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专题九戊戌变法专题达标检测卷(九)(含解析)人民版选修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专题九戊戌变法专题达标检测卷(九)(含解析)人民版选修1.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题达标检测卷(九)(时间:9()分钟分数:100分)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近代百年第一次民族反思是由中日甲午战争引发的。”这次“反思”使 先进人士认识到必须()A.唤醒民众进行反侵略斗争B.彻底批判儒家传统思想C.学习西方的政治文明D.进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解析:中口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为挽救民族危机,维新派、革 命派先后登上历史舞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分别提出建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的主张。A项在中 日甲午战争之前,B项是在新文化运动时期,D项是指新民主主义革命。答案:C2 . “谁识书生能报国,
2、晚清人物属康梁”这句诗描述了清末一次着名的思想政治运动,其背景之一 是()A.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第二次鸦片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国的社会与民族危机C.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唤醒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D.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了建立民主共和国的完整方案解析:依据材料判断,这次思想政治运动是维新变法运动,故符合题目要求的只有C项。答案:C3 .百日维新期间,康有为曾形容说“至有野民渔人上书,纸用二尺条长,称及皇帝亦不抬头,上亦 一笑置之”。这反映了哪一改革措施()A.允许官民上书言事8 .普遍设立中小学堂C.举办民间团体D.澄清吏治,提倡节俭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通过文中“
3、野民渔人上书”可知,是指允许官民上书言事。答案:A4.有人认为,甲午战争是“传统中国与近代中国的分界线”,这主要是因为甲午战争后()A.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B.清政府开始引进西方的近代技术,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C.民族工业获得进步发展,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D.发展商业和开设议院的要求出现,维新变法思想开始形成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甲午战争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 级登上政治舞台,与中日甲午战争前相比,中国近代社会有了质的变化,故甲午战争被称为分界线。答案:c5. 19世纪90年代,维新思想进一步发展,作为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康
4、有为的维新思想与梁启超的 维新思想相比,最显着的特点是()A.宣传救亡图存的道理B.吸取西方政治启蒙学说C.抨击封建专制思想D.借用传统学说鼓动革新解析:康有为写了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把孔子描绘成中国改革的先师,借此宣传维新 思想,减少维新变法的阻力。而梁启超则是主张宣传西方的民权思想和君主立宪制。答案:D6 .梁启超的“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 在变官制。”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培养实用人才B.创办新式学堂C.变革科举制度D.实行政治民主化解析:本题主要考杳学生依据材料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材料中所有问题诸如变法、育人才、开学校、 变科
5、举等,要想成功,基本落脚点就在于“变官制”,即改变当时的上层建筑,反对专制统治,要求实行 政治民主化。答案:D7 . 1895年,康有为联合18省1 300多名举人,发起“公车上书”运动,提出设“议郎” 一职,“议 郎”应为通晓中外政体,方正直言,且由士民公举产生,备皇帝顾问。这表明资产阶级()模仿西方议会政治希望对皇权进行牵制和限制改革内政、外交拥护光绪皇帝与慈禧太后斗争A.B.C. D.解析:本题考查资产阶级维新派在政治方面的主张。康有为等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改革清政府的内 政、外交,实行君主立宪制。中“帝党”和“后党”的斗争迷惑性较大,但“议郎” 一职的设立,没有 说明这一点。答案:A8
6、 .标志着戊戌变法运动达到高潮的事件是()A. “公车上书”B.保国会成立C.百日维新D.进呈上清帝第六书解析:百日维新指的是从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开始变法到戊戌政变结束,其间颁布了一系列改革 措施。所以百日维新标志着戊戌变法运动达到高潮。答案:C9 .从促进近代化的角度看,戊戌变法最深远的历史影响是()A.确立了维新思想的主导地位10 促进了民主共和思想的形成与发展C.开创了新的时代风气、社会舆论和思想观念D.有助于西方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的结合解析:本题属于最佳选择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注意对近代化含义的理解。A项是当时的枳极影 响,B项是辛亥革命带来的影响,I)项表述与本题不符。答案:C1
7、0.在百日维新期间,山东烟台牟平的学子张子昭得知变法的消息后痛哭流涕,当即手写血书,痛骂 康、梁。在维新的措施中,最令他反感的应是()A.设立京师大学堂B.废除八股C.派留学生出国留学D.在各地设立中小学堂解析:解答本题,要注意材料中的“学子”。当时的读书人,读的是四书五经,期望通过八股取士取 得功名,以光宗耀祖。戊戌变法的法令中,明确规定废除八股,这就断了其当官之路。答案:B11 .某班同学在对戊戌变法进行研究学习时,绘制了下面的一幅图画,该画最好命名为()A.戊戌政变B.志士悲歌C.晚清丧钟D.君子之度解析:题目中的图画再现了变法志士谭嗣同慷慨赴死,以警醒国人的场面。谭嗣同“无力回天”的感
8、 叹,表现出其在封建势力镇压面前的无可奈何。故B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最佳答案。答案:B12 .在19世纪末,只进行了短短百口的戊戌变法,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极其悲壮的一页,注定其失 败的最主要原因是()A.缺乏深厚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B.康有为等维新思想家的宣传不全面C.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不支持I).领导者的软弱及维新思想的局限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知戊戌变法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缺乏深厚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其他选 项不符合史实。答案:A13 .近年来,许多史学家在研究戊戌变法时,认为康有为依靠光绪帝进行变法,反映出他具有高超的政治艺术。所谓“高超”应是指这种方式有利于()减少变法阻力弥补资产阶
9、级力量的不足获得列强的支持取得顽固派的支持A.B.C.D.解析:康有为通过获得皇帝支持的方式进行变法,有利于减少来自各方面的阻力,另一方面也在一定 程度上弥补了资产阶级力量的不足。此时的列强,在帝党、后党方面,态度并不明确。与此同时,变法会 触及顽固派的既得利益,无论是谁去领导变法,都将遭到他们的反对。因此的叙述是不正确的。答案:C14 .在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轨的过程中,清政府陨落了。但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清政府也不断地 进行自我拯救,力求跟上工业文明的脚步。下列的说法,正确的是()A.海禁政策的实施表明清政府自我拯救的决心B.洋务运动的开展说明清政府完成了自我拯救C.维新变法运动使自我拯救
10、深入到制度的层面D.护国运动加速了清政府自我拯救的步伐解析:A项时间不符合题意,且内容不是自我拯救而是自我束缚;洋务运动最终失败,未能完成自救, 排除B项;D项开始的时间为1915年,此时清政府已经被推翻。清朝光绪帝参与的维新变法运动,涉及君 主立宪等政治制度层面,故C项正确。答案:C15.梁启超在康有为传中写道:“戊戌维新,虽时日极短,现效极少,而是二十世纪中国史开宗 明义第一章也。”下列论述能证明其观点的有()开辟了向西方学习之路,促进近代文教事业的发展揭开了中国近代化的序幕,成为20世纪民主革命的开端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促进民族意识 的觉醒近代中国的首次思想解放潮流,开创新时代风气资产阶
11、级的改良运动,符合近代中国的发 展趋势A. &B.C.D.解析:维新变法运动不是向西方学习的开始,故“开辟了向西方学习之路”有误:维新变法运动是 一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而非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故不正确。排除含的选项,答案为D项。答案:D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6 .阅读材料,完成问题。材料1898年,(一系列)挫折激发了雄心勃勃但过早夭折的百日维新。这场运动的领导人是学者康有 为和梁启超,他们印刷了 系列小册子,重新解释了儒家思想,为帝国体系下发生的巨变进行辩护。康有04/7为和梁启超并不追求保持中国的农业化社会和文化传统,而是寻求再造中国并使之转变为强有力的现代化 工业
12、社会。-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康、梁为“寻求再造中国并使之转变为强有力的现代化工业社 会”而追求的核心。(4分)(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康有为通过“重新解释儒家思想”,为实现近代中国“巨变进行辩 护”的原因。其做法与百日维新“过早夭折”有何内在联系?(6分)解析:第(1)问中“寻求再造中国并使之转变为强有力的现代化工业社会”而追求的核心,实际上就 是维新思想的核心,要求改良政治,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第(2)问第一小问,一方面注意其策 略性,意图减少阻力,另一方面还要看到其阶级局限性;第二小问要求分析这种做法和变法失败的联系, 维新派
13、未能与封建因素(势力)彻底决裂,是导致其变法失败的重要原因,从中总结即可。答案:(1)核心: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2)原因:儒家思想根深蒂固,减少变法阻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缓慢,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 妥协性。联系:维新派未能与封建因素(势力)彻底决裂,是导致其变法失败的重要原因。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我在时务学堂讲学)所讲的都是民权思想,又经常言及清代掌故、抨击科举失政,大力提 倡革命直到年关放假,学生们回家,把课堂讲义出示给亲友们看,整个湖南瞬间哗然。”一一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材料二 唯中国风气未开,内外大小,多未通达中外之故,唯有乾纲独断,以君权雷厉风行,自
14、无不 变者,但当妙选通才以备顾问其用人议政,仍操之自上。康有为日本变政考材料三戊戌年以前,国家多灾多难,慈禧专政,圣上没有权力,所以人人都不知道圣上的英明;我 也是觉得上层的人没什么可指望的,所以政治主张专以救四万万同胞为主,保中国不保大清。于是东奔西 走,开强学会、保国会,打算建立议院,掌控民权以救中国但是,后来我见到了皇上,才知道皇上实 在是圣明英勇康有为1901年给赵日生的信(D根据材料一,分析整个湖南瞬间哗然”的原因。从材料三中为梁启超的观点找出佐证。(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康有为的政治主张,结合材料二、三,指出康有为提出这一主张的理由。(2分)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康、梁
15、思想转变的轨迹,指出康、梁思想发生转变的直接原因。(2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所讲的都是民权思想大力 提倡革命”回答,第二问小根据材料“政治主张专以救四万万同胞为主,保中国不保大清”回答。第(2) 问,根据材料概括回答。第(3)问,根据材料一主张革命到材料二、三主张变法回答,直接原因从光绪帝 对康、梁的赏识回答。答案:(1)原因:梁启超宣传民权思想,提倡革命,引发震动。佐证:康有为在戊戌年以前曾主张“保 中国不保大清”,梁启超是康有为的弟子。(2)主张:以君权治天下,依靠皇帝变法。理由:中国风气未开;皇上圣明英勇。(3)轨迹:从主张革命到依靠皇权自上
16、而下变法。直接原因:光绪皇帝的赏识。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土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向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 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光绪帝宣示诸臣实力讲求西学材料二近者设立海军、使馆、招商局、同文馆、制造局、水师堂洋操、船厂,而根本不净,百事皆 非。今天下之言变者,日铁路,日矿务,日学堂,日商务,非不然也,然若是者,变事而已,非变法也。据康有为敬谢天恩并统筹全局折等(1)在改革问题上,光绪帝和康有为的认识有何相同之处?(4分)(2)根据材料中两人对改革的不同理解,说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在当时不能实现的原因。(6分)解析:
17、第(1)问从材料一中“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以及“今天 下之言变者,日铁路,日矿务,日学堂,日商务,非不然也非变法也”等信息去概括共同点。第(2) 问从材料一中“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及“而根本不净,百 事皆非”“然若是者,变事而已,非变法也”等信息并结合所学从维护制度统治视角分析回答。答案:(1)相同:向西方学习,实现富国强兵。(2)原因:资产阶级维新派要求进行制度变革,发展资本主义;光绪帝主张学习西方的器物,以维护 清王朝的专制统治。1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在马关条约谈判期间,中国代表李鸿章和日本使节伊藤博文之间曾
18、有过以下谈话:伊藤:十年前,我在天津时曾同大人(李鸿章)谈过改革问题,为什么直到现在还没有一件事情得到改 变或改进呢?为此我深感遗憾。李:先生,当时听你谈论此事,不胜钦佩,而且,我对先生您在日本有力地改变你们的习俗,以致达 到现在的水平,也十分羡慕。可是,我国的事情受传统束缚太深,我简直不能按照自己的愿望行事。伊藤:除对善良的人外,天意没有任何影响。如果贵国愿意努力行动,上天无疑会帮助贵国实现自己 的愿望,因为上天对地上的人们一视同仁。根本的问题在于每个国家都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美费正清中国和日本(1)李鸿章“不胜钦佩”和“十分羡慕”的事件是指什么?这一事件对日本的影响如何?(4分)(2)马
19、关条约谈判期间,中国开始了一次政治运动,这次运动的结果如何?它在推动中国思想近 代化进程中有何意义?(6分)解析:通过马关条约谈判期间李鸿章和伊藤博文的对话,考查学生对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戊戌变 法的了解,问题难度不大,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即可。答案:(1)日本明治维新。影响:明治维新使封建落后的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并通过对 06/7外掠夺,加快了日本的经济近代化,逐步发展成为亚洲资本主义强国。1889年明治政府颁布资产阶级性质 的大日本帝国宪法宣布实行君主立宪,基本确立了地主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统治秩序,巩固了明治维 新后确立的日本近代天皇制度。明治维新使日本崛起为东方强国,并逐渐获得了国家主权的独立与完整。 但是明治维新运动没有彻底根除封建残余势力,随着经济军事实力的增强,日本竭力推行军国主:义,开始 对亚洲邻国进行侵略扩张,成为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2)维新变法运动,结果失败。意义:戊戌变法是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维新派揭露帝国主义企图瓜 分中国的阴谋,唤起了人们的近代民族意识,促成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它也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解放的潮 流。通过维新派的宣传,维新思想得以广泛传播,国人的心态也随之改变,学习西学成为一种社会时尚, “变革”也成为不可遏制的思想潮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