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辽宁省凌源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评估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辽宁省凌源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评估测试题.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
2、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隧洞(su)飞窜(cun)盘桓(hun)B舵手(du)绰号(chu)间或(jin)C簇新(c)锱铢(z)烟囱(tng)D蠢笨(chn)筛子(shi)驾驭(y)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村民们像照料子女一样侍候庄稼,不怕苦,不怕累,只要庄稼长得好,就喜笑颜开,心满意足。B(孔乙己)坐不到几天,便连人和书藉纸张笔砚,一齐失踪。C如果青少年都戴上了眼镜,岂不令人宛惜?D当那些乱篷篷的脑袋一齐低下去,李暖暖的脚就走不动了,就被钉在了那里。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A网红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
3、凭空污人清白”B他坚决不屑置辩地说:“说什么我也要跟你学,就算我是你的累赘也罢。”C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他终于和那些不务正业的人缠夹不清了。D小区业委会作用大,但万万别让这8种人混入,否则君子固穷!4、下列句子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断章的作者是现代著名诗人卞之琳写的。B梅岭三章是陈毅在梅岭被围困时创作的七言组诗。C春天是江南的一个美丽的季节。D能否大力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力措施。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默写_ ,渔人得利。 (战国策燕策)晴空一鹤排云上,_。 (刘禹锡秋词)_,甲光向日金鳞开。 (李贺雁门太守行)日暮乡关何处是
4、,_。 (崔颢黄鹤楼)_,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_。 (李煜相见欢)_,奉命于危难之间。 (诸葛亮出师表)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将现实与梦境巧妙结合,表达了自己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欲望的诗句是: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
5、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骜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选自出师表)【乙】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得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也,而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选自后出师表)【注释】并日而食:两天只能吃到一天的饭。非计:不正确的计策。进趋:赶快进兵。1请根据提示解释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方法句中加点词语示例加点词的意思字源法三顾臣于草庐之中(1)_参考成语法深入不毛不毛之地(2)_迁移法宜先入南宜乎众矣(
6、3)_2下列对【甲】【乙】两篇表文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表文以恳切的言辞,针对当时的局势,反复劝勉刘禅要继承先主刘备的遗志,开张圣听,赏罚严明,亲贤远佞,以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B表文多以四字句行文,还有一些整齐工整的排比、对比、对偶句式,如“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荷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C表文语言最显著的特点是率真质朴,表现忠贞的感情。文字从作者肺腑中流出,析理透辟,真情充溢,感人至深。D表文语言既不借助于华丽的辞藻,又不引用典故,每句话不失臣子的身份,也切合长辈的口吻。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2)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
7、,并日而食。4甲文中作者先后回顾了人生中哪三件有重大影响的事?其目的是什么?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怎样才能获得意境呢?我以为要深刻认识对象,要有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的产生,又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度有关。要深入全面地认识对象,必须身临其境,长期观察。例如,齐白石画虾,就是在长期观察中,在不断表现的过程中,对虾的认识才逐渐深入了,也只有当对事物的认识全面了,做到“全马在胸”“胸有成竹”“白纸对青天”“造化在手”的程度,才能把握对象的精神实质,赋予对象以生命。我们不能设想齐白石画虾,在看一眼画一笔的情况下能画出今天这样的作品来,而
8、是对虾的精神状态熟悉极了,虾才在画家的笔下活起来的。对客观对象不熟悉或不太熟悉,就一定画不出好画。写景是为了要写情,这一点,在中国优秀诗人和画家心里一直是很明确的,无论写诗、作画,都要求站得高于现实,这样来观察、认识现实,才可能全面深入。例如毛主席的沁园春雪开头几句“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就充分体现诗人胸怀和思想的崇高境界。中国画不强调“光”,这并非不科学,而是注重表现长期观察的结果。拿画松树来说,以中国画家看来,如没有特殊的时间要求(如朝霞暮霭等),早晨8点钟或中午12点,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表现松树的精神实质。像五代画家荆浩在太行山上描写松树,朝朝暮暮长期观察,画松“凡数万本,
9、始得其真”。过去见一位作者出外写生,两个礼拜就画了一百多张,这当然只能浮光掠影,不可能深刻认识对象,更不可能创造意境。如果一位画家真正力求表现对象的精神实质,那么一棵树,就可以唱一出重头戏。记得苏州有四棵古老的柏树名叫“清”“奇”“古”“怪”,经历过风暴、雷击,有一棵大树已横倒在地下,像一条巨龙似的;但是枝叶茂盛,生命力强,使人感觉很年轻的样子。经过两千多年,不断与自然搏斗,古老的枝干坚如铁石,而又重生出千枝万叶,使人感觉到它的气势和宇宙的力量。一棵树,一座山,观其精神实质,经过画家思想感情的夸张渲染,意境会更鲜明。木然地画画,是画不出好画的。每一处风景都有其各自不同的特色,如同人的性格差异一
10、样。四川人说:“峨嵋天下秀,夔门天下险,剑阁天下雄,青城天下幽。”这话是有道理的。我们看颐和园风景,则是富丽堂皇,给人金碧辉煌的印象。一个山水画家,对所描绘的景物,一定要有强烈、真挚、朴素的感情,说假话不行。有的画家,没有深刻感受,没有表现自己亲身感受的强烈欲望,总是重复别人的,就谈不到意境的独创性。肯定地说,画画要有意境,否则力量无处使,但是有了意境不够,还要有意匠;为了传达思想感情,要千方百计想办法。意匠即表现方法、表现手段的设计,简单地说,就是加工手段。齐白石有一印章“老齐手段”,说明他的画是很讲究意匠的。意境和意匠是山水画的主要的两个关键,有了意境,没有意匠,意境也就落了空。杜甫说“意
11、匠惨淡经营中”,又说“语不惊人死不休”。诗人、画家为了把自己的感受传达给别人,一定要苦心经营意匠,才能找到打动人心的艺术语言。1选文开篇提出“怎样才能获得意境呢?”这一问题,作者给出的答案不包括()A要仔细观察对象,深刻认识对象。B对所观察的对象,要有强烈、真挚的感情。C写景就是写情。D将思想感情与作品结合在一起,将对象的精神实质表现出来。2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写诗,写的是生活;绘画,绘的是风景。他们都基于现实,以现实为原材料。B写诗、作画融合了写作者与绘画者自身的情感以及体悟,因此,他们又必然高于现实。C写诗、作画只有起点上高于现实,才能够全面深入,更有意境。D不论诗
12、还是绘画,最终都会成为客观的景物与主观情感相融合的意境。3请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山水画家一定要苦心经营意匠。没有意匠,意境就会落空。一个山水画家的优秀作品,意境和意匠缺一不可。B山水画家只要身临其境,长期观察就能够深入全面认识对象,产生强烈的、真挚的、朴素的的感情,从而让意境在作品中产生。C画家熟悉客观事物也不一定能画出好画。山水画意境的独创性,要求画家不能简单重复别人,要有自身的深刻感受和表达这种感受的强烈愿望。D要把握事物的精神实质,除了长期观察,还需要注重表现观察结果。画家创作中思想感情的介入要以高于现实的观察为前提。4文章结尾部分提到了“意匠”,对此分析正确
13、的一项是()A说明在山水画的创作中,意匠比意境更加重要。B说明没有深刻感受,没有表现自己亲身感受的强烈愿望,就谈不到意境的独特性。C说明有了意境,没有意匠,意境也就落了空,使得论证更加严密。D说明画家、诗人一定要苦心经营意境,才能找到打动人心的艺术语言。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十五从军征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1)简要说说“八十始得归”中“始”字的妙处。(2)“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四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加以描述。六、语言表达(共10分)辨析近义词,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1)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_(充满充实充分)的理由。(2)要想把经典著作读_(懂完透),懂得其中的道理,并且正确地用来指导我们的工作,还必须不断努力学习。(3)观其大略同样需要认真读书,只是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不为某一局部而_(丢弃放弃放松)了整体。七、作文(共40分)题目:_让我更出彩要求: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