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人教八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遵守社会规则 法不可违111.docx
《初中道德与法治人教八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遵守社会规则 法不可违11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道德与法治人教八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遵守社会规则 法不可违111.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第1课时法不可违1敬老今新【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目标树立法律意识,增强守法观念,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知识目标知道什么是违法行为,及其种类;认识行政违法行为和民事违法行为的危害; 懂得依法规范自身行为能力目标能够辨别各种违法行为,远离一般违法行为【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违法行为的种类。教学难点: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2数考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材料)天津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一审以受贿罪、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和滥用职权罪三罪并罚, 对全国政协原副主席、中共中央统战部原部长令某宣判执行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 产。令某受到法律的惩罚说明了什么?教师讲述:
2、说明了谁都不能违法,违了法就要受到追究和制裁。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 治国家的新时代,尊法守法是我们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五课第1课时:法不可违。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违法无小事(一)法律的规范作用1 .阅读教材P46 “运用你的经验”。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违法行为及其导致的结果,增强学生用法律的眼光辨识自己行为的能力,增 强法治意识,做到不违法。具有开启下文的作用。2 .角色扮演:由学生分别扮演不同角色,以小品的形式表演出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3 .小勤为什么会被送到派出所?提示:小勤的行为虽然不是故意的,但客观上其行为已经违法。4 .这样的事情
3、可以避免吗?提示:可以,了解法律,学习法律,懂法守法就可以避免。教师总结: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法律意识,不能违法。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 线。(二)违法行为的含义活动一:认识违法行为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比分析三种行为的不同表现、危害程度及所受处罚,了解违法行为的类别及其特点: 了解治安管理处罚法、民法、刑法对相关违法行为的处罚;帮助学生认识到违法的后果及其必然受到的处罚,增 强学生的法治意识;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和归纳能力。1 .学生阅读教材P47 “探究与分享”。2 .分组对三种不同的情形进行讨论:这些行为有哪些不同的影响?对社会产生了哪些危害?触犯了何种法 律?怎么才
4、能解决问题?提示:朱某拾到苏某的手表拒不返还,违反了物权法,给苏某造成了财产损失,被法院判决限期归还苏某的 手表;李某等人的行为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破坏了体育馆的公共秩序,被公安机关予以警告处罚;赵某的行 为触犯了刑法,影响了社会的稳定,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 .分享交流: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事例?学生是如何看待的?(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民 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三)违法行为与法律责任活动二:认识违法行为与法律责任(承接教材P47 “探究与分享”,多媒体展示表格)情景对社会的
5、 危害程度违反的 法律承担的法 律责任所属违 法类别-较轻物权法(民法)民事责任民事违法行为二较轻治安管理处罚法 (行政法规)行政处分或行政 处罚行政违法行为三严重刑法刑事责任刑事违法行为1 .根据“对社会的危害程度”,违法行为乂可以分为哪儿种?2 .从“承担的法律责任”来看,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教师总结: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相对轻微,称为一般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是违法 行为中最严重的一种,通常称为犯罪。无论是一般违法还是犯罪,都要承担法律责任。目标导学二: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警惕和远离行政违法行为活动一:警惕身边的行政违法行为设计意图:选取的三个案例中的情形都是中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道德与法治人教八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遵守社会规则 法不可违111 初中 道德 法治 人教八 年级 上册 统编 2023 更新 遵守 社会 规则 不可 111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