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四年级下册(统编)(教研版)第七单元-《墨梅》教学设计.docx
《小学语文人教四年级下册(统编)(教研版)第七单元-《墨梅》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人教四年级下册(统编)(教研版)第七单元-《墨梅》教学设计.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占诗三首墨梅教学设计一、教学理念王冕的墨梅,是典型的托物言志诗。所托之物在梅,所言之志在人。梅有格,实为人有格。孟子所谓“知人 论世,以意逆志”,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梅之格,全在“清气”二字,此乃全诗的诗眼所在。一般人写梅,多言其“香气”,而王冕笔下,“香气”却成了 “清气”。这实在是因为:香气对应的是花,清气对应的不再是花,而是人;香气是鼻子闻出来的,清气那么是心灵品出来的;香气是物质意 义上的,清气那么是精神意义上的;香气人人得而闻之,清气那么只有高洁之士方能品之;香气留在外表,清气那么流 在骨子里。因为,王冕真正要写的,不是梅格,而是他心中理想的人格.王冕一生,所立所求的就是“只留清气满乾
2、坤”的 人生境界。秉持这样的志向,王冕不愿效劳达官贵人,曾画一幅墨梅挂于墙上,并题诗写道一一疏花个个团冰雪,羌笛吹它不下来。当亲朋好友一次次劝王冕出来做官的时候,一生清气的王冕用这样的诗回应他们一一平生固守冰霜操,不与繁花一样情。王冕不慕虚荣,不羡富贵,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以天下苍生为己任,像梅花一样传播春天的美好希望。他这 样写道一一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这是一种多么辽阔的生命格局,多么高远的人生境界。这样的格局,对应的不是语文,而是人生;这样的境界, 不是物质意义上的,而是精神意义上的。因此,要真正读懂墨梅,就必须引导学生充分了解和感受王冕所处的社会背景和人生经历,在王冕的人格
3、与 墨梅的诗格之间建立一种同构关系。并以此为支点,引导学生沉浸在梅的文化场域中,口诵心惟,潜移默化,受 到美好人格的熏陶,实现语文教育立德树人的宗旨。二、教学目标.核心目标:能联系诗人生平,感受诗人借画梅、咏梅来表达自己高洁、孤傲的人格追求。1 .条件目标:能正确认读“砚、冕、乾、坤”四个生字,并有感情地朗诵诗歌,理解“墨梅、洗砚池、淡墨痕、 满乾坤”等词的意思;能理解墨梅的诗意,体会诗中“梅的清气”这一文化意象;初步了解诗歌托物言志的 写作手法。三、教学过程(-)整体感知,梳理“三种梅”.读好诗题和作者。齐读诗题,齐读作者,为“冕”正音。1 .读好并理解诗中的两个新词:洗砚、乾坤。中国书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墨梅 小学语文 四年级 下册 统编 教研 第七 单元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