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四年级下册(统编)(教研版)第三单元-题西林壁教案-详细.docx
《小学语文人教四年级下册(统编)(教研版)第三单元-题西林壁教案-详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人教四年级下册(统编)(教研版)第三单元-题西林壁教案-详细.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个小道具,要考一考大家。(出示六色方竹体)请同学们各自从自己的位置上 看过来,然后大声告诉老师,你所看到的方柱体是什么颜色的?生:红!蓝!绿!白师:老师听到同学们说了很多种颜色,那谁能告诉我,到底是哪一些同学说对了呢?生:都对!师:好,同学们说得真好!其实同学们都说对了!因为每个同学坐的位置不一样,那他所看到的老师手中的方柱 体的颜色也不一样。这就告诉我们一个小道理,谁能给大家说说?(指名学生说)生:观察的角度不同,看到的结果就不一样。师:非常好!它告诉我们的小道理就是:同一样事物,如果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看到的结果就不一样。 其实啊,这个
2、小道理在北宋时候就有一位著诗人通过他的一首古诗告诉过人们。(1.今天咱们就来学习这首古诗一题西林壁(2.那就是苏轼写的一-生答题西林壁,今天咱们就来学习古诗两首中的题西林壁)板书:题西林壁读课题。二、前面我给让大家预习的时候介绍过学诗六步法,是哪六步法呢?出示:解诗题、知诗人、读诗文、明诗意、悟诗情、诵诗文1.解诗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题:题写 西林:庐山脚下的西林寺 壁:墙壁)出示课件图片资料,让学生了解西林寺及苏轼题诗的石壁。“题”是哪个题?(问题的题)请学生完整地说一说诗题的意思。带着理解,再读题目。这首诗的作者是谁认识苏轼吗,我们以前学过苏轼的哪些诗?生:师:是的,这是上个
3、学期学的,苏轼描写西湖的诗。生: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师:女生背前一首,男生背后一首,齐!出示:苏轼及生平简介诗人。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人称之为“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 之一。其诗,词,散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 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师:其次,我们来了解一下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出示幻灯片)谁来读一读。生:题西林壁为苏轼47岁时所作。元丰七年(1084)四月,苏轼离任黄州、就职汝州时, 登上江西庐山,前后历时十余天,从山南到北,从山上到山下,跋山涉水,游览了庐山诸峰。然而,
4、庐山的真面目是什么样的呢?诗人在思索着、探求着,一个深刻的哲理也随之在心中孕育着,因此 写下此诗。这首诗的成因,和他对佛学的深入探索是分不开的,也是他总结庐山之游的绝唱。3读诗文现在请同学们翻开课本,读一读课文,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文,和苏轼一起品味庐山。(1)生自读,读通诗文,读准字音。检查朗读情况。纠正字音。(2)生读字词出示生词(个别读,领读,指导读)我们读诗,不能只满足于读正确,还要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师:请几位同学来读读看,这首诗怎么读。生:(生1读)师:读的真有感觉,你们听出来他是怎么停顿的?我们有223, 43,他是哪一种呢?生:43生:(生2读)师:他是哪一种呢生:223师:你
5、们觉得哪一种比拟舒服,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还是“横看/成岭/侧成峰”呢?生:我觉得是223;我觉得是43师:我们读诗,不能只满足于读正确,还要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我们223读会更有韵味,用斜杠在书本 上划出来,大家先自由朗读。再站起来读一读。【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生:(生1读)师:老师发现她读古诗的韵味非常足,拖得长长的。生:(生2读)师:读出了一种很洒脱的感觉。让我们一起来度一读,把自己对于这首诗的感觉读出来。 学生练读。互相读给同桌听并相互纠正。-4.明诗意、悟诗情恩,已经有些诗的味道了。当然,光会读还不够,还要一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语文 四年级 下册 统编 教研 第三 单元 西林 教案 详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