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四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第三单元-10爬山虎的脚教学反思2.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小学语文人教四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第三单元-10爬山虎的脚教学反思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人教四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第三单元-10爬山虎的脚教学反思2.docx(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爬山虎的脚教学反思爬山虎的脚是本组一篇精读课文,叶圣陶先生用细致简洁的文笔分别介绍了爬山虎叶 子和脚的形状特点以及它是怎样用“脚”爬墙的,以此启发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要注意留 心细致地观察身边的事物。读后我们也会产生探究的愿望及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强烈兴趣。下 面我来谈一谈自己的教后体会。1 .教学效果(思效)。本单元主要是训练孩子处处留心,提高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学习作者相应的观察方法,而这 篇爬山虎的脚就负担着这项任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将课文重点放在让孩子在理解课 文的基础上,学习对事物的观察方法。学生初读课文后,了解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爬山虎,乂 从哪些方面描写爬山虎的脚一一爬山虎是怎样
2、一脚一脚往上爬的?这局部内容有一定难度。教 学时,我先引导学生找出描写爬山虎动作的词语,接着通过做动作体会词语,初步感悟这些词 句的意思。然后展示爬山虎紧贴着墙往上爬的课件,引导观察直观理解,从而轻而易举就突破 了理解上的难点。直观教学给学生最直观的感受,对于理解课文也大有帮助。但是,过多运用直观的东西可 能会使学生的学习偏离正常轨道,容易形成单纯外表的热闹,而忽视了语言文字材料。所以, 我感觉这节课上缺乏之处就是过多的课件演示有点“喧宾夺主”。2 .教学收获(思得)。课文比拟长,所以,课堂处理方面要学会取舍,这篇课文每个段落要表达的侧重点不一样, 所以采取的方式方法也不一样,举例如下:(1)
3、学习爬山虎的叶子片段时,抓住关键句“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好看得很”来体会爬山虎叶子的绿和茂盛。(2)认识爬山虎的脚时,重点让孩子通过朗读,边读边理解爬山虎脚具体的生长位置, 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因为在平时生活中,孩子们很少认真观察植物,所以一大局部同学不明白 “茎”“叶柄”的位置,教师通过简笔画来画出爬山虎的脚的具体位置,可以加深孩子对课文 的理解。(3)理解爬山虎的脚是怎么一脚一脚往上爬的,结合刚才对于简笔画的理解,学生们模 拟爬山虎爬行的过程,通过手指来体会“触”“巴”“拉”“贴”等动作,学生通过朗读和亲 自体验爬山虎爬行,对整个爬行过程有了较深刻的体验和理解。3 .缺乏之处(思失)。我在备课时其实有意识地让学生去读书,并且分层次去读书,但是虽然采取了多种读书 的方式,实效性并不大,在一个个环节中并没有看到学生在读书上的明显提升。在学生读书的 过程中,教师也没有及时给予指导性的评价,结果就失去了层次性读书的意义。4 .改进措施(思改)。阅读教学中一定要想尽方法引导学生“啃课本”。在学习爬山虎的脚是如何一步一步往上 爬的时候,让学生拿出笔画一画,大多数孩子重在“画”,根本不知道要从书中寻找答案。这 样的教学是没有教学效果的。所以,不管教学的哪个环节,老师都要引导学生紧紧抓住文本, 反复朗读、研读、体会读,不能够停留在外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语文 四年级 上册 统编 2023 更新 第三 单元 10 爬山虎 教学 反思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