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辽宁省大石桥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自测模拟提分题.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3-2024学年辽宁省大石桥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自测模拟提分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辽宁省大石桥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自测模拟提分题.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
2、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轻盈(yng)喧哗(xun)驿道(y)B矗立(zh)映照(yng)闸口(zh)C苍劲(jng)犹豫(y)翡翠(fi)D眺望(tio)擦拭(sh)硕大(shu)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裸露菁纶雕塑气喘吁吁B恭顺懈怠衰竭穿流不息C磅礴黧黑蜷卧大煞风景D孺动诅咒虔诚漫不经心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他的作品虽称不上完美,但也自出心裁,别有一番风味。B云南石林的石头,千姿百态,惟妙惟肖。C中国古代名画展上人头攒动,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前,参观者更是络绎不绝。D王小波是当代有影响力的作家,他的杂文对社会时弊
3、的议论更是入木三分。4、下面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一个国家和民族要走向强大、复兴,就必然会有人牺牲和付出。B作为籼粳水稻杂交第一人,马荣荣为社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C抚顺是全国最早开展学雷锋活动的城市,且将近半个多世纪以来,抚顺从未停止学雷锋的脚步。D教育部下发文件明确要求,凡有“八年抗战”字样,一律改为“十四年抗战”,并视情况修改与此相关的内容,确保树立并突出“十四年抗战”。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根据意思补充句子当好朋友要离你远去,你将用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_,_”作为临别赠言,鼓励好友乐观地面对新生活。夜雨寄北中既能表现作者孤独苦闷的深切思念之情,
4、又对未来充满美好憧憬的句子是:_,_?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达历史是要向前发展,潮流不可阻挡的句子是:_,_。淮上与友人别一诗中烘托离人特殊心情的句子是: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文段,回答问题马说韩愈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干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鸣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1
5、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以/千里称也B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C才/美不外见D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是马也(这)B食之不能尽其材(吃)C执策而临之(马鞭)D策之不以其道(按照)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千里马”寓指有才华的人,“食马者”寓指不识人才、埋没人才的统治者。B导致千里马“不以千里称也”的根本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C“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表现了统治者的平庸浅薄、愚妄无知。D本文既有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抨击,也有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4将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马之千里者,一食或
6、尽粟一石。(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5结合全文,说说你对成为“千里马”的看法。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大自然的语言(作者:竺可桢)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
7、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2024 学年 辽宁省 大石桥市 初中语文 年级 下册 期末 自测 模拟 提分题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