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人教八年级上册遵守社会规则《善用法律》教学设计.docx
《初中道德与法治人教八年级上册遵守社会规则《善用法律》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道德与法治人教八年级上册遵守社会规则《善用法律》教学设计.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善用法律教学设计大竹县双拱镇中心小学刘尚敏教学分析【教学目标】1 .知道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法 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知道诉讼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2 . 了解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 的责任。3 .掌握在面对违法犯罪时,不仅要勇于斗争,而且要善于斗争,才能有效 地打击犯罪。4 .培养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做到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 靠法,培养学生成为一名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 者【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依法维护合法权益。教学难点: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阅读教材P5
2、7 “运用你的经验”2 .你对此事的看法是什么?(学生讨论回答)3 .如果你是小华的朋友,你会怎样帮助他讨回公道?提示:依据法律,根据事实。保安的做法是违法行为,侵犯了小华的人身自 由和名誉权。超市的保安不是执法人员,无权搜查他人的身体,其搜身行为损 害了小华的人格尊严。本案中,是由于超市的过错引起报警器鸣叫,保安客观上实施了侵犯小华 人身自由和名誉权的行为;主观上明知没有权利搜查而实施搜查行为,因此有过 错;保安的行为造成小华人身自由和名誉权受损,且损害和侵权行为之间有因果 关系。依照我国民法总则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侵害消费者的人格 尊严或侵犯消费者自由的,应当停止侵害、恢复名誉、
3、消除影响、赔礼道歉, 并赔偿损失。教师过渡: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权利不受侵害,侵犯公民权利的行为要承担 相应的责任。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五课第3课时:善用法律。二、新课讲授(一)依法维权1 .阅读教材P58 “探究与分享”2 .为什么王某受到法律的制裁?村民却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提示:镜头一中的王某以暴制暴,采取非法手段维护自身权益,受到了法律 的制裁;镜头二中的农民依据合同法同村干部据理力争,维护了自身合法权益。3 .讨论:两个案件中的当事人同样遇到了法律问题或权益受到了侵害,同样 积极维护权利,却是截然不同的维权结果,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学生讨论回 答)提示:没有依法维权,按照法律办事。教师
4、总结:我们应学会依法维权。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要 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二)法律救助帮维权1 .阅读教材P58-59 “阅读感悟”2 .想一想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来维权?提示: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寻求国 家的法律救济。了解学习法律服务所工作人员的工作、律师的职责、公证员、 法律援助中心的职能,寻求国家救济的做法。3 .上个事例中的王某应该如何帮弟弟维权?提示:可以与李某协商,要求对方承担相关责任,或者向派出所报案等。 (三)诉讼维权最权威1 .阅读教材P59 “探究与分享”2 .小峰是通过什么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你
5、了解这种维权方式吗? 提示:小峰通过诉讼方式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教师讲述:什么是诉讼?(1)含义:人民法院在诉讼当事人参与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纠纷和冲突的 活动。(2)特点:是处理纠纷、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 的最后屏障。(3)使用情况:如果受到非法侵害后采取其他方式不能解决问题,或者认定 只有通过诉讼途径才能维护合法权益,我们就要使用诉讼手段,通过打官司讨 回公道。目标导学二:有勇有谋 应对违法犯罪活动一:见义勇为是责任(多媒体展示材料)小周是小区保安。一天,他为抓抢劫犯罪嫌疑人,被摩托车撞伤,他忍住 剧痛将犯罪嫌疑人制服,并将其交给民警。因此,他被授予“见义勇为积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善用法律 初中 道德 法治 人教八 年级 上册 遵守 社会 规则 善用 法律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