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辽宁省沈阳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高分通关测试题.docx





《2023-2024学年辽宁省沈阳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高分通关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辽宁省沈阳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高分通关测试题.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
2、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汉字积累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譬如(b)修润鞭炮 鞠躬尽瘁(cu)B打拱(gng)朦笼删去自作自受(zu)C监督(d)繁碎丁卯颠沛流离(din)D恢复(hu)慎重遗瞩诲人不倦(hu)2、下列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严峻深沉诩诩如生迥然不同B遇昧落后和协一致真率粗犷C渴慕异常炉火纯青幽默诙谐D饱蘸浓情无限欢悦真情实义3、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A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扬扬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B在科技比赛中,许多同学处心积虑,设计了各种造型的航空模型。C其他队员撤回到8100米的营地,养精蓄锐,以便在需要的时
3、候为突击顶峰的队员提供各种支援。D篮球比赛输了,不要怨天尤人,而要吸取教训,加紧训练。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为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交通部门加强了对广大群众的安全教育,增强民众的安全意识。B每个有抱负的青年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对祖国现代化建设有贡献的人。C能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有没有树立远大的理想。D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使我想起了抗战时期的许多往事。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根据课文默写诗文。(1)可怜夜半虚前席,_。(李商隐贾生)(2)黄梅时节家家雨,_。_,_。(赵师秀约客。(3)杜牧的泊秦淮中讽喻晚唐统治者醉生梦死、荒淫误国
4、的句子是:“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
5、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选自河中石兽)【乙】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佯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注释】难:驳倒。兵,死地也:用兵打仗,本是危险的场合。赵:赵国。将:使为将军。1下面句中的“之”
6、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闻之笑曰B沿河求之C其反激之力D秦悉坑之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阅十余岁(2)竟不可得(3)赵括自少时学兵法(4)数十万之众遂降秦3下面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河中石兽选自清代学者、文学家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文章语言简洁,记叙了人们寻找石兽的经过及其令人惊讶的结局,而且从中悟出了“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不可“据理臆断”的道理。B寺僧找石兽,既不了解事物特点,也没有考虑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只是凭感觉盲目地寻找,所以找不到。老河兵既考虑了石头和沙的特点,又考虑了沙子、水和石头的相互关系,所以按照他的见解,石兽能被找到。C讲学家的笑,包含着对寺僧的嘲笑和
7、轻视,也反映了他骄傲自大、好为人师的特点。D“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意思是在下游找石兽,已经错乱了;在河中间找,不是更错乱吗?其中一个“固”字,表现了老河兵对讲学家固执己见的批判,和“更”字前后呼应,表现了老河兵的见多识广,以及对自己判断的笃定。4翻译下列句子。(1)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2)尝与其父奢言兵事。5根据这两段文字的内容,你认为讲学者的话与赵括的“谈兵”有什么相同点?从中你受到怎样的启发?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一只烟斗闻琴琴十九岁的张三,由爹托人,进城在国营工艺厂当了学徒工。张爹在旁叮嘱:“你小时候就好捣鼓泥巴,这下也算对了卯,可要珍惜这个机会。”初进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2024 学年 辽宁省 沈阳市 初中语文 年级 下册 期末 高分 通关 测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