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三年级下册第一组-晒课.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小学语文人教三年级下册第一组-晒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人教三年级下册第一组-晒课.docx(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题1 ,古诗三首学习 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2、借助注释和有关资料,结合插图展开联想,理解诗意,感受诗人对画面生动的 描述和对生活热爱的情感。3、借助此诗的学习,初步了解题画诗的特点。重难 点能借助注释和有关资料,结合插图展开联想、理解诗意,学习诗人对画面生 动的描述,感受诗人对生活热爱的情感。基本 环节内容时间 分配引一、导入课题,板书课题1、小黑板出示小知识。课外知识积累:苏轼,(103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 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 画、诗词、散文等各方面有很高的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 米芾合称“宋四
2、家”;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与南 宋辛弃疾合称“苏辛”。2、板书课题:惠崇春江晚景3、出示惠崇春江晚景的教学挂图。引导学生读懂诗题,指导学生观察内容;让学生知道这是一首题画 诗,是苏轼为北宋名僧惠崇所作之画春江晚景而题诗,写的是江 南初春的景象。5分钟学二、初读古诗1、小黑板出示自学提示(一)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能认识“篓蒿”二字,正确书写“崇”、“轼”二字。2、学生自学。3、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相机出示教学挂图)。识字“篓蒿”、“崇”、“轼”指多名学生读诗,集体评价,用画出诗中停顿的地方,再齐 读。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
3、/鸭先知。 篓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15分钟导三、再读古诗,读懂诗意1、出示自学提示(二)再读古诗,结合注释,利用工具书逐行理解诗意。了解诗人是如何描绘春江晚景这幅画上的内容。2、学生按自学提示自学,教师行间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并适 时点拔。3、教师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15分钟指多名学生述说每行诗的意思,教师及时点评。“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师:“桃花三两枝”说明了什么?生:“鸭先知”说明鸭子最先知道初春的江水回暖,所以迫不 急待地在水中嬉戏。“篓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师:“篓蒿满地芦芽短”表达怎样“河豚”是画中的事物吗? 你能结合课文和图画进行联想吗?在师生共研这首诗诗人由江边一一江中一一江岸一一想 象,其中第13行是咏画的景物,描绘竹林、桃花、江水、 鸭、篓蒿、芦芽这此景物突出了江南初春的美丽景色,第4 行诗由画面景物跳出回面,展开了极为丰富的想象,表达了 诗人对生活的热爱。练1、辩字组词:崇()芦()豚()蒿()崇()庐()逐()篙()2、这首诗中写咏画面景物的诗句是:作者展开想象的诗句是:3古诗赏析:这是一首诗,诗的作者是朝诗人.这首诗描写了 时节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学生完成练习,教师了解学生的练习情况。10分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语文 三年级 下册 一组 晒课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