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三年级下册第三组-掩耳盗铃2.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小学语文人教三年级下册第三组-掩耳盗铃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人教三年级下册第三组-掩耳盗铃2.docx(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掩耳盗铃【教材分析】掩耳盗铃这那么寓言,讲一个人掩着自己的耳朵去偷人家门口的铃铛,当场 被人觉察。故事只有5句话。先说那个人想偷人家门上的铃铛;接着说那个人知道 手碰铃铛会发出声音,别人就能觉察,他便想出了掩耳朵的方法;最后说他掩着自 己的耳朵去偷铃铛,立刻被人觉察了。这那么寓言告诉人们:做了坏事想叫别人不知 道是不可能的,自作聪明的结果是自己害自己。这种人是极可笑的,挖苦做了不该 做的事,自己欺骗自己的人。【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并体会其中的道理。2、训练学生复述故事内容。3、展开想象,续编这那么寓言故事。【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懂得寓意。难点:训练学生
2、复述故事内容的能力。【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课题同学们喜欢寓言吗?你们都学过哪些寓言?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从一个 故事中得到一个道理。)那好,今天我们就再来学习一那么寓言,题目叫掩耳盗铃。(板书课题)二、理解题意,初读课文1、出示文中插图:请学生观察图上人物的动作,引导理解“掩耳盗铃”的本 义。2、认识生字“盗力理解字义。(该字原从三点水,从欠,表示人张口流涎水 之意,从皿即器皿。合起来表示见器物馋涎欲滴,包含了盗窃的意思,本义是偷取 财物。)3、“掩”换词。4、小声、自由读课文。三、对话文本,理解寓意1、这个人为什么要掩住耳朵去偷铃铛呢?找出文中相应的句子读一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语文 三年级 下册 第三 掩耳盗铃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