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河南省林州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自测预测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河南省林州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自测预测题.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
2、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正确的一组是()A殉职(xn)啜泣(cu)狭隘(i)B佩服(pi)热忱(chn)嘶哑(s)C坍塌(tn)纯粹(cu)瞬间(sn)D慷慨(kn)滑稽(j)禁锢()2、字词积累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热枕凌乱逐磨冷冷清清B突兀殖民废墟精益求精C极端遛达惊荒失措见异思迁D纯粹帐蓬畏惧麻木不人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或俗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我们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找准着力点,软硬兼施,内外兼修,使乡村既有颜值担当,更有内涵气质。B教学中,老师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回答的问题要洗耳恭听。C家风是一
3、种“软约束”,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实现对家庭成员行为、作风、操守的有效约束。D中国历来不乏出色的工匠,如游刃有余的庖丁,刻木成鸟的鲁班他们不仅是工艺纯熟的技者,还是明法通道的智者。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许多名人的经历告诉我们,成功与失败不是上天注定的,而是个人努力的结果。B通过观看电影摔跤吧,爸爸,使我重新认识了“虎爸狼妈”的必要性。C重礼仪的民族,都是古代经济较为发达,衣食生活比较充足的民族。D琴棋书画,博大精深,玄妙无穷。它在纵横线条中凝聚哲思,于黑白方圆中演绎热情。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课文内容识记填空。(1)你认为咏雪中对雪的比喻最恰当的
4、一句是:_。(2)陈太丘与友期行中元方应对得体,据理力争的句子是:_。_,_;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乙】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
5、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注释】吴起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止之食留故人吃饭。俟等待。欤y句末语气词,可译为“吗”。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陈太丘与友期行_元方入门不顾_故人来,方与之食_恐其自食其言也_2根据语句意思,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A期日/中B对/子骂父C下车/引之D故人至/暮不来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2)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4读了两段文字之后,你一定对“守信”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请结合文段内容谈谈你对“守信”的看法。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比较阅读下面两则短文,然后完成后面的问题。【甲】春朱自清雨是最
6、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乙】雨的四季刘湛秋春天,树叶开始闪出黄青,花苞轻轻地在风中摆动,似乎还带着一种冬天的昏黄。可是只要经过一场春雨的洗淋,那种颜色和神态是难以想象的。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像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
7、眼泪还娇媚。半空中似乎总挂着透明的水雾的丝帘,牵动着阳光的彩棱镜。这时,整个大地是美丽的。小草似乎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呼吸变得畅快,空气里像有无数芳甜的果子,在诱惑着鼻子和嘴唇。真的,只有这一场雨,才完全驱走了冬天,才使世界改变了姿容。1两段短文描写的都是春天的雨,其中,【甲】段短文中春雨的特点是 _;【乙】段短文中春雨的特点是_。2与“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一句表达方式相同的一项是()A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咄咄逼人。B花朵怒放着,树叶鼓看浆汁,数不清的杂草争先恐后地成长,暑气被一片绿的海绵吸收看。C真的,只有这一场雨,才完全驱走了冬
8、天,才使世界改变了姿容。D啊,总是美丽而使人爱恋的雨啊!3调动多种感觉器官描写景物是这两篇课文一个相同的特点,下面的选项中,与“呼吸变得畅快,空气里像有无数芳甜的果子,在诱惑着鼻子和嘴唇”一句描写角度相同的一项是()A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B闭上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C“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D风里带着些心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4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分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树叶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像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5
9、联系上下文,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作用。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春天,树叶开始闪出黄青,花苞轻轻地在风中摆动,似乎还带着一种冬天的昏黄。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峨眉山月歌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注】半轮秋:半圆的秋月,即上弦月或下弦月。影:月光的影子。平羌:即青衣江,在峨眉山东北。1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所呈现的画面。2本诗与渡荆门送别都是李白出四川时的作品,两首诗的情感有什么共同点?渡荆门送别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六、语言表达(共10分)文章围绕一家四口写了一件什么事呢?七、作文(共40分)作文。金色花篇幅短小而意蕴丰厚,诗中的“我”突发奇想,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三次与母亲嬉戏玩耍,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达了对母亲的依恋。假如你也拥有这样神奇的能力,你想变成什么呢?又会做些什么呢?请以“假如我变成了”为题,发挥你的想象,表达对母亲的爱,写一篇记叙文。要求: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字数500字以上;凡是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字母代替;不得抄袭。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