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四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第七单元-《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docx





《小学语文人教四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第七单元-《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人教四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第七单元-《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5王戎不取道旁李课题王戎不取道旁李 课型讲读课文篇2课时学标 教目1 .认识本课“戎、诸、竞、唯” 4个生字,会写“戎、尝、诸、竞、唯 5 个字,理解“唯” “信然”“竞走”词的意思。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 .学会划分文言文节奏。4 .了解故事情节,体会王戎善于观察分析,不盲从的优秀品质。教学 重点体会文中王戎的善于思考,通过阅读课文,学习王戎善于观察、善于分析的 品质。教学 难点理解文言文中实词和虚词的意思。第一课时教学 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掌握本课的生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4 .学会朗读文言文节奏,并能有感情地读
2、课文并能背诵。教具 准备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分 钟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师:同学们,我说一句话你们来讲讲什么意思?“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课件出示2)师:这两句话和现代人说的话有何区别?像这样的语 言叫文言。我们以前也背过文言文,还记得吗?由文言组 成的文章叫文言文。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一篇文言文,请大家和老师一起 写课题。(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这是我们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好的开端是成 功的一半”,为了激发 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 充满兴趣来学习。这里 由之前的知识文言文 引入,说说这两句文言 文是什么意思,明确今 天要学的也是文言文, 目的是为激发学
3、生学 习兴趣和求知欲望。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L解释以下句子中“之”的含义。诸儿竞走取之()人间之()取之,信然()2.文章开头交代“王戎七岁”有()作用。A.王戎骄傲自大,从不把别人放在眼里B.暗示王戎年幼,间接写出了他的聪明C.夸赞、欣赏王戎人为人3.翻译句子: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4.从“信然” 一词看,旁人对王戎所述理由抱有怎样的态度?()A.信服 B.征服 C.服从【答案】一、武装比赛只有二、1. (1)看到道的一边有一棵李子树,伙伴们都过去折枝获取李子。(2)把李子摘下来一尝果然是那样。2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遇到事情要多动脑想一想,多思考其中的道
4、理,不能盲目的跟从。三、1.代词,代指李子代词,代指王戎代词,代指李子.略 4. A教学反思这是一篇文言文,对于四年级的学生而言,理解起来是有一定的难度的,而且,为纯 粹的古文,因此在教学时,教学生朗诵古文的技巧方法也是十分有必要的,也为今后的古 文教学培养良好的语感。在做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时,我从培养文言文的朗读方法开始着手, 做到让学生读准节奏,才能正确理解意思。第一节课以读为主,理解大意,再做到熟读成 诵。第二节课是以精读理解字意,实词和虚词的理解用法,再到句意及全文的理解,明白 期中蕴含的哲理。教学环节上安排,把全文按照五个画面分开,让学生通过这五个画面, 理解每字每句话的意思。图文结合
5、,理解起来就容易得多了。备课素材【教材分析】王戎不取道旁李这篇小古文讲的就是王戎小时候的故事。本课是第八单元第一篇课文,主题是 了解故事情节,感受人物形象。作者不是直接写王戎的聪明,而是先写别的小孩“竞走取之”,再 过写“唯戎不动”,这是一种比照的写作手法?这手法反衬了王戎的聪明过人。要综合运用以前学 到的阅读方法来学习,有意识地检查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资料介绍】王戎:字浚冲,晋初任荆州刺史。因平吴有功,封为安丰侯。王戎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竹林七贤” 之一。“竹林七贤”包括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魏氏春秋说,此七人“相 与友善,游于竹林,号为七贤。”他们常在竹林之中肆
6、意酣畅,大都崇尚老庄之学,不拘礼法,生 性放达。透过“七贤”的文章创作,可窥到他们各自的志向意趣。【相关典故】晋文公时,在琅珊这个地方,有一个叫王戎的人。他因平定吴国有功,被封为安丰侯。他是竹林七 贤之一。传说,王戎从小就非常聪明。他7岁时,有一次和几个小伙伴一块儿外出游玩,发现路边有几株李 树,树上的枝条上,结满了李子,都把树枝给压断了,而且看上去一个个都熟透了。小伙伴们一见,就情不自禁地流出了口水。于是,一个个高兴地竞相跑去摘那些李子,惟有王戎站 在一旁,一动也不动。同伴们觉得非常奇怪,就叫喊着问王戎:“喂,王戎,你为什么不摘啊?又红又大的李子,多好呀!” 王戎笑着回答说:“那树上的李子肯
7、定是苦的,摘下来也不能吃。你看,这李树都长在道路旁,上 面结了那么多李子,却没有人摘,要不是苦的,能会这样吗? ”“道边苦李” 一成语便出于此,也做“路边苦李”。课后作业基础积累大巩固一、熟读课文,用“画出文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王或(r6ng rdng)七岁,尝与谙(chu zhu)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靠(jing jlng)走取之,唯(wei w6i)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 然。二、选字填空,组词语。1 .戎戒()备()马()兵()烟.诸储()侯()蓄()位()备三、以下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诸儿竞走取之(跑)B.唯戎不动(只
8、有)C.人问之(它,指“道边的李子”)D.取之值俗(确实这样) 四、写出反义词或近义词。1 .例:苦甜竞争一一()唯一一一().例:相信一一信服信然()唯()竞争一一()诸位一一()阅读能力大提升五、课文整体梳理。王戎七岁的时候,和小朋友们一道玩耍,看见 那些小朋友都。只有 0告诉我们 说明王戎是一个 六、重点段落品析。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 “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1 .最后一句“取之,信然”的“信”是什么意思?2 .“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意思是.“人问之”,别人问王戎的是什么问题呢?3 .给这篇文言文加个
9、合适的题目o.这个故事给你怎样的启示?思维创新大拓展七、请概括王戎具备了哪些良好素质?假如你当时要是在场,听了王戎说李子是苦的,你会怎样想? 怎样做?参考答案:一、r6ng zhu jing w6i二、1.戒戎戎戒2.诸储诸储三、C四、1.和谐繁多2.果然只有竞赛各位 五、路边有株李子树,结了很多李子;争先恐后地跑去摘;王戎没有动;要仔细观察,善于思考,能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不犯不必要的错误,少走歪路;聪明的小 孩。六、1.信:老实,不欺骗;信然:确实如此。2 .树长在路边还有这么多的果子,肯定是苦李子.树上那么多果子,别人都去摘,你为什么不去?3 .道边苦李.告诉我们要仔细观察,善于思
10、考,能根据有关观察进行推理判断,不犯不必要的错误,少走弯路。(意思对即可)七、如“善于观察” “勤于思考”等词语。我要是当时在,我也会怀疑,即使相信他的话,也会去 证实一下,到底是不是苦的。二、初读小古文L读后释题王戎不取道旁李课题中“取”的意思是什么? “道” 的意思是什么?连起来的意思是王戎不去摘道旁树上的李子。(课件出示3)2.交流自学字词的情况。教师检查、指导。(1)教师用生字卡片检查读音,并组词语。 戎诸竞唯示3)2.交流自学字词的情况。教师检查、指导。(1)教师用生字卡片检查读音,并组词语。 戎诸竞唯示3)2.交流自学字词的情况。教师检查、指导。(1)教师用生字卡片检查读音,并组词
11、语。 戎诸竞唯学生学字,读准字音,理解实词和虚词,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认读生字“戎”字这个字由两局部组成一一“戈”指的是长柄兵器, “十”是铠甲的“甲”,是上战场时所穿的盔甲,合起来表 示争斗、战争的意思。字音难点:戎(r6ng)不能读成(yong);诸(zhU)不能读成(zhu)o新课(课件出示4)教学(2)书写“戎尝诸 竞 唯二,一,)字形难点:戎:左下部是“十”,不是“升”;诸:中间没有F ; “竞”下半部是“口”加“儿”不能写成 “日”加“儿”。(课件出示5)(3)理解实词和虚词。(课件出示6、7)【实词】实词是有实在意义且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 的词语,一般能单独回答以下问题。如,1尝)
12、(李)游)【虚词】虚词没有实在意义,一般不能充当句子成分, 不能单独回答以下问题.(少数副词如“不” “也许”“没有” 等可以单独回答以下问题),只能配合实词造句,表示种种语法 关系。如(然3.过渡:故事中的王戎从小就很聪明,他七岁就是一 位小神童了!后来,他长大后还成了西晋的名士呢!被称 为“竹林七贤”之一。竹林七贤,就是当时有七个文人常 在竹林之下,饮宴游乐,创作文章,个个都是大学问家。 而王戎是他们中年龄最小的一位。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小古文王戎不取道旁李。 这篇小古文讲的就是王戎小时候的故事。现在我们就一起 来读读这个有趣的故事。对于古文的朗诵,1 .师示范读文。王戎/七岁,尝/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王戎不取道旁李 小学语文 四年级 上册 统编 2023 更新 第七 单元 王戎不 取道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