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福建省龙海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高分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福建省龙海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高分题.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
2、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谪守(d)更定(gng)日星隐曜(yo)弈者胜(y)B汀兰(dng)琅琊(y)宠辱偕忘(xi)淫雨霏霏(fi)C岸芷(zh)岩穴暝(mng)樯倾楫摧(j)浩浩汤汤(tng)D绮户(q)毳衣(cu)伛偻提携(y)雾凇沆砀(hng)2、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诗歌与散文不同,一般是分行书写的,有些押韵,有些不押韵。押韵使诗歌具有音韵美,诗句在形式上和谐呼应,抑扬顿挫,便于诵读和记忆,如林徽因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而艾青的诗不拘泥于形式,很少注意诗句的韵脚和字数、行数的整齐划一,但又常常运用有规律的排比、复沓,读起来气
3、韵通畅。分行造成了诗句的独立和诗意的空白,强化了节奏,增强了表现力。读现代诗要注意诗歌的表现形式。ABCD3、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已经将你到家的大约日期通知他,他也许就要来了。B哲尔赛的旅行成了我们的心事,成了我们时时刻刻的渴望和梦想。C中国成语大会节目受到中小学生喜爱,是因为其形式新颖、有文化内涵的原因。D黄昏,船舱里的小泥炉飘起第一缕炊烟,它是这里的唯一的炊烟。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畅销读物能否成为经典作品,关键在于它具备能经受时间考验的思想性和艺术性。B为了提高大家阅读的兴趣,我校文学社开展了一系列的名著阅读和主题诗歌朗诵。C十三行博物馆举办非遗体验活动,旨在
4、让人们领略传统文化魅力,增强文化自信。D广州市正在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处理、分类收集、分类运输的垃圾处理系统。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大雪三日,_。(张岱湖心亭看雪)_,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_,玉盘珍羞直万钱。李白行路难(其一)但愿人长久,_。(苏轼水调歌头)溪云初起日沉阁,_。(许浑咸阳城东楼)_,燕儿舞,蝶儿忙。(秦观行香子)_,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今日听君歌一曲,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2)默写李商隐无题的前四句。_ _ 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
5、12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 一碧万顷,沙鸣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
6、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或异二者之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B而或长烟一空/上下一白C政通人和/至若春和景明D后天下之乐而乐/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微斯人,吾谁与归?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3下列对文章内
7、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虽名为“记”,但不以记叙重修岳阳楼之事为主,而是以描写洞庭湖的景象为主,描写景象是为了引出“览物之情。B文中的“迁客骚人”触景生情,因物(景)一暗一明而引发一悲一喜。 这是作者反对的“以物喜,以己悲”的情感态度。C文中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紧密结合,叙事扼要,写景生动,议论简明,衔接极其自然,抒发了作者强烈的悲喜之情。D文中大量运用四言对偶句,如“日星隐曜,山岳潜形”“沙鸥翔集,锦鳞游泳等,结构相同,整齐对称,增强了表达效果。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跳出地球“看”地震2018年月日,我国首颗地震电磁监测卫星“张衡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张衡
8、一号”以我国古代著名科学家张衡命名,它的发射使我国在卫星地震电磁空间探测方面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地球的板块、断层移动引发地震,同时也会在地震前后带来包括地球电磁场变化等很多信息,“张衡一号”能以标准手段对我国级以上、全球级以上的地震进行电磁监测,其工作原理就是通过实时监测空间电磁环境状态变化,研究地球系统特别是电离层与其他各圈层的相互作用和效应,初步探测地震前后电离层响应变化的信息特征及其机理,从而有效弥补了地面观测的不足。 “张衡一号”卫星工程首席科学家兼副总设计师、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总工程师申旭辉介绍 ,受自然环境条件限制,在地面上,像青藏高原的极寒地区 ,现有的地震台网并不能完全覆
9、盖,面积广阔的海洋也观测不到。目前我国对以青藏高原为主的近200万平方公里陆地缺乏地震前兆监测能力,在国境线和约30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 ,地震监测能力也几乎为零。而跳出地球“看”地震,就能突破一些地震研究的限制,对我国及周边区域开展电离层动态实时监测和地震前兆跟踪。 “张衡一号”不仅开辟了我国地震监测研究的新视角,成为我国构建天空地一体化地震立体监测体系的重要里程碑。同时它也集合了多项航天技术创新成果,其中最为显著的是卫星电磁洁净度的控制技术。 卫星本体磁性对磁场测量的“影响不确定性”需控制在0.5纳特以内,这大约相当于地球表面磁场强度的十万分之一。为了达到这一要求,卫星平台的各个单机、系统都
10、进行了无磁化的更改。但在这一过程,却面临着许多难题:比如,去掉了有磁的红外地球敏感器,整个飞行程序都要改变;再比如,无磁化要求太阳能帆板不能转动 ,但为了保证卫星能源供应,又必须让帆板对日。如何找到平衡点?卫星研发团队想了很多办法,最终,科研人员打造出来的“张衡一号 ”整星 ,其磁洁净度达到了0.33纳特。“张衡一号”的主要载荷 ,是用于探测卫星轨道环境空间电场的电场探测仪。这也是目前国际上运行在太阳同步轨道功能配置最全的空间电场探测仪器。 为了感知空间三维电场,探测仪通过伸杆向“张衡一号”本体外伸出个传感器。这些传感器如同灵敏的触角一般,每个传感器都能准确感知周围等离子体环境电势,灵敏度极高
11、,可以探测到非常微小的等离子体电势变化,相当于在数千米高的巨浪浪尖,分辨一粒小水珠。在卫星内部 ,有着探测仪的“大脑”信号处理单元。这台高灵敏电子学测量设备,能把传感器探测到的微小波动细分成十几个通道,通过进一步精细处理,变成数字量,分成频谱,再传输到地面,供科学家研究。中国地震局局长郑国光表示,“张衡一号”卫星的发射和投入使用,使我国首次具备全疆域和全球三维地球物理场动态监测的技术能力,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拥有在轨运行多载荷、高精度地球物理场探测卫星的少数国家之一。1“张衡一号 ”集合的航天技术创新成果有哪些 ?2从说明方法角度分析第 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3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我国
12、在卫星探测方面进入世界先进行列的重要标志是 “张衡一号 ”的发射 。B“张衡一号 ”能以标准手段对我国级以上、全球级的地震进行电磁监测 。C帆板对日能保证太阳能帆板为 “张衡一号 ”供应能源 。D“张衡一号 ”传感器灵敏度极高 ,可以分辨巨浪浪尖的小水珠。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下列小题。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著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1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首古诗主要抒发了诗人在政治上遭遇挫折后的愤激之情,
13、但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B“欲渡”两句运用比喻,表现诗人想有所作为但事与愿违,志向难以实现的矛盾、痛苦的心情。C第七八句诗人巧用吕尚和伊尹的典故,进一步抒发了政治失意的悲愤之情。D最后两句写总有一天会乘长风破万里浪,冲开险阻,到达理想彼岸,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2“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两句描写了怎样的场面?作用是什么?六、语言表达(共10分)为调动同学们阅读小说的积极性,丰富课余文化生活,各班级特此举办以“走进小说”为主题的读书沙龙活动。下面是“小说天地”社团活动计划的流程图,请你用连贯的语言将这个流程图完整、准确地介绍给同学们。(100字左右)七、作文(共40分)按要求作文(一)话题作文成长就是一次旅行。旅程中有父母的陪伴、老师的指引,有朋友的鼓励、陌生人的关爱,有大自然美好的风光,也有沁人心脾的书香请以“温暖的旅程”为话题,写一篇文章。(二)全命题作文中国古典小说遗产丰富,是一座取之不尽的宝库,它独放异彩,使中华文化立于世界文化之林。本单元四篇课文均节选自明清时期最有代表性的长篇白话小说。这些小说通过曲折生动的情节,展示了异彩纷呈的人物画廊。请以“我和古典名著的故事”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以上两题,任选其一作文。 (2)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3)不少于600字,书写规范工整。 (4)凡涉及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