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福建省建阳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模考预测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福建省建阳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模考预测题.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
2、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丰润(rn)绿潮(cho)翅翼(y)吹熄(x)B忧戚(q)凝望(nng)枉然(wng)祖籍(j)C红晕(yn)坦荡(tn)勃发(b)飞奔(bn)D沉醉(zu)飘逸(y)摇曳(y)咏赞(zn)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书写或注音有误的一组是()A萧索(xio)与日具增恣睢(j)莫名其妙B嬉闹(x)为期不远鄙夷(b)一干二净C手帕(p)迟疑不决栈桥(zhn)置之不理D褴褛(l)无忧无虑掺杂(chn)浩浩荡荡3、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毕业典礼后,大家郑重其事地向班主任张老师深深地鞠躬道别。B李博士的精彩演讲,打开了听众
3、的视野,听众们觉得他今天真是贻笑大方了。C在广西农村水中斗牛现场,围观者可谓水泄不通。D伴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祖国的情感与日俱增,立志把青春奉献给她。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休息室里,许多老师昨天都同她热情地交谈。B中国人民正在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C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D这里漫山遍野到处都是五颜六色的花。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用课文原句填空。(1)从时间角度描写洞庭湖景象的句子是“_,_”。(2)岳阳楼记中描写花草繁盛、充满生机的句子是“_,_”。(3)水与月这两个意象的组合营造了古诗文优美的意境。范仲淹
4、岳阳楼记中用“_,_”描绘了月下水波和水中月影,澄澈幽静。(4)“_,_”是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名句,现在常被人们用来赞美那些不为物役、忘怀得失的人。(5)我们要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热爱祖国,心怀天下,树立“_,_”的远大理想。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文,完成问题。【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节选自醉翁亭记)【乙】潭中鱼可百许头,皆
5、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节选自小石潭记)1下列各组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斗折蛇行,明灭可见路转溪桥忽见B宴酣之乐似与游者相乐C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对此可以酣高楼D杂然而前陈者陈词滥调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而”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溪深而鱼肥A临溪而渔B起坐而喧哗者C潭西南而望D乃记之而去。3下列对【甲】文
6、中划线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B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C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D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4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A甲文第一段主要描绘了滁州人民怡然自乐和众宾尽欢的情态,从侧面反映了滁州政治清明的景象。B甲文第二段从“已而夕阳在山”到“游人去而禽鸟乐也”写了山林夕照全景。C乙文第一段中“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鱼儿在空中游动的景象。D乙文第一段“似与游者相乐”一句描绘了游鱼自由闲适的神韵,也表现了作者此时喜悦的心情。5把以下文言句子
7、翻译成现代汉语(1)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文,完成小题。明月清泉自在怀贾平凹读王维的山居秋暝时年龄还小,想象不来“松间明月”的高洁,也不懂得“泉流石上”是什么样。母亲说这是一幅很美很美的风景画,要我好好背,说背熟了就知道意思了。我虽将诗句背得滚瓜烂熟,其意义依然不懂。什么空山、清泉、渔舟这些田园风物也只是朦胧,而乡野情致则更模糊了。后来上了大学,有了些古文功底,常常自豪于同窗学友。翻来覆去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也能时常获得师长赞许。再后来深入乡村,造访田园,登临名山,并且专在月夜听泉,古刹闻钟,都为寻找王
8、维山居秋暝的那种灿烂意境,都为了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那份执著情结。一段时间,于人世纷杂之中,自以为林泉在胸,甚至以渔樵野老自居,说和同事纠纷,劝解祸中难人。自以为心中有了王维,就了却了人间烦恼,看透了红尘纷争;更自以为一壶清茶,便可笑谈古今。真正进入了人生的生存程序结婚,生子,住房,柴米油盐,等等,才知道青年时代“明月松间照”式的“超脱”,只不过是少年 时代“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浮雕和顺延。真正对王维和他的诗的理解,是在经历了无数生命的体验和阅历的堆积之后。人之一生,苦也罢,乐也罢;得也罢,失也罢要紧的是心间的一泓清潭里不能没有月辉。哲学家培根说过:“历史使人明智,诗歌使人灵秀。”顶上
9、的松阴、足下的流泉以及坐下的磐石,何曾因宠辱得失而抛却自在?又何曾因风霜雨雪而易移萎缩?它们自我踏实,不变心性,才有了千年的阅历,万年的长久,也才有了诗人的神韵和学者的品性。我不止一次地造访过终南山翠华池边那棵苍松,也每年数次带外地朋友去观览黄帝陵下的汉武帝手植柏 ,还常常携着孩子在碑林前的唐槐边盘桓这些木中的祖宗,旱天雷摧折过它们的骨干,三九冰冻裂过它们的树皮,甚至它们还挨过野樵顽童的斧斫和毛虫鸟雀的啮啄,然而它们全都无言地忍受了,它们默默地自我修复,自我完善。相形之下,那些不惜以自己的尊严和人格与金钱地位、功名利禄作交换,最终腰缠万贯、飞黄腾达的小人的蝇营狗苟算得了什么?且让他暂时得逞又能
10、怎样?王维实在是唐朝的爱因斯坦,他把山水景物参悟得那么透彻,所谓穷根物理形而上学于他实在是储之心灵,口吐莲花!坦诚、执著、自识,使王维远离了贪婪、附庸、嫉妒的装饰,从而永葆了自身人品、诗品顽强的生命力。谁又能说不呢?的确,“空山”是一种胸襟,“新雨”是一种态度,“天气”是一种环境,“晚来”是瞬时的境遇。“竹喧”也罢,“莲动”也罢,“春芳”也罢,“王孙”也罢,生活中的诱惑实在太多太多,而物质的欲望则永无止境,什么都要的结果最终只能是什么都没有得到。唯有甘于清贫,甘于寂寞,自始至终保持独立的人格,这才是人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王维的人生态度正是因为有了太多的放弃,也便才有他“休阴无恶
11、木,饮水必清源”的高洁情怀,也便才有了他哲悟金铂般的千古名篇。“明月松间照”,照一片娴静淡泊寄寓我无所栖息的灵魂;“清泉石上流”,流一江春水细浪淘洗我劳累庸碌之身躯。浣女是个好,渔舟也是个好,好的质地在于劳作,在于独立,在于思想这是物质的创造,更是精神的明月清泉。(选自阅读与鉴赏,有删改)1认真阅读全文,想一想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2文段中“母亲说这是一幅很美很美的风景画”一句点出了王维诗歌创作的特点,请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出来。3仿照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顺其思路,在横线上续写两句。月夜听泉,古刹闻钟,_,_,都为寻找王维山居秋暝的那种灿烂意境,都为了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那份执著情结
12、。4结合文章内容思考,下面的语句应还原到文中第几段的开头最恰当?这风霜雨雪,这刀斧虫雀,统统化作了其根下营养自身的泥土和涵育情操的“胎盘”,这是何等的气度和胸襟?5读诗也是读人,作者从王维的山居秋暝中读出了他怎样的人品呢?请用文段中连续的三个双音节词回答。6文章结尾说“这是物质的创造,更是精神的明月清泉”,那么,作者心中“精神的明月清泉”是什么呢?请用文段中的原话来回答。7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五、诗歌鉴赏(共5分)行香子树绕村庄秦观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
13、儿啼,燕儿舞,蝶儿忙。1对本词的赏析与理解,下列选项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词极富动感地描绘了作者乘兴徜徉所见的田园风光,表达了词人对农村春景的喜爱之情。B词人在村庄中、池塘边,伴着东风,安闲自在地步行。C词的上片侧重描述静态景物,静中有动;下片侧重描绘动态景象,静景动景又互相映衬。D这首词格调轻快,辞藻华丽,用繁复的修饰将村野风光随着词人的脚步次第展开。2面对大好春光,秦观挥笔写下此词。请结合词句本身,谈谈划线句所展现的景色特点。六、语言表达(共10分)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两句话,使之构成排比。人生路上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就像天气不可能总是风和日丽一样,一定要学会乐观对待。如果说人生是旋律优美的乐曲,那么痛苦则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音符;如果说人生是风景优美的道路,那么困顿则是一些无法绕行的坎坷;(1)_,_;(2)_,_。七、作文(共40分)任选一题作文。(1)题目:就这样慢慢长大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2)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对于看不清楚的路,先走两步,踩结实了,然后再跑。走了两步,发现不对,赶快折回来,脚上沾了点泥水,没什么了不起,换双鞋寻找新路再往前走。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