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辽宁省东港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提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辽宁省东港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提升试题.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
2、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收敛(lin)缄默(jin)豁然贯通(hu)B琐屑(xu)媲美(p)锲而不舍(qi)C盘旋(xun)倔强(jing)长吁短叹(x)D绮丽(q)卓越(zhu)心会神凝(nng)2、下列词语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 )A恐怖调零署名名人逸事B和蔼襁褓趋势挑拨离间C挚爱卑鄙绚丽豁然开朗D拙劣枯燥纳闷阳奉阴违3、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这些经典作品,经过时间的淘汰与筛选,其中有着最伟大的思想、最丰富的内容、最高尚的品格,是人类迄今为止所能达到的巅峰。一个人能够获得多大的能量,取得多高的成就,很大程度取决于这种循环往复的阅
3、读。阅读是一种循环往复的过程。对于这些举世公认的中西社科、文学名著,我们自然要尽情揣摩,反复精读,把握其内涵与要旨。这种循环往复,就是人们常说的精读。ABCD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随着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使得“变脸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B记者通过调查发现,我国中小学生近视人数逐年增加的原因是过度使用电子产品所致。C消费者通过网络平台购买商品,在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D几个学校的校长到我们班上作了精彩的演讲。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古诗文名句默写。(1)桃花源记中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
4、一村”意境相同的句子是:_,_。(2)关雎中的主人公由“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引起“_,_”的美好联想;“_,_”则描写了他求之不得的相思之苦。(3)蒹葭中在今天被我们引用来形容所爱恋的人在远方的诗句是: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文言文语段,完成下面小题。【甲】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冰波不兴”,石青糁之。船头坐三人,
5、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选自魏学咿核舟记)【乙】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团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舶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
6、。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邀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选自苏轼赤壁赋)注缪:通“缭”,盘绕。舳舻:战船前后相接,这里指战船。酾酒:滤酒,
7、这里指斟酒。匏尊:用葫芦做成的酒器。匏,葫芦。尊,同“樽”。蜉蝣:一种朝生暮死的昆虫。此句比喻人生之短暂。1用斜线“”给下面句子断句。(限两处)自 其 不 变 者 而 观 之 则 物 与 我 皆 无 尽 也 而 又 何 羡 乎?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佛印绝类弥勒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B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曾不若孀妻弱子C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未复有能与其奇者D举匏尊以相属神情与苏、黄不属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2)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3)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4甲文采用_顺序对核舟各部分进行介绍,表现了作者对_的赞美之情:乙文
8、采用了苏轼与客人之间的_描写,表现了苏轼_的人生态度。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早期的汉字图形线条简朴,图画视觉立体,具有强烈的“图形”魅力,我们称其为象形字。如“龙()”,有头有尾,似乎在飞舞:“子()”,两腿裹在襁褓里,露首挥臂,活泼可爱;“糸()”,像一束丝的形状,长长的丝线给人延续不断之感。象形是汉字造字的基础,指事、会意、形声多是在象形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而今天我们所用的汉字中80%以上都是形声字。比如与金木水火、鸟兽虫鱼有关的字,以及表示感叹、模拟声音的字,几乎都是形声字。形声字是合体字,它由表示意义范畸的义符(形旁)和表示声音类别的声符(
9、声旁)组合而成,是汉字从表意走向表音的突破。这种造字法是最能产生新字的方法,直至今天还可以不断造出新字来。比如,新近发现的化学元素中“镅”“锔”“铹”等字,都是新造的形声字。【材料二】汉字历经数千年的发展、演变,产生了多种风格的书体,比如,蚕头燕尾的隶书,方正平稳的楷书,简易流畅的行书,连绵回绕的草书。书法是汉字最美的外衣,隶书的美是水平线条飞扬律动、尾端笔势扬起出锋的波磔之美,楷书的美是横平竖直、一丝不荷稳重严谨的端庄之美,行书的美是笔随心行、行云流水潇洒自在的即兴之美,草书的美是点划飞动、笔走龙蛇神奇诡话的狂放之美。线条与情感成为书法艺术中相互依赖的统一体,表达了书家对客观世界、精神世界的
10、深刻认识。因此,每一个汉字不再是刻板的笔画,而是通过书家的挥洒,栩栩如生地跃然纸上。【材料三】汉字是中国文化最基本的载体,它体现了古圣先贤的智慧,记载了中华文明的发展演变历程。比如,人站在地上,构成“立”。立姿在古代是礼制仪容的重要内容,要表达敬意,立,必须方正。这个人抬头,收腹,挺胸,两臂略微下垂,给人稳重大方、精神焕发之感。又如,好像一个孩子背着一位脸面朝左、长发驼背的老人,它传达了子女要孝顺父母,让父母晚年幸福,福祉绵厚之文化内涵。“孝”为“百善之首,百德之先”,也是当今社会所弘扬的传统美德。1阅读上面三则材料,分别概括它们是从哪一方面来介绍汉字的。2阅读【材料一】的相关内容,我们可以判
11、断出,“额”“颊”“颔”这三个字的义符是:_;根据义符,我们又可以推断出“颧”“颌”的意思与_(身体部位)有关。3下面这幅书贴是苏轼的行草寒食帖。阅读【材料二】,选出赏析不正确的一项()A作品字体或大或小,或疏或密,有粗有细,参差有致。B作品线条迅疾多变,传达出作者内心情感的起伏变化。C作品笔势灵活舒展、笔断意连,给观者端庄稳重之感。D整幅书法起伏跌宕,笔随情走,痛快淋漓,一气呵成。4下面两个字分别是现代汉语规范字“坐”和“孙”的篆文,请任选一个,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三】的相关内容,解说这个字的结构,推测其意思,分析其传达的文化内涵。五、诗歌鉴赏(共5分)诗歌的结尾两句是:“身长翅膀吧脚生云,再回延安看母亲!”这首诗是1956年3月9日诗人于延安写的,当时诗人并没有离开延安。那么,这样的结尾,是不是不合适呢?六、语言表达(共10分)语文也时尚,看看“魔鬼字典”中某些词的解释之后,你也试着解释一下“白云”吧。瓦:不经过烈火焚烧,成不了风雨中的强者。钟表:可以回到起点,但不是昨天。锯子:伶牙俐齿,专干挑拨离间之事。钉子:理解了锤子的用心,也就不再计较挨打的痛苦。白云:_,_。七、作文(共40分)登勃朗峰是一篇翻译作品,译笔简练,笔法多变,妙趣横生。如在写上山时,用散文笔法,描绘山中奇景;写下山时,又以小说笔法,叙述奇人奇事。仔细阅读课文,学习本文的写作手法,写一段自己的登山感受。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