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辽宁省鞍山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深度自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辽宁省鞍山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深度自测试题.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
2、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镀金(d)庇护(p)澄澈(chng)较量(jio)B爵士(jio)钦差(qn)勋章(xn)缥缈(pio)C头衔(xin)妥当(tu)御聘(y)袍子(po)D炫耀(xun)呈报(chng)陛下(b)滑稽(j)2、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截然(ji)搓捻(ni)疲倦(p)小心冀冀(y)B惭槐(ku)争执(zh)绽开(zn)花团锦簇(c)C涨红(zhn)恍然(hun)喷水(pn)不求甚解(shn)D唯恐(ku)企盼(q)譬如(p)由然而生(shn)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国庆节期间,广
3、场上摆满了一串红,真是花团锦簇。B展览馆里展出的各种工艺品琳琅满目,美不胜收。C老师宣讲考试规则时,教室里鸦雀无声。D学习只有持之以恒地努力,才能取得好成绩。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能不能切实提高广大市民的综合素质,是创建文明城市的关键。B月球“玉兔”其实是一个小型化、低功耗、高集成的机器人。C经过这次月考动员大会,使我端正了学习态度。D她那活泼可爱的形象,清脆悦耳的嗓音,时时浮现在眼前。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读古诗文,将空缺处的原句书写在横线上。(1)_,若出其中;_,若出其里。(观沧海曹操)(2)我寄愁心与明月,_。(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4、(3)潮平两岸阔,_。_,江春入旧年。(次北固山下王湾)(4)_,闻道龙标过五溪。(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5)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与首句“枯藤老树昏鸦”句法结构和情绪渲染一致的句子是:_;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_。(6)山居茅屋,多少思念在流淌。一场夜雨,飘在李商隐的窗前,唤起他与亲友重逢的希冀:“_,_。”(夜雨寄北)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文言文阅读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
5、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陈太丘与友期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田也!”(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
6、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论语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陈太丘与友期行期:约定B为人谋而不忠乎忠:竭尽自己的心力C三十而立立:立身,指能有所成就D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快乐2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吾十有五而志于学B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C不亦说乎D尊君在不3下列各组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可以为师矣/为人谋而不忠乎B博学而笃志/人不知而不愠C学而时
7、习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D吾日三省吾身/谢太傅寒雪日内集4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讲的是“学”和“思”的关系,这是孔子所提倡的一种学习方法。B客人所说的“尊君”和元方所说的“家君”意思相同,都指陈太丘,在文中互换位置并不影响阅读。C古人讲究“仁义礼智信”,元方指责客人“无信、无礼”,这让客人很惭愧。D“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讲的是有关修身的。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人保持自己的志向的重要性。5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2)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
8、韭菜饺子,完成小题。韭菜饺子徐立新儿子回乡下的老家看父母,但只能在家待一天一夜,第二天早上5点半就要走,临走的前一天晚上,儿子跟母亲坐在老房里一直聊到深夜。临睡前,儿子有些遗憾地说:“妈,这次太匆忙,等下次有空,我一定在家多待几天陪陪您,还要吃小时候您亲手包的韭菜饺子,那个味道太好了,我一直都想着呢。”之后,儿子便到里屋睡觉了,可母亲却没了睡意,她走到另一间屋,叫醒已经睡下的父亲,说:“老头子,你赶紧起来,去问问谁家菜园里有韭菜,跟他打个招呼,割点儿回来,娃想吃韭菜饺子了,我得给他做。”躺在床上的父亲一听,立即明白,连说:“好,好。”然后迅速穿上衣服,下了床。母亲又说:“老头子,你动静小些,别
9、吵醒了娃,他明早还要走呢。”父亲再次“嗯”了两声,然后别上一把菜刀,悄悄打开大门,出去了。此时,正是初冬的深夜,外面很寒冷。父亲开始在村子里挨家挨户敲门,借割他们菜园里的韭菜,冬日,菜园里韭菜很少,好在敲了数十家门后终于找到了。村里各家各户的菜园都离村子很远,加上夜路不好走,等父亲割完韭菜回家已是夜里11点多了。接下来,两位老人开始择韭菜,把两斤多韭菜择完、洗净后,差不多已经是凌晨了。接下来是擀饺子皮,然后包馅。这一切如果是在明亮的灯光下完成,不需要太长时间,但事实上他们都是在手电筒的光亮下完成的两位老人怕开灯惊扰了儿子的好梦。这一切都做完是凌晨3点多,两位老人想了想,还有一会儿得煮饺子了,干
10、脆别睡了,给儿子烧点儿热乎的水,这样,他一起来就有热水洗脸。5点30分,儿子的手机闹铃准时响了,儿子从睡梦中醒来,一睁开眼睛,便隐约闻到一股似曾相识的香味,这香味越来越浓,最后在厨房里达到了鼎盛一大锅韭菜饺子在翻滚呢。 看到儿子,母亲连连说:“娃快趁热吃了吧,你最喜欢的韭菜饺子,吃过再刷牙。”“是呀,先吃,先吃。”站在一旁的父亲帮母亲的腔,并立即将饺子盛进碗里,双手递到儿子的面前。 儿子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随口说出的一句话,父亲和母亲就当真了,两位六十多岁的老人,竟然为了饺子一夜未眠。 那是一碗滚烫的韭菜馅饺子,很香,很香,吃得儿子想哭。(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2)文章标题有
11、什么作用?(3)文中描写了怎样的一对父母?请简要概括。(4)文中最后一段写到“那是一碗滚烫的韭菜馅饺子,很香,很香,吃得儿子想哭”,儿子想哭的原因有哪些?(5)读完选文后,你的内心一定有所感触,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这首元曲中暗含题中“秋”字的三个最直接的景象是:_、老树、西风;最能触发游子思乡之情的景物是:_。2这首元曲中的“断肠人在天涯”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六、语言表达(共10分)下面是参观郭沫若故居后,一位同学写的参观记录和他未完成的一副对联。请你根据他的参观记录,在对联处写出词语,将这副对联补充完整。【参观记录】时间;2017年4月13日地点:郭沫若故居郭沫若,四川乐山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女神是他的第一本诗集,出版于1921年8月。女神歼一代新诗风,是中国自由诗的代表作。他还是一位史学大家,潜心研究甲骨文。他制作的屈原是历史剧的先锋之作。【对联】上联:诗坛领袖,_新诗风,女神为自由诗典范下联:话剧大家,改变老故事, _ 乃历史剧先锋七、作文(共40分)请以“不可怕”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题目自拟 ;有真情实感;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