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四年级下册(统编)(教研版)第七单元-《芙蓉楼送辛渐》教学设计.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小学语文人教四年级下册(统编)(教研版)第七单元-《芙蓉楼送辛渐》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人教四年级下册(统编)(教研版)第七单元-《芙蓉楼送辛渐》教学设计.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芙蓉楼送辛渐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认读“芙、蓉、洛” 3个字,会写“芙、蓉、洛、壶 4个字。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能默写古诗芙蓉楼送辛渐。3 .通过自学和小组合作的方法理解整首诗的意思,抓住“冰心”“玉壶”等词语理 解诗句。4 .体会诗人不会因横遭谤议贬谪而改变志气的决心,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二、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诵课文,理解诗句及整首诗的大意。三、教学难点:体会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精神品质。四、课型:新授课五、课时安排:一课时六、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七、教学过程:一、解题导入,介绍作者离别这种情感自古有之,与友人分别时或是表达朋友间的深情厚谊,或是表白 自己的
2、心志,这种种的离情别绪都凝聚在这字字凝练的古诗中。同学们,你们都知 道哪些送别诗?预设:别董大送元二使安西赠汪伦送孟浩然之广陵等。2. 接下来,我们要学习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诗芙蓉楼送辛渐。板书课题, 齐读。(板书:芙蓉楼送辛渐),解题:学习古诗,应从题目入手,你从题目中知道了什么?【课件出示2】“芙蓉楼”是润州(今江苏镇江)的城楼。“送”是送别的意思。“辛渐”是 诗人的一位朋友。题目的意思是:在芙蓉楼送别好友辛渐。3 .作者简介:【课件出示3】王昌龄(698-756年)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汉族。盛唐著名 边塞诗人,擅长写七言绝句,后人称王昌龄为“七绝圣手”。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 格
3、调高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世称王龙标,有“诗家天子王江宁”之称,存 诗一百七十余首,作品有王昌龄集参军行七首出塞闺怨等。4 .写作背景:【课件出示4】这首诗大约作于开元二十九年以后。王昌龄当时离京赴江宁(今南京市)丞任, 辛渐是他的朋友,这次拟由润州渡江,取道扬州,北上洛阳。王昌龄可能陪他从江 宁到润州,然后在此分别。出示课件,一是提示学生要用以前学过的方法来学习古诗,学生做到心中有数, 按部就班地进行学习;二是提供自学提纲,放手让学生去学习,既目标明确,有章 可循,又不拘形式,方法灵活,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二、初读诗文,初步感知1 .自读古诗,读准确,读流利。【课件出示5-6:生字田字
4、格课件】芙蓉洛壶(1)读准字音注意读准翘舌音“蓉”,边音“洛”。(2)指导书写“芙蓉壶”都是上窄下宽的字,“洛”左窄右宽。“壶”注意有三局部组成:士、业。2 .借助注释想想诗句的大体意思。3划分朗读停顿,以多种形式朗读。【课件出示7】三、自主交流,理解字义。L自主理解字义:【课件出示8-9】寒雨:寒冷的雨。连江:满江。吴:三国时的吴国在长江下游一带,所以称这一 带为吴。平明:清晨。客:指辛渐。楚山:春秋时的楚国在长江中下游一带,所以 称这一带的山为楚山。孤:单独,孤单一人。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南岸。 一片冰心在玉壶:冰在玉之中。比喻人清廉正直。冰心:比喻心的纯洁。学生在对字词的理解中,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芙蓉楼送辛渐 小学语文 四年级 下册 统编 教研 第七 单元 芙蓉 楼送辛渐 教学 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