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浙江省杭州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自测模拟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浙江省杭州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自测模拟试题.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
2、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句子中划线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雪冠(gun) 冠军(gun) 冠心病(gun) 张冠李戴(gun)B劳累(li) 累赘(li) 成年累月(li) 果实累累(li)C湖泊(p) 停泊(b) 梁山泊(b) 淡泊明志(b)D闲暇(xi) 假期(ji) 白璧微瑕(ji) 遐思冥想(xi)2、下面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幼稚忍俊不禁祸不单行芳草萋萋B猥琐仙露琼桨轰轰烈烈垂垂暮老C魂魄血气方刚盘虹卧龙灼灼其华D孱头紫色滕萝惹人费神延棉无尽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春暖花开,听说明天要去要春游了,一些学生上课都心不在焉了。B闻一多先生挺身
3、而出,在大庭广众之下,慷慨激昂地发表了演讲。C雾霾肆虐,扑朔迷离的足球场让我们不得不终止了足球赛。D如果你下定决心,那这一点点困难和挫折对你而言也就显得微不足道了。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B五十年来我国取得了一批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这同几代科技工作者殚精竭虑,忘我工作是分不开的。C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D看到他这种滑稽的表情,坐在旁边的一名记者见状不禁扑哧一声笑起来。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
4、总比观赏其他花的人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_,_”。(2)红楼梦中有诗云:“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周敦颐爱莲说一文中表意与之相近的句子是“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完成下面小题。(甲)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击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故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之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节选自河中石兽(乙)伊犁
5、城中无井,皆汲水于河。一佐领曰:“戈壁皆积沙无水,故草木不生。今城中多老树,苟其下无水,树安得活?”乃拔木就根下凿井,果俱得泉,特汲水须修绠耳。知古称雍州土厚水深,灼然不谬。徐舍人蒸远,曾欲斯役,尝为余言。此佐领可云格物蒸远能举其名惜忘之矣。后乌鲁木齐筑城时,鉴伊犁之无水,乃卜地通津,以就流水。(选自阅微草堂笔记)【注释】佐领:地方官员。绠(gng):很长的绳子。格物:推究事理。卜地通津:选择了渡口为城址。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盖石性坚重(2)转转不已(3)但知其一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如是再啮斯是陋室(陋室铭B求之地中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C树安得活安能辨
6、我是雄雌(木兰诗)D尝为余言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孙权劝学)3(乙)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此佐领可云/格物/蒸远能/举其名/惜忘之矣。B此佐领可云格物/蒸远能举其名/惜忘之矣。C此佐领可云格物/蒸远能举其名/惜/忘之矣。D此佐领/可云格物/蒸远/能举其名/惜忘之矣。4用现代汉语翻译两段选文中画直线的句子。5老河兵与佐领很有生活经验,他们都分别分析了哪三者的关系,最终得出正确结论?(请分别用3个字简要概括)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课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
7、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凌乱,他是无暇及此。闻先生的书桌,零乱不堪,众物腾怨,闻先生心不在焉,抱歉地道一声:“秩序不在我的范围以内。”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
8、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做出了卓越的成绩。“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1文章开头引用闻一多先生的话有何作用?2体会下列“说”的含义。
9、我是做了再说。“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3“闻先生也总是头发凌乱,他是无暇及此”一句中的“总是”一词有何作用?4如何理解“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这句话的含义?5文中“不动不响,无声无闻”的深刻含义是什么?6“一月不梳头”出自杜甫诗句“百年浑得醉,一月不梳头”,说明杜甫奔波一生,难得在成都草堂有较安定的生活,故疏懒得一月不梳头。你认为文中引用这个典故有何用意?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小题春夜洛城闻笛邯郸冬至夜思家李白白居易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1两诗都抒发了诗人什么情感?2两首诗歌都运用了虚实结合的写法,请择一加以赏析。六、语言表达(共10分)下边是一幅有关“世界读书日”的漫画,请说说标题“借光”的妙处。七、作文(共40分)作文习惯,是逐渐适应后的一种常态,是习以为常后的一种自然。习惯可以是一种行为,也可以是一种心理,甚至是一种风气、一种传统你可能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但它影响巨大。关于“习惯”,你有什么样的经历和体验?又有什么样的认识和思考?请根据上面的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作文。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文体特征鲜明;(3)要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和套作;(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