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docx
《2023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在竞速时代,速度浸入了现代人的日常生活,也不断重塑现代人的感知 经脸。个体虽然在时间和空间上变得更加自由,但越来越难以跟上社会 的快节奏发展,焦虑感也愈发强烈。与此同时,速度逐渐成为当代艺术 创作的主题,甚至成为一种随处可见的文化景观。速度美学关注审美艺 术中加速或快速的时间体脸,强调审美感知的瞬间性、快节奏。捕捉新 奇、紧跟时尚,成为竞速时代审美艺术的共同追求。在这一背景下出现的“慢速生活”观念,具有某种反拨意味。对“慢速 生活”的提倡,并非逃避生活,而是通过远离加速生活和撤回内心来实 现
2、自我保护。“慢速生活”理念通过减速来与加速的外在生活保持距离, 强调关注内心体验,表现了对主体精神和情感的当下性的关注。现代人 对慢食、慢走、慢旅行和休闲阅读等生活模式的倡导,也是希望通过慢 生活实现心理时间与物理时间的平衡。在慢速生活的审美体验中,个体 从外部物理时间中抽离,更亲近和关注当下,进而实现对竞速生存的审 美救赎。 她红着脸,说刚才回到船上,弟弟一听钱的数字,就一口咬定算错了。 他们又算了一次,果然是我们多给了一块钱。弟弟很生气,要她赶快来 退还。我看着她沾着泥点的手,撩起橘红色衣襟,取出紧紧埋在腰间的一个布 包,十分复杂地打开它,十分复杂地分拣布包中的大小纸票,心里有些 过意不去
3、。一块钱怎值得她这样急匆匆地赶来并且做出这么多复杂的动 作?“一块钱就算是你的脚力钱吧。“我说。“不行不行”她把头摇成了拨浪鼓。“以后还要找你买鱼,一块钱就先存你那里。”“不行不行”拨浪鼓还在摇。“你们还会打鱼吧? ”“不一定。水管所不准我们下网了”“弟弟的学费赚够了吗? ”“他不打算读了。”“为什么? ” 她没有回答,只是固执地要寻找一块钱。可是小钞票凑不够一块钱。最 后我们满足她的要求,好歹收了七角。她做了什么亏心事似的,浑身不 自在,犹犹豫豫地低头而去。傍晚我们回家,发现院门前有一把葱。路边锄草的妇人说,一个穿红衣 的姑娘来过,见我们不在,就把葱留在门前。妻子叹了 口气,说如今的社会,难
4、得还有这样的诚实。她清出一个旧挎 包,一支水笔,说要给那位上学的弟弟,替他们省两个钱。但是我再也 没有遇上姐弟俩。后来从一位船夫口里得知,水管所加强禁渔,他们被 收了渔网,回山里种田去了。学费凑足了吗?弟弟还能继续读书吗?人世间许多事,我们并不知道, 萍水相逢之际,连对方名字也不知道。每天早上,推窗眺望,远处一两叶小船如发夹别在青山绿水之中。只是 那些船上没有一点红。每天晚上,偶尔听到竹林那边传来桨声,是一条 小船的足迹,在水面播出了月光的碎片,还有一个个梦境。只是桨声粗 重,不像孩子的腕力。有时月夜太静,删除了声音传递的距离,晚风一 吹,远在天边的桨声翻过院墙,滚落阶前,七零八落的,引来小狗
5、一次 次寻找。它当然找不到什么,鼻子抽缩着,叫了两声,回头看我,眼里 全是困惑。我也不明白,是何处的桨声,悠悠飘落到我家的墙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一再出现的红色上衣成为女孩的特定标志,加深了读者的印象, 而红色的显眼与女孩的内向少言又形成了反差。B.城里来的客人认定农民觉悟低、民风十分刁悍,“我”的妻子 却没有这种成见,对姐弟两人的态度比较亲和友善。C.小男孩很懂事,在船头帮忙划桨;也很聪明,一听钱的数字就 知算错了;催促姐姐赶紧退还钱,又可见他的诚实。D.狗的两次吠叫引出女孩的出场,巧妙推动情节发展;狗让女孩 提心吊胆的描写,又使女孩的形象
6、变得更加立体。7.关于文中人们拉网赶鱼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段文字交代女孩摇手的原因,也为姐弟忙了半晚却收获不丰这 一情节做好铺垫。B.赶鱼时的热闹场面与月夜的柔美景象形成鲜明对照,从不同角度 表现乡野的氛围。C.击舷的节拍蕴含着欢乐、焦急、忧伤等复杂情愫,与后文姐弟情绪的变化相呼应。D.民歌含有较明显的教化意味,暗示姐弟成长的环境,增强女孩坚 持还钱的合理性。8 .小说开头、结尾两次写“月下桨声”,蕴含不同的思想感情。请结 合文本分析。(6分).小说在叙述姐弟的故事时,送鱼和还钱等内容从正面详写,打鱼、 送葱、回山里等内容则以其他方式呈现。这样叙述有什么效果? (6 分
7、)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东轩记苏辙余既以罪谪监筠州盐酒税,未至,大雨,筠水泛溢,蔑南市,登北岸, 败刺史府门。盐酒税治舍,俯江之浴,水患尤甚。既至,敝不可处,乃 告于郡,假部使者府以居。岁十二月,乃克支其欹斜,补其圮缺,辟听 事堂之东为轩,种杉二本,竹百个,以为宴休之所。然盐酒税旧以三吏共事,余至,其二人者适皆罢去,事委于一。昼则坐 市区,鬻盐沽酒税豚鱼,与市人争寻尺以自效;暮归,筋力疲废,辄昏 然就睡,不知夜之既旦;旦则复出营职,终不能安于所谓东轩者。每旦 暮出入其旁,顾之,未尝不哑然自笑也。余昔少年读书,窃尝怪以
8、颜子箪食瓢饮,居于陋巷,人不堪其忧,颜子 不改其乐。私以为虽不欲仕,然抱关、击柝尚可自养,而不害于学,何 至困辱贫宴自苦如此?及来筠州,勤劳米盐之间,无一日之休,虽欲弃 尘垢,解羁繁,自放于道德之场,而事每劫而留之,然后知颜子之所以 甘心贫贱,不肯求升斗之禄以自给者,良以其害于学故也。嗟夫! 士方其未闻大道,沉酣势利,以玉帛子女自厚,自以为乐矣。及 其循理以求道落其华而收其实从容自得不知夫天地之为大与死生之为变 而况其下者乎 故其乐也,足以易穷饿而不怨,虽南面之王不能加之, 盖非有德不能任也。余方区区欲磨洗浊污,晞圣贤之万一,自视缺然, 而欲庶几颜氏之福,宜其不可得哉!余既以谴来此,虽知桎梏之
9、害,而势不得去,独幸岁月之久,世或哀而 怜之,使得归伏田里,治先人之敝庐,为环堵之室而居之。然后追求颜 氏之乐,怀思东轩,优游以忘其老,然而非所敢望也。(选自古文辞类墓,有删改).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及其循理以求道/落其华而收其实/从容自得/不知夫天地之为大/与死生之为变/而况其下者乎/B.及其循理以求/道落其华/而收其实/从容自得/不知夫天地之为大 /与死生之为变/而况其下者乎/C.及其循理以求/道落其华/而收其实/从容自得不知/夫天地之为大 /与死生之为变/而况其下者乎/D.及其循理以求道/落其华而收/其实从容自得/不知夫天地之为大 /与死生之为变/而况其
10、下者乎/10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败刺史府门”与“于是从散约败”(过秦论)两句中 的“败”含义不同。A. “与市人争寻尺以自效”与“吾家读书久不效”(项脊轩 志)两句中的“效”含义不同。B. “余方区区欲磨洗浊污”与“是以区区不能废远”(陈情 表)两句中的“区区”含义相同。C. “独幸岁月之久”与“幸可广问讯”(孔雀东南飞)两 句中的“幸”含义相同。11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最初,作者想把东轩当作宴乐之所,特意种上了杉、竹;后 来,每天出入时看到东轩只能哑然自笑,笑中含有苦涩之意。B.之前作者难以理解颜回为何要
11、受困于贫贱,认为这样的生活 连看门人或打更人也不如;到了筠州后,才改变这一看法。C. 士人未听闻大道之前,易沉迷名利、儿女之乐;等到修炼成 为有德者,才能真正拥有看轻贫困、傲视权势的颜氏之乐。D.文章以建造东轩开头,以怀思东轩收尾,中间由自身不得安 于东轩引出对颜回安于陋巷的议论,文脉贯通,思路严密。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既至,敝不可处,乃告于郡,假部使者府以居。(2)使得归伏田里,治先人之敝庐,为环堵之室而居之。14 .苏辙觉得自己未能实现颜氏之乐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文本简要概 括。(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
12、6题。八声甘州-寄参寥子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 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记取西湖西畔,正春山好处,空翠烟霏。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约 它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参寥子:即诗僧道潜,常与苏轼相酬和。元祐六年,苏轼因治理有功被召进京任职, 临行作此词赠道潜。谢公:指谢安。晋书记载,他身为重臣,却渴望造一条大船, 沿水路归东山,后因病重未如愿。西州路:谢安去世后,羊昙经过西州时忆及故人, 恸哭而去。15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词的开头,以风向多变以及潮水涨退等景象
13、暗指世事的无常,表意比 较含蓄。B. “几度斜晖”以转瞬即逝的黄昏,表达诗人对相聚美好却无比短暂的 伤感之情。C.共赏西湖、访春山之雅事,“空翠烟霏”之妙趣,都强化“诗人相得”的意味。D.诗中的情景涉及古代、往昔、眼前、来年等时间维度,气度恢弘,情感深挚。16.古人常以“进”“退”代指官职的升、降。苏轼的这首词与另一 首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分别反映“进”和“退”之忧。请结合这 两首词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司马迁评价屈原“其志洁,故其称物芳”,离骚中 “,两句以早晚采集芳草来表现诗人对“志洁”的坚守。(2) “天下”既可指四
14、海之内,又可指所有的人。“天下”在 古代诗词中屡见不鲜,如“,(3)庖丁解牛中的解牛之“道”是“依乎天理” “因其固 然”,而种树郭橐驼传中的种树之“道”是“,”, 两者异曲同工。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 (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阶前看不见一茎绿草,窗外望不见一只蝴蝶,谁说是鸦鸽箱里的生活, 鸦鸽未必这样趣味干燥呢。秋天来了,记忆就轻轻提示道:“凄凄切切 的秋虫又要响起来了。”可是一点影响也没有,无论你靠着枕儿听,凭 着窗沿听,甚至贴着墙角听,总听不到一丝的秋虫的声息。并不是被那 些欢乐的劳困的宏大的清亮的声音淹没了,以致听不出来,乃是这里
15、本 没有秋虫这东西。呵,不容留秋虫的地方!秋虫所不屑留的地方!若是在鄙野的乡间,这时令满耳是虫声了。白天与夜间一样地安闲,一 切人物或动或静,都有自得之趣。嫩暖的阳光或者轻淡的云影覆盖在场 上,到夜呢,明耀的星月或者徐缓的凉风看守着整夜,在这境界这时间 唯一的足以感动心情的就是虫儿们的合奏。它们高、低、宏、细、疾、 徐、作、歇,仿佛曾经过乐师的精心训练,所以这样地无可批评,踌躇 满志。其实他们每一个都是神妙的乐师,众妙毕集,哪有不成人间绝响 的呢?虽然这些虫声会引起劳人的感叹,秋士的伤怀,独客的微喟,思 妇的低泣;但是这正是无上的美的境界,绝好的自然诗篇,不独是旁人 最欢喜吟味的,就是当境者也
16、感受一种酸酸的麻麻的味道,这种味道在 一方面是非常隽永的。(节选自叶圣陶没有秋虫的地方).下列句子中的“呢”和文中加点字“呢”表达的语气相同的一项是(3分) 在“慢速生活”中应运而生的“慢速美学”,是对竞速时代的反思。慢 速审美的核心在于理解和挖掘“当下性”,进而建构过去、当下和未来 的时间经验关系。关注“当下性”,意味着将当下的瞬间固化,将当下 视为过去和未来的连接,这实际上是以一种减速的时间模式对抗加速的 时间模式。慢速艺术尝试延长的时间结构,使用了犹豫、延迟和减速的 策略,试图让我们暂停下来,体验“当下”短暂的存在。在中国,对慢速审美的提倡古已有之。在日常生活美学中,太极、书法、 棋艺、
17、茶道、园林等传统文化的审美形式,都提倡在快与慢之间寻求一 个平衡点,保持适当的生活节奏和张力。无论是对文化记忆的留存和保 护,还是对绿色城市的提倡,也都体现了身处竞速时代的人们对于传统 生活态度、情感关系、文化精神的追忆和传承。昆德拉反思技术革命所带来的“令人出神的速度”,发出“慢的乐趣怎 么失传了呢”的追问。朱光潜在论及人生艺术化时也感叹道:“慢慢走, 欣赏啊!,可以说,慢速生活是对个体生命审美意义的重新审视和发现, 是个体在竞速时代面对生存困境的审美救赎策略。在这个意义上,“慢 记忆”和“慢生活”的审美隐喻意义应当被重读和重视。我们应当反思 当下竞速时代的个体生存情境,寻求和建构走向慢速美
18、学或慢速审美现 代性的诗意生存路径。(摘编自杨向荣、雷云茜走向慢速审美现代性竞速时代的文化镜像及其审美反思)材料二: 阶前看不见一茎绿草,窗外望不见一只蝴蝶,谁说是鸦鸽箱里的生活, 鸦鸽未必这样趣味干燥呢。A.还有四五个月,什么事情做不好呢?B.你不信吗?院子里还有一棵更老的呢。C.有什么好玩的等会儿再说,我看书呢。D.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19 .同样是表达这里没有秋虫的意思,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中“不容留 秋虫的地方!”和“秋虫所不屑留的地方! ”却有着不同意味。请简 要说明。(4分)20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结合文本分析其表 达效果。(4分)(二)语言文字运用n
19、 (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许多人声称自己记得两岁之前发生的事情。那么,真相是什么?人的长期记忆分成两种,一种是关于信息、经历和概念的外显记忆,比 如你对多年前的好友(a ),可以清楚地讲述他的故事;一种是停留在 无意识状态的内隐记忆,比如骑自行车之类的动作,你无须描述便可自 动执行。内隐记忆存储在大脑各处,外显记忆也与大脑的若干区域关 联,。一旦海马区受损,外显记忆将尽数被毁, 这时你关于往事的全部记忆都将(b ),不过,你仍然能够骑自行车。 婴儿早期,海马区的新神经元仍在不断生长,同时存储特定记忆的旧细 胞群不断脱落,这部分记忆也随之消失。直到婴儿长到24个 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深圳市 三年级 第一次 调研 考试 语文试卷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