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2--药物效应动力学(可编辑.ppt





《【精品】2--药物效应动力学(可编辑.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2--药物效应动力学(可编辑.ppt(6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药物效应动力学第一节第一节 药物作用的基本规律药物作用的基本规律 一、概念和分类:一、概念和分类:(一)概念:一)概念:药物作用:是指药物与机体组织间的原发作用。药物作用:是指药物与机体组织间的原发作用。药物效应:是指药物原发作用所引起的机体器官原有药物效应:是指药物原发作用所引起的机体器官原有 生理生化功能的改变。生理生化功能的改变。肾上腺素肾上腺素 血压上升血压上升 肾上腺素肾上腺素 激动血管平滑肌激动血管平滑肌 受体受体(作用)(作用)血管平滑肌收缩血管平滑肌收缩 血压上升血压上升 (效应)(效应)(二)分类(二)分类根据用药目的:根据用药目的:对因治疗:目的在于消除原发致病因素对因
2、治疗:目的在于消除原发致病因素 对症治疗:目的在于消除或减轻疾病症状。对症治疗:目的在于消除或减轻疾病症状。根据作用部位:根据作用部位:局部作用:是药物被局部作用:是药物被吸收入血前吸收入血前在用药在用药 部位直接产生的作用。部位直接产生的作用。吸收作用:是药物被吸收作用:是药物被吸收入血后吸收入血后分布到分布到 机体各个部位而产生的作用。机体各个部位而产生的作用。根据作用产生的先后顺序:根据作用产生的先后顺序:原发作用原发作用 继发作用继发作用根据药物作用机制:根据药物作用机制:调节功能:即调整机体原有生理生化功能水调节功能:即调整机体原有生理生化功能水 平。平。兴奋:使机体原有功能水平提高
3、。兴奋:使机体原有功能水平提高。抑制:使原有机能活动减弱。抑制:使原有机能活动减弱。抗病原体及抗肿瘤:抗病原体及抗肿瘤:补充不足:在于补充体内某些必需物质的不足,补充不足:在于补充体内某些必需物质的不足,以满足机体代谢或生理生化功能正常的需要以满足机体代谢或生理生化功能正常的需要二、选择性:二、选择性:多数药物在适当剂量时,只对少数器官组织发多数药物在适当剂量时,只对少数器官组织发生明显作用,而对其他器官或组织的作用较小或生明显作用,而对其他器官或组织的作用较小或不发生作用。不发生作用。超剂量、超时间超剂量、超时间 可预知,随时监测,应避免可预知,随时监测,应避免 慢性毒性:慢性毒性:肝、肾、
4、骨髓、内分泌肝、肾、骨髓、内分泌 急性毒性:急性毒性:神经、消化、呼吸、循环神经、消化、呼吸、循环 致畸、致癌、致突变致畸、致癌、致突变 称为三致称为三致(三)后遗效应(三)后遗效应 是指停药后原血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是指停药后原血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时而残存的药理效应。下时而残存的药理效应。(四)三致作用(四)三致作用 致畸、致癌、致突变致畸、致癌、致突变(五)变态反应(五)变态反应 抗原抗体结合后发生异常的免疫应答抗原抗体结合后发生异常的免疫应答 表现为表现为(过敏反应)(过敏反应)(溶细胞反应)(溶细胞反应)(免疫复合物型)(免疫复合物型)(迟发型)(迟发型)特点特点:免疫反应免疫反应
5、 不可预知不可预知与剂量无关与剂量无关与药物原有效应无关与药物原有效应无关药理性拮抗药无效药理性拮抗药无效(六)特异质反应(六)特异质反应 特点:特点:非免疫反应非免疫反应 高敏体质高敏体质 与剂量有关与剂量有关 症状与药物固有作用有关症状与药物固有作用有关 药理性拮抗药有效药理性拮抗药有效(七七)继发反应继发反应 时指药物发挥治疗作用所引起的不良后果时指药物发挥治疗作用所引起的不良后果(八八)药物依赖性药物依赖性 生理依赖性生理依赖性 心理依赖性心理依赖性 四、药物剂量与效应关系四、药物剂量与效应关系在一定范围内,药物剂量和药理效应成在一定范围内,药物剂量和药理效应成比例。比例。药理效应是药
6、理效应是连续增减的量变连续增减的量变,可,可 用具体的数量或最大反应的百分用具体的数量或最大反应的百分 率表示。率表示。量反应量反应(graded response)图图2-1 药物效应量效关系图药物效应量效关系图A:药量用真数剂量表示;:药量用真数剂量表示;B:药量用对数剂量表示;:药量用对数剂量表示;E:效应强度;:效应强度;C:药物浓度:药物浓度 药理效应是药理效应是全和无全和无,阳性和阴阳性和阴 性性,只能用出现率表示。,只能用出现率表示。质反应质反应(quantal response)(quantal response)频数分布曲线累加量效曲线E(%)E(%)1001005050Em
7、axEmaxC ClogClogC阈值阈值Slope最大效应(效能)最大效应(效能)Maximal EffectED5050%效价强度效价强度Potencyl最小有效量最小有效量(minimal effective dose)或最小有或最小有 效浓度效浓度(minimal effective concentration)亦亦 称阈剂量或阈浓度称阈剂量或阈浓度(threshold dose or concentration)。l半数有效量半数有效量(50%effective dose,ED50)或半或半 数致死量数致死量(50%lethal dose,LD50)。l最大效应最大效应(maxima
8、l effect,Emax)当效应当效应增强到最大程度后虽再增加剂量或浓度,增强到最大程度后虽再增加剂量或浓度,效应不再继续增强,这一药理效应的极限效应不再继续增强,这一药理效应的极限称为最大效应或效能称为最大效应或效能(efficacy)。l效价强度效价强度(potency)用于作用性质相同的药用于作用性质相同的药物之间的等效剂量的比较,达到等效时所物之间的等效剂量的比较,达到等效时所需药量较小者效价强度大,所用药量大者需药量较小者效价强度大,所用药量大者效价强度小。效价强度小。EmaxEmax表示药物的安全性的两个指标表示药物的安全性的两个指标l治疗指数治疗指数(therapeutic i
9、ndex,TI):药物的药物的LD50与与ED50的比值。的比值。l安全范围:安全范围:用用LD5与与ED95之间的距离。之间的距离。l安全指数:安全指数:LD1与与ED99的比值的比值l安全范围安全范围较较治疗指数治疗指数更可靠。更可靠。100400TherapeuticIndex4001004概率单位概率单位概率单位概率单位ED50LD5050A药药B药药药物剂量药物剂量%of E%of Emaxmax99治疗指数:治疗指数:A=B安全范围:安全范围:ABED99ED99A药药A药药B药药B药药 LD1LD11五、构效关系五、构效关系 药物的结构与药理效应(或药理药物的结构与药理效应(或药
10、理活性、药理作用)之间的关系称之为活性、药理作用)之间的关系称之为构效关系构效关系(structure activity relationship)了解药物的构效关系,有利于指了解药物的构效关系,有利于指导临床用药、发现药物的新用途、导临床用药、发现药物的新用途、设计研制新药。设计研制新药。第二节第二节 药物与受体药物与受体受体受体 受体研究的由来受体研究的由来 抓住现象,提出假说,验证、修订。抓住现象,提出假说,验证、修订。1978年年,Langley:阿托品阻滞毛果芸香碱阿托品阻滞毛果芸香碱 促进猫唾液分泌的作用促进猫唾液分泌的作用存在能与药物结存在能与药物结 合的物质。合的物质。1905
11、年年,烟碱和箭毒分别能兴奋和抑制骨,烟碱和箭毒分别能兴奋和抑制骨 骼肌骼肌存在接受物质存在接受物质(receptive substance)1908年年,Ehrlich提出受体提出受体(receptor)受体的概念受体的概念-是对生物活性物质具有识别能力并可与是对生物活性物质具有识别能力并可与之选择性结合的生物大分子。多数受体存之选择性结合的生物大分子。多数受体存在于细胞膜上,并镶嵌在双层脂质的膜结在于细胞膜上,并镶嵌在双层脂质的膜结构中(胞膜受体),少数受体存在于细胞构中(胞膜受体),少数受体存在于细胞内(胞浆受体)。与受体特异性结合的生内(胞浆受体)。与受体特异性结合的生物活性物质称为配体
12、物活性物质称为配体(ligand).受体的特性受体的特性特性:特性:1、含量极微:约、含量极微:约10fmol/1mg组织组织 2、特异性、特异性对配体识别能力强对配体识别能力强 3、灵敏性、灵敏性对配体亲和力高对配体亲和力高 4、饱和性、饱和性数量有限,同类配体竞争数量有限,同类配体竞争 5、可逆行、可逆行与配体的复合物可解离与配体的复合物可解离 6、多样性、多样性亚型、分布、各种调节亚型、分布、各种调节 7、存在受体后信息放大系统、存在受体后信息放大系统3、二态模型学说、二态模型学说(two-model theory)受体与药物的相互作用受体与药物的相互作用(一一)关于药物与受体相互作用的
13、学说关于药物与受体相互作用的学说1、受体占领学说、受体占领学说(occupation theory)2、速率学说、速率学说(rate theory)受体占领学说受体占领学说由由Clark于于1926年提出:受体必须与年提出:受体必须与药物结合才能被激活并产生效应。药物结合才能被激活并产生效应。效应的强弱与被占领的的受体数量效应的强弱与被占领的的受体数量成正比,全部受体被占领时出现最成正比,全部受体被占领时出现最大效应。大效应。速率学说速率学说由由Paton于于1961年创立。该学说认为药物年创立。该学说认为药物作用最重要的因素是药物分子与受体结合作用最重要的因素是药物分子与受体结合和分离的速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品 药物 效应 动力学 编辑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