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教案全(表格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教案全(表格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教案全(表格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时教学设计课题数与代数知识复习1课型:复习课课时:一课时授课时间第 周 年 月 日 第 节 周节数:核心素养目标:情境与问题:这学期我们都学习了哪些计算方法?你是怎样学习的巩固和掌握一位数除多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笔算方法,以及验算方法。思维与表达:提高学生口算、估算、笔算的计算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反思: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思政元素:培养学生多观察生活的数学问题。2.学习重点难点:重点:掌握一位数除多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难点:巩固和掌握一位数除多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笔算方法,以及验算方法。3.教学准备:课件、口算卡
2、片4.学习活动设计 环节一、复习旧知识,引入新课。教师活动:这节课我们主要复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板书课题:数与代数(1)学生活动:明确本节课的复习内容。活动意图:教师的谈话直奔主题,唤起学生对本学期所学计算知识的记忆,为后续的复习整理做准备。环节二:探究新知。复习一位数除多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笔算方法教师活动:1.小组合作整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2.提问并交流。(1)引导学生复习口算方法。24034070怎样进行口算?(2)一位数除多位数的估算方法。估算:1234(3)“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竖式计算下面各题(带验算)2
3、764517522232972学生活动:1.交流展示“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结构图。(见板书设计)2.交流汇报计算方法。(1)口算方法。想:240是24个十,24个十除以3等于8个十。2403=80想:先把0前面的数47=28,再看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即4070=2800。(2)估算方法:除数不变,把被除数看成几百几十数或整百数,再口算。123430。(3)笔算方法。(3)交流汇报:笔算除法: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如果最高位不够商1,就看被除数的前两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的上面;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除法验算:商除数=
4、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活动意图:通过提问“哪道算式一下就能算出答案”,唤起学生对口算方法的回忆,让学生自己列举类似的例子,体会此类算式的共同特点,在计算和交流中巩固计算方法。通过判断引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环节三:巩固练习教师活动:1.教材第111页第1题口算。2.教材第111页第2题竖式计算(选一道除法题验算)。3.教材第110页第2题。4.教材第111页第3、4题学生活动:先由学生独立完成各题,再全班交流、订正。活动意图:通过把时间交给学生,使学生在计算过程中深刻体会算理,进一步掌握算理和算法。环节四:自我总结教师活动:课堂小结:1.今天我们复习了哪些知识?2.你对于今天所复
5、习的计算还有什么问题,有什么地方值得注意的?学生活动: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我的问题是:活动意图: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5.作业设计1、基础作业完成书上的练习。2、巩固作业完成练习册上的练习。6. 板书设计7.教学反思与改进成功之处:不足之处:改进之处:课时教学设计课题数与代数(2)课型:复习课课时:一课时授课时间第 周 年 月 日 第 节 周节数:1.核心素养目标:情境与问题:结合情景,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内容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能够比较熟练地比较小数的大小并计算小数的加、减法,能解决简单的有关小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思维与表达
6、:这样用理论指导实践,大大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重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总结和归纳。交流与反思:在教学中,每完成一种题型,都让学生说一说有关的学习内容。说的过程,也是记忆和再加工的过程,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一步地消化理解,真正成为自己应该掌握的技能。思政元素:培养学生对思想观念要打破常规,大胆探索,在学习的同时,促进自生价值观念。2.学习重点难点:学会判断闰年、平年,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进一步认识小数,会比较小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小数加、减法。3.教学准备: PPT课件。4.学习活动设计:环节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教师活动:1.小组合作,对第6单元和第7单元的内容进行概括性地整理。2.对以
7、上内容,你有什么疑问。学生活动:1.全班展示、交流整理的单元知识结构图(见板书设计)。2.对单元知识内容提出疑问并交流整理知识的体会。活动意图:通过整理复习,提高学生的基本计算能力和应用能力。要重视数概念的掌握和算理的理解,加强小学生运用数概念的能力培养。环节二:探究新知教师活动:(一)复习年、月、日的相关知识。1.年、月、日之间的关系。2.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3.计算经过多少年,用终止年份减去起始年份。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1949年10月1日,到2014年10月1日成立( )周年。4.各类节日。5.时间单位的换算关系。6.经过天数的计算。例:李阿姨从6月12日到8月17日去外地出差,她
8、出差多少天?7.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1)会互相转化。(2)计算经过的时间时,一定要把不同的计时法变成相同的计时法再计算。(3)联系实际,解决问题。(二)复习小数的相关知识。1.复习小数的含义及读、写法。(1)小数的含义: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也就是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2)读、写下面的小数,交流小数读写方法。36.560.6八百点五十点九(3)用小数或分数表示以“元”“米”为单位的数。4角用小数表示是()元,用分数表示是()元。17分米用小数表示是()米。2.复习小数的大小比较。30.3 0.6元1元3元2.9元 3.55.320.618.7 75.870.13.复
9、习简单的小数加、减法。(1)交流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2)完成教材第113页第11题,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学生活动:(一)1.结合教材第88页的表格进行复习。2.(1)公历年份不是4的倍数的是平年。(2)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是闰年;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3.学生明确算法。2014-1949=65(周年)。4.交流熟记各类节日,如:6月1日儿童节。5.1时=60分,1分=60秒,1日=24时,1周=7天。6.交流计算方法:6月份:30-12+1=19(天)7月份:31天8月份:117日17天合计:19+31+17=67(天)7.掌握24时计时法的相关知识并会加以运
10、用。(二)1.(1)理解小数的含义。(2)读写小数,交流小数读写的方法。(3)结合例题,交流在用小数表示以“元”“米”为单位的数时,你有什么好方法?2.结合练习题目交流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及注意事项。3.(1)交流、巩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2)比一比,谁计算得又对又快。活动意图:能按顺序排列出学过的时间单位,知道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某一时刻,会计算某事件经过的时间。经历独立整理、相互交流的过程,感受合作学习的快乐.环节三:巩固练习教师活动:课件出示: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有关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问题。1.一个教室能坐40人,一幢教学楼有12个教室,能坐多少人?2.每筒羽毛球有1
11、2个,每筒24元。(1)这些羽毛球一共有多少个?(2)买这些羽毛球一共需要多少钱?学生活动:独立完成,全班交流。交流时注意让学生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具体问题。活动意图:通过基础练习,巩固学生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笔算的理解运算能力,提高学生应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环节四:自我总结教师活动:课堂小结学完这节课你们有哪些收获?学生活动: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我的问题是:活动意图: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5.作业设计(1)基础作业完成书上的练习。(2)巩固作业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6.板书设计数与代数(2)7.教学反思与改进成功之处:不足之处:改进之处:课时教学设计课题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三年级 下册 数学 期末 复习 教案 表格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