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高三复习.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诗歌鉴赏高三复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鉴赏高三复习.ppt(5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诗歌鉴赏复习诗歌鉴赏复习整体把握整体把握一、诗歌题材一、诗歌题材古诗按题材来分类:可分为行旅诗、闺怨古诗按题材来分类:可分为行旅诗、闺怨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写景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写景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悼亡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悼亡诗、讽谕诗。诗、讽谕诗。二、诗歌情感二、诗歌情感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思想情感类别:忧国伤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思想情感类别:忧国伤时、建功报国、思乡怀人、长亭送别、生时、建功报国、思乡怀人、长亭送别、生活杂感。活杂感。诗歌鉴赏的方法步骤诗歌鉴赏的方法步骤一、诗歌鉴赏的步骤:一、诗歌鉴赏的步骤:1、知人论世,通解文字。(了解诗歌的
2、体裁、知人论世,通解文字。(了解诗歌的体裁、风格、流派,了解诗歌常见情感、题材类别)风格、流派,了解诗歌常见情感、题材类别)2、披文入境,体物察情。、披文入境,体物察情。3、结合原诗,分析概括。、结合原诗,分析概括。二、评价诗歌思想感情的方法:二、评价诗歌思想感情的方法:1、抓意象、物象;、抓意象、物象;2、抓关键词;、抓关键词;3、抓注解、抓注解、背景;背景;4、抓韵脚;、抓韵脚;5、抓画面特征。(、抓画面特征。(6、悟、悟典故)典故)第一节第一节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阅读下面的唐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阅读下面的唐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途中见杏花途中见杏花吴吴融融一枝红艳出墙头
3、,墙外行人正独愁。一枝红艳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更忆帝乡千万树更忆帝乡千万树,澹烟笼日暗神州。,澹烟笼日暗神州。【注注】帝乡,此指长安。长安多杏树。帝乡,此指长安。长安多杏树。(1)请说明明这首首诗的首的首联有怎有怎样的表达特色。(的表达特色。(4分)分)(2)这首首诗中流露出中流露出诗人的哪些情感?人的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要分析。(6分)分)【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4分)首联运用了反衬的艺术手法(或:以乐景衬哀情)。分)首联运用了反衬的艺术手法(或:以
4、乐景衬哀情)。(2分)早春时节,一枝俏丽鲜艳的杏花伸出墙头,昭示着春天分)早春时节,一枝俏丽鲜艳的杏花伸出墙头,昭示着春天的生气,可是作者面对这美好的景象,却感到忧愁、苦涩。(的生气,可是作者面对这美好的景象,却感到忧愁、苦涩。(2分)(乐景的介绍为分)(乐景的介绍为1分,作者的感受为分,作者的感受为1分)(如果考生回答分)(如果考生回答触景生情且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触景生情且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2)()(6分)分)惜春之情(惜春之情(1分)。杏花开放了,带来春天的消息,分)。杏花开放了,带来春天的消息,却无蜂蝶采赏,只能自开自落(却无蜂蝶采赏,只能自开自落(1分);自己行色匆匆
5、,更无法分);自己行色匆匆,更无法等到花朵开尽(等到花朵开尽(1分)。分)。流离之苦(或:身世之叹)(流离之苦(或:身世之叹)(1分)。分)。诗人飘零在外,纵逢赏心悦目之景也难停留(诗人飘零在外,纵逢赏心悦目之景也难停留(1分);杏花独自分);杏花独自盛开于早春,无蝶欣赏,正是诗人孤独寂寞的写照(盛开于早春,无蝶欣赏,正是诗人孤独寂寞的写照(1分)。分)。故国之思(故国之思(1分)。诗人由眼前鲜艳的杏花联想到当年在京城看分)。诗人由眼前鲜艳的杏花联想到当年在京城看到的千万树杏花盛开的绚丽景象,这幅长安杏花图代表着作者到的千万树杏花盛开的绚丽景象,这幅长安杏花图代表着作者深心忆念着的长安生活(深
6、心忆念着的长安生活(1分),与今日的流离在外形成对比,分),与今日的流离在外形成对比,说明诗人虽然落魄飘零,却依然心系朝廷(说明诗人虽然落魄飘零,却依然心系朝廷(1分),点出了自己分),点出了自己的愁怀所在。(三点任意答出两点即可给的愁怀所在。(三点任意答出两点即可给6分,但每点必须附带分,但每点必须附带分析。具体到每点,答出情感给分析。具体到每点,答出情感给1分,分析给分,分析给2分)分)第二节第二节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一、诗歌中修辞方法解题指导。一、诗歌中修辞方法解题指导。步骤和方法:步骤和方法:(1)判断使用了哪种修辞。()判断使用了哪种修辞。(2)结合诗句具体说明)结合
7、诗句具体说明(3)结合修辞的表达效果分)结合修辞的表达效果分析。析。例如:例如:兰溪棹歌兰溪棹歌戴叔伦戴叔伦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这首诗运用这首诗运用比喻比喻的修辞(的修辞(步骤一步骤一),以眉喻月(),以眉喻月(步骤二步骤二),),形象地描绘出月色的秀朗(形象地描绘出月色的秀朗(步骤三步骤三);以镜喻兰溪之水,暗);以镜喻兰溪之水,暗示出月光的明洁,溪面的平静,水色的清澈。流露出作者对示出月光的明洁,溪面的平静,水色的清澈。流露出作者对充满生机的兰溪之水的美好景物的喜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8、充满生机的兰溪之水的美好景物的喜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步骤四,蕴含的情感步骤四,蕴含的情感)。)。二、分析诗歌表达技巧的方法指导二、分析诗歌表达技巧的方法指导答题步骤:答题步骤:1、判断运用何种手法;、判断运用何种手法;2、结合诗歌具、结合诗歌具体阐释怎样运用这种手法;体阐释怎样运用这种手法;3、作用。例如:、作用。例如:早早行行陈与义陈与义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主要用了主要用了反衬反衬手法(手法(步骤一步骤一)。天未放亮,星斗纵)。
9、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虫草鸣虫草鸣”反衬出环反衬出环境的寂静(境的寂静(步骤二步骤二)。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的出)。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的出行之早,心中由漂泊引起的行之早,心中由漂泊引起的孤独寂寞之情孤独寂寞之情(步骤三步骤三)。练习练习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赏析。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赏析。岁岁暮暮(唐)杜甫(唐)杜甫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鼓角动江城。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注)(注)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
10、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洲)末,时杜甫客居阆洲(今四川阆中)(今四川阆中)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做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做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1)诗人为什么会发出)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寂寞壮心惊寂寞壮心惊”的感慨?请结合全诗作简的感慨?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要分析。(4分)分)(2)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4分)分)答案答案边
11、境发生战事,时局艰危,朝廷中无人为国分忧;岁末边境发生战事,时局艰危,朝廷中无人为国分忧;岁末暮年,漂泊异地,政治上被冷落,孤独寂寞;诗人崇高的责暮年,漂泊异地,政治上被冷落,孤独寂寞;诗人崇高的责任感、强烈的爱国感情与其艰难的处境、报国愿望难以实现任感、强烈的爱国感情与其艰难的处境、报国愿望难以实现形成巨大反差。形成巨大反差。解析解析认真审题,此处的认真审题,此处的“壮心惊壮心惊”,是杜甫内心的震惊、吃,是杜甫内心的震惊、吃惊、惊叹。惊、惊叹。“结合全诗结合全诗”,杜甫的惊源于当时身处的,杜甫的惊源于当时身处的“天地天地日流血日流血”的社会环境,源于自己的社会环境,源于自己“岁暮远为客岁暮远
12、为客”的无奈处境,的无奈处境,源于源于“济时敢爱死济时敢爱死”的人生追求。扣合诗句这些就可以概括的人生追求。扣合诗句这些就可以概括出出“惊惊”的具体内涵。的具体内涵。答案答案借代借代,如,如“烟尘烟尘”代指边境战事;与后文代指边境战事;与后文“鼓角鼓角”相应,相应,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突出了战争的紧张,渲染了时局的艰危。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突出了战争的紧张,渲染了时局的艰危。用典用典,如,如“请缨请缨”,典出,典出汉书汉书终军传终军传;在诗句中;在诗句中暗示朝中无人为国分忧,借以表达诗人对国事的深深的忧虑。暗示朝中无人为国分忧,借以表达诗人对国事的深深的忧虑。解析解析“表达技巧表达技巧”是一个大的
13、欣赏概念,可以指是一个大的欣赏概念,可以指“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如如“用典用典”,也可以指,也可以指“修辞手法修辞手法”如如“借代借代”。此题的答案不够完美,还应该补充此题的答案不够完美,还应该补充“对偶对偶”“反问反问”等等答案。答案。练习练习2:阅读下面的宋词,根据提示,完成赏析:阅读下面的宋词,根据提示,完成赏析鹊桥仙鹊桥仙陆游陆游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酒徒一半取封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酒徒一半取封候,独去作江边渔父。候,独去作江边渔父。轻舟八尺,低逢三扇,占断蘋烟轻舟八尺,低逢三扇,占断蘋烟雨。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官家赐与雨。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官家赐与!注注
14、唐代诗人贺知章老去还乡,玄宗曾下诏将与镜湖唐代诗人贺知章老去还乡,玄宗曾下诏将与镜湖相连通的一个小湖赐给他以示矜恤。相连通的一个小湖赐给他以示矜恤。(1)词的上阙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词句进行)词的上阙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词句进行简要分析。简要分析。(2)请结合对全词的理解,说一说)请结合对全词的理解,说一说“镜湖元自属闲人,又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官家赐与何必官家赐与”一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一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 1)词的上阕主要运用了)词的上阕主要运用了对比对比的表现手法。前三句将的表现手法。前三句将难忘的戎马生涯与现在无人记起的寂寞凄凉形成对比难忘的
15、戎马生涯与现在无人记起的寂寞凄凉形成对比(或答(或答“第一、二两句追忆当年的豪举与现在独作江边第一、二两句追忆当年的豪举与现在独作江边渔父的闲散形成对比渔父的闲散形成对比”),表现自己理想成空的寂寞凄),表现自己理想成空的寂寞凄凉(或答凉(或答“失落失落”“”“落寞落寞”“”“惆怅惆怅”等);后两句中将等);后两句中将终日酣饮耽乐的酒徒反倒受赏封侯与志存恢复的有志之终日酣饮耽乐的酒徒反倒受赏封侯与志存恢复的有志之士却被闲置不用形成对比,表现了对世道不公的愤懑不士却被闲置不用形成对比,表现了对世道不公的愤懑不平之情。(平之情。(4 4分;答对手法给分;答对手法给1 1分,答出两处对比给分,答出两
16、处对比给3 3分,分,答出一处对比给答出一处对比给2 2分)分)注意:学生如答出对比和虚实结合,并分析合理,给注意:学生如答出对比和虚实结合,并分析合理,给4 4分;如只答出虚实结合,并分析合理,给分;如只答出虚实结合,并分析合理,给3 3分。分。(2 2)这两句的意思是:这镜湖风月本来就只属于闲)这两句的意思是:这镜湖风月本来就只属于闲人,还用得着你官家赐与吗?表达了词人对官家的人,还用得着你官家赐与吗?表达了词人对官家的轻蔑轻蔑(或答(或答“蔑视蔑视”“”“不屑不屑”等)之态和内心的等)之态和内心的愤慨不平愤慨不平之之情。(情。(4 4分;解释诗句分;解释诗句2 2分,两种情感各分,两种情
17、感各1 1分)分)练习练习3:阅读下面的宋词,根据提示,完成赏析。阅读下面的宋词,根据提示,完成赏析。蝶恋花蝶恋花月下醉书雨岩石浪月下醉书雨岩石浪辛弃疾辛弃疾九畹芳菲兰佩好,空谷无人,自怨蛾眉巧。宝九畹芳菲兰佩好,空谷无人,自怨蛾眉巧。宝瑟泠泠千古调,朱丝弦断知音少。瑟泠泠千古调,朱丝弦断知音少。冉冉年冉冉年华吾自老。水满汀洲,何处寻芳草?唤起湘累华吾自老。水满汀洲,何处寻芳草?唤起湘累歌歌未了,石龙舞罢松风晓。未了,石龙舞罢松风晓。注注雨岩:地名,在江西永丰县西博山中。石浪:雨岩的一块巨石,长雨岩:地名,在江西永丰县西博山中。石浪:雨岩的一块巨石,长三十余丈,状甚怪;篇末三十余丈,状甚怪;篇
18、末“石龙石龙”指此。指此。湘累:指屈原。冤屈而死湘累:指屈原。冤屈而死叫叫“累累”,屈原是投江而死的,所以前人称他为湘累,屈原是投江而死的,所以前人称他为湘累。(1)分析下片)分析下片“何处寻芳草何处寻芳草”一句的作用。一句的作用。(2)本词在表达艺术上,成功地学习了屈原抒发政治感愤)本词在表达艺术上,成功地学习了屈原抒发政治感愤的手法,请结合作品具体分析。的手法,请结合作品具体分析。(1)答案:)答案:写出写出“芳草芳草”难觅,与上片所咏难觅,与上片所咏“知音少知音少”相呼应,使全词知音难觅的思脉贯通;相呼应,使全词知音难觅的思脉贯通;写寻觅芳草,以透露出虽感年华逝去,但并未放弃写寻觅芳草,
19、以透露出虽感年华逝去,但并未放弃对美好事物之求索的意念;对美好事物之求索的意念;通过发问,引出下文通过发问,引出下文的唤起屈原同歌,借以表现自己与屈原心志相类且的唤起屈原同歌,借以表现自己与屈原心志相类且理想难以实现的苦闷境遇。理想难以实现的苦闷境遇。(4分,结构上答任意一分,结构上答任意一点得点得2分)分)(2)答案:)答案:作者以比兴、象征之法作者以比兴、象征之法,用香草、美,用香草、美人自喻,曲折有致的地表达出满腹的幽愤。(人自喻,曲折有致的地表达出满腹的幽愤。(2分)分)作者连用芳菲、兰佩、蛾眉等极富象征意义的意象,作者连用芳菲、兰佩、蛾眉等极富象征意义的意象,来表明自己虽有高尚的品质
20、和过人的才干,却长期来表明自己虽有高尚的品质和过人的才干,却长期闲置,无用武之地。闲置,无用武之地。(2分)分)“水满汀洲,何处寻芳水满汀洲,何处寻芳草草”两句,用汀洲水涨,芳草难觅喻示理想难以实两句,用汀洲水涨,芳草难觅喻示理想难以实现的可悲处境。(现的可悲处境。(2分)(后两点任意答一点)分)(后两点任意答一点)练习练习4:143精题精题阅读下面的宋诗,按照要求,完成赏析(阅读下面的宋诗,按照要求,完成赏析(5分)分)示长安君示长安君王安石王安石少年离别意非轻,老去相逢亦怆情。少年离别意非轻,老去相逢亦怆情。草草杯盘供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草草杯盘供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自怜湖海三年隔,又
21、作尘沙万里行。自怜湖海三年隔,又作尘沙万里行。欲问后期何日是?寄书应见雁南征。欲问后期何日是?寄书应见雁南征。注:长安君为王安石(注:长安君为王安石(10211086)的大妹,工部侍)的大妹,工部侍郎张奎之妻,封长安县君。此诗为王安石于宋仁宗嘉祐五郎张奎之妻,封长安县君。此诗为王安石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年(1060)出使辽国前所作。此时他尚未拜相变法。)出使辽国前所作。此时他尚未拜相变法。诗中表现了诗中表现了“怆情怆情”之感,请就中间两联逐联赏析作者之感,请就中间两联逐联赏析作者是如何表现这种情感的。是如何表现这种情感的。解析:这是一道综合性题目,涉及内容、手法、语言三个解析:这是一道综合性题目
22、,涉及内容、手法、语言三个方面。方面。颔联颔联:(:(1)“供笑语供笑语”表达了相逢的欢乐,表达了相逢的欢乐,“话平生话平生”则道尽了人生的沧桑:二者相互则道尽了人生的沧桑:二者相互映衬映衬,更添一层悲凉况味。(更添一层悲凉况味。(2)“草草杯盘草草杯盘”“昏昏灯昏昏灯火火”相互相互烘托烘托营造了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中,诗营造了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更容易生发悲怆之情。(人更容易生发悲怆之情。(3)“草草草草”“昏昏昏昏”是是叠词妙用叠词妙用。“草草草草”可见酒菜的简单,欢聚中可见酒菜的简单,欢聚中有些许不足;有些许不足;“昏昏昏昏”则烘托了人物情感,暗示则烘托了人物情感,暗示了将别的伤痛。
23、了将别的伤痛。颈联颈联:(:(1)“自怜自怜”与与“又作又作”贯通一气,诗贯通一气,诗人借此人借此直抒胸臆直抒胸臆,表达了心中的万端悲慨。,表达了心中的万端悲慨。(2)“湖海湖海”久隔,久隔,“尘沙尘沙”远赴,旦夕间重逢远赴,旦夕间重逢又别,且是出使不无艰险的辽国,时空的拓展将又别,且是出使不无艰险的辽国,时空的拓展将悲意又加深了一层。(悲意又加深了一层。(3)“三年三年”言时间之长,言时间之长,“万里万里”谓距离之远,运用谓距离之远,运用夸张夸张手法,以数字入手法,以数字入诗,一纵一横,使悲情更为浓烈。诗,一纵一横,使悲情更为浓烈。练习练习5:328课时训练课时训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阅
24、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分)咏素蝶诗咏素蝶诗刘孝绰刘孝绰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注刘孝绰注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今江苏徐州)人。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人。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1)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是怎样描写的?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是怎样描写的?(3分分
25、)(2)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5分分)(1)【答案答案】这首诗描写了素蝶随蜂悠这首诗描写了素蝶随蜂悠游,遇雀游,遇雀躲藏;躲藏;映衬映衬日光腾起,顺着风势返回;在花丛中日光腾起,顺着风势返回;在花丛中时出时没,于树叶间上下翻飞。是通过素蝶与周时出时没,于树叶间上下翻飞。是通过素蝶与周围事物的关系、对不同情况的反应来描写的。围事物的关系、对不同情况的反应来描写的。【分析分析】采用采用细节描写细节描写,以蜂、雀、日、风、花、,以蜂、雀、日、风、花、叶叶作衬托。注意动词作衬托。注意动词“绕、隐、争、归、见、飞绕、隐、争、归、见、飞”等。等。【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诗歌 鉴赏 复习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