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河北省邢台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自测模拟模拟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河北省邢台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自测模拟模拟题.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
2、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选项中字形和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绝𪩘(yn)横柯汉塞(si)沉粼竞跃B属引(sh)轩邈燕然(yn)鸢飞唳天C沿溯(sh)漂碧藻荇(xng)侯骑D素湍(tun)萋萋襄陵(xing)夕日欲颓2、下列语句的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娄蒙路的棚屋,可以说是不舒服的典型。B我们在一种独特的专心景况中过日子,像是在梦里一样。C几个月以来使比埃尔和玛丽入迷的镭的真相,实际上比他们以前天真地希望着的样子还要可爱。D她永远记得看萤光的这一晚,永远记得这种神妙世界的奇观。3、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早在安南任联合国秘书长时就
3、说过“经济全球化已经是一个事实”的话随着国家实力的不断增强,将为世界经济繁荣做出越来越重要的贡献而中国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发展中国家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孤立地发展自己因此说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ABCD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中国不仅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倡议者,更是负责任的参与者、有担当的行动者。B通过参加这次活动,使我对中国博大精深的书法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C你好,李焕英在影片质感和人物情节方面突破了一大步的跨越。D防止校园欺凌事件不再发生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多领域齐心协力完成。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下面都是写
4、蝉的古诗词,根据自己的积累,将其补充完整。(1)明月别枝惊鹊,_。(辛弃疾西江月)(2)_,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3)_,非是藉秋风。(虞世南蝉)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电。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对下面句子中
5、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组是()A自三峡七百里中自:在略无阙处阙:同“缺”,缺口B至于夏水襄陵襄:冲上沿溯阻绝绝:隔断C虽乘奔御风奔:飞奔素湍绿潭素:素雅D林寒洞肃肃:肃杀属引凄异引:延长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3作者笔下三峡不同季节的景物各有特征。(1)第段,作者化用李白的诗句写出了夏水_的特点。(2)第段,作者分别用四个字的“_”和“_”概括描写了三峡春冬和秋季的景象,语言凝练俊雅。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课文回忆我的母亲选段,完成下面小题但是灾难不因为中国农民的和平就不降临到他们身上。庚子年(一九)前后,四川连年旱灾,很多的农民饥饿、破产,不得不
6、成群结队地去“吃大户”。我亲眼见到,六七百穿得破破烂烂的农民和他们的妻子儿女被所谓官兵一阵凶杀毒打,血溅四五十里,哭声动天。在这样的年月里,我家也遭受更多的困难,仅仅吃些小菜叶、高粱,通年没吃过白米。特别是乙未(一八九五)那一年,地主欺压佃户,要在租种的地上加租子,因为办不到,就趁大年除夕,威胁着我家要退佃,逼着我们搬家。在悲惨的情况下,我们一家人哭泣着连夜分散。从此我家被迫分两处住下。人手少了,又遇天灾,庄稼没收成,这是我家最悲惨的一次遭遇。母亲没有灰心,她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却更强烈了。母亲沉痛的三言两语的诉说以及我亲眼见到的许多不平事实,启发了我幼年时期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
7、思想,使我决心寻找新的生活。我不久就离开母亲,因为我读书了。我是一个佃农家庭的子弟,本来是没有钱读书的。那时乡间豪绅地主的欺压,衙门差役的横蛮,逼得母亲和父亲决心节衣缩食培养出一个读书人来“支撑门户”。我念过私塾,光绪三十一年(一九五)考了科举,以后又到更远的顺庆和成都去读书。这个时候的学费都是东挪西借来的,总共用了二百多块钱,直到我后来当护国军旅长时才还清。光绪三十四年(一九八)我从成都回来,在仪陇县办高等小学,一年回家两三次去看母亲。那时新旧思想冲突得很厉害。我们抱了科学民主的思想,想在家乡做点事情,守旧的豪绅们便出来反对我们。我决心瞒着母亲离开家乡,远走云南,参加新军和同盟会。我到云南后
8、,从家信中知道,我母亲对我这一举动不但不反对,还给我许多慰勉。从宣统元年(一九九)到现在,我再没有回过一次家,只在民国八年(一九一九)我曾经把父亲和母亲接出来。但是他俩劳动惯了,离开土地就不舒服,所以还是回了家。父亲就在回家途中死了。母亲回家继续劳动,一直到最后。中国革命继续向前发展,我的思想也继续向前发展。当我发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时,我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了,我和家庭完全隔绝了。母亲就靠那三十亩地独立支持一家人的生活。抗战以后,我才能和家里通信。母亲知道我所做的事业,她期望着中国民族解放的成功。她知道我们党的困难,依然在家里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七年中间,我曾寄回几百元钱和几张自
9、己的照片给母亲。母亲年老了,但她永远想念着我,如同我永远想念着她一样。去年收到侄儿的来信说:“祖母今年已有八十五岁,精神不如昨年之健康,饮食起居亦不如前,甚望见你一面,聊叙别后情景。”但我献身于民族抗战事业,竟未能报答母亲的希望。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母亲生我前一分钟还在灶上煮饭。虽到老年,仍然热爱生产。去年另一封外甥的家信中说:“外祖母大人因年老关系,今年不比往年健康,但仍不辍劳作,尤喜纺棉。”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我在家庭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三十多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
10、没感到过劳累。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1“我”家在庚子年前后遭受了哪些灾难?请分点概括。2选文第段中划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的表达
11、方式,有什么作用?3下面两段话分别表现出母亲怎样的性格?(1)那时乡间豪绅地主的欺压,衙门差役的横蛮,逼得母亲和父亲决心节衣缩食培养出一个读书人来“支撑门户”。(2)我到云南后,从家信中知道,我母亲对我这一举动不但不反对,还给我许多慰勉。4选文第段“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中的“创造了”和“创造着”能否对调?为什么?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使至塞上,完成问题。1下列对使至塞上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句交代此行的目的,第二句是说附属国直到居延(地名)以外,点明边塞的辽阔、路途的遥远。B在这纯然一色、荒凉无边的背景上,那烽火台上燃起的一缕白烟直上云霄,“孤烟”二字正能状其形韵,“直”字,使景物显得单纯简静,直入人心。C五、六两句继续写诗人在沙漠中看到的典型景物。“长河”指黄河。D最后两句写诗人在边疆的萧关见到了候骑(侦察兵),得知都护正带兵在燕然前线。2结合诗中景物体会“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这两句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六、语言表达(共10分)仿照画线句子,在横线上续写句子。滔滔铁流,如春天大河开融,如熔炉钢水倾泻,_,如黄河壶口瀑布夺路而下,如钱塘大潮滚滚而来,_。七、作文(共40分)作文小练笔本文运用白描手法,抓住藤野先生的特征,刻画人物,突出他的性格。请你运用这种写法,写一个人物片段,200字左右。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