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行性报告商业计划书)格林柯尔_中国奶业分析报告.doc
《(可行性报告商业计划书)格林柯尔_中国奶业分析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可行性报告商业计划书)格林柯尔_中国奶业分析报告.doc(13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奶业发展战略报告目 录摘 要1.前 言1.1 中国奶业发展战略研究问题的提出1.2 中国奶业发展战略研究的思路和成果特征1.3 中国奶业发展战略研究的基本结论1.3.1 中国奶业发展战略总体思路1.3.2 对前10年中国奶业发展未能实现计划目标原因的分析1.3.3 未来1015年间中国奶业发展前景1.4 研究报告的写作结构2奶类发展目标和预测2.1 奶类需求预测2.1.1 影响奶类消费的主要因素2.1.2 乳品消费需求预测2.2 中国乳类生产预测2.2.1 影响中国乳类生产发展的因素2.2.2 未来中国奶类生产预测2.3 实现目标的条件评估2.3.1 国内宏观经济环境对乳业的影响2.3.2
2、 引进国外优质品种、增加奶源供给在中国的发展前景2.3.3 胚胎移植技术发展对奶源供给的影响3. 中国原料奶的生产3.1 中国原料奶生产的增长变化3.1.1 中国原料奶总量的增长和结构的变化3.1.2 中国奶牛存栏量的增长情况3.1.3 中国奶牛单产水平的增长情况3.2 中国原料奶生产的现状分析3.2.1 目前中国原料奶的总产与单产水平3.2.2 目前中国原料奶的价格水平3.2.3 目前中国原料奶生产的区域分布3.2.4 目前中国原料奶生产的所有制结构与成本收益3.2.5 目前中国原料奶生产的组织经营模式3.3 中国原料奶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3.3.1 平均单产水平太低3.3.2 质量问题突出3
3、.3.3 农户组织性弱、养殖收益不稳定3.3.4 奶牛饲料结构不合理3.3.5 新技术推广应用缓慢3.4 对未来15年中国原料奶生产的展望、构想与对策3.4.1 对未来15年中国原料奶生产的展望与构想3.4.2 未来15年加快中国原料奶生产的对策4. 中国乳品的加工4.1 中国乳品加工业的历史与现状4.1.1 乳品加工业的历史回顾4.1.2 乳品企业的近期运行情况4.2 乳品加工企业的产品结构分析4.2.1 液态奶4.2.2奶粉4.2.3奶酪4.2.4冰淇淋4.2.5 UHT奶4.2.6发酵乳4.3 乳品加工业存在的问题4.3.1 产品质量问题4.3.2 原料奶质量问题4.3.3 原料奶生产与
4、加工业协调问题4.4 乳品加工业展望与构想4.4.1 中国乳品加工业发展的资金需求量4.4.2中国乳品加工业的规模4.4.3乳品加工业兼并重组4.4.4 中国乳品加工业的区域分布4.4.5根本出路:优质优价4.4.6薄弱环节:市场消费4.5 乳品加工业发展的对策建议5. 中国乳品消费5.1 中国乳品消费的历史与现状5.1.1 乳品消费总量及人均消费量5.1.2 乳品消费的区域特征5.1.3 乳品消费品种和结构5.1.4 乳品的消费人群和消费方式5.2 中国乳品消费的影响因素5.2.1 传统消费习惯和消费偏好5.2.2 人均收入水平5.2.3 营养知识和营养意识5.2.4 产品质量问题5.2.5
5、 销售服务问题5.2.6 区域因素5.3 增加中国乳品消费的措施5.3.1 加强宣传,引导消费5.3.2增加液态奶的生产比重5.3.3注重质量,吸引消费5.3.4开发农村市场,引导农民消费5.4 中国政府学生饮用奶计划5.4.1中国政府学生饮用奶计划概况542 实施中国政府学生饮用奶计划的意义543 实施中国政府学生饮用奶计划面临的问题5.5 中国居民乳品消费展望5.5.1总量继续增加,人均波动较大5.5.2 液态奶增长最快5.5.3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6.世界奶业的发展趋势及加入WTO对中国奶业的影响6.1 世界奶业的发展趋势6.1.1 世界奶业生产6.1.2 世界奶业市场6.1.3 世界奶业
6、消费6.1.4 世界奶业贸易6.1.5世界原料奶价格6.1.6世界奶业贸易政策6.2 农业协定的核心:农产品贸易自由化6.2.1 “世界贸易组织”的一般介绍6.2.2 WTO农业协定6.2.3 WTO协议下奶业政策框架6.2.4 WTO协议下的乳品贸易自由化6.2.5 中国奶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关税降低6.3 “入世”对中国奶业的影响6.3.1 一般阐述6.3.2 计量分析方法6.4 结论和对策6.4.1 把奶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环节:“入世”利大于弊6.4.2 国内乳品业可因势利导、驱弊致利6.4.3 政策建议7. 中国奶业中长期发展的对策建议7. 1 未来15年中国奶业总体描述7. 2 中国
7、奶业中长期发展的总体思路7. 3 中国奶类中长期发展的具体对策7.3.1 加强奶业宏观管理7.3.2政府继续积极引导奶类消费7.3.3 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7.3.4 加强扶持原料奶生产,提高产量和质量7.3.5 优化奶业的生产组织形式,促进原料奶规模化生产7.3.6 加强对乳品加工企业的行业指导和技术改造7.3.7鼓励企业积极开拓市场7.3.8扩大城市市场,开拓农村市场主要参考资料:附录 1: 中国政府学生饮用奶计划附录: 中国奶用水牛及奶山羊概况 摘 要一、奶类发展目标和预测1、消费总量和人均消费水平将明显提高随着中国宏观经济的持续增长以及农村城市化,2000-2015年中国乳品消费总量和人
8、均消费水平将明显提高。在实施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方案下,2015年乳品消费总量将为1999年的2.7倍,达到2501.4万吨,年均增长率为6.83%,人均消费量将是2000年的2.43倍,达到17.83千克,年增长率为6.1%;2015年城镇人均乳品消费水平将达到41.03千克,是2000年的2.02倍;农村居民消费水平达到2.43千克,是2000年的2.31倍,年均增长率为5.72%。2015年由于国家实施学生饮用奶计划,每年至少可以增加乳品的消费需求153.9万吨。由于中国城乡居民奶类人均消费水平和城乡人均收入增长有很大差异,农村居民奶类消费增长仍缺乏动力,城镇居民在今后较长时期内仍是奶类消
9、费的主要群体。2、奶类总产量将持续增长从乳类总产的发展看,在实施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的方案中,2005、2010和2015年中国乳类产量将分别达到1,426.8万吨,1,930.4万吨和2,501.5万吨,分别是2000年的1.55、2.1和2.72倍。19901998年,中国奶类总产量由475万吨增加到745万吨,年增长率为5.8%,在我们的预测方案中,2000?005年中国乳类产量年增长速度为9.2%,高于1990-1998年期间乳类生产增长速度。但从2005年后这一增长速度有所下降,2005?010年和2010?015年中国乳类产量年增长速度分别为6.23%和5.32%。3、乳业各部门将同
10、步增长整个宏观经济走势持续好转将会带动乳业各部门的同步增长。城市奶类消费的增加和畜牧大省奶源基地的建设为中国乳业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但如何改造中国目前传统的乳业产业链仍然面临许多困难。此外,如何进一步提高中国目前奶牛单产水平,进一步推广中国式的产业化经营,扩大农村居民乳品消费市场,提高农民收入仍面临许多难题。二、中国原料奶的生产1、过去原料奶的快速增长并非质的提高中国的原料奶主要包括牛奶和羊奶,其中牛奶占据了绝对的地位。从奶牛单产水平的角度来讲,过去20多年来中国原料奶的快速增长,仅仅是一种粗放的量的增长,并不是一种质的提高。从1978年到2000年,中国原料奶总产量已由97万吨增长到879
11、.5万吨,平均每年增长36.67%。尤其是近3年来,每年以89%的速度继续递增。1978年以来,中国奶牛存栏量已由当年的48万头增长为2000年的456.1万头,平均每年增长38.65%。1978年中国奶牛的平均单产为1,839.60千克/头,到1985年增长为最高点2,016.40千克/头, 2000年中国奶牛的平均单产是1,715千克/头,大大低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单产水平。造成中国奶牛平均单产水平下降的主要原因是,20多年来快速增加的奶牛存栏量中,绝大多数新增奶牛是由农户个体分散养殖的,养殖规模小,奶牛品种差,管理水平低,拉低了全国奶牛的平均单产水平。2、原料奶生产南北方差异较大20
12、00年中国原料奶的总产量比上年增长了9%。在高速增长的液体奶消费市场需求拉动下,中国原料奶的收购价格总体趋势是继续走高,各地原料奶的收购价格差异非常大,主要表现为“南高北低”。南方地区平均收购价格为北方地区的146.67%,造成这种较大价格差异的原因是南北方饲料成本和奶牛单产水平的不同。目前,中国原料奶的生产主要分布在黑龙江、河北、内蒙古、新疆、山东、山西、陕西等7个省、自治区。以上北方7省奶牛存栏量占全国存栏总量的比重已由1996年的75%进一步上升为79%,牛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重连续3年为62%。中国原料奶生产的区域布局变化呈现以下两个趋势:一个趋势是原料奶的增长点主要来自农区;另一个
13、趋势是中国原料奶的增长点主要来自北方地区。可以预见,未来的十多年里,中国原料奶的生产增长仍然会是以北方的农区为主,其他地区为辅。目前中国原料奶生产主要有以下几种组织经营模式:一是“公司+基地+农户”的组织经营模式。未来几年,这种组织经营模式在中国原料奶增长方面仍然会发挥着最为重要的作用。二是“奶农技术协会(或奶农合作社)+农户”的组织经营模式,也是中国未来发展原料奶生产重要的组织经营模式之一。三是部分国营奶牛场或私人奶牛场独立生产的组织经营模式,这种独立的组织经营模式在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会越来越少。3、中国原料奶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奶牛的平均单产水平太低,制约了原料奶总量的增长;原料奶的质量问题突
14、出,直接关系到中国奶业的健康发展;养殖农户的组织性弱、养殖规模过小以及收益稳定性差,将长期影响中国原料奶的稳定供给;奶牛饲料结构的不合理,直接影响到原料奶量的增长和质的提高;良种繁育等新技术推广应用缓慢,综合性服务体系亟需建立。4、加快原料奶生产的对策未来的15年内中国奶类产品的消费需求将呈现高速增长的趋势。依靠目前中国原料奶的生产水平是远远满足不了未来奶产品消费需求的。所以,要加快中国原料奶的生产,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加快良种奶牛的繁殖、育种和推广;尽快提高奶农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加快奶业产业化发展;大力加强饲草饲料的生产,推广牛奶记录体系,进一步提高奶牛的饲养管理水平;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尽快制定奶
15、产品优质优价的标准,并严格执行管理要求;各级政府部门在原料奶的生产发展中大有作为;从战略的角度重新安排中国原料奶生产的区域布局。四、中国乳品的加工1、通过对2000年上半年国内73家企业的调查,说明目前中国乳品行业的发展势头更加强劲,加工企业的效益也明显好转,2000年上半年比上年同期增长31.4%。但中国的奶业总体上水平较低,在上千家乳品企业中,绝大部分处于低产量、低质量和低效益的三低状态,目前万吨以上生产能力的企业仅10余家。2、据2000年统计,中国十大乳品企业累计销售额达70.4亿元,加工鲜奶173.9万吨,占全国鲜奶产量的近20%,表明中国的乳品企业开始向规模化、集团化发展,但这并不
16、意味着,中小型乳品加工企业失去了生命力,因为在近千家乳品企业中,中小型企业仍在大量发展,且具有一定的经营活力。企业间的竞争将加剧。3、“以液代粉”的过程仍将继续,“生态奶”、“免疫奶”等新产品将不断涌现。五、中国乳品消费1、增长迅速,差距明显1990到2000年,中国乳品消费的总量增长速度为6.67%,在10年间几乎翻了一番。但其间发展速度亦不太均衡,消费总量年增长速度从1994年的11%减少到1997年的4%,1998年甚至为-3%。2000年消费增长达到10.4%,说明又一个乳品消费增长高峰期已经来临。尽管2000年中国人均乳品消费量已达到7.38千克,但与世界乳品消费平均水平的差距仍然十
17、分明显。2、城镇消费为主,鲜奶消费最大城镇居民是中国乳品消费的主要群体。城镇居民的人均乳品(包括鲜乳品、奶粉、酸奶,不含其他乳制品)消费量1999年已达到9.19千克,是农村居民人均消费量0.96千克的近10倍。收入和消费习惯是影响奶类消费需求的重要因素。广大农区的农户每年仅有少量奶粉和鲜奶消费,消费人群主要有老、幼、病、加夜班的乡镇企业职工及备考的农村学生。目前中国乳品消费的品种主要是巴氏消毒奶、酸奶和奶粉。近几年来,在一些大城市如北京、上海等地出现了保鲜奶,超高温(UHT)灭菌奶、各种配方奶粉、花色奶等新产品,给消费者留下了很大的选择余地。但实际上人们主要消费的仅仅是液态奶和奶粉两大类。在
18、主要乳品消费中鲜奶消费所占比重为最高,占60-67%,说明鲜奶消费量最大,其次为奶粉占26-36%,比例最小的为酸奶占4-7%;但从整体发展趋势来看,液态奶及酸奶尤其是酸奶的消费量增长最为明显,而奶粉的消费总量虽略有上升,但在总的消费量中所占的比例不断下降,这是一种乳品品种消费趋势。 3、影响中国乳品消费的因素及消费特点中国乳品消费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其中主要有消费习惯和消费偏好、人均收入、消费意识、乳品质量、销售服务等,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影响着中国乳品消费的现状。中国乳品消费存在着消费量低、消费品种单一、消费结构不尽合理、 区域消费不均衡、城乡差异大、没有消费习惯等问题及未来中国乳品消费的潜力
19、十分巨大的特点。4、增加中国乳品消费的措施加强乳品营养知识宣传和消费引导工作;调整产品结构,降低奶粉生产比例,增加适销对路、饮用方便的液态奶生产;乳品企业应注重产品质量,以质优味美的乳品吸引人们消费;加大农村市场开发力度,引导农民消费。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国内居民收入的提高和每年新增1,000万婴儿的特点,以及农村城市化的进展、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的实施,国内居民乳品消费仍将呈不断上升的势头。国内居民乳品消费的总量将继续增加,但人均消费量增长幅度波动较大;液态奶是居民乳品消费增长最快的品种;城市奶类消费仍是中国乳品消费增长最快的地区,城乡乳品消费差距将进一步拉大。五、加入WTO对中国奶业的影
20、响及对策1、“入世”利大于弊首先,“入世”后随着奶制品消费价格的下降,消费者福利的增加大于生产者福利的减少,因而国家的整体福利有所提高。其次,国内奶业生产与奶业发达国家相比不具备竞争优势。把从奶业中退出的资源(包括自然资源、资金资源和人力资源等)用于中国具备比较优势的行业,从而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繁荣。2、因势利导、驱弊致利首先,中国奶业发展的最大问题是市场问题。中国目前人均消费奶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说明开发牛奶市场的潜力很大。但如何把潜在的市场转化为现实的市场,需要做大量的工作。其次,预计“入世”后中国乳品市场将呈现出以下两个特点:一是来自澳大利亚、新西兰等牛奶生
21、产成本相对较低地区的乳品进口增加较快,二是随着乳品市场细分化程度提高,竞争的焦点将是发挥品牌效应。第三,奶业的国际化、全球化趋势更加明显。中国“入世”后投资和贸易环境的改善,一个必然趋势是国际知名乳品企业将进一步加大在华的投资和生产力度,从而带来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全面提升国内乳品业的实力。最后,竞争中优胜劣汰的市场准则将有力地推动国内乳品企业转化机制、提高效益的改革步伐。3、模拟结果(1)乳制品进口显著增加(增长42-65%);随着关税的逐步降低,乳制品市场竞争加剧。出口则没有明显变化。 2. 奶类生产增长速度放慢;预计2005年的奶总产量为1120-1132万吨, 比不加入WTO情况下减
22、产1.46-2.43%。国内乳品工业产值有所下降(-2.62-3.83%),但影响不大。(3)消费者福利将进一步提高;由于奶及奶制品实际价格的整体下降(下降幅度预计为1.18-1.43%),使消费者受益。4、“入世”对策直接对策(1)调整关税结构,对国内生产冲击不大的乳品制品可以适当加大进口关税下降的幅度。对国内生产可能会带来冲击的乳制品品种还要维持一段时间的较高关税。(2)加大打击走私力度,防止伴随乳品进口增加而来的走私猖獗。(3)研究加入国际乳品协议的可行性,积极参与全球乳品贸易政策的制定。(4)逐步建立WTO框架下解决贸易争端的机制。最紧需的是培养一批熟悉WTO规则和奶业基本情况,熟练掌
23、握外语,精通国际经济法的人才。中长期发展的战略对策(1)加大对原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与支持力度;(2)对奶业发展进行合理的区域布局和规划;(3)改善交通运输条件;(4)加强引导消费,推广“牛奶早餐”、“学生奶”、“战士奶”。针对“入世”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而采取的应急对策(1)建立奶牛风险基金,防止大起大落;(2)发挥自身优势,调整产品结构,扩大液态奶市场;(3)开发农村市场;(4)转换经营机制,加快乳品加工企业改革。六、中国奶业中长期发展的对策建议1、政府继续积极引导奶类消费 政府要对宣传乳品营养知识的公益广告加以资助,对乳品的商业广告给予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同时要继续扩大推进“学生饮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可行性报告 商业 计划书 格林 中国 分析 报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