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教案与教学反思之(教案+反思)(精品)14蜜蜂.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教案与教学反思之(教案+反思)(精品)14蜜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教案与教学反思之(教案+反思)(精品)14蜜蜂.pdf(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4 蜜蜂教学导航教学目标 1会认“概、阻、括、误”等8 个生字,会写“蜜、蜂、辨、阻”等12 个生字。正确读写“无论、试验、纸袋、证实”等词语。2.了默读课文,解实验过程,感受说明时语言运用的准确,并能积累好词佳句。3.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4.学习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学习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教学重难点 弄清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么做的,结论又是怎样得出的。体会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教学课时 2 课时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布置学生查阅有关蜜蜂的资料,有条件的学生可以阅读法布尔的
2、昆虫记。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领略了植物王国的奇妙,这节课我们将走进昆虫世界,想探究一下昆虫世界的奥秘吗?今天我们的探究对象是蜜蜂。2.出示蜜蜂在花丛中采花蜜的图片或课件,播放歌曲蜜蜂之歌,会唱的同学可以跟着唱。3.正如歌中所说的“小蜜蜂,冲冲冲,看到花就疯,绝不怕劳动”。你喜欢勤劳的小蜜蜂吗?你能说说蜜蜂除了采蜜外,还有什么本领?4.和同学交流你查找的有关蜜蜂知识的资料。5.是啊,蜜蜂有很强的辨别方向的能力,离开蜂房很远,他照样能飞回来。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听说蜜蜂有这样的能力,他想做一项实验来证明。今天我们来学习(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让我们一起去走
3、进课文,看一看法布尔是怎样观察研究蜜蜂的。二、初读读文,整体感知。1.布置默读课文。圈画生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字卡,多种形式检查,单个读,齐读,男、女生接读等。(2)学习生字词语。(课件出示由要认的生字组成的词语:大概、阻力、包括、准确无误、逆风、沿途、陌生、超常)指名读、小老师领读、自由读、开火车读。(3)指名几人分别朗读课文。(4)这篇课文写了什么内容?(作者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亲自捉了二十只左右的蜜蜂,做了记号,装在袋里,带到四公里之外放飞,结果至少有十五只飞了回来。作者由此得出:蜜蜂有一种无法解释的本能。)(5)课文按什么顺序记叙的。实验的目的-实
4、验的过程-实验的结果(6)理解:实验与试验的区别。(试验指为了解某物的性能或某事的结果而进行的尝试性活动;实验是设计来检验一个理论或证实一种假设而进行的一系列操作或活动。)3.请大家从课文中找到“四面飞散、阻力、陌生、准确无误”这几个词语的句子读一读。(1)二十只左右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2)这时候刮起了狂风,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理解“几乎”“大概”,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3)这样,二十只左右的蜜蜂,至少有十五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理解“至少”,体会作者用词的1.读拼音,写词语。ku j n()boku()ch
5、kn()d qu()ynt()m shng()2.比一比,组词语。蜂()峰()辨()辩()阻()组()检()捡()3.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1)那二十只左右被闷(m n m n)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s n s n),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2)这时候刮起了准确。)(4)尽管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指名用上尽管但说句子。)4.学生朗读句子,理解词语的意思。(“四面飞散”就是有的往前飞,有的往后飞,有的往左飞,有的往右飞,各个方向都有。“阻力”在本课的意思是妨碍物体运动的作用力。“准备无误”就是非常正确,没有一点错误的意思。“陌生”的意思是不熟悉。)
6、5.指名再读句子。(读准多音字“闷、散、几、尽”)6.分自然段开火车读课文,师生评议。7.学习多音字。狂风,蜜蜂飞得很低,几(j j)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 样 可 以 减 少 阻力。(3)尽(j n j n)管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三、细读课文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课文第一自然段。2.互相交流,这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实验目的:验证蜜蜂是否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板书3.文章怎样具体写实验目的的?(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我想做个试验。)4.指名学生用“无论总是”说话。5.法布尔在听说了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后是怎么做的呢
7、?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说明他不盲信,讲究事实,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出示课件,介绍法布尔。(让 亨利 卡西米尔法布尔 1823年 12月 22 日1915 年 10 月 11 日,法国博物学家、动物行为家、昆虫学家、科普作家,以昆虫记一书留名后世。身为现代昆虫学的先驱,法布尔以膜翅目、鞘翅目、直翅目而闻名,雨果称他为“昆虫世界的荷马”因贫病交加于 92 岁逝世。)6.作者是如何做这个实验的呢?细读课文,看作者做了那些工作?在书中找找画画,同位交流交流。四、书写指导。1.(出示课件田字格里的生字),仔细看看这些生字,你觉得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吗?2.互相交流怎样写好这些字?(重点指导:“蜜蜂”不
8、要写成“密峰”;注意“辨”与“辩、瓣、辫”的区别;要指导学生根据字形结构的特点,把字写正确、写端正、写匀称。)3.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四、作业:默读课文,了解实验过程。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出示课件:第十四课蜜蜂)。请大家默读课文,了解:法布尔做了一项什么实验?这次试验是怎样进行的?结果如何?2.谁来说说法布尔做了一项什么试验?3.把你喜欢的句子找出来,多读读。二、细读感悟,经历探究。1.法布尔是怎么做试验的呢?请大家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用笔画一画他所做的事。2.指名学生汇报法布尔所做的事。(捉蜜蜂、放纸袋、做记号、四公里外、放蜜蜂)3.引导
9、学生用“先接着然后最后”来说一说?再给同桌说一说。(我先在我家草料棚的蜂窝里捉了一些蜜蜂,把它们放在纸袋里;接着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然后自己带着蜜蜂,走了四公里路;最后打开纸袋,在它们身上做了白色记号,放了出来。)板书:实验步骤把二十只左右的蜜蜂闷在纸袋里带出四公里做上记号放出,让小女儿在蜂房旁等着。4.再次默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去掉文中的一个步骤行吗?再在小组里讨论一下。然后全班汇报。(体会法布尔严谨的科学作风)5.质疑探究。(1)法布尔除了在放飞的蜜蜂背上做了白色的记号,还做了些什么呢?(法布尔还把蜜蜂放在纸袋里走了四公里路呢。法布尔还让自己的女儿在蜂窝旁边等着,这样就可以准确的知道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三年级 语文 教案 教学 反思 精品 14 蜜蜂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