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五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第六单元-19父爱之舟.docx
《小学语文人教五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第六单元-19父爱之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人教五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第六单元-19父爱之舟.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9父爱之舟文本分析:本文是一篇写父爱的文章,作者采用倒叙手法,以梦境的形式来写回忆性的文章。正文内容以 时间为顺序,以父亲供“我”、送“我”上学为主要内容,所选事例真实、典型,详略有致,能形 象地表现父亲对“我”的殷切期望和一片爱心,也能表现出“我”对父亲的感激之情。特别是父亲 屡次送“我”上学船来船去的描写是本文的重点,阅读时要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认真品味。本文的 作者是一名画家,写作文章自然与一般作者有所不同,如文中运用了以梦回忆往事、衬托等写法, 这是课文中的难点,教学过程中要多引导学生去品读,但不必多花时间去讲解。教学目标:1 .认识本课“茧、栈、冤”等14个生字,会写“蚕、考、掀”等
2、15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标题的含义。3 .理清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倒叙和顺叙相结合的表达方式的妙处。4 .通过品读文中表达的小事体会父爱的真挚以及作者对父亲的赞美和感激之情。教学重点:1 .理解标题的特点和作用。2 .抓住文中描写父爱的场景和细节,体会父亲的形象,感悟字里行间蕴含的浓浓深情。教学难点:1. 了解文中运用的首尾照应、衬托等写作方法。2.体会父亲的节俭和对作者的期望,体会父爱的伟大,以激起心中对父亲的崇敬和热爱之情。 课时安排:2课时 口0图 课时目标1 .会认“茧、栈、冤”等14个生字,会写“蚕、考、掀”等15个生字。正确读写文中的重点
3、I可语。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梳理结构,理解标题的含义。要点把握1 .读写并积累、运用生字新词。2 .了解文章大意,梳理结构,理解标题的特点和作用。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 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 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 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 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
4、胖的身子 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 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一一选自朱自清背影3 .学生阅读与交流。(1)吴冠中和朱自清在文中都是通过什么来表现父爱的?(父亲的背影。)(2)两位作者都描写了父亲的什么?(动作。)(3)课文中哪句话直接表达了作者对父亲背影的情感,请指出。(永难磨灭了!)四 读写结合,学有所获过渡:父爱是深沉的、伟大的,表达在生活中每一个看似微缺乏道的细节中,作者笔下的父亲 是这样的,我们的父亲又何尝不是这样的呢?1 .多媒体课件展示有关父亲疼爱子女的图片。2 .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讲述自己亲身感受到父爱的小故事。3 .出
5、示“小练笔”,学生选取自己亲身经历的最感人的父爱小故事写下来。提示:讲父爱故事,要真实感人,绘声绘色,能再现当时的情景。写“小练笔”,要注重细节, 要有对父亲的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所选事件尽量要小。4 .交流展示,集体评议。五、摘抄积累,作业设计L摘抄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丰富积累。5 .积累颂扬父爱的名句或诗歌。6 .完本钱课对应训练。(同步巩固练参见“世纪英才丛书世纪英才好学案”,阅读提升练参见“英才好阅读”丛书)初小父爱之舟坐渔船、去报考,父亲亲自摇船住客栈、遭虫咬、欲换房看庙会、吃粽子、喝豆腐脑、糊万花筒 、雨雪天背“我”上学父爱深深难忘感激高小:缴学费、铺床无锡师范:摇船送“我”报
6、考,补缀棉被A教学重点片段实录 抓住课文中描写父亲摇船的句、段,体会其中蕴含的深情(教学重点)师:课文中有几次写到姑爹的小渔船?请同学们分别找出。生:有四次。生:第一次是在第3自然段中:父亲送我离开家乡去报考学校和上学,总是要借用姑爹那只小 渔船。第二次是在第8自然段中:为了节省路费,父亲又向姑爹借了他家的小渔船,同姑爹两人摇 船送我到无锡。第三次是在第9自然段中:送我去入学的时候,依旧是那只小船,依旧是姑爹和父 亲轮换摇船。第四次也是在第9自然段中:我什么时候能够用自己手中的笔,把那只载着父爱的小 船画出来就好了!师:这四次写小渔船有什么不同?生:前三次是写现实生活中的小渔船,第四次是写理想
7、中的小渔船。师:这艘姑爹的小渔船在作者的成长经历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生:是作者报考和上学的交通工具。生:是住宿的旅店,是吃饭的饭店。师:进一步思考:这小渔船还有什么作用?生:是文章的叙事线索,贯穿了 “父亲送我离开家乡去报考学校和上学”的种种经历。生:小渔船承载了父亲无尽的期望,使深深的父爱变得具体化。生:小渔船承载了作者的人生梦想,作者也借此表达了对父爱的赞颂和感激之情。生:父爱与小渔船不可分割,在船来船往之时,作者的感受在变化,课文的主题在表达中也得 到一步步深化。师:这小渔船的作用和意义还真是丰富啊!由此可见,我们在写作文时能找到一个记事和表达 情感的载体是多么重要。我们再把这些精彩的句
8、子读一读吧!(生齐读)赏析:在此教学片段中,教师引导学生对课文的主题进行了研读,体会到父亲的伟大形象和深 深的父爱。学生在积极品读和思考交流中进行了比拟、归纳,既深刻体会到作者四次写小渔船的用 意,又懂得了围绕一物叙事和一步步揭示文章主题的写法。教师在潜移默化中传授了知识,学生在 多样化的品读中提高了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 .教师播放歌曲父亲,出示有关父亲热爱子女的图片,引导学生体会父爱这一人间至爱亲 情。导语:如果说母爱像和煦的春风,抚摸着我们的脸颊;那么父爱就像火热的冬炉,温暖我们的 周身。如果说母爱像涓涓细流,滋润我们的心田;那么父爱就像巍巍高山,托起我们的
9、志向。上一 课,我们从作家梁晓声那里体会到了“慈母情深”,这一课我们将随画家吴冠中品味那深沉的父爱!2 .板书课题,初步理解其含义。预设:由于是刚接触本课,教师可引导学生先从字面含义理解课题,不必深入挖掘其意义及作 用。例如:师:同学们,文章的标题就是文章的眼睛,读了课标题,你们了解到了些什么呢?生:这篇文章主要写的是有关父爱的故事。生:“父爱”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师:同学们的回答很正确,我们从字面上很容易得到这些信息,那么作者为什么要以“父爱之 舟”为题呢?这个题目有什么深刻含义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去读一读课文吧!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1 .介绍作者的相关知识。吴冠中(19192023) 江
10、苏宜兴人,当代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油画代表作品有长江三 峡黄山松鲁迅的故乡等。个人文集有吴冠中谈艺集吴冠中散文选等十余种。2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同时圈画出生字新词,读准生字字音。3 .检测字词预习情况。(1)出示字词,指名认读,注意变色的字。教师纠正字音,引导学生识记生字和词语。xie qidi ding chou 纸屑指迪 钉鞋丝绸huang hi! pi jiao恍惚 偏僻 缴费 落can jian kao xian xi miao 蚕茧 报考 掀开席子 庙会pei jia bi jian zhan yuan wang 陪嫁 毕业 兼做 客栈 冤 枉chao 嘲笑chao
11、 嘲笑识字方法:“蚕”是平舌音,“绸、栈、嘲”是翘舌音,“钉、枉、恍、榜”是后鼻音,要读准。“蚕、掀、席”等字可结合图片、动画来理解,“考、绸、嫁”等字可结合其形近字来理解。识字方法有很多种,教师应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识记。形近字例如:绸(丝绸)稠(稠密)钉(钉鞋)订(装订)盯(盯着)一一仃(伶仃)(2)指导学生归类识字。量词归类:一(间)客栈 一(把)大黄油布雨伞 一(双)深筒钉鞋近、反义词归类:近义词:节省一一节俭 偏僻一一荒僻 启迪一一启发反义词:节省一一浪费珍贵一一普通精致一一粗糙(3)引导学生观察字形、结构,把握字的笔画、笔顺、书写规那么,示范书写重点字,指导学 生写字。(4)
12、学生进行书写练习,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的书写错误。(5)理解重点词语。冤枉无辜的人被诬指为有罪,无过错的人受到指责;不值得;吃亏。恍恍惚惚指神志不清;看不清、迷惘的状态。偏僻指远离人口集中居住的地区或远离交通要道的人烟稀少的地方。启迪开导;启发。恋恋不舍舍不得离开。三 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 .学生默读课文,边默读边思考,教师提出问题准备讨论。过渡:同学们,通过读课题我们了解到本文主要写的是表现父爱的事,从文章第一自然段我们 又了解到作者是以梦境的形式来回忆与父亲有关的故事的。那么作者在文中主要写了哪几个与父亲 有关的梦境呢?文中哪些句子提示了场景的变换?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快速浏览课文,注意边
13、读边 思考,将相关语句圈画出来。2 .学生分小组交流汇报,教师检测学习效果。预设: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篇幅虽然较长,但语言直白易懂,学生通过自读交流基本能理 清文章的主要内容。教师在学生自读学习的过程中不必过多干涉,待学生交流完毕后以问答的形式 检测学习效果即可。交流例如:师:同学们在刚才的自读学习过程中表现很活跃,现在我们一起来探讨下面几个问题。有哪位 同学能说一说本文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特点?生:这篇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都是写作者从梦境中醒来,因此文章的开头和结尾相互照应。师:是的。这样写作的文章的结构显得很完整。我们很容易发现文章除了首尾,中间局部写的 都是梦境。现在请同学们将自己标注的提示
14、梦境的场景变换的句子说给大家听一听。生:“朦胧中,父亲和母亲在半夜起来给蚕宝宝添桑叶”这是第一个场景。生:“我又见到了姑爹那只小渔船。”“他同姑爹一起摇船送我。”这是第二个场景。生:“恍恍惚惚我又置身于两年一度的庙会中。”这句话说明场景再次变换。生:“读初小的时候”这句话预示接下来写父亲送“我”上小学的场景。生:“初小毕业时,我考取了鹅山高小。”“我又要去报考无锡师范了。”“送我去入学的时 候”这些语句说明作者按时间顺序具体回忆了父亲屡次送自己上学的场景。师:大家的回答精彩极了。大家今后也可以运用这种方法学习其他类似的文章。3 .归纳概括,明确文章主要写了哪几件事。过渡:刚刚我们找到了文中提示
15、场景变换的句子,那么我们就能很容易地概括出最能表达出父 爱的事情了。请大家再读一遍课文,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出来。明确:(1)父亲养蚕卖茧给“我”买枇杷。(2)父亲送“我”上学住廉价客栈,心疼“我” 被虫咬要换房。(3)逛庙会,父亲给“我”买豆腐脑自己却不吃;父亲给“我”做万花筒。(4) 父亲雨雪天送“我”上学。(5)父亲给“我”凑学费,送“我”上学,给“我”铺床。(6)父亲 送“我”报考师范学校。(7)父亲为“我”补缀棉被。4 .梳理文章结构。预设:文章除了首尾是写梦醒的,中间局部全是写梦境,这样文章的层次就一目了然了。结构梳理:第一局部(第1自然段):写“我”刚从梦中醒来。第二局部(第29自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语文 人教五 年级 上册 统编 2023 更新 第六 单元 19 父爱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