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青海省格尔木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模考试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青海省格尔木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模考试卷.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
2、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塞畔(pn)尹(yn)B一束(sh)卞(bin)C寂寞(j)飞奔(bn)D装饰(sh)舵手(du)2、下列句子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不由捏紧了心,准备一堵气贯滇西的那江,却不料转出山口,依然是闷闷的雷。B首领眼睛细成一道缝,先望望天,满脸冷光一闪,又俯身看峡,腮上绷出筋来。C那索似有千均之力,扯住两岸石壁,谁也动弹不得,仿佛再有锱铢之力加在上面,不是山倾,就是索崩。D牛嘴咧开,叫不出声,皮肉抖得模糊一层,屎尿尽数洒泄,飞得多高,又纷纷扬扬,星散坠下峡去。3、下列句子是有关我国传统礼节座次的表述,依据其内在关联组成语段,排列
3、最恰当的一项是()古代帝王召见群臣议事便坐于此,故有“南面称帝”之说;“堂”多用于举办活动,其中坐北朝南的位置最为尊贵;我国古代建筑格局通常为前堂后室。而沿用至今的“左尊右卑”是明朝建立后才固定的。“室”则用于居住,一般东西长,南北窄,遵循“东向为尊,西向为卑”的原则。ABCD4、选出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A甲骨文通过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员会评审,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B为了提高准确度,北京第四次全市范围古树名木资源调查首次实现了GPS定位全覆盖。C中国企业要走出国门,就必须了解当地市场,适应和熟知当地法律与文化。D在“足球进校园”活动如火如荼的形势下,孝感市中小学建立了162个校园足球队
4、。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填空。(1)本文选自_体历史著作_。(2)文中写邹忌从妻、妾、客的回答中受到启发的句子是:_,_;_,_;_,_。(3)文中表现齐威王采取纳谏措施后所收到的效果的句子是: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出师表选段,回答后面小题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5、。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驾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奖率三军奖:鼓励。B庶竭驽钝驽:劣马,跑不快的马。文中比喻才能平庸,是诸葛亮自谦的话。C咨诹善道诹:询问。D临表涕零涕:鼻涕。2下列句子中是倒装句的一项是()A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
6、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B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C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D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诸葛亮追述三顾茅庐的往事,既表达了对先帝知遇之恩的由衷感激,也希望后主能够效法先帝知人善任。B“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指出自己当时是在非常危急的时刻接受先帝任命的。C“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中的“大事”,指“五月渡泸”“北定中原”“庶竭驾钝”“兴复汉室”和“还于旧都”等。D选文结尾,作者先表明伐魏兴汉的决心,然后交代出师后的朝政事宜,谆谆告诫后主要善纳雅言。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
7、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有一天,大约是中秋前的两三天,掌柜正在慢慢的结账,取下粉板,忽然说:“孔乙己长久没有来了。还欠十九个钱呢!”我才也觉得他的确长久没有来了。一个喝酒的人说道:“他怎么会来?他打折了腿了。”掌柜说:“哦!”“他总仍旧是偷。这一回,是自己发昏,竟偷到丁举人家里去了。他家的东西,偷得的么?”“后来怎么样?”“怎么样?先写服辩,后来是打,打了大半夜,再打折了腿。”“后来呢?”“后来打折了腿了。”“打折了怎样呢?”“怎样?谁晓得?许是死了。”掌柜也不再问,仍然慢慢的算他的账。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一天的下半天,没有一个顾
8、客,我正合了眼坐着。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温一碗酒。”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看时又全没有人。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见了我,又说道:“温一碗酒。”掌柜也伸出头去,一面说:“孔乙己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己很颓唐的仰面答道:“这下回还清罢。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辩,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此时已经聚集
9、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自此以后,又长久没有看见孔乙己。到了年关,掌柜取下粉板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第二年的端午,又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中秋可是没有说,再到年关也没有看见他。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1第段画横线的句子在选文中有什么作用?2“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在选文中反复出现四次,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3第段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怎样的人物描写方法?表现了孔乙己什么样的性格特点?4文末说“我到
10、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既然是“大约”,后面又说“的确”,这是否矛盾?作者为什么这样写?五、诗歌鉴赏(共5分)诗词理解定风波苏轼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无题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1下列各项对诗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莫听穿林打叶声”既写出了现实中的雨骤风狂,同时又用“莫听”写
11、出自己对风雨的不在意。B“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写出雨过天晴的景象,与上文描写的风雨呼应,同时又传达出寒冷中有温暖,逆境中有希望的哲理。C“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诗人推测想象出对方日常生活的艰苦,表达了自己的心痛和体贴。D“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的意思是蓬莱山离着此地不算太远,烦请青鸟,为我去殷勤探看。2下列各项中,对两首诗歌的内容与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苏轼在定风波中,塑造了一个拄着竹杖,穿着草鞋,顶风冒雨,吟啸徐行的人物形象,表达出作者镇定从容,旷达乐观的心态。B定风波中的“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是画龙点睛之笔,“风雨”和“晴”都是一语双关。风雨,也指人生中的逆境,如政治打击和人生挫败。“晴”也指人生中的顺境。C李商隐的无题描写了有情人分别的痛苦和离别后的思念。D两首诗都是为离别而作,抒发了离愁别绪和难以释怀的悲苦之情。六、语言表达(共10分)人生经常要面临各种选择,关键看你怎样取舍。请仿照下面的句式特点,用现代汉语另写一个句子,表明你的取舍观。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七、作文(共40分)象征和对比手法的运用是海燕最重要的写作特色。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值得赞颂的事物,例如:小草、树根、春蚕等。请你展开联想,运用象征和对比的手法写一段话,赞颂生活中你喜欢的一种事物。
限制150内