创造的价值为劳动者为社会创造的价值“M”,是企业所得税的基础,是企业所得税的基础,也是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此外,国家还会通过包括对个也是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此外,国家还会通过包括对个人收入征收个人所得税等在内的多种形式从人收入征收个人所得税等在内的多种形式从“V”中筹
16、措财中筹措财政资金。政资金。2023/3/716第一节第一节 财政的起源与发展财政的起源与发展 v三、财政的性质与特征三、财政的性质与特征u(三)财政分配的目的是为满足国家或政府实现职能的财(三)财政分配的目的是为满足国家或政府实现职能的财力需要力需要国家职能如巩固政权、发展经济、促进民生进步等,这些国家职能如巩固政权、发展经济、促进民生进步等,这些都是属于社会公共需要。财政分配的直接目的是实现国家都是属于社会公共需要。财政分配的直接目的是实现国家职能,间接目的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从一定意义上看,职能,间接目的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从一定意义上看,国家与财政是相互依存的。没有国家,就不会有财政;
17、而国家与财政是相互依存的。没有国家,就不会有财政;而没有财政提供财力,国家的职能就难以实现,社会公共需没有财政提供财力,国家的职能就难以实现,社会公共需要就难以满足,国家自身也难以存活。因为要就难以满足,国家自身也难以存活。因为“赋税是喂养赋税是喂养政府机器的娘奶政府机器的娘奶”,“赋税是政府机器的经济基础赋税是政府机器的经济基础”。巩。巩固政权也好,经济建设也罢,作为国家的收支活动,政府固政权也好,经济建设也罢,作为国家的收支活动,政府职能的实现只能靠财政提供财力。职能的实现只能靠财政提供财力。2023/3/717第一节第一节 财政的起源与发展财政的起源与发展 v四、财政的概念四、财政的概念
18、“财政财政”一词属于外来语。据考证,一词属于外来语。据考证,Finance一词在公元一词在公元13-15世纪起源于拉丁语,意思为货币支付。世纪起源于拉丁语,意思为货币支付。16世纪末期,世纪末期,法国政治家布丹在其所著法国政治家布丹在其所著共和国六讲共和国六讲一书中使用了财一书中使用了财政一词,并且将它由拉丁文的政一词,并且将它由拉丁文的Finare写成法文写成法文Finances,专指财政收入和公共理财活动。到了专指财政收入和公共理财活动。到了18世纪,英国著名的世纪,英国著名的古典政治经济学代表人物亚当古典政治经济学代表人物亚当斯密在其代表作斯密在其代表作国民财富国民财富之性质与原因的研究
19、之性质与原因的研究一书中,就多处使用一书中,就多处使用Finance。直。直到到1892年巴斯塔布尔才用年巴斯塔布尔才用Public finance表述财政这个概表述财政这个概念念(汉语的意思是公共财政汉语的意思是公共财政)。2023/3/718第一节第一节 财政的起源与发展财政的起源与发展 v四、财政的概念四、财政的概念 新中国成立以后,虽然前苏联的教科书被引入进新中国成立以后,虽然前苏联的教科书被引入进来,但人们对于财政概念的认识并不一致。当时来,但人们对于财政概念的认识并不一致。当时对于财政的定义,主要有两种论点:一是认为财对于财政的定义,主要有两种论点:一是认为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所进行
20、的分配;二是认为财政政是以国家为主体所进行的分配;二是认为财政是国家的经济活动。是国家的经济活动。2023/3/719第一节第一节 财政的起源与发展财政的起源与发展 v四、财政的概念四、财政的概念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西方财政理论的传播,人们对于财政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西方财政理论的传播,人们对于财政的理解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现在通常的解释是:财政是以的理解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现在通常的解释是:财政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的经济(或分配)活动、经济行为国家(或政府)为主体的经济(或分配)活动、经济行为或经济现象。也有的将财政的一般概念表述为:财政是一或经济现象。也有的将财政的一般概念表述为:财政是一种
21、以国家为主体的经济行为,是政府集中一部分国民收入种以国家为主体的经济行为,是政府集中一部分国民收入用于履行政府职能和满足公共需要的收支活动,以达到优用于履行政府职能和满足公共需要的收支活动,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公平分配及经济稳定和发展的目标。化资源配置、公平分配及经济稳定和发展的目标。不管如何来定义财政这一概念,但在实践中,财政就表现不管如何来定义财政这一概念,但在实践中,财政就表现为政府的一系列收支活动或政府的理财活动。为政府的一系列收支活动或政府的理财活动。2023/3/720第二节第二节 财政学说的形成与发展财政学说的形成与发展v一、中国古代的财政思想一、中国古代的财政思想 u(一)轻徭
22、薄赋的财政思想(一)轻徭薄赋的财政思想 轻徭薄赋是中国财政思想史上较为普遍的一种政轻徭薄赋是中国财政思想史上较为普遍的一种政策主张。历代的经济思想家普遍认为,轻徭薄赋策主张。历代的经济思想家普遍认为,轻徭薄赋的财政政策不仅有利於缓和社会矛盾,而且还有的财政政策不仅有利於缓和社会矛盾,而且还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例如:西周时期的周公就提出了统治者应例如:西周时期的周公就提出了统治者应“勤政勤政裕民裕民”的主张;春秋时期的管仲以的主张;春秋时期的管仲以“治国之道,治国之道,必先富民必先富民”的原则为齐王理财;的原则为齐王理财;2023/3/721第二节第二节 财政学
23、说的形成与发展财政学说的形成与发展v一、中国古代的财政思想一、中国古代的财政思想 u(一)轻徭薄赋的财政思想(一)轻徭薄赋的财政思想 孔子反对苛政,主张孔子反对苛政,主张“敛从其薄敛从其薄”;孟子认为;孟子认为“易其田筹、薄其税敛易其田筹、薄其税敛”是富民的首要因素;唐代是富民的首要因素;唐代的刘晏以的刘晏以“理财常以养民为先理财常以养民为先”来告诫他的君王;来告诫他的君王;北宋的王安石认为,理财要做到北宋的王安石认为,理财要做到“因天下之力以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清代;清代的魏源说得更形象化,他指出,的魏源说得更形象化,他指出,“
24、善赋民者,譬善赋民者,譬植柳乎,薪其枝叶而培其本根;不善赋民者,譬植柳乎,薪其枝叶而培其本根;不善赋民者,譬剪韭乎,日剪一畦,不罄不止剪韭乎,日剪一畦,不罄不止”。2023/3/722第二节第二节 财政学说的形成与发展财政学说的形成与发展v一、中国古代的财政思想一、中国古代的财政思想 u(二二)“量入为出量入为出”与与“量出制入量出制入”的财政思想的财政思想这是中国财政思想史上关于财政收支安排的两种这是中国财政思想史上关于财政收支安排的两种相互对立的观点。相互对立的观点。u(三)开源节流的财政思想(三)开源节流的财政思想 这一思想主张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开辟财源,节这一思想主张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本科 财政学 01 财政 产生 发展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