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河南省濮阳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高分预测预测题.docx
《2023-2024学年河南省濮阳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高分预测预测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河南省濮阳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高分预测预测题.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
2、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错的一项是()A涨(zhn)起来酝酿(yn nin)窠巢(k cho)B嫩绿(nn)嘹亮(lio)抖擞(su)C应和(h)黄晕(yn)薄烟(b)D披蓑(su)朗润(rn)宛转(wn)2、下列各项中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无常”的形象受到民众喜爱的主要原因是善良。B“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这是对三味书屋的寿镜吾老先生的描写。C藤野先生中作者弃医从文的原因是想拯救国民的书写。D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三篇作品,记述了作者离开家乡到南京、日本求学和回国后的一段经历。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A历史上曾
3、人来人往的丝绸之路古迹,如今已变成人迹罕至的沙漠。B他的求学经历,说明能否学有所成,关键在于自己学习的不求甚解和勤奋与否。C那些街头小报为了捕捉此案的一些细节而忙得不亦乐乎。D实验室里,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将装有危险化学药品的瓶子放到特制的保管柜中。4、语言运用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临近考试,同学们的学习态度有了明显的提高。B谈论本地文化及影响力,我们既要有文化自信,不妄自菲薄,又要有全国视野,不盲目乐观。C有无扎实的阅读基础,是青少年提高写作能力的前提。D周末的郊游踏青活动,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故事。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1)水何澹澹,
4、_。(曹操观沧海)(2)我寄愁心与明月,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3)盼望着,盼望着,_,_。(朱自清春)(4)观沧海中通过写草木欣欣向荣的景象把大海渲染得生机勃发的句子是:_,_。(5)浩瀚诗海,思乡是诗人笔下永恒的主题:王湾在北固山下吟咏乡愁,“_?_”,表现了思乡之切;马致远面对夕阳,一句“_,_”,包含着思乡的泪水。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各题。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2024 学年 河南省 濮阳市 初中语文 年级 上册 期末 高分 预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