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表格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表格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表格版.doc(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 三 单元 整体思路单元主题走进诗歌,体会诗歌的情感。本单元以生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不同的意境,目的是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魅力,了解诗歌的特点,学会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情感。单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对于精彩语段,要熟读成诵,积累优美的语句。2、初步了解现代诗的一些特点,体会诗歌的情感。过程与方法:1、反复诵读、品味,激发美感,感受语言的魅力2、对于精彩语段,要熟读成诵,积累优美的语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了解现代诗的一些特点,体会诗歌的情感。教材分析重点1、 初步了解现代诗的一些特点,体会诗歌的情感。2、根据需要收集资料,初步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难点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品味,激发美感
2、,感受语言的魅力。教具课件课件PPT单元整体思路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走进诗歌,体会诗歌的情感”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短诗三首绿白桦和在天晴了的时候4首诗歌组成。本单元以生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不同的意境,目的是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魅力,了解诗歌的特点,学会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情感。9短诗三首介绍了三首冰心繁星诗集中的小诗,重点是体会诗歌的韵味和表达的情感。10绿介绍了各种各样的绿,重点是感受作者对“绿”色的赞美,对春天的讴歌。11白桦主要写白桦,重点是感悟白桦的美和品质。12 在天晴了的时候描写了作者看到雨过天晴的景象,重点是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作者的情感。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大门是学会合编小
3、诗集,举办朗诵会,重点是学会用恰当的语气读出诗歌的表达的情感。语文园地主要内容是交流了解现代诗歌的特点,认识了几个古代文人,学习了生字。了解描写颜色的短语,学会仿写新诗,积累理解几句名言。重点是练习写诗歌片段,理解并积累名言 单元主备人: XXX 语 文 教 案第 周 年 月 日 第 节 周节数:课题9短诗三首教学课时三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漫、涛”2个生字,读准“啊”“膝”等音变和易误读字音,会写“繁、漫”等8个 生字,理解“漫灭”“思潮”等词语。过程与方法:1、通过反复朗读课文,体会诗歌韵味,熟读成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了解现代诗的一些特点,体会诗歌的情感。教学分析重点体会
4、诗歌的韵味。难点展开想象,体悟情感,了解现代诗的特点。根据需要收集资料,初步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教具课件电化教具PPT二次备课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课题,释义诗题 纸船 寄母亲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总是留着留着,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从舟上抛下在海里。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这是冰心先生的一首小诗。让我们一起朗读欣赏。诗歌,让我们用美丽的眼睛看世界。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冰心先生的三
5、首短诗。2. (板书课题:繁星)学生齐读课题“繁星”。解释“繁星”,指导书写“繁”字,上下结构,注意下面的“绞丝底”写的宽一些,上面的部分写得扁一些。3.诗集介绍:繁星:是冰心的第一部诗集,用她自己的话说,是将一些零碎的思想收集在一个集子里。总的说来,它们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二是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将母爱、童真、自然融为一体。三是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4.今天,我们就和作家冰心先生一起,体会母爱、童真、自然的美好。5.简介作者以及写作背景“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中国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散文家,社会
6、活动家。笔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发表总名为寄小读者的通讯散文,成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奠基之作,被称为“世纪老人”。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词1.自学课文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然后用合适的方法来解决生字词。2.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1)读准字音自由读,指名读。师生共同指正读音(2) 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藤 膝”。“藤”上窄下宽,上面的草字头的一横要写长一些。下面的部分是“滕”,不是“腾”。“膝”左窄右宽,右边的部分,需要注意,上面是个“木”,撇捺要注意避让穿插,下面不是“水”。(3)理解词语漫灭:磨灭,模糊不清。回忆:想过去的事或指回想;反省。藤萝:又名紫藤萝,是优良的观花藤木植
7、物,缠绕茎,羽状复叶,小叶长椭圆形。总状花序,春季开花,花淡紫色,具有优美的姿态和迷人的风采。思潮:某一时期内在社会上流行的思想倾向;脑海里涌现的念头。清响:清脆的响声。板 书设 计9短诗三首冰心母爱、童真、自然作 业设 计1、 抄写生字词。读读小诗,说说自己的理解。2、 搜集有冰心先生的小诗。第 周 年 月 日 第 节 周节数:课时目标1. 通过反复朗读课文,体会诗歌韵味,熟读成诵。二次备课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1.检查,指名学生有节奏地朗诵三首短诗。二、有板有眼,读出节奏环节一:朗读繁星(一五九) 1.发现韵脚:发现“了”“里”,了解同字成韵。2.读出节奏:指导分句朗读,读
8、出分句间的强弱对比,感受现代诗高低起伏的节奏。环节二:朗读繁星(七一) 1.发现特点:发现无韵诗,句式相同,节奏相仿的特点。2.读出节奏:指导朗读“母亲的膝-上-”读出节奏,引发思考。环节三:朗读繁星(一三一) 1.比较思考:现代诗与古诗之间的异同,发现诗“韵”。2.读出节奏:感知“光”“香”“响”n的韵脚,了解同音成韵,关注问号的语气,读出节奏。3.情境朗读:师生合作,接读“哪一?”排比句式,理解“思潮”。过渡:读着读着,你不仅发现了现代诗的节奏,你还发现了现代诗的什么特点呢?三、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字词,读通了诗歌。初步了解了诗歌的一些特点。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三首诗歌的内容及表达的情
9、感。板 书设 计9、 现代诗三首押韵字数不同作 业设 计1、 仔细读一读三首小诗,并且感受现代诗押韵的特点。第 周 年 月 日 第 节 周节数:课时目标1.初步了解现代诗的一些特点,体会诗歌的情感。2.根据需要收集资料,初步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二次备课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第三课时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1.检查,指名学生有节奏地朗诵三首短诗。2.谈话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领略了繁星蕴含的爱与真,这节课,我们将继续跟随冰心先生走进诗歌的意境,去感受一下自然的美好,母爱的伟大。二、有声有色,读出想象环节一:想象繁星(七一)1.延长顿逗:教师示范朗读,学生展开想象。2.补白想象:指导破折号和“中”“
10、下”“上”停顿并增加音长,仿照朗读。想象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作者在做什么。3.“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唤起了你怎样的感受?4. 理解词语:通过补白想象理解“永不漫灭”的含义。(板书:月明的园中 藤萝的叶下 母亲的膝上)5.情景朗诵:教师引导学生,想象情景积累背诵。环节二:想象繁星(一五九)1.诗中两个“风雨”有什么不一样?(1)“天上的风雨”是指什么?引导学生朗读重音,分角色朗读,想象“风雨”景象。(2)“心中的风雨”又是指的什么呢?(板书:风雨:狂风暴雨 困难 挫折 痛苦 )作者冰心此时“心中的风雨”又是指的什么?出示资料如下:(1)1900年出生的冰心,从小便体
11、弱多病(2)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革命对于11岁的冰心来讲是可怕的,是枪林弹雨,是无家可归2.过渡:现代诗不仅蕴含着丰富的想象,你又发现了现代诗的什么特点?三、有情有思,读出情感环节一:悟情繁星(一五九)1.品读“风雨”:在补白想象的基础上,感受母亲怀抱中浓浓的母爱。2.体会情感:结合作者经历,理解“心中风雨”的内涵,通过复沓朗读体会情感。风雨是景象,是心情,更是对母亲怀抱的依恋。(板书:心情、对母亲的依恋)环节二:悟情繁星(一三一)1.情景朗读:播放海浪声音,情景朗读体会作者对大海的挚爱之情。2.体会情感:补充资料,体会大海对作者写作带来的灵感与思考。(板书:对大海的眷恋、感激)3.共同
12、诵读:伴着海浪声,引导学生诵读诗歌,内化背诵。环节三:悟情繁星(七一)1.品悟月明:月是中国人心中的共同的情怀,举头望明月月明时分又寄托着作者怎样的情感?2.体会情感:母亲给予我们生命,养育我们长大,谁言寸草心母亲的膝上感受到什么呢?四、情动辞发,仿写繁星1.仿写诗句,唤起自我感受。出示“语文园地”词句段运用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再仿照着写一写。这些事- 这些事-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是永不漫灭的回忆:月明的园中, ( )的( ),2.教师巡视,相机评价。3.朗读仿写,分享自创“繁星”。4.朗读成诵,齐背三首繁星。五、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学习冰心先生的诗,被她浓浓的对母爱的赞美之情,对大自
13、然的顶礼膜拜所打动。2.布置作业,拓展延伸。朗读现代诗集繁星春水,摘录喜爱的现代诗写清作者和出处,和家人或朋友一起分享,开展班级诗歌朗诵会。板 书设 计 月明的园中 藤萝的叶下 母亲的膝上风雨: 狂风暴雨 繁星 困难 挫折 痛苦心情、对母亲的依恋对大海的眷恋、感激作 业设 计1朗读现代诗集繁星春水,摘录喜爱的现代诗写清作者和出处2、开展班级诗歌朗诵会。课后反思(包括:优点、不足、整改措施)备课组/教研组长检查签字(盖章)教务处/教研室检查签字(盖章)语 文 教 案第 周 年 月 日 第 节 周节数:课题10、绿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本课“挤、叉”2个生字,会写“瓶、挤”等4
14、个生字。2、掌握“墨水瓶、交叉、舞蹈、教练、指挥、按着”等词语。过程与方法: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为何所有的绿会按节拍飘动。2、根据需要收集资料,初步学会整理资料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绿”色的赞美,对春天的讴歌。教学分析重点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田园诗情,激发学生对农村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之情。难点学会抓住要点品读感悟,获得一种学习方法。教具课件电化教具PPT二次备课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谈话导入:(出示春天图)这是一幅由各种绿色绘制而成的图画,知道画中画的是什么季节吗?它给你们带来什么感觉?2.师小结:我们刚从冰雪中走来,看到这生机勃勃的
15、绿实在赏心悦目。绿是春天的象征,还是希望的象征。诗人艾青就写了一首诗绿,就让我们跟着他一起走进春天绿意盎然的画卷中吧!3.板书课题:(板书:10绿)4.全班齐读课题。5.这篇文章的作者,你了解他吗?(艾青)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1932年初回国,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从事革命文艺活动。大堰河我的保姆发表后引起轰动,一举成名。抗日战争爆发后,艾青在汉口、重庆等地投入抗日救亡运动,任文艺阵地编委、育才学校文学系主任等职。1941年赴延安,任诗刊主编。今天,我们就跟随作者的脚步,一起去走进“绿”的世界。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地把课文朗读一遍。自学生字词语。
16、2.检查生字词语:(1)读准字音。 指名逐词读,指导学生读准字音。(2)理解词义。学生分四人小组,交流一下不理解的词语。若是小组讨论无法解决的,提出来全班讨论。(3)重点指导:交叉:方向不同的几条线或条状物互相穿过。指挥:指导演奏的人。整齐:有秩序,协调一致。重叠:同样的东西层层堆叠,互相覆盖。(4)指导书写。大家读准了字音,了解了字义。请把要写的字在课堂本上每个字写一个,一定要看准每个字的笔画,端正、工整地把每一个字写好,注意写字的姿势。教师重点指导“瓶、挤”“瓶”左右结构,注意右边的“瓦”,注意笔画的穿插避让,横折弯钩不要写得太长。“挤”左窄右宽,注意右边的上面是“文”,不是“夊”。3.
17、指名说说本课的主要内容。这首诗表现的“绿”,是大自然的景象,更是诗人的感觉:风一吹,就随着节拍整齐地飘动在一起。三、梳理内容,明确结构1.学生分组讨论,给课文划分段落并概括出每一段的意思。 2.学生汇报,教师明确:第一段(1-3小节):写到处都是“绿”。第二段(45小节):具体介绍“绿”的静态和动态。四、 总结回顾,布置作业1. 总结:这节课我们跟随着作者徜徉在绿色的海洋,看到了各种绿色,感受到绿的奇妙,感受到春天的美好。板 书设 计10绿到处都是“绿”。介绍“绿”的静态和动态。作 业设 计(1)抄写本课生字词语3遍。(2)课下朗读课文,并背诵下来。第 周 年 月 日 第 节 周节数:课时目标
18、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为何所有的绿会按节拍飘动。2.感受作者对“绿”色的赞美,对春天的讴歌。二次备课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1.出示词语,指名认读: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作者发现了春天有各种各样的绿,这些绿给作者什么感觉?下面我们跟着诗人艾青的脚步来到绿色的春天,体会春的美妙。二、诵读课文,感悟体会1.轻声朗读全文,边读边思:春姑娘用巧手为我们调出了哪些绿色?2.板书:黑绿 浅绿 嫩绿 翠绿 淡绿 粉绿(同时贴出色卡)3.感受绿的多:是不是只有这些“绿”?你还知道有哪些绿?(了解省略号的作用)4.出示第一小节:难怪作者说(出示第二节),自己轻声朗。指
19、名读。全班齐读。5.感受绿的美:这各种各样的绿,却绿得发黑,绿得出奇?知道“出”是什么意思吗?(不同寻常)(板书:绿得发亮、绿得出奇)齐读第一、二小节。7.这么多的绿集中在一起,会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呢?朗读课文三、四、五小节。(1)轻声地、自由读三、四、五小节。(2)你觉得哪个小节写得最有趣,挑选你最喜欢的一节再仔细读读。随机:第三小节:(1)出示说话练习。说一说:风中的 是绿色。雨中的 是绿色。阳光下的 也是绿色。(学生挑选其中一个交流)(2)指名读,全班齐读。第四节:(1)出示图片,帮助学生理解“所有的绿集中起来,挤在一起,重叠在一起,静静地交叉在一起。”(板书:挤、 重叠、交叉)(2)指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版 四年级 下册 语文 第三 单元 教案 表格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